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4年以来,国内围绕市场经济体制的功过是非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本文对争论双方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何伟宏 《南方论刊》2014,(3):67-68,40
企业专职消防队,担负着企业与社会消防灭火抢险救援的双重职能,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维护职工住宅区和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的重要力量。能否成功处置每一次灾害事故是检验其管理水平和战斗力的唯一标准。本文从分析影响和制约企业专职消防队正规化管理的问题入手,就如何加强企业专职消防正规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沈大明 《社会科学》2007,3(4):97-104
民国初年,围绕正在构建的行政诉讼体制应采取何种模式,一批学者、政客曾展开激烈争论。争论主要涉及三个层面内容,即法理上行政审判权的性质与归属、体制上行政审判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是“一元制”还是“二元制”、传统都察院的去留。争论不但影响了民国初年的行政立法,还使当时行政体制的构建与完善过程进一步复杂化。究其原因,争论既是学理争论和辩异的结果,又是各种政治势力角逐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死刑的存废是我国理论界和司法界争论的焦点问题,其争论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从权利的规范来考察,死刑存废是根据个人生命权至上还是国家权利至上;从法的渊源来考察,是完全照搬国际法还是从国情实际出发;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来考察,是根据可能性还是现实性。  相似文献   

5.
于化民 《东岳论丛》2001,22(3):12-17
建国初期 ,随着国内和平的基本实现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及时提出了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任务 ,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现由建军的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转变 ,此表现为 :1 .适时提出了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和总任务 ;2 .制定了保卫祖国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 ;3 .确立军事领导体制 ,建设合成化军队 ;4 .采取精简整编 ,实行三大制度 ,创办正规军事院校 ,加强教育培训等重大措施 ,全面展开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建国初期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军队履行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根本职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江宏春 《阴山学刊》2012,(3):112-117
归纳法是科学哲学探讨的重要问题,围绕着这一问题的争议至今未休,惠威尔和密尔这两位著名科学哲学家的争论是其中的重要一页。他们对归纳的定义、归纳的功能、归纳的机制、假说与归纳关系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并影响着后来归纳法的发展。了解二人的争论,有助于加深对归纳法及其发展路径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关于怎样利用经济发展来促进政治文明这一问题,在17至18世纪的西方社会曾引起过一场关于经济利益的政治争论,这场争论以孟德斯鸠的凭借经济利益来制衡执政者的欲望从而构建理想政体为开端,至亚当.斯密模糊了个人利益、执政者利益、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界限而结束。  相似文献   

8.
世界秩序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不同的国际关系理论学派,从未间断过对它的探索,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提出了各自对世界秩序范式的设想。理想主义把集体安全原则作为全部秩序设想的核心;现实主义崇尚以均势秩序维护世界和平;新自由主义则认为制度创造秩序,国际合作与国际制度是世界秩序的核心,需要发展促进合作和有助于解决冲突的国际机制安排,建立以多元行为体相互依赖与合作为基础的世界新秩序。在世界秩序重构的变革时代,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学派的世界秩序范式进行梳理和研究,是建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参考内容。  相似文献   

9.
论邓小平"不搞争论"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不搞争论"的思想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特定现象、特定形势以及人们的某些错误认识而提出的。"不搞争论"实际是"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讨论的深入发展,"搞争论"与"不搞争论"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艰涩工作中,警力和经费不足问题一直是制约基层公安工作的发展主要“瓶颈”之一.当前在问题短时间内得不到根本性解决的情况下,如何优化警力配置、盘活现有警力资源,深挖内部潜力,走内涵式、集约化发展之路,最大限度实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积极探索基层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新路子,是摆在我们基层公安机关领导面前亟需解决的课题。下面.以笔者所在的黄山市公安局黄山分局为例.谈谈具体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11.
在军队正规化建设中建立和巩固正规的安全秩序,是对安全境界的升华和发展,是贯彻安全发展理念、适应实现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必要举措,对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要着力构建安全秩序的内容体系,通过把握运行原则、健全安全组织、完善操作规程和改进评价机制等途径保障安全秩序的正规运行。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学前幼儿教育改革已经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文章从幼儿语言素质培育的正规化谈起,认为学前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第一个环节,是开发儿童身心潜能,以完善和提高儿童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薛晴  石艳霞 《理论界》2008,(5):109-110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在我国的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争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和思想研究成果,学术界至今仍有分歧,尤其在争论的起始时间问题上更是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本文试对各家的论述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功,其重要的制度原因就是政治体制改革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在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向何处去的争论中,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主模式.这些争论大体包含三个层次: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性质和方向的争论;关于我国采用何种具体政治体制模式的争论;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和突破口的争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势主要包括:以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价值导向;以党内民主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党的执政方式向依法治国转变;人民代表大会的决策和监督职能将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建立之初,由于获得了中央政府的支持,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汉字拼音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在看似社会支持态度占据主导的局面之下,知识分子群体内部对此问题却存在较大的分歧,远没有达成集体共识。在1955年《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出台前后,知识界围绕着汉字是否应该拼音化、汉字能不能拼音化等问题的思想争鸣逐渐公开化,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这场思想争鸣客观上使得党和政府进一步意识到汉字拼音化的方向并不是定论,而这一争论所留下的思想遗产也为1980年代中后期国家调整文字改革方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鸦片战争至戊戌变法 ,第二阶段自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 ,第三阶段自辛亥革命至新文化运动。每一个阶段的中西文化交流都有其主题 ,呈现不同的特点。从富国强兵的改良方式和中体西用的争论 ,到谋求民主政治的近代变法和推翻帝制的现代革命 ,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这是 10 0多来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脉络。中西文化交流史 ,就是中国先进的人们在不同阶段 ,以自己的方式讨论和回答不同中西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股票市场在还没有建立之前,就有了社会主义能不能推行股份制的争论。此后,展开了股市制度建设思想的一系列争论。这些争论有其发展与演变的规律性,并对中国的经济理论和实践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杨冬晓 《理论界》2011,(12):85-88
"文学自觉说"是个产生于"五四"时期的古代文论概念,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便从未停息过。学者们形成了"汉代文学自觉说"和"魏晋文学自觉说"两个主要派别。而到了新世纪,又有学者认为,"文学自觉说"毕竟是个西化的概念,借用到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中,也许本身就不存在合理性。本文就这些派别的观点与论据进行梳理,以期得出有建设性的概括和结论。  相似文献   

19.
把顾准还给历史——顾准的诞生与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思想史上,顾准的诞生首先是中国人的一个精神事件,特别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当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精神事件。思想顾准成为精神事件,是其在当代中国思想学术界的地位及其内容所致。随着顾准的诞生,争论也随之而起:是否有“两个顾准”?顾准思想中的学术性问题?顾准是怎样的思想家——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抑或民主社会主义?学术争论是应该的,但,那些脱离历史的、简约而单向的表白不仅无助于对顾准的研究,更无助于对当下思想学术界讨论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思想史上,顾准的诞生首先是中国人的一个精神事件,特别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当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精神事件.思想顾准成为精神事件,是其在当代中国思想学术界的地位及其内容所致.随着顾准的诞生,争论也随之而起是否有"两个顾准"?顾准思想中的学术性问题?顾准是怎样的思想家--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抑或民主社会主义?学术争论是应该的,但,那些脱离历史的、简约而单向的表白不仅无助于对顾准的研究,更无助于对当下思想学术界讨论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