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用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复配制成干悬浮剂,拓宽杀菌谱,提高利用率。[方法]采用湿法研磨粉碎,后喷雾干燥制得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干悬浮剂,通过流点法初筛润湿剂与分散剂,再根据润湿时间、崩解次数、硬度和悬浮率的测定筛选最终配方。[结果]最优配方:吡唑醚菌酯12.8%、啶酰菌胺25.2%、SD-819 17.5%、SD-661 7.5%、SD-02 3%、乙二醇2.5%、硫酸铵2.5%、SR-04补足至100%。[结论]该配方制得的干悬浮剂悬浮率高,热贮稳定性好,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2.
《农药》2017,(10)
[目的]用吡唑醚菌酯和丙森锌复配制成干悬浮剂,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方法]采用湿法粉碎以及喷雾制粒制备70%吡唑醚菌酯·丙森锌干悬浮剂,并通过流点法筛选出润湿分散剂种类,根据粒径分布及黏度的测定优化润湿分散剂配比。[结果]该干悬浮剂最优配方:吡唑醚菌酯5%、丙森锌65%、TERWET 1004 3%、木质素磺酸钠6%、D-425 2%、硫酸铵5%、白砂糖2%、消泡剂0.3%、高岭土补足至100%。[结论]该配方制得的干悬浮剂悬浮率高,稳定性较好,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3.
3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抗熔剂、消泡剂等品种及用量的筛选,制备3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最佳配方为吡唑醚菌酯原药35%,润湿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0.5%、2208 2%、SP-SC 390NS 2.5%,防冻剂4%,增稠剂黄原胶0.15%,防腐剂苯甲酸钠0.2%,抗熔剂2%,消泡剂0.1%,去离子水补足100%。该配方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悬浮剂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优化配方制备良好性能的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用于防治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方法]通过湿式超微粉碎法制备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并通过流点法及尝试法逐步筛选分散剂种类,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配方。[结果]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的最优配方为吡唑醚菌酯30%(质量分数),非离子分散剂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SC 10)3.5%,黄原胶0.14%,硅酸镁铝1.5%,乙二醇3.5%,水补足至100%。[结论]该制剂经(54±2)℃热贮14 d后,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悬浮剂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发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方法]采用湿法研磨工艺,通过粒径、黏度、分散性、冷贮、热贮和冻融稳定性等指标的测试,对配方中的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和原药进行了筛选。[结果]当吡唑醚菌酯12.8%,啶酰菌胺25.2%,DSC2005 5.0%,Ethylan NS-500LQ 1.0%、黄原胶0.15%、硅酸镁铝1.0%、丙三醇4.0%、消泡剂SAG6300.2%、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可制得合格的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结论]该配方适用于不同熔点的吡唑醚菌酯原药,具有优良的低温和高温稳定性,为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复配悬浮剂配方的开发和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采用流点法、黏度曲线法确定润湿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并通过筛选增稠剂、防冻剂等,确定25%吡唑·毒氟磷悬浮剂的最佳配方。其最佳配方组成为:5%吡唑醚菌酯、20%毒氟磷、3%7286、1.5%J601、1%1 1 06、0.2%黄原胶、1%硅酸镁铝、4%乙二醇、0.3%卡松、0.2%消泡剂1 860,水补足至1 00%。该制剂对黄瓜炭疽病防治效果良好,各项性能指标符合悬浮剂的相关标准,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流点法确定分散剂种类,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配方,采用湿法研磨工艺制备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样品,并开展田间防治玉米大斑病的药效试验。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的优化配方为:10%吡唑醚菌酯、20%戊唑醇、2.5%润湿分散剂Atlax G-5000、0.12%黄原胶、4%丙三醇,水补足至100%。所制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在有效成分用量为180,210 g/hm~2时,对玉米大斑病防效分别为85.03%和88.80%。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可有效防治玉米大斑病,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开发7%吡虫啉·咯菌腈·嘧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的配方。采用湿法研磨工艺筛选适宜的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pH调节剂、成膜剂等助剂种类及其用量,确定了7%吡虫啉·咯菌腈·嘧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优选配方:吡虫啉6%(折百)、咯菌腈0.2%(折百)、嘧菌酯0.8%(折百),润湿分散剂烷基醇聚氧乙烯醚W-600 1%、乙氧基多聚芳基酚醚磷酸酯铵盐SC 2%、多聚芳基醚硫酸酯FD 3%,防冻剂乙二醇5%,pH调节剂柠檬酸0.2%,成膜剂KMM-01 3%,警戒色R2002SS 15%,消泡剂630 0.5%,防腐剂卡松0.2%,增稠剂黄原胶0.2%、硅酸镁铝2%,珠光粉161 8%,抗划痕蜡乳液SC-09 5%,去离子水补足至100%。该制剂配方悬浮性优,储存稳定性好,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种子处理悬浮剂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和防腐剂等助剂的筛选,最终确定了500 g/L扑草净悬浮剂的最佳配方:扑草净原药47.5%、分散剂SD-811 3.0%、润湿剂SD-206 1.0%、乙二醇4.0%、黄原胶6.0%、硅酸镁铝1.0%、苯甲酸钠0.2%、有机硅消泡剂AFE-3168 0.2%、去离子水补足。试验结果表明:按该配方制备的悬浮剂平均粒径4μm,悬浮率95%以上,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到悬浮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5%吡唑醚菌酯·霜脲氰悬浮剂复配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使用C18不锈钢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用外标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配制一系列浓度霜脲氰(吡唑醚菌酯)标准溶液,并以其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霜脲氰和吡唑醚菌酯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4,0.9995,标准偏差分别为0.239,0.158,变异系数均为1.5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100.0%。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填料等组分的筛选和研究,确定了挤压造粒工艺的25%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最佳配方。该配方组成为:吡唑醚菌酯25%,SXC3%,2020 3%,D908 3%,消泡剂0.5%,可溶性玉米淀粉20%,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该制剂分析试验表明,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水分散粒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润湿剂、分散剂、黏结剂、崩解剂等因素对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最优配方组成:吡唑醚菌酯50%、Morwet EFW3%、Morwet D-425 7%、2425 16%、无水硫酸钠5%、高岭土补足至100%。经过试验分析表明,产品悬浮率达90%以上,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水分散粒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和密度调节剂等助剂的筛选,最终确定了200 g/L噻虫胺悬浮剂的最佳配方:噻虫胺原药17.8%、SD-816为4.0%、SD-206为2.0%、乙二醇4.0%、硅酸镁铝1.0%、黄原胶8.0%、尿素3.0%、AFE-31680.2%、去离子水补足。试验结果表明:按该配方制备的悬浮剂平均粒径4μm,悬浮率95%以上,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到悬浮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农药》2017,(5)
[目的]制备40%吡唑醚菌酯·甲基硫菌灵悬浮剂。[方法]通过筛选优化法得到40%吡唑醚菌酯·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的增效配方。[结果]甲基硫菌灵30%,吡唑醚菌酯10%,TRSS 2.0%,SP-SC3 2.0%,YUS-FS7PG 2.0%,T801.0%,增效剂KL 3.0%,乙二醇4.0%,黄原胶0.12%,硅酸镁铝1.3%,柠檬酸0.2%,有机硅消泡剂7050 0.3%,水补足至100%。[结论]该悬浮剂在p H值5.0~7.0条件下热贮和冷贮14 d无析晶、析水及结块等现象,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悬浮剂的要求;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粒径的减小和有效成分浓度的增加,药液表面张力的降低和沉积量的增加会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桶混助剂对吡唑醚菌酯防治黄瓜靶斑病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结合助剂的结构特点,探究了SP-4806、SY-A、SY-B、SY-C等4种桶混助剂对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靶沉积界面性能、黄瓜体内吸收传导性能以及对黄瓜靶斑病防效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种助剂均能降低表面张力、接触角,增强润湿渗透性能,促进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黄瓜体内向上传导作用,且助剂SP-4806对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黄瓜体内向下传导具有显著促进作用。4种桶混助剂均不同程度促进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靶斑病的防效,其中添加助剂SP-4806处理的防效较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显著提高,药后9 d防效分别为76.76%。本研究结果可为桶混助剂对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应用于防治黄瓜靶斑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马超  赵宜君  张力卜  李佳浩  张彦辉  段小莉  杨洋  徐军  陈昶 《农药》2021,60(1):18-22,37
[目的]开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并对较优配方中表面活性剂复配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湿法研磨工艺,通过粒径及稳定性等指标的测试,对配方中的润湿分散剂、增稠剂和防冻剂等进行了筛选,并采用表面张力法对表面活性剂组合的复配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当表面活性剂8561与G5000的用量为5%和1%时,即摩尔比为4:1时,可制得...  相似文献   

17.
《农药》2017,(4)
[目的]建立吡唑醚菌酯·霜脲氰水分散粒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使用C_(18)反相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以乙腈-水为流动相,对试样中吡唑醚菌酯和霜脲氰进行分离和测定。[结果]吡唑醚菌酯和霜脲氰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和0.9999,标准偏差为0.09和0.15,变异系数为0.87%和0.74%,平均回收率为99.7%和100.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线性关系好,是吡唑醚菌酯·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合适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研制各项性能指标均合格的70%醚苯磺隆水分散粒剂,采用流点法对分散剂和润湿剂进行初筛;在此基础上,对分散剂、润湿剂和填料进行配比和用量的筛选,最终确定70%醚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最优配方为醚苯磺隆70%、SD-816 3%、SD-610 7%、SR-05 2%,轻钙补足至100%。该配方制得的70%醚苯磺隆水分散粒剂悬浮率高,热贮稳定性好,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19.
干悬浮剂是一种高效、安全且环保的农药新剂型,具有优秀的分散性和悬浮稳定性。结合湿法研磨及喷雾干燥技术制备了42%吡唑醚菌酯·霜脲氰干悬浮剂。采用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仪及接触角仪分别测定了其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形貌及润湿性能。结果显示:制备的干悬浮剂颗粒表面较为粗糙,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及一定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可以加快颗粒在水中的润湿及崩解分散;在水中分散的颗粒粒径分布较窄且小于2μm;润湿性研究表明,制剂在疏水材料石蜡膜界面上具有较好的润湿铺展性能,最小接触角达到55°。  相似文献   

20.
《农药》2018,(12)
[目的]制备40%甲基硫菌灵·三环唑悬浮剂。[方法]采用湿法砂磨制备工艺,对其配方中的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及防腐剂进行了筛选。[结果]最佳配方为甲基硫菌灵20%,三环唑20%,YUS-SXC 0.5%,润湿分散剂A 1.5%,润湿分散剂B 4.0%,Atlox 4913 1.0%,丙三醇5%,硅酸镁铝0.5%,黄原胶0.15%,苯甲酸钠0.3%,SAG 15220.3%,去离子水补至100%。[结论]该产品流动性好,悬浮率高,稳定性好,各项指标符合悬浮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