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科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主体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起了主要作用,在主体因素中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对就业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客体因素中社会的用人观念、就业的市场和政策对就业也起了重要作用;“所学专业”、“工作经验”、“外语水平”、“社会用人观念”、“学历层次”依次排在诸因素的前5位。结合调查结果,章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事关我国科技化、现代化、精品化农业发展,更影响“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基于文献研究法,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利用926名农科类大学生调研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四个角度,分析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与行为,探讨影响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积极性较高,愿意进行返乡创业的农科类大学生占比为57.45%;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因素对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均有着正向影响。其中,个人因素影响最大,其次是教育和家庭因素,而社会因素对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影响最小。因此,高校应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返乡意识;政府应加大政策宣传、推动创业意愿;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为返乡创业打好思想基础;增加资金来源、完善保障体系,进而引导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行为,从而增加其返乡创业意愿。  相似文献   

3.
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压力,而经济落后的基层地区、交通不便的边区、山区却急需建设人才。选取大学生基层就业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家庭收入、家人态度、国家政策等8个因素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有显著性影响,并针对性的提出加强政府的政策导向性,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高校的基层就业指导和培养、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完善家庭教育功能等建议对策,增强高校学生基层就业意愿,解决人才供给格局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岑珊 《河南农业》2023,(9):35-36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科大学生是服务农村、建设基层的重要人才力量。但从现实发展角度来看,农科大学生的基层农村就业意愿不高,其中薪酬待遇水平、农村发展现状、农村就业的相关利好政策等是当前影响农科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主要因素。高校教学系统需认清时代发展需求,通过思政教育、舆论影响、家长协同教育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服务紧密联系,提高农科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优秀人才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因素。近几年,随着中国教育的深化普及,农村籍大学生数量持续提升,这些大学毕业生是否愿意返乡工作与创业,对于乡村战略的实施成效具备较大影响。该文对乡村振兴战略之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影响原因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鼓励农科类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是缓解当前农科类大学生巨大就业压力和解决涉农专业人才紧缺问题的双赢之举。通过选取部分农科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他们的农村基层就业意愿。在此基础上,再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就业意愿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其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潜力更甚于前者的结论。最后就促进农科类大学生向新型职业农民演进的有效途径作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7.
利用全国六所农科院校1765名大学生的健康状况截面数据分析了影响我国农科大学生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男性对大学生的躯体健康有正向影响,高年级对大学生的健康状况有负向影响。不吸烟、不过量饮酒、规律生活行为、健康饮食行为对大学生的健康有正向影响。运动锻炼行为对大学生的躯体健康和总体健康均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选择中西部地区农村300位代表性农村留守妇女就业的调查数据建立Logistic归模型,分析当下农村妇女就业的影响因素,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农村留守妇女外出就业的意愿与学历、是否就近就业、收入、工作环境、是否需要照顾人、就业保障等呈显著正相关;农村留守妇女外出就业的意愿与工作时间呈无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农村留守妇女就业情况,提出加强职业培训、完善立法、完善基础公共设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河北省盐山县14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对农地的流转意愿总体上比较强烈,愿意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在调查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意愿受家庭收入来源、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对土地的认知、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农地流转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0.
基于河北省盐山县14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对农地的流转意愿总体上比较强烈,愿意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在调查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意愿受家庭收入来源、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对土地的认知、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农地流转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已就业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在读大学生就业意向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已就业农科生所学专业与工作有较紧密的联系,且能在工作中发挥较大作用,但实际收入低于在读大学生薪酬期望值,却高于农口单位月薪标准,农科人才智力劳动与其他行业相比,不成比例的现实在短期内不会改变。据此,探讨农林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开展全方位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建设,形成全员关注就业氛围;针对农科大学生就业特点开展多种就业指导方式,丰富和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从事有资料数据支撑的就业形势分析和就业前景预测研究工作;创新农科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指明创业路径。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对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到就业政策、财政投入、就业质量、就业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积极性不高。政府、高校应从政策和教育上加以引导,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13.
农科创新型人才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支撑。以707名农科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农科创新型人才涉农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政策环境感知对农科创新型人才涉农就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就业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分别在政策环境感知与涉农就业意愿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依据实证分析结论,提高农科创新型人才涉农就业意愿,高校需加强就业引导,推动农科大学生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高农科创新型人才政策环境感知;鼓励农科创新型人才树立自信心,提升农科创新型人才的就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理论上分析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的因素。分析得到六类变量:个体基本特征与偏好、家庭基本特征与偏好、专业基本特征、人力资本特征、就业考虑因素和政策认知,并结合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一,六类变量均对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意愿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个人基本特征与偏好对就业考虑因素影响最大;第二,对"重要的他者"的态度的态度,即农科大学生是否考虑父母期望,对自身就业地域选择意愿影响最大;第三,父母对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上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子女的社会层面思考,而不是经济层面。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文章提出四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科大学生在回乡创业中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同在。农科大学生拥有农科专业知识、宽广的专业人脉资源以及开拓创新的精神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资金渠道狭窄、基础环境条件不利等问题,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回乡创业政策引导及高校大力支持的机会,同时也伴随着传统观念束缚和潜在风险考验等,对此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拓宽筹资渠道,加强创业技能培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科大学生应对风险的能力,从而提升创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以福建农林大学农科专业大学生为案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Logistic模型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实证分析了影响农科大学生创业意愿强弱的主要因素,总结了农科大学生创业的制约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引导端正创业理念,提高风险意识;培养创业意识,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加强创业教育及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运用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和理性选择理论,深入调查研究影响大学生农村创业意愿的相关因素,依托739份调查问卷的微观数据,提出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建议:针对不同个体特征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判断能力;加强宣传与价值引导,提高大学生对农村创业的了解程度;为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非正式社会支持;提高政府扶持力度,加大农村拉力。  相似文献   

18.
农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已成为一种国际教育理念,受到教育界普遍的关注和重视。目前,我国农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模式不系统、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因此,必须结合国外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对农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加深认识,更新就业与创业教育理念;加强改革,创新就业与创业教育模式;加大力度,拓展就业与创业教育渠道,推动农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以达到不断提高就业与创业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简称SRT)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南京农业大学22个专业的大学生调查,并且建立线性概率模型,分别针对年级、专业、项目选题、项目经费、指导教师指导等因素对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意愿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年级、专业、项目选题、项目经费等是影响大学生参加SRT项目意愿的主要因素,应针对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需求,做好SRT的管理工作,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农科毕业生就业压力愈加增大,通过对两所农业院校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是影响农科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的主要因素,而且地方农业院校的农科毕业生相比而言,基层就业创业的意愿和倾向性更大;面对基层就业创业中存在的困难和不利因素,从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几方面共同努力,鼓励农科毕业生"叶茂归根",投身基层,学农事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