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基孔肯雅热的流行特征,探索有效的防控策略,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对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登革热病毒IgM和IgG抗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登革热病毒核酸和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结果 2010年9月12日至10月21日,阳江市某建筑工地发生基孔肯雅热病27例,总罹患率为11.07%(27/244);其中男性17例,占62.96%,女性10例,占37.04%;检测15份恢复期病例血样登革热病毒IgM和IgG抗体,其中2份病例血样IgM抗体阳性,其余13份为阴性,15份病例血样IgG抗体均为阴性;检测5份现症病例血样,登革热病毒核酸均为阴性,2份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阳性。结论这是一起基孔肯雅热暴发疫情,加强出入境检疫、开展医疗机构症状监测和控制传播疾病的媒介密度是预防控制孔肯雅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文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病原学、流行现况、诊断方法、防治对策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基孔肯雅热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 130例基孔肯雅热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30岁、30~岁、≥60岁组,分析其临床症状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均出现发热,皮疹的发生率分别为86.8%、91.4%、90.9%,关节痛的比例分别为86.8%、91.4%、95.5%,关节痛持续时间超过14d的比例分别为2.6%、30.0%、36.4%;与〈30岁组比较,30~岁和≥60岁组患者出现关节痛持续时间超过14d以及累及3个或以上关节的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026,P=0.001;χ2=6.792,P=0.034)。结论基孔肯雅热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痛,中、老年组患者出现关节疼痛持续时间较长,累及的关节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基孔肯雅病毒SZ_20101028株的全基因组分子遗传特征。方法通过C6/36细胞从患者血清中分离得到CHIKV,针对病毒的基因组设计了6条特异性引物,对病毒的全基因组进行扩增,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病毒株的全基因组分子遗传特征。结果病毒SZ_20101028株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长度为12377nt,含两个开放阅读框。编码3722个氨基酸,两个编码区之间含有68nt非编码连接区;发现该毒株与2010年引起东莞基孔肯雅热疫情暴发的病原体核苷酸的同源性达到了99%,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SZ_20101028株与2010年引起东莞疫情暴发的病原体的亲缘性最高,并且和2004年引起印度洋地区疫情暴发流行的病原体同属于印度洋亚型。结论深圳市首例输人性基孔肯雅病毒属于印度洋亚型,与2010年引起东莞疫情暴发的病原体的亲缘性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描述中国首例输入性裂谷热病例的发病就诊过程、流行病学特征和疫情处理过程,以期对输入性裂谷热病例的管理有所启示.方法 对该患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的血液和唾液标本,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患者标本开展黄热病和裂谷热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患者男,45岁,2016年7月14日晚在安哥拉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症状持续加重.7月21日22:30患者抵京.抵京后,患者到北京市一传染病专科医院住院治疗,当日经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患者为裂谷热病毒核酸阳性.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9月6日患者治愈出院.结论 该患者为我国首例输入性裂谷热病例.病例在安哥拉工作期间被蚊虫叮咬感染裂谷热.我国与疫情发生国存在持续的人员往来,应加强入境病例排查,做到病例早发现、早隔离,降低出现续发病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确认湖南省首起输入性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 CHIK)疫情。方法 采集病例和同行人员的血清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 YFV)、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核酸检测,对核酸检测阳性病毒标本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病例血清标本CHIKV核酸阳性,5名同行人员中有1人血清标本CHIKV核酸阳性。基因序列Blast比对显示与CHIKV序列同源性>99%。系统进化树显示感染CHIKV属于ECSA基因型。结论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确定了湖南省首起输入性CHIK疫情。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基孔肯雅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云南省基孔肯雅病流行病学调查张海林,施华芳,米竹青,自登云,龚正达,李兆祥张天寿,张云智,刘丽华,俞永新,王志伟基孔肯雅病(Chikungunya,CHIK)是一种人鲁共患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特点是关节疼痛。发热和皮疹。受感染的人和动物可以成为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6年12月北京市朝阳区确诊的l例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访谈病例发病前后的相关知情人,调查病例发病经过和可能感染来源.采集病例、密切接触者及环境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方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及H9N2禽流感病毒特异的核酸片段.对病例咽拭子标本和l件阳性环境标本中的H9N2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病例表现为轻症流感样病例症状,发病前15天曾有活禽市场暴露史.该市场环境标本中H9N2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8.2% (2/11).病例咽拭子标本与市场环境标本中病毒的HA基因高度同源,氨基酸相似度为100%,在进化关系上同属于欧亚系的Y280分支.4名密切接触者在医学观察期内未出现过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结论 病例感染来源与活禽市场环境暴露有关.加强流感监测以及活禽市场的管理对于防控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湖北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湖北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病例发现过程、调查处理措施、实验室检测方法,为防控人感染H5N6禽流感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湖北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诊治过程、密切接触者信息,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病例、密切接触者、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结果 患者2016年4月9日发病,体温40℃,有活禽市场暴露史.发病早期采集的下呼吸道标本(痰液、气管分泌液)为H5N6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而上呼吸道标本H5N6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患者无外出史和H5N6禽流感病例接触史.患者经两个月的治疗痊愈出院.密切接触者58人均未出现发热和呼吸道感染症状.采集病例经常路过的两家活禽市场和一家土鸡专卖店外环境标本共36份,其中检出H5N6禽流感病毒核酸1 1份,阳性率为30.56%.结论 该病例为湖北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属本地感染的散发病例,未出现人传人.传播途径可能为:活禽市场通过禽-环境-人的途径传播.在病例诊断中,下呼吸道标本(尤其是痰液、气管分泌液)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尽早应用奥司他韦对病例的成功救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广州地区农村登革热旧疫点白纹伊蚊密度消长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广州农村登革热旧疫点白纹伊蚊密度特点及消长规律。方法在农村设立监测点对自然环境中白纹伊蚊幼虫及成蚊密度进行长期连续监测。结果农村中白纹伊蚊幼虫孳生地以室外环境为主,全年皆可在积水容器中检出幼虫,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密度消长与季节密切相关。结论以室外孳生地为主的农村地区白纹伊蚊种群易受气候因素影响,幼虫密度高峰与成蚊密度高峰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其规律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描述中国首次输入性黄热病疫情处置过程及防控效果,并深入探讨防控的经验和教训,以期对今后黄热病疫情处置有所启示.方法 依据国家卫计委《黄热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08年),同时参考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相关规定对病例实施隔离、开展蚊媒应急监测、划定共同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并对其实施为期6日的健康监测.结果 此次疫情是我国首次输入性黄热病人间疫情.对输入性黄热病病例实施防蚊隔离和血液-体液隔离,对13例共同暴露者和11例密切接触者健康监测6日,均未出现黄热病相关症状.北京市蚊媒应急监测未发现蚊虫,对病例可能污染的环境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公布疫情后及时对公众开展媒体信息发布,并对公众开展防控措施宣传.结论 此次疫情是我国首次输入黄热病疫情,疫情处置措施得当,未出现疫情扩散和公众恐慌.采取的措施将对今后我国输入性黄热病疫情的规范处置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Familial Mediterranean fever (FMF) is an auto-inflammatory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periodic episodes of fever and recurrent polyserositis. It is caused by a dysfunction of pyrin (or marenostrin) as a result of a mutation within the MEFV gene. It occurs mostly in individuals of Mediterranean origin; however, it has also been reported in non-Mediterranean populations. In this report, we describe the first case of FMF in a Korean child. As eight-year-old boy presented recurrent febrile attacks from an unknown cause, an acute scrotum and renal amyloidosis. He also showed splenomegaly, lymphadenopathy, pleural effusion, ascites and elevated acute phase reactants. After MEFV gene analysis, he was diagnosed as FMF combined with amyloidosis.  相似文献   

14.
血必净与复方氨基比林治疗外科感染高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血必净与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对外科感染高热的退热效果。方法将86例外科感染高热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组(血必净60ml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毕)和复方氨基比林组(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2ml,肌内注射),每组43例,观察对比2组用药4h后的退热效果。结果血必净组退热作用优于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和72.1%(P<0.01),显效率分别为88.4%和48.8%(P<0.001)。用药4h后2组平均体温分别降至36.8℃和37.9℃(P<0.001)。血必净组退热持续时间为(13.4±2.6)h,优于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组的(6.9±2.1)h(P<0.001)。结论血必净用于外科感染高热的退热疗效满意,优于肌内注射复方氨基比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非感染性发热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湘雅三医院2006年3月至2007年10月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住院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把2次测量体温高于37.5 ℃或1次测量体温高于37.8 ℃者确定为发热;没有查到感染证据的发热患者判定为非感染性发热。对非感染性发热患者的危险因素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高危因素。结果:206例患者中有95例患者出现发热,其中非感染性发热3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意识障碍、脑干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72 h内出现发热、脑中线移位、入院时血糖、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出现应激性溃疡的患者易于出现非感染性发热(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蛛网膜下腔出血、72 h内出现发热、脑中线移位是非感染性发热的高危因素。结论: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中线移位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中,早期发热多数是非感染性发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描述分析北京市一起肾综合征出血热聚集性疫情,探讨低发病率地区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07-2014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现住址为北京市的病例.疫情数据来源于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防控记录.病例血清汉坦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测采用ELISA法.啮齿类动物使用夹夜法捕捉,其血清汉坦病毒抗原抗体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结果 2007-2014年北京市平均每年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18例,年发病率在0.09/105-0.16/105.聚集疫情共涉及2名实验室确诊病例和1名无症状感染者.病例临床症状相对较轻,居住地灭鼠前鼠密度为10.0%,灭鼠后密度为1.3%.家鼠肺标本汉坦病毒抗体阳性率为12.5%(1/8),宠物鼠中未检出汉坦病毒.结论 北京市仍存在发生肾综合征出血热聚集疫情的可能,这起涉及3名感染者的疫情为“城中村”家鼠传播.  相似文献   

17.
The mechanisms contributing to bleeding complications in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were studied by investigating the pattern of activation of the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tic systems in 50 children with severe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Thirteen patients (26%) died, and activation of coagulation was most pronounced in the deceased group. Fibrinolysis was also activated, but this activation was relatively weak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agulation as a result of persistently high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levels.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also prevented a switch from the procoagulant to the profibrinolytic state in lethal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which was further enhanced by an acquired protein C deficiency. The present study is the first to demonstrate such a mechanism in a viral infection. This imbalance between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sis may be used as a prognostic marker, but it may also be a target for futur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