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行改良式经阴道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3年2月至2009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非脱垂子宫行改良式经阴道切除术63例作为研究组,并与同期病例行传统明式子宫切除术6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其临床效果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操作简便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是切除子宫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7,(1):94-95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基层医院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62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83例非脱垂子宫,行改良阴式子宫全切术;对照组79例非脱垂子宫,行经腹子宫全切术。并对两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非脱垂子宫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总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脱垂子宫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损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分析12例非脱垂子宫的改良阴式切除术(改良组)和12例同期指征相似的腹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3个月复诊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腹式子宫切除术组,术后切口感染、术后3个月复诊较腹式子宫切除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式子宫切除术扩大了阴式子宫切除的适应证、手术时间短,手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为非脱垂性子宫找到了一条微创、简便、行之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改良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与经腹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9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分析,其中行经腹全子宫全切除术29例,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30例,改良的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31例。分析三组患者之间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后的排气时间、手术最高体温、手术后的疼痛程度差异性。同时分析三组患者之间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出院时间的差异性。结果研究发现除手术时间外,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优于经腹全切除术,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改良的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手术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最高体温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全切除术术后综合指标优于经阴道切除术和经腹全切除术,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手术疗效.方法192例非脱垂子宫行改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阴式组),180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腹式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情况.结果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组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少于腹式子宫切除术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3个月阴道残端愈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能降低术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可替代大部分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分析282例非脱垂子宫的改良阴式切除术和250例同期指征相近的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人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3个月随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腹式子宫切除术组(P<0.01),术后3个月随访阴道残端愈合、下腹部疼痛等(P>0.05).[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明显优于腹式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2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分析282例非脱垂子宫的改良阴式切除术和250例同期指征相近的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人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3个月随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腹式子宫切除术组(P<0.01),术后3个月随访阴道残端愈合、下腹部疼痛等(P>0.05)。结论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术后患的恢复明显优于腹式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有全子宫切除术指征且非脱垂子宫患者经阴道行全子宫切除术,并随机抽取64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病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手术各项指标。结果:两组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差异大多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手术时间短,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病率少。结论: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全切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9.
朱青竹  崔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0):597-598
目的探讨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06年5月—2010年12月开展的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360例作为观察组,并与同期手术条件相当腹式子宫全切术330例的对照组进行临床比较。结果 2组手术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出血少、术后排气早、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部无瘢痕。结论新式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安全、微创、效果好、恢复快,扩大了传统阴式手术的适应证,手术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阴道非脱垂子宫切除术的术式改进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改良经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并与传统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比较。结果平均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肛管排气早,疼痛轻,住院天数缩短,术后病率低,两组对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一定适应证下改良式经阴道非脱垂子宫切除术较传统经腹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肠功能恢复快,体表有不留瘢痕,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改良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阴道非脱垂子宫切除术的术式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70例非脱垂子宫行改良式经阴道切除术(a-TVH),与同期指征相近的60例经腹子宫切除术(TAH)进行比较。结果:按a-TVH的手术要点,安全地经阴道切除16孕周大小非脱垂子宫,未损伤邻近器官。子宫≤ 12孕周者,a-TVH组手术时间为(66.41±19.56)min,显著短于TAH组的(78.40±22.28)min(P<0.01);a-TVH组术中出血量为(86.20±21.21)ml,显著低于TAH组的(100.51±18.34)ml(P<0.01)。子宫>12孕周者,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TVH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8.24±4.23)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7.25±2.56)h、术后住院时间(5±1.2)天、术后镇痛率7.14%和术后体温升高率5.71%,TAH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9.25±3.44)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6.13±3.52)h、术后住院时间(7±1.3)天、术后镇痛率85.00%和术后体温升高率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TVH损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子宫良性疾病、无明显盆腔粘连、子宫≤ 16孕周大小者可首选阴式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优点、手术要点及适应症。方法 选择2006年3月-2007年8月非脱垂子宫行经阴道切除术(TVH)27例,与同期指征相近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30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TVH组手术均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H损伤小,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住院时间和伤口疼痛程度均小于TAH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出血量相比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次全子宫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10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与同期腹式次全子宫切除术95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抗菌素使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肖成炜  许翔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600-1602
目的:比较改良式新阴式子宫切除术(TVH)和常规阴式子宫切除的效果.方法:对子宫增大如12~ 18 孕周、子宫质量270~430 g 的37例患者采用传统的TVH 术式(传统组);对子宫增大如12~16孕周,子宫质量280~330 g的32例患者采用改良式的TVH手术方式(改良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后排气时间、副损伤.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 P〈0.01).结论:改良式TVH手术方法非常简捷,不需要特殊器械,对于大子宫切除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2例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传统腹式子宫全切除术(TAH)273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TVH)166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LAVH)51例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TLH)112例,比较各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TAH、TVH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TLH、LA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相比较,LAVH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主要有出血和脏器损伤,TAH组明显少于LAVH(P=0.022);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时间比较,LAVH组显著长于TVH、T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VH组术后体温升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平均治疗费用比较,LAVH组与TLH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TVH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比较,TAH组明显长于其他三组(P〈0.05),TLH组显著短于LAVH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比较,TAH组明显长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VH组与TLH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途径子宫全切除术各有优势,且互不能完全替代,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医院的条件等综合考虑,尽量选择微创、经济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10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蕾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141-142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7年12月~2009年10月108例因子宫良性病变且为非脱垂子宫的患者采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观察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63.00±35.2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3.00±50.18)mL,下床活动时间(24.2±9.08)h,肛门排气时间(28.16±11.72)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50±1.50)d;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92.35±26.4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32.35±56.33)mL,下床活动时间(48.83±12.12)h,肛门排气时间(48.12±13.68)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4±2.6)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者实施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腹部无瘢痕、住院天数少。通过对手术方式的改进,使手术更安全、迅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子宫经阴道手术的可行性、手术要点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4-08~2009-08对≥12孕周大小的子宫经阴道切除术(TVH)31例与经腹部切除术(TAH)33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TVH组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TA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掌握娴熟的手术技术和恰当的适应证,大子宫经阴道切除术具有安全、微创、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疗效差异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08年3月-2013年1月118例接受子宫切除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LTH组)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组),其中LTH组55例,LAVH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部切口及阴道切VI愈合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TH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LAV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子宫切除术,建议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阴道非脱垂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100例非脱垂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分别行经腹子宫切除术(45例,TAH组),经阴道非脱垂子宫切除术(55例,TV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TVH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体温>38℃)、腹胀情况、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TAH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VH组和TAH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5±42)mL和(160±38)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H组中转开腹1例(1.8%),术中膀胱损伤1例(1.8%),术后内出血1例(1.8%)。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1个月~3年。1例出现阴道残端炎性息肉,经摘除后痊愈。结论经阴道非脱垂子宫切除术较腹式子宫切除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符合微创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改良大子宫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切除术和传统大子宫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切除术后的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并探讨预防方法。方法对220例行改良大子宫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切除术(改良组)和116例传统大子宫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切除术(传统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近期并发症均以损伤性并发症、阴道残端出血为主。远期并发症中,术后1年、3年比较,传统组便秘的发生率高于改良组(P均0.05);术后3年传统组尿失禁发生率高于改良组(P0.01);术后3年传统组性高潮缺失的发生率高于改良组(P0.05);术后3年传统组阴道穹窿脱垂发生率高于改良组(P0.01)。结论改良大子宫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在保持女性盆底结构和功能方面优于传统大子宫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