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顺铂胸腔内化疗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惠 《中国实用医药》2010,5(5):123-124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并顺铂行腔内化疗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方法经胸水细胞学确诊的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20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并顺铂行胸腔内化疗,3周后复查B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11例,(NC)4例。总有效率(CR+PR)80.00%。结论置管引流后胸腔内注入顺铂控制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无一例出现严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灌注白介素-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探讨此技术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已确诊患有胸腔积液并行胸膜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66例.待胸腔积液基本引流完后生理盐水50~60 ml,DDP 50 mg/m2,白细胞介素-II 200万U,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充分溶解后注入胸腔,闭管2~3 d后再引流积液,注药为每周1次,共2~4次.观察疗效、生活质量和毒副反应.结果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灌注白介素-2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水总有效率达91.8%.胸膜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便于胸水引流及注药,医生工作量明显降低.结论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灌注白介素-2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水疗效好,方便、安全,可以作为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腔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并灌注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3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并胸腔内灌注顺铂(DDP)及香菇多糖注射液(LNT)每周2次,共4周.结果:30例患者完全缓解(CR)16例,部分缓解(PR)10例,有效率(CR PR)为86.7%.毒副反应轻,主要为轻度消化道反应和一过性发热、胸痛.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并灌注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简便易行、相对安全,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小,是晚期恶性肿瘤姑息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顺铂(DDP)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恶性胸腔积液33例均选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排尽胸水后胸腔灌注顺铂(DDP)治疗,每1周重复1次,连用2~3周,4周后评效。结果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16例,无效(SD+PD)11例,有效率66.66%。结论胸腔内灌注DDP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效果好,毒副作用少,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评价采用心包腔置管引流并给予心包腔内药物灌注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效果。方法:对18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在彩超引导下,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置入心包腔,持续引流心包积液,待充分引流后行顺铂联合白介素-2灌注进行治疗。结果:4周后评价疗效:5例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3.3%,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心包置管引流并腔内药物灌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快速解除患者心包填塞症状,心包内药物灌注可直接杀灭肿瘤细胞,并长时间维持局部血药浓度,明显改善了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全身毒性反应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朱进 《中国实用医药》2012,17(17):144-145
目的 讨论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腔内注射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28例恶性胸腔积液且渗液明显的患者放尽胸水后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注射顺铂进行治疗,观察渗液变化.结论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腔内注射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对于缓解胸腔积液渗出有积极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并心包腔内药物注射在治疗恶性肿瘤伴有大量心包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4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在彩超定位引导下行心包穿刺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顺铂(肿瘤性)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24例中CR5例(19.23%),PR14例(61.53%),总有效率(CR+PR)为80.76%,多数患者经治疗后近期生活质量改善。结论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安全可行,操作简便,置管可靠,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心包腔内持续缓慢引流,患者易于耐受,操作简单安全。可较长时间保留,本组最长留置时间为3个月,无管腔堵塞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本方法安全有效,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不高,技术难度不大,可迅速消除心包填塞症状,能及时彻底引流心包积液,疗效明显,无不良反应及损伤,降低了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腔置管引流并灌注顺铂联合白细胞介素一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和闭式引流胸水后给予胸腔内灌注顺铂联合白细胞介素-2。顺铂每次注入40~60mg,白细胞介素-2每次注入100万U,每5—7d注射1次,连续2—3周,1月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CR11例,PR26例,有效率为85.6%,不良反应较轻。结论胸腔置管引流并灌注顺铂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效果肯定,是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评价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热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胸腔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排尽胸腔积液,注入42.5~45.00c生理盐水800~1000ml,胸腔内保留1h后充分排尽,再注入化疗药(顺铂40mg/m。+地塞米松10mg+甘露聚糖肽30mg);对照组患者胸腔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排尽胸腔积液后,直接注入相同的化疗药。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完全缓解14例(46.7%),总有效27例(90.0%);对照组完全缓解7例(23.3%),总有效20例(66.7%),实验组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不良反应小。结论胸腔置中心静脉导管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能改善生存质量,且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彦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80-298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用于癌性胸水引流的护理.方法:对23例肺癌胸腔积液的患者行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胸腔积液及腔内灌注化疗药物.结果:23例顺利完成治疗,1例导管脱落,恶性胸腔积液缓解率90%,无并发症.结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癌性胸水方法简便、安全、便于护理,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床旁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术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患者取半卧位,按Seldinger方法,在心彩超定位下,于心尖部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及局部治疗。同时对于抽取的心包积液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待结果阳性后,给予心包腔注射抗肿瘤药物。结果97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置管引流1~2h后症状明显缓解,留置导管3~35d。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减轻或消失,心率下降显著(P〈0.01),血压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Seldinger技术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注药,具有安全、方便,减少患者痛苦,利于诊断、治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16Ga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82例,经胸腔置入16Ga中心静脉导管,彻底引流积液后向胸腔内注入顺铂45mg/m2。结果 8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应用16Ga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后总有效率84.1%,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86.6%,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31.7%。结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16Ga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方法疗效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并发症发生率偏高。  相似文献   

13.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心包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5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春华  聂建平 《江西医药》2010,45(11):1107-1109
目的探讨利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中到大量心包积液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对2004年3月~2010年2月我院共收治的52例中至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定位下,从心尖部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引流,导管留置2~7d,超声确定心包内无积液或仅极少量液体后拔管。结果 50例1次穿刺置管成功;引流出血性液体42例,淡黄色液体10例;引流量500~2500ml;胸闷、气促等症状缓解率100%。除4例因腺癌大量心包积液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外,其余48例均成功拔管。37例心包积液明显减少,11例心包积液消失,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心包引流术操作简单、快捷、方便、安全,创伤小、恢复快,是临床治疗中度至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特别是年老体弱者)的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心包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并腔内给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6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将心包积液引流干净,先用生理盐水100mL经导管冲洗心包腔,然后注入生理盐水20mL+顺铂40mg+白细胞介素-2200万IU+地塞米松5mg,若引流液<30mL/24h,经B超证实心包积液引流干净,则可拔管。治疗期间适当给与水化补液及止吐等处理。结果 46例均一次置管成功,疗效评价:CR15例、PR24例、NC6例、PD1例,RR84.78%;治疗后KPS评分提高了10~40分。毒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低热,无心包穿刺置管相关死亡。结论超声引导下留置静脉导管并腔内给药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全身化疗联合胸腔灌注顺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5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留置胸腔内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排尽胸腔内积液后予胸腔灌注顺铂30mg/m2,每周1次,并给予吉西他滨静脉化疗( D18),3周为1个疗程,2疗程后评估近期疗效及毒性情况。结果近期总有效率为88.5%,完全缓解率为57.1%,主要毒性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胃肠道反应,多为Ⅰ、Ⅱ度,无治疗相关死亡,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局部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可耐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置管引流联合药物灌注综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本组69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内引流积液并注入顺铂,注射白细胞介素-2,滑石粉悬液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结果本组病例中,显效69例,其中滑石粉悬液11例,均有效且持续时间较长;注入白细胞介素-2有58例,无治疗失败者。其中有10例患者白细胞介素-2与顺铂结合给药。有3例患者顺铂与白细胞介素结合给药仍效果不理想,最终选择滑石粉悬液。结论中心静脉置管引流联合药物灌注综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安全可靠,适合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静脉注射联合顺铂热灌注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 32例心包积液患者心包腔内留置微细导管,积液引流干净后,采用甲泼尼龙60 mg,静滴30 min,顺铂30~40 mg溶于0.9%NS 60 m L,加热至45℃行心包腔内灌注,同时静滴止血药物止血治疗,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恶性心包积液全部消失CR 75.1%(24/32),总有效率ORR 90.6%(29/32),中位生存MST 6.2个月,1年生存率18.8%(6/32),治疗期间无白细胞下降、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血液学毒性反应,仅有2例轻度消化道反应。结论甲泼尼龙静脉注射联合顺铂热灌注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简便、安全、快速、有效的措施,可以作为临床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心静脉导管在心包积液引流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2例中等量到大量心包积液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行心包积液引流患者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22例患者均置管成功,其中16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例无效,均无组织脏器损伤、感染、心律失常及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及术后病情观察,尤其是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导管脱落等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和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恶性心包积液腔内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33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7例,对照组16例,两组患者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引流专用导管心包置管引流积液后,均予以奈达铂心包内灌注化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心包积液控制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近。结论 参附注射液配合奈达铂腔内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疗效肯定,疗效优于单用奈达铂,并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心包积液80例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中心静脉导管对中、大量心包积液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的方法以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措施。方法患者取半卧位,超声心动图定位穿刺点。53例患者经剑突下进针,27例患者经左侧胸壁进针。采用Sendinger’s法,将改良中心静脉导管送入心包腔内,连接无菌引流袋引流积液。结果80例患者心包穿刺均获成功,未出现并发症。引流导管留置时间3~17d,平均14d。引流积液量700~2600ml(平均1228ml)。穿刺引流后患者胸闷、气短明显改善,休克征象消失,心率减低,心功能亦获明显改善。结论改良中心静脉导管心包积液穿刺置管引流术安全,可避免损伤心肌,留置导管可使引流彻底,避免堵塞,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