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师雪芹  王健 《生物多样性》2021,29(6):798-159
物种名录是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本底性资料, 及时更新生物物种名录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促进基础数据共享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及时总结安徽省苔藓植物的分类学研究成果,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收集和分析, 整理出安徽省苔藓植物名录。结果显示, 安徽省共有苔藓植物95科253属777种, 其中角苔类3科3属3种, 苔类36科62属185种, 藓类56科188属589种。种数多于25的科为青藓科、细鳞苔科、丛藓科、真藓科、灰藓科、提灯藓科、白发藓科、绢藓科和蔓藓科。种数多于15的属为青藓属(Brachythecium)、真藓属(Bryum)、绢藓属(Entodon)、光萼苔属(Porella)、羽苔属(Plagiochila)、灰藓属(Hypnum)、凤尾藓属(Fissidens)、棉藓属(Plagiothecium)和耳叶苔属(Frullania)。区系成分组成上, 安徽苔藓植物以东亚成分占优势, 达到44.40%, 温带成分占31.53% (其中以北温带型最多, 占25.61%), 热带成分占18.92% (其中以热带亚洲成分最多, 达到10.30%)。安徽省共有中国特有苔藓55种, 濒危种1个, 易危种8个。安徽苔藓植物调查呈现出地区不均衡性, 建议在广泛调查的同时加强名录修订和专科专属研究, 对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时空变化下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火山口地下森林苔藓植物多样性,采用典型调查法开展野外调查,共采集苔藓植物标本3 622份,采用形态解剖学方法鉴定物种,结果表明:共记录苔藓植物53科126属292种,其中苔类植物14科17属31种,藓类植物39科109属261种。4个火山口苔藓植物种数由多至少为Ⅳ(192种)、Ⅰ(126种)、Ⅲ(113种)和Ⅱ(61种)。优势科有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提灯藓科(Mni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等,占总种数的42.12%;优势属有青藓属(Brachythecium)、绢藓属(Entodon)、匐灯藓属(Plagiomnium)等,占总种数的18.49%;优势种有金灰藓(Pylaisia polyantha)、短叶毛锦藓(Pylaisiadelpha yokohamae)、广叶绢藓(Entodon flavescens)等。4个火山口苔藓植物共有种为20种,Ⅳ号独有种最多(88种),多样性支持“中度干扰假说”。镜泊湖火山与五大连池火山苔藓植物相似性高(20.42%),说明地形对多样性的贡献较大。垂直海拔最高的Ⅰ号火山口苔藓植物...  相似文献   

3.
重庆主城区住宅小区苔藓组成与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春燕  刘艳 《生物多样性》2014,22(5):583-178
目前对于人造生活环境中的苔藓植物组成与多样性所知甚少。本文报道了城市住宅小区中的苔藓植物多样性, 以丰富重庆市苔藓植物区系资料, 为小区环境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为认识苔藓植物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提供科学基础。通过对重庆主城九区23个住宅小区进行详细调查, 报道苔藓植物19科33属84种。种类组成以土生的丛藓科和真藓科为主。常见种类包括小凤尾藓(Fissidens bryoides)、大叶石灰藓(Hydrogonium majusculum)、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鳞叶藓(Taxiphyllum taxirameum)和绿片苔(Aneura pinguis)共5种。各住宅小区苔藓物种数介于5-25种之间。物种相似性程度非常低, 群落间差异较为显著, 多样性较高。苔藓生活型以丛集型为主。典范对应分析排序结果显示, 住宅小区居住户数对其苔藓物种多样性影响最大, 其次是绿地面积。研究结果表明, 住宅小区是城市苔藓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域之一。地理环境差异、城市化水平、小区内部小生境条件和人为干扰程度可能是造成各住宅小区苔藓组成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采集的1500份标本进行鉴定并查阅相关文献,共统计出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34科65属206种(含苔类13科14属25种,藓类21科51属181种,重庆市新记录80种),并整理了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名录。其中优势科有丛藓科、青藓科、真藓科、灰藓科、绢藓科和羽藓科,占总种数的62.14%;优势属有青藓属Brachythecium、真藓属Bryum、绢藓属Entodon、美喙藓属Eurhynchium、毛口藓属Trichostomum、凤尾藓属Fissidens、湿地藓属Hyophila和灰藓属Hypnum,占总种数的41.26%。区系成分以北温带和东亚成分为主,分别占32.75%和30.41%;其次是热带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通过与临近4个地区的苔藓植物区系比较发现,重庆市主城区与同纬度的杭州市区苔藓植物区系属、种相似性系数最高;而与其地理距离较近的3个区县的属、种相似性系数较低,这主要是由于重庆市主城区与杭州市区处于同纬度,且均以城市人工生境为主。本研究丰富了重庆市苔藓植物资料,为重庆市苔藓植物区系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苔藓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呈什么样的分布格局?基于53个20 m×20 m样地,采集并鉴定了样地内所有生境中的苔藓物种;采用多元回归树(multivariate regression trees,MRT)对苔藓植物进行分类;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进行排序分析;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研究苔藓物种多样性沿海拔的分布格局。结果如下:(1)采集的1378份苔藓植物标本经过鉴定,共有33科89属240种,其中藓类226种,苔类14种;(2)经交叉验证认为本区苔藓植物可分为4类,Ⅰ长肋青藓(Brachythecium populeum)+大叶匐灯藓(Plagiomnium succulentum)+圆叶匐灯藓(Plagiomnium vesicatum)群落,Ⅱ灰白青藓(Brachythecium albicans)+宽叶青藓(Brachythecium curtum)+短肋羽藓(Thuidium kanedae)+平肋提灯藓(Mnium laevinerve)群落,Ⅲ短肋羽藓(Thuidium kanedae)+光萼叶苔(Jungermannia leiantha)+薄罗藓(Leskea polycarpa)+叉肋藓(Trachyphyllum inflexum)群落,Ⅳ宽叶青藓(Brachythecium curtum)+垂蒴棉藓(Plagiothecium nemorale)+全缘匐灯藓(Plagiomnium integrum)群落;(3)海拔、坡度和坡向对苔藓物种分布的解释量为7.29%;(4)苔藓物种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成明显的上升格局。通过研究了解了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物种组成、群丛划分以及每种苔藓植物的海拔分布范围;苔藓物种多样性随海拔的上升呈显著的上升格局,与乔木、灌木和草本的分布格局不同。希望此研究能为苔藓植物生态学研究和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地面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秦岭南坡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地面生苔藓植物的调查,采用相似性系数、重要值、多样性指数对其进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29个样地内地面生苔藓植物共33科69属189种,包括苔类植物7科8属15种和藓类植物26科61属174种,其中青藓科是最优势的科。落叶阔叶栎(Quercus)林下地面生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是落叶阔叶桦(Betula)林带、竹林、针叶林和沟谷岩石,杜鹃(Rhododendron)灌丛带的最低。落叶阔叶栎林带和落叶阔叶桦林带的种相似性最高,杜鹃灌丛与其它植被带的种相似性都很低。研究表明秦岭南坡的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低山地区的落叶阔叶栎林带是该地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的分布中心,是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带;亚高山地区杜鹃灌丛带的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虽然不高,但种类明显不同于别的地带,所以也应是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值得注意的地带。  相似文献   

7.
浙江西天目山主要森林类型的苔藓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苔藓是森林的重要组分, 是森林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 在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护中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以浙江西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7种主要森林类型(落叶矮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竹林)内的苔藓植物为对象, 调查了32个10 m × 10 m的样地, 记录地面生苔藓植物盖度和树附生苔藓植物多度, 采用重要值、相似性系数、多样性指数分析了森林类型间的苔藓植物多样性差异。共采集969份标本, 隶属41科84属142种, 其中苔类植物13科18属33种, 藓类植物28科66属109种, 优势科为灰藓科、青藓科和羽藓科。2种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余5种森林, 其中物种丰富度以针阔混交林最高, 苔藓植物多样性则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最高, 竹林两者均为最低。海拔等环境因子较为接近的植被类型的苔藓植物多样性相似性较高, 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相似性最高, 而落叶矮林和竹林相似性最小。  相似文献   

8.
浙江西天目山30年来苔藓物种多样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苔藓物种多样性变化对苔藓植物保护和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起着重要的预警作用.基于1977-1980年和2010-2011年对西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两次详细调查,本文比较了该地区1977-2011年间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过去的30年间,该地区苔藓植物的科、属、种数均呈下降趋势,苔类植物的属、种数减少尤为显著;(2)青藓科、曲尾藓科、灰藓科和丛藓科一直为该地区的优势科;(3)科的稳定性均高于属、种;(4)缓冲区的总物种数变化最大,新增物种数最多;核心区(进山门-老殿)苔藓植物种类始终最为丰富,两个时期的物种相似性最高,且苔类占新增物种数百分比最高;核心区(老殿-仙人顶)苔藓物种数最少,相似性最低;(5)核心区的物种多样性要高于缓冲区,是该地区保护苔藓植物多样性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9.
刘艳  杨钰爽 《生物多样性》2019,27(6):677-274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 整合大巴山和武陵山两个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重庆境内的苔藓植物名录, 通过分析物种丰富度、中国特有种和受威胁物种, 比较了这两个地区的苔藓植物组成特点和相似性。结果显示, 两个保护优先区重庆境内共有苔藓植物77科221属722种, 其物种数分别占重庆市和中国苔藓植物总种数的76.0%和23.9%。两个区域分布有中国特有苔藓植物56种, 占中国苔藓植物总种数的1.9%; 分布有极危苔藓植物1种、濒危4种和易危3种。科、属、种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7、0.6和0.3, 表明两个区域物种组成差异较大。大巴山和武陵山两个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都具有较高的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 其种类组成具有一定代表性, 对重庆市和中国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树附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百花山保护区树附生苔藓植物共有13科21属34种,其中优势科有丛藓科(Pottiaceae)、薄罗藓科(Leskeaceae)、绢藓科(Entodontaceae)、木灵藓科(Orthotrichaceae)和灰藓科(Hypnaceae),优势种有中华细枝藓(Lindbergia sinensis)、金灰藓(Pylaisiella polyantha)、细枝藓(L.brachyptera)、盔瓣耳叶苔(Frullania musicicola)等.海拔1200 m以下地带(14种)、海拔1400 ~ 1500 m地带(11种)以及海拔1700 m以上地带(10种)是百花山树附生苔藓植物垂直分布的3个高峰.海拔1200 ~ 1300 m为低谷(5种).树附生植物物种Shannon指数最大的是白桦(Betula platyphylla)(1.816),最小的是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1.500);山杨(Populus davidiana)树附生植物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0.910),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最小(0.591);辽东栎Simpson指数最大(0.335),山杨最小(0.181);辽东栎Patrick指数最大(13),山杨和核桃楸最小(7).树附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大小与生境、树皮上的裂缝、水湿条件等相关.  相似文献   

11.
基于野外调查、采集标本和查阅文献,对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物种及区系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保护区苔藓植物共有64科121属292种,其中,苔类28科38属88种,藓类36科83属204种。该保护区共有湖北新记录科2科、新记录属9属、新记录种73种。该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有11个区系类型,以温带成分为主(占30.89%)、东亚成分次之(占18.92%)。相比清凉峰、大巴山、十万大山和佛坪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林子呈现出科多种少的特点,物种分化程度更高。木林子保护区与清凉峰的苔藓植物组成相似度最高,与佛坪相似度最低。该研究结果从苔藓植物多样性的角度佐证了清江流域物种分化程度较高的观点,为丰富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和湖北省苔藓植物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蝴蝶是生态质量和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生物。查明福建省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资源及其动态对龙栖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2016-2018年对龙栖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的持续调查和观测, 应用Shannon-Wiener指数及相对多度分析研究了蝴蝶的多样性、种群动态和区系成分。结果表明: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的蝶类有5科107属193种。在龙栖山样区设置的6条样线中, 小沛样线的属和种数均为最多, 共48属58种; 属于国家保护的蝴蝶有6种; 区系组成主要以东洋种成分(79.3%)为主, 广布种成分次之(21.2%); 蝴蝶优势种组成在不同年度间稍有变化, 持续稳定的优势种为矍眼蝶(Ypthima baldus)。  相似文献   

13.
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 我们在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红外相机对地面活动鸟兽进行了初步调查。布设在24个位点的24台相机累计工作3,832天, 共获得可识别物种的独立有效照片535张。经鉴定, 兽类有4目10科17种, 鸟类有2目4科10种。其中, 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 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 中国豪猪(Hystrix hodgsoni)、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和黑顶噪鹛(Trochalopteron affine)为保护区新记录种, 而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为汶川地震后首次拍到。兽类中, 花面狸(Paguma larvata)、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和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 3种动物的独立有效照片总数占全部兽类独立有效照片数的50.2%。鸟类中, 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的独立有效照片总数占全部鸟类独立有效照片数的91.6%。本研究为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00余份大型真菌标本进行了研究,结合形态特征和ITS序列鉴定出308种,隶属于2门4纲14目45科108属。在科属组成上,优势科为红菇科Russul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丝盖伞科Inocybaceae等共8科,含195种,分别占总科数、总种数的17.78%和63.31%;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丝盖伞属Inocybe、蘑菇属Agaricus等共15属,分别占总属数、总种数的13.89%和54.87%。在地理分布上,以世界广布种和北温带分布种为主,分别含有128种和107种,占总种数的41.56%和34.74%,表现出明显的北温带区系特征,但不同植被类型中大型真菌多样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公里网格抽样方案, 在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林地(烂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小湘林区)选取3个监测样地, 共设置60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 对区域内大中型兽类和地面活动鸟类开展物种编目清查与评估。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 红外相机累计工作34,212个相机日, 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11,725份。共记录到75种野生动物, 隶属于13目32科63属, 包括兽类12种、鸟类63种, 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1种, 即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9种。兽类中相对多度指数排前三的依次为野猪(Sus scrofa)、鼬獾(Melogale moschata)和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 鸟类依次为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橙头地鸫(Geokichla citrina)和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三个监测样地的相对多度指数排前三的物种基本一致, 其中鼎湖山的白鹇相对多度指数最高; 小湘的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相对多度指数位列第三, 仅次于野猪和鼬獾; 烂柯山相对多度指数排前三的鸟类则依次为画眉(Garrulax canorus)、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us)和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本研究为广东鼎湖山及其周边林地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选取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兰科植物多样性调查和分析,评估其保护现状。松山共有兰科植物12属18种,其中北方盔花兰为北京新记录种。在生活型方面,以地生兰为主,计14种(77.78%),腐生兰4种(22.22%);在分布区类型方面,属的区系成分以北温带分布为主(6属,5000%),兼有旧世界温带分布(3属,25.00%)、世界分布(2属,16.67%)和旧世界热带分布(1属,8.33%);种的区系成分以东亚分布为主(9种,50.00%),兼有旧世界温带分布(5种,27.78%)和北温带分布(4种,22.22%)。松山兰科植物集中分布于北沟和小海坨山。通过综合分析松山兰科植物保护现状,提出生境评估、种群动态监测、建立迁地保护资源圃和加大宣传等都是切实加强兰科植物保护工作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 我们在福建省德化县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德化石牛山森林公园内设置红外相机监测位点60个, 调查戴云山地区野生哺乳动物和鸟类生物多样性。本次调查累计19,924个相机工作日, 拍摄到独立有效照片3,499张, 可准确鉴定哺乳动物4目10科17属18种, 鸟类5目11科21属24种, 家畜3种。其中, 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 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 且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新记录种。在野生哺乳动物中, 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前5种依次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i)、野猪(Sus scrofa)、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猪獾(Arctonyx collaris); 在鸟类中, 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前5种依次为白鹇(Lophura nythemera)、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黑领噪鹛(Garrulax pectoralis)、白眉山鹧鸪(Arborophila gingica)、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此外, 红外相机还拍摄到大量的家畜及人类活动照片, 显示区内存在较强的人为活动干扰。本次调查结果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戴云山区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本底信息, 填补了闽中地区大中型哺乳动物观测的空白, 为后续的保护管理和长期监测工作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13~2014年于清凉峰自然保护区采集的1 500余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和文献研究,统计分析了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及特点,并对该地区与相邻8个地区藓类植物的丰富度系数比较和相似性系数比较,以明确该地区苔藓植物不同的生态分布类型,揭示浙江清凉峰保护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浙江省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共有62科143属337种(包括3个变种),其中苔类植物20科29属49种,藓类植物42科114属288种。(2)藓类植物的优势科9个、优势属16个。(3)该地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主要以东亚成分为主(占总种数41.84%),温带成分次之(占总种数28.57%),热带成分再次之(占总种数20.74%)。(4)浙江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与浙江省境内的金华山、大盘山、天目山和凤阳山的亲缘关系较为密切。(5)浙江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生态分布类型复杂多样,以石生类型(占总标本数的47.09%)最多,其次为岩面土生(占总标本数的27.68%)和土生(占总标本数的12.85%)类型。  相似文献   

19.
黏菌广泛分布于森林生态系统中, 并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功能。为了探讨黏菌在小兴安岭森林中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 本文对该地区的汤旺河兴安石林森林公园和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系统开展黏菌多样性调查研究。在2个地区共采集黏菌标本248份, 基于形态学特征共鉴定出4目8科17属44种黏菌, 其中Craterium dictyosporum、垂头绒泡菌(Physarum album)和Reticularia splendens var. jurana等10个种为黑龙江省首次报道。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 汤旺河兴安石林森林公园针阔混交林的黏菌物种多样性(36种)高于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内的黏菌物种多样性(25种), 其中两地间共有的黏菌有17种, 黏菌物种组成的相似性(CS)为55.7%。绿绒泡菌(Physarum viride)是针阔混交林内的优势种, 蛇形半网菌(Hemitrichia serpula)是红松林内的优势种。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类型对黏菌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