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二巯丙磺钠对毒鼠强急性中毒动物的解毒作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研究二巯丙磺钠对毒鼠强急性中毒动物的解毒作用。方法:通过小鼠、大鼠及家兔急性毒性实验观察二巯丙磺钠的解毒作用,及微量脑室内给药对小鼠毒性及大鼠脑电的影响。结果:二巯丙磺钠能有效抑制急性中毒动物的强直性惊厥,明显降低死亡率,微量脑室给药也能明显降低中毒小鼠死亡率,并能明显抑制大鼠强直性惊厥波的产生,结论:二巯丙磺钠对毒鼠强急性中毒动物有非常明显的解毒作用,有望成为临床救治毒鼠强急性中毒的优良解  相似文献   

2.
巯基化合物对易卫杀急性中毒的解毒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型杀虫剂易卫杀是沙蚕毒素衍生的同系物,同属于“神经突触阻滞剂”,可选择地阻滞N—胆硷受体使麻痹致死。据报告有些巯基化合物能部分或完全地恢复对神经冲动传导的阻遏作用。选用六种临床常用的巯基化合物进行易卫杀急性中毒小鼠的解毒实验:四种二巯化合物——二巯基丁二酸钠、二巯基丙磺钠、二巯基丙醇和α—硫辛酸及二种单巯基化合物——L一半胱氨酸和巯乙胺的盐酸盐。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肌肉注射二巯基丙醇油溶液无效;其余五种巯基化合物的水溶液在静脉注射后对易卫杀急性中毒的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可减轻中毒症状,延长死亡时闻和增加存活鼠数,其中以二巯基丙磺钠和我国创制的二巯基丁二酸钠的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3.
二巯丙磺钠对杀虫脒中毒动物氧自由基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桐君  陈醒言 《浙江医学》1999,21(8):467-468
探讨二巯丙磺钠对杀虫脒急性中毒动物氧自由基损害的保护作用,测定杀虫脒染毒前后及经二巯丙磺钠保护后不同组别小鼠血浆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结果显示杀虫脒染毒小鼠血浆及心肌组织中SOD活力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增加,经二巯丙璜钠保护后,小鼠血浆及心肌组织中SOD活力明显增加而MDA含量明显下降(均P<0.01)。提示二巯丙磺钠可增加机体抗氧自由基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二巯丙磺钠(Na-DMPS)解救急性毒鼠强中毒(ATI)的疗效.方法按中毒程度分轻中度中毒和重度中毒两组.轻中度中毒首剂肌注Na-DMPS 0.125g,重度中毒首剂肌注Na-DMPS 0.125~0.25g,用药量视抽搐发作情况而定.有癫痫样大发作者辅以安定止痉和甘露醇、地塞米松、速尿防治脑水肿.结果轻中度中毒患者全部治愈,仅5例遗留轻度头晕、失眠等精神神经症状,重度中毒13例治愈,5例死亡.结论Na-DMPS并非ATI的特效解毒剂,其解毒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三巯丙磺钠解救小儿毒鼠强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ATI)的有效解救方法。方法 二巯丙磺钠(Na-DMPS)注射治疗(以下简称解毒组)解救ATT30例患者疗效总结,并与既往常规安定和/或苯巴比妥注射(以下简称常规组)治疗的6例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解毒组获得满意疗效:无1例死亡,且无后遗症,未发现副作用。Na-DMPS对ATT疗效显著;而常规组6例,4例死亡,2例有持续的精神淡漠和轻微的定向障碍。结论 Na-NMPS对小儿ATT具有独特解毒作用,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ATI)的有效解救方法.方法二巯丙磺钠(Na-DMPS)注射治疗(以下简称解毒组)解救ATT 30例患者疗效总结,并与既往常规安定和/或苯巴比妥注射(以下简称常规组)治疗的6例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解毒组获得满意疗效:无1例死亡,且无后遗症,未发现副作用.Na-DMPS对ATT疗效显著;而常规组6例,4例死亡,2例有持续的精神淡漠和轻微的定向障碍.结论 Na-DMPS对小儿ATT具有独特解毒作用,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二巯丙磺钠对杀虫单急性中毒致惊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二巯丙磺钠 (Na DMPS)对杀虫单 (SCD)急性中毒致惊的拮抗作用。方法 :通过实验动物急性毒性及脑电实验 ,观察Na DMPS解毒作用的时效关系 ;观察微量Na DMPS侧脑室给药 (icv)对SCD引起中枢性毒性的解毒作用。结果 :Na DMPS在染毒前 2 0min腹腔注射 (ip)可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Na DMPS微量icv或ip均能明显提高SCD中毒小鼠LD50 ,明显降低SCD中毒大鼠的死亡率 ,并能明显抑制大鼠强直性惊厥波的产生。结论 :Na DMPS预先icv或ip对SCD急性中毒的大小鼠有非常明显的解毒作用 ,提示Na DMPS与SCD存在着中枢性拮抗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长效核黄素(长效维生素B2)和二巯丙磺酸钠(Na-DMPS)时毒鼠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急性中毒动物的解毒作用.结果 中毒早期使用长效核黄素联合Na-DMPS能有效抑制急性中毒动物的强直性惊厥,明显降低病死率,与中毒对照组比较均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p<0.001),延迟10分钟给予同等剂量的长效核黄素联合Na-DMPS治疗,不能延长中毒小鼠的惊厥潜伏期,但可延长死亡时间,(68.8±15.2)min,降低中毒小鼠的死亡率60%,与对照组死亡时间(37.6 7.8)min和病死率100%比较也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长效核黄素联合Na-DMPS对毒鼠强急性中毒动物有非常明显的解毒作用,有望成为临床般治毒鼠强急性中毒的优良解毒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氟乙酰胺和毒鼠强中毒不能分辨时先用乙酰胺治疗的效果。方法:对两种灭鼠药中毒不能分辨的35例患儿,用特效解毒药乙酰胺治疗,每次肌注0.1g/kg,根据病情每日2次-4次。经毒物检测确诊后,23例氟乙酰胺中毒继续用乙酰胺治疗,5d-7d停药;12例毒鼠强中毒停用乙酰胺,改用二巯基丙磺钠。结果:23例氟乙酰中毒经治疗5d-7d均痊愈院。12例毒鼠中毒先用乙酰胺治疗,后改用二巯基基丙磺钠,平均治疗12d,无毒副反应均痊愈出院。结论:氟乙酰胺和毒鼠两种灭鼠药中毒不能分辨时,先用乙酰胺治疗效果满意,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二巯丙磺钠治疗重型杀虫双中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二巯丙磺钠对重型杀虫双中毒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350例重型杀虫双中毒患者随机分2组,170例(Ⅱ组)应用传统综合疗法,即洗胃、导泻,应用东莨菪碱等对症治疗.180例(Ⅰ组)在Ⅱ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二巯丙磺钠.结果:Ⅰ组治愈率为96.67%,明显高于Ⅱ组(89.41%)(P<0.01);其平均病情好转时间为(7.41±1.53)h,明显短于Ⅱ组(9.69±1.76)h(P<0.01).结论:二巯丙磺钠可显著降低重型杀虫双中毒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弱酸性介质中,牛磺胆酸钠、甘牛胆酸钠、胆酸钠和脱氧胆酸钠等4种胆酸盐与Cu2 离子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结果一定浓度的Cu2 离子能与胆酸盐相互作用生成络合物导致溶液RRS发生改变,并且散射强度IRRS显著增强。不同胆酸盐的反应产物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最大RRS波长均位于369 nm。在一定范围内,胆酸盐的浓度与散射强度(ΔIRRS)成正比。对于不同的体系其检出限在36.8~66.2 ng/mL之间。结论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简便快速,可用于市售蛇胆川贝液样品中胆酸盐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亚硒酸钠和亚砷酸钠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亚硒酸钠对亚砷酸钠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砷酸钠显著增高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亚硒酸钠降低亚砷酸钠诱导的微核率。  相似文献   

13.
刘杰  黄健 《当代医学》2010,16(21):16-17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与盐酸氨溴索配伍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将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5ml稀释液与盐酸氨溴索5ml稀释液混合观察结果并分析原因。结果在两种药物稀释液混合后出现了白色的沉淀。在放置一段时间(约30min)后白色沉淀析出,过了24h后仍有沉淀析出。结论在临床用药时要注意这两种药物的配伍,并注意及时观察输液反应。  相似文献   

14.
钠离子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及其与上皮钠通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 L  Wu L  Chen J  Lin XH  Wan C  Li QN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1):1871-187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钠离子(Na+)对大鼠成骨细胞(Ob)成骨功能的影响,及其与上皮钠通道(ENaC)的相关性。方法 Ob经1×10-4~1 mol/L Na+处理后,检测Ob的增殖和分化情况。再从中选3个浓度Na+处理Ob,RT-PCR测定成骨功能相关基因(Cbfa1,OPN,OC)及ENaC-α的表达变化。结果在1×10-4~1 mol/L范围内,Na+对Ob具有双向影响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Na+明显促进Ob分化,升高Na+浓度则抑制Ob分化,而Na+对Ob的增殖无影响。RT-PCR示:Na+对Ob中Cbfa1、OPN及OC表达同样具有双向作用,低浓度促进表达,高浓度抑制;并且ENaC-αmRNA在Na+调控下的变化情况与成骨功能相关基因及Ob分化活性的变化相一致。结论 Na+可直接影响Ob的分化及成骨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且Na+对Ob的影响作用与ENaC相关。  相似文献   

15.
肖兰  彭杰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6):2074-2075
目的:观察比较夫西地酸钠和阿洛西林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40例,夫西地酸钠组40例。阿洛西林钠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不加用任何抗菌药物;夫西地酸钠组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夫西地酸钠针10-20mg/(kg·d),2次/d,疗程7d;阿洛西林钠组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洛西林钠针100-200mg/(kg·d),2次/d,疗程7d。结果夫西地酸钠组(91.7%)和阿洛西林钠组(82%)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k0.01);夫西地酸纳组和阿洛西林钠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夫西地酸钠和阿洛西林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均有效,夫西地酸钠较阿洛西林钠更加显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亚硒酸钠与亚砷酸钠对小鼠精子畸形的影响.亚砷酸钠组引起的精子畸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亚硒酸钠抑制了亚砷酸钠导致的精子畸形的增多.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氯灭痛胶浆剂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100.13%,变异系数为0.65%。结果表明,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双氯灭痛胶剂中双氯灭痛含量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亚硒酸钠对亚砷酸钠诱发的小鼠植入前胚胎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2,0.4.0.6mg/kg体重浓度的亚砷酸钠显著增高小鼠植入前胚胎微核率,硒降低砷诱导的微核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亚硒酸钠与亚砷酸钠在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上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亚砷酸钠明显增高染色体畸变频率,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高。染色体损伤类型以染色单体裂隙、断裂为主,亚硒酸钠对亚砷酸钠引起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Successful postnatal pulmonary adaptation is dependent on cessation of fetal fluid secretion into the luminal space of the lung and a switch to fluid absorption during the perinatal period. Most infants undergo this transformation rapidly, but some encounter difficul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