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PDGF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纤维连接蛋白和PAI-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fPDG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纤维连接蛋白(VN)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分别以0、5、10ng/rnl的PDGF—BB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12、24、48h.以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FN水平,发色底物显色法检测PAI-1的活性;以0、5、10ng/ml的PDGF—BB刺激大鼠系膜细胞24h和10ng/ml PDGF-BB分别作用0、12、24、48h。RT-PCR方法检测系膜细胞PAI-1 mRNA的表达。结果:PDGF-BB在10ng/ml以内随浓度增加可促进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AI-1 mRNA和FN表达.在48h内其表达呈时间依赖性。而PAI-1活性在24h时表达最高,以后逐渐下降、结论:PDGF-BB可上调FN和PAI-1及其mRNA表达.提示PDGF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并抑制其降解而导致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积聚。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正常糖(NG)、高糖(HG)及HG+不同浓度螺内酯体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以RT-PCR检测PAI-1、醛固酮受体(MR)和保护其配体特异性的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的mRNA表达,采用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PAI-1蛋白的浓度.结果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MR和11β-HSD2 mRNA;高糖刺激系膜细胞后PAI-1 mRNA表达明显升高,培养上清液蛋白浓度增加,加入螺内酯干预后系膜细胞PAI-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且随螺内酯浓度增大,作用更明显.结论 螺内酯可能通过降低高糖对系膜细胞PAI-1表达的刺激作用而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PDGF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PAI-1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以0、5、10 ng/ml终质量浓度的PDGF-BB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作用0、12、24、48 h, 以发色底物显色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PAI-1的活性;以0、5、10 ng/ml质量浓度的PDGF-BB刺激系膜细胞24 h和10 ng/ml质量浓度的PDGF-BB刺激细胞0、12、24、48 h, 半定量RT-PCR观察系膜细胞PAI-1 mRNA表达情况.结果:0、5、10 ng/ml的PDGF-BB 作用于系膜细胞24 h,其PAI-1 mRNA/GAPDH mRNA分别为0.296、 0.428、0.542.10 ng/ml的PDGF-BB作用系膜细胞0、12、24、48 h, PAI-1 mRNA/GAPDH mRNA分别为0.156、0.345、0.493、0.597,表现为浓度和时间依赖效应.PDGF-BB也可浓度依赖性地增加PAI-1的活性,24 h内活性逐渐增高,48 h时下降.结论:PDGF-BB可上调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AI-1的活性及其mRNA的表达,提示PDGF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导致细胞外基质的积聚,从而参与肾小球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SF)对高糖诱导系膜细胞(GMC)表达PAI-1蛋白和细胞信号转导分子p38MAPK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组、甘露醇组、高糖组、高糖加不同浓度SF组,分别于处理后24h、48h收集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各组细胞p38MAPK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PAI-1蛋白。结果:48h内,高糖促进PAI-1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而SF能明届抑制高糖的这种作用,其作用随SF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加强。结论:SF能拈抗高糖诱导的GMC表达PAI-1增多和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5.
探讨非酶促糖基化终末产物是否影响肾小球系膜细胞降解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丝氨酸蛋白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因表达和生物学活性。方法用体外制备的非酶促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AGE-BSA)作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24小时和48小时,观察对细胞增殖、纤维连接蛋白分泌、PAI-1基因表达和生物学活性的作用。结果AGE-BSA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促进纤维连接蛋白分泌,上调PAI-1生物学活性。AGE-BSA作用系膜细胞24小时后,PAI-1基因表达显著增加(0.65%±0.08%,对照0.45%±0.06%,P<0.05);48小时后PAI-1基因表达增加更趋显著(0.92%±0.10%,对照0.51±0.08,P<0.01)。结论非酶促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加肾小球系膜细胞PAI-1基因表达和生物学活性,参与了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积聚和肾小球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C)转染反义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TGF-β1),观察该细胞纤维连接蛋白(FN)及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的改变。方法构建反义TGF-β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进行基因转染MsC,用ELISA法检测转染系膜细胞上清液中FN和PAI-1的蛋白质水平,并与无转染的MsC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比较其表达的变化。结果构建了大鼠反义TGF-β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Msc,与对照组相比转染48小时后细胞分泌FN和PAI-1蛋白质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反义TGF-β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可从分子水平阻断MsC的FN及PAI-1表达,在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球肾炎的研究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高糖状态下系膜细胞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t-PA)结合力及系膜细胞产生t-PA活性改变与纤维连接蛋白(Fibromectin,FN)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放射性核素标记法测定系模细胞与t-PA结合力,纤维蛋白酶谱法检测t-PA活性,酶联免疫分析检测FN。结果 高糖可抑制系膜细胞与t-PA结合力,同时t-PA活性增加,FN产生明显增多,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葡萄糖愈高,作用愈明显。结论 高糖致系膜细胞与t-PA结合力下降,t-PA活性增加,同时可能其抑制物明显增多,导致细胞外基质积聚,可能是糖尿病肾小球坚硬是化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C)转染Smad3基因,观察转染阳性细胞克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表达的改变,以进一步阐明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介导肾小球硬化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经脂质体介导将含有Smad3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大鼠MsC,用G418筛选及RT-PCR,West-ern blot法鉴定;又分别采用RT-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阳性细胞克隆uPA及PAI-1表达改变。结果:成功建立高表达Smad3的阳性MsC克隆(Th-8,Th-15),并证实其uPA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PAI-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TGF-β可能通过上调Smad3而减少组织内uPA的生成和增加PAI-1的合成,从而促进肾小球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益肾化浊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益肾化浊注射液防治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给药6周后,观察益肾化浊注射液对其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结果:STZ糖尿病大鼠应用益肾化浊注射液治疗后,尿蛋白排泄率减少,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尿素氮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肾化浊注射液防治DN的作用机制之一是改善糖脂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阻断鞘氨醇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 1,SphK1)通路对高糖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GMC)中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PCR检测SphK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FN的蛋白表达。结果 SphK1抑制剂二甲基鞘氨醇(N,N-Dimethylsphingosine,DMS)显著降低高糖诱导的FN表达;转染SphK1 siRNA可有效消除高糖诱导的FN上调效应。结论 SphK1通路在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FN表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高糖对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纤维连接蛋白(FN)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 利用HPMC体外培养模型,HPMC分别经含1.5%、2.5%、4.25%葡萄糖的1640培养基培养6、12、24、48h后,用ELISA法检测HPMC分泌FN及PAI-1的情况。结果 ①1.5%、2.5%、4.25%葡萄糖作用于HPMC,使培养上清中的F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FN增高的程度与葡萄糖浓度和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②2.5%、4.25%的葡萄糖作用于HPMC,使培养上清中PAI-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增高的程度与葡萄糖浓度和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1.5%葡萄糖液与对照相比没有差别(P〉0.05)。结论 高糖促使HPMC分泌FN、PAI-1增加,在腹膜纤维化的进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高糖对正常大鼠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uPA)及其抑制物-1(PAI-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氯沙坦对其改善作用.方法 培养大鼠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并分组为正常对照组、甘露醇组(5 mmol/L D-葡萄糖 25 mmol/L 甘露醇)、高糖组(30 mmol/L D-葡萄糖)、氯沙坦组(10-3 mmol/L氯沙坦)、高糖 氯沙坦组(30 mmol/L D-葡萄糖 10-3 mmol/L氯沙坦).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tPA、uPA及PAI-1 mRNA表达.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肾小管上皮细胞tPA和uPA mRNA表达下降(P<0.01), PAI-1 mRNA表达增加(P<0.01);氯沙坦可部分逆转高糖的作用,高糖加氯沙坦组tPA、uPA表达分别是高糖组的2.06倍、1.69倍(P<0.01),PAI-1表达为高糖组的44% (P<0.01). 结论高糖可使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PA/PAI-1 mRNA异常表达, 氯沙坦可以在肾小管中通过维持PA/ PAI-1的平衡,对糖尿病肾病防治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糖浓度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邱红渝  屈燧林  刘晓惠  杨立川 《重庆医学》1999,28(6):412-413,443
目的 模拟相血糖控制不佳出现的糖浓度波动,研究波动性细胞外高糖浓度(FEHG)对肾小球系膜细胞(MsC)增殖及其纤维连接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和竞争抑制ELISA法动态观察不同葡萄糖浓度及波动性高糖浓度对MsC增殖和FN合成的作用。结果 高糖浓度抑制MsC增殖,此抑制作用和糖浓度成正相关,同时刺激MsC的FN合成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失血对大鼠凝血纤溶系统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hogenactivatorinhibitor-1,PAI-1)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急性失血组(A组)、慢性失血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只。制备动物贫血模型,采血后先检测血红蛋白(HB)并记录,血标本离心后分离血浆,ELISA法检测血浆中PAI-1的含量,共观察8d,期间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结果:大鼠失血、HB降低后血浆中PAI-1含量增加,其中,A组和B组PAI-1的含量较对照组差异明显,B组中随失血量的增加和HB的降低,血浆中PAI-1的含量显著增加后维持在这一高水平。A组急性大量失血后PAI-1含量先达高峰后迅速下降,随后缓慢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及B组。结论:大鼠血浆中PAI-1的含量随失血量的增加和HB降低而增高。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tPA和PAI—1水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纤溶活性的特点、相关因素及其在脑梗死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PA和PAI- 1,常规方法测定血脂和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比较复发脑梗死 (复发组 )、初发脑梗死 (初发组 )和对照组血tPA和PAI- 1水平 ,并分析纤溶指标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复发组和初发组急性期先后两次血tPA和PAI - 1水平比较无差异 (P >0 .0 5 )。tPA水平在复发组 (80 .95± 5 4 .4 3)、初发组 (84 .16± 6 6 .36 )和对照组 (5 5 .72±6 1.95 )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复发组与初发组之间tPA和PAI - 1水平比较无差异(P >0 .0 5 ) 。tPA与血脂各指标之间无相关性 ;PAI- 1水平与TG相关 (r =0 .2 341,P =0 .0 0 36 ) ;tPA和PAI- 1水平与多项血流变指标相关。复发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病 (OR =13.5 90 ,1.770~ 10 4 .36 6 ) ,纤维蛋白原 (OR =6 .5 2 9,1.6 4 2~ 2 5 .96 5 ) ,总胆固醇 (OR =4 .82 0 ,1.6 4 8~14 .10 3) ,红细胞刚性 (OR =4 .14 8,1.5 0 9~ 11.399)和tPA水平 (OR =0 .976 ,0 .95 5~ 0 .997)。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功能变化的特点是纤溶活性降低 ,它与脂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房颤和中风家族史密切相关。脑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sC)转染Smad7基因,观察转染阳性细胞克隆uPA及PAI-1表达的改变,以进一步阐明Smad7阻断组织纤维化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经脂质体介导将含有Smad7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大鼠MsC,用G418筛选及PT-PCR、Western blot法鉴定;又分别采用RT-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阳性细胞克隆uPA及PAI-1表达改变。结果成功建立高表达Smad7的阳性MsC克隆(S-22、S-26),并证实其uPA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PAI-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结论Smad7可能通过增强组织内uPA酶的生成和减少PAI-1的合成而减轻组织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对内皮细胞分泌t PA和PAI 1的影响。方法 培养肺静脉内皮细胞 (ECV30 4 ) ,分别用不同浓度TNF α刺激 ,在 5 0ng/mlTNF α刺激的基础上用辛伐他汀 ( 0 .1、1.0、5 .0、10 .0 μmmol/L)共育 ,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t PA和PAI 1的浓度。 结果 各浓度的TNF α刺激 2 4h后PAI 1的浓度明显增加 ,与空白对照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t PA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 ;各浓度的辛伐他汀明显抑制TNF α( 5 0ng/ml)诱导的PAI 1分泌增多 (P <0 .0 1) ,而该作用可被甲基戊酸逆转 ,同样t PA的变化不明显。结论 TNF α可以增加内皮细胞PAI 1的分泌 ,辛伐他汀可以抑制TNF α诱导的PAI 1的分泌 ,而该作用可被甲基戊酸逆转 ,t PA则不受TNF α、辛伐他汀、甲基戊酸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分组(伴血管病变组、胰岛素抵抗组、胰岛素抵抗伴血管病变组、Ⅱ型糖尿病组)检测PAI-1、t-PA抗原及活性,并计算抗原比和活性比,以评价各检测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PAI-1及t-PA抗原,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PAl-1、t-PA活性。结果:189例标本总体患病组及分组后各组的PAI-1活性、t-PA活性及t-PA活性/PAI-1活性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病组间除t-PA抗原,其余检测显示胰岛素抵抗组、胰岛素抵抗组伴血管病变组与Ⅱ型糖尿病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上述检测指标中t-PA活性、PAI-1活性反映血管病变的发生较敏感,t PA/PAI-1的活性比值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连喜  胡仁明 《医学综述》2007,13(20):1558-1560
肿瘤血管新生在肿瘤生长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糖化蛋白,在体内参与多种生理过程。近年研究发现,PAI-1在肿瘤血管新生过程中发挥双重作用,在生理浓度范围内PAI-1可以促进肿瘤血管新生,而在药理作用范围内高浓度的PAI-1则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细胞黏附以及细胞迁移的调节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t-PA,PAI-1检测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含量及t-PA/PAI-1比值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53例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t-PA、PAI-1含量。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中t-PA、PAI-1及t-PA/PAI-1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检测患者血t-PA、PAI-1水平及t-PA/PAI-1比值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