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外灾害频发。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2010年8月7日舟曲特大泥石流,2011年1月冰冻灾害,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2011年5月长江中下游旱灾……每一次灾害,均造成了人员的重大伤亡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损失。随着"风险社会"[1]的到来,如何防范、规避风险,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已引起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将“以人为本”与“紧急状态”写入了修改后的宪法。综合减灾与应急管理已成为各级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3.
垃圾危害已成为当前人类生存环境的公害之一。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综合处理、堆肥和焚烧4种,然而成分复杂的城市混装垃圾无论采用哪一种单一方式处理,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垃圾源头分类是在当今技术条件下垃圾处理的最优方案。通过以合理的城市规划为指导,采取多种措施,垃圾源头分类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浅谈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现状及可行性方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寇丽平 《城市规划》2006,30(10):69-7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公共安全规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和建设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体系,实施有效的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方案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意义和内容,在对我国的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进行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5.
姚玲玲  李冰  王晶 《山西建筑》2007,33(9):198-199
简述了城市灾害的含义、种类及特点,并以湖南常德桥南市场特大火灾为例,分析了城市在灾害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城市抵御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6月30日,新加坡世界城市峰会(WCS)上,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的市长和城市规划者们齐聚一堂,探讨如何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 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问题,诸如光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环境恶化等问题正在变得愈发严重,很多城市的市长及城市规划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 传统的城市规划主要是针对城市系统的规划,以土地、人口、交通、建筑及公共设施等元素为主要组成,只注重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对现有环境的潜力与局限缺乏考虑.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如今许多城市规划者开始意识到城市的发展必须回归到其特定的环境生态体系中,进而与自然生态结合,将城市与生态环境结合为一个生态体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态城市(Eco city)或绿色城市(Green city).  相似文献   

8.
立足市情抓规划 ,推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围绕区域经济规划城市。近年来 ,我们依据全国、全省的发展战略 ,结合市情特点 ,通过对多种战略构思的比较分析 ,选择了“广联四城 (襄樊、十堰、南阳、丹江口 ) ,开发三边 (鄂边、豫边、陕边 )” ,谋求区域共同发展的总体战略 ,根据这个战略 ,我们在规划城市时 ,把接受十堰、襄樊汽车工业 ,丹江口、南阳能源工业的辐射 ,立足“三边” ,开拓全省、全国市场的因素考虑进去 ,科学规划了化工、建材、汽车、机械、水力发电等一批新老工业区的发展计划并积极实施 ,有力地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发展进步。目前 ,它…  相似文献   

9.
10.
《建筑节能》2010,38(10)
<正>6月30日,新加坡世界城市峰会(WCS)上,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的市长和城市规划者们齐聚一堂,探讨如何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问题,诸如光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环境恶化等问题正在变得愈发严重,很多城市的市长及城市规划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俭 《时代建筑》2011,(6):10-15
文章以都江堰三年重建中亲历的过程为素材,试图对其规划思想进行一次梳理,通过部分富有启发性的案例,解析其中蕴含的规划思想。  相似文献   

12.
张定一 《规划师》2003,19(4):10-11
城市规划评审提高了规划设计业界的水平,但规划评审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思考,较为突出的是借助评审会使某些领导者的个人意志“科学化”。规划评审应准确定位,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13.
<正>纵观典籍,何为城市?其定义纷繁,无需赘述。然而,物质的交换,生产的协作,信息的融汇,教化的延衍,精神的启迪,文化的激荡,确是城市作为人类文明载体的根本特征。20世纪以来,生产能效猛增,意识形态冲突,功能主义  相似文献   

14.
纵观典籍,何为城市?其定义纷繁,无需赘述。然而,物质的交换,生产的协作,信息的融汇,教化的延衍,精神的启迪,文化的激荡,确是城市作为人类文明载体的根本特征。20世纪以来,生产能效猛增,意识形态冲突,  相似文献   

15.
陈秉钊 《规划师》2010,26(8):5-8
上海世博会是唯一一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反映了人类对美好城市及美好生活的向往。目前,我国正经历着快速城市化过程,房地产业被片面地当作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导致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住房的居住本质被异化为投资、投机的标的,"美好的城市生活"面临着住房问题的严峻考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以经济手段来解决住房问题。物业税的开征将有效抑制住房的非理性消费,使政府摆脱土地经济的困境,"实现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让高消费者支付高消费税,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有利于创造和谐的城市和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王卅 《城市建筑》2013,(14):7-7,10
绿色家园、环保宜居城市,是体现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从公共设施、建筑布局、森林绿化、产业布局、文化氛围等各方面发展城市环境,是建设宜居城市的普遍发展方向。本文就结合宜居城市发展目标,阐述了建设宜居城市的发展思路和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2010上海世博会的宣传语,表达了人们对城市生活深深的向往与憧憬。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6.1%,全国超过一半的居民生活在城市,并且还将有更多的人,怀着期待与梦想走进城市,感受这个“属于城市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19.
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的城市发展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现实演绎。城市是在长期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还将延续千秋万代,世博会是上海城市发展的机遇,上海应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实施后世博计划,推行再城市化,建设千年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