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妇科腹腔镜手术人工气腹及头低位对患者眼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人工气腹及头低位对患者眼内压的影响。方法 1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使用Tono-pen笔式眼压计分别于全麻后5 min(T0)、气腹后5 min(T1)、气腹后15 min(T2)、气腹结束前5 min(T3)、气腹结束后5 min(T4)、气腹结束后15 min(T5)测量并记录眼内压(左眼),同时观察各时点SBP、DBP、HR的变化。结果术中各时点SBP、DBP、H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人工气腹开始头低位后眼内压逐渐升高,气腹结束前5 min达最高峰;人工气腹结束恢复平卧位后眼内压逐渐降至气腹前水平。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头低位导致眼内压显著升高,有发生视力损害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噻吗洛尔联合肩垫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眼内压影响。方法选取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5例,ASAⅠ~Ⅱ级,建立气腹后,均采用头低脚高30°体位,试验组在摆好体位后将楔形10°~15°头肩垫垫在头肩下,同时于患者两侧眼睛滴噻吗洛尔滴眼液,比较两组全麻后平卧位(T0)、气腹后5 min(T1)、气腹并头低位30 min(T2)、气腹并头低位60 min(T3)、气腹结束后10 min(T4)时的眼内压(IOP)、平均眼灌注压(MOP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与心率(HR)。结果两组T1、T2时点的MOPP、SBP、DBP、MAP、CVP及对照组T2、T3时点的IOP均明显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试验组IOP、CVP明显低于对照组,MOP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吗洛尔联合肩垫能显著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眼内压与中心静脉压水平,提高眼灌注压水平,从而发挥视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眼内部压力(IOP)及眼灌注压力(OPP)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测量麻醉前(T0)、麻醉气管插管后(T1)、气腹合并头低位60min(T2)和恢复平卧后(T3)NJIOPT和MAP,并计算出相应时间点的OPP。结果T2、T3的IOP显著高于T0R IOP(P〈0.05),T1的IOP显著低于To的10P(P〈0.05);T1、T2、T3的OPP显著低于T0的OPP。结论腹腔镜联合头低位行全子宫切除术时,术中10P较术前显著增高,同时OPP较术前显著降低。当患者合并眼内压增高疾病,接受该类手术时患青光眼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体位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中眼内压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6月收治的120例妇科腹腔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中体位采用头低位30°,观察组术中采用头低位15°。结果观察组T1、T2时刻点的眼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手术视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时的眼睛不适、肩痛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中采用头低位15°能够减轻手术体位对患者眼内压的影响,减少术后不良反应,且该手术体位对手术视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直肠癌腹腔镜下Miles手术疗效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0例接受腹腔镜下Miles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评估患者疗效和术后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5.0±0.4)%,平均住院时间(14.5±1.2)d,住院费用(28156.0±572.5)元,对照组分别为(75.0±2.6)%,(16.5±1.3)d和(34245.0±785.6)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接受和护理造口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生存质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显著降低直肠癌腹腔镜下Miles手术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显著增加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是腹腔镜下Miles手术护理方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角度的Trendelenburg体位下CO2气腹对手术患者循环和血气的影响。方法选一般资料纳入标准的60例ASAI~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T20、T40两组,每组30例;术中在恒定气腹压力、恒定容量下,观察分别依次记录患者T20(“T”位20°)组、T40(“T”位40°)组麻醉诱导后手术前(T0)、“T”体10min后(T1)、术毕平卧位排除气腹10min后(T2)、术毕1h后(T3)MAP、HR及动脉血气指标(pH值、PaCO。、Pa02、PETCO2、Peak)。结果T20组、T40组两组之间及两组之内的MAP、HR及动脉血气指标(pH值、PaCO2、PaO2、PET,CO2、Peak)在T1、T2与T0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2气腹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T”体位下角度变化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初步观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同体位二氧化碳气腹对呼吸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体位下腹腔镜手术二氧化碳气腹对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 及气道平台压(PLAT)的影响.方法 A组:女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0例,术中取头高足低20°~30°;B组:女性腹腔镜子宫切除术60例,术中取头低足高20°~30°.监测气腹前(T0)、气腹后体位改变前(T1)、体位改变后10 min(T2)、20 min(T3)及30 min(T4)时的PETCO2、Ppeak、PLAT.结果 T1、T2、T3、T4时与T0时比较两组PETCO2、Ppeak、PLAT明显升高(P<0.05);B组T2、T3、T4时的PETCO2、Ppeak、PLAT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气腹与体位均使患者呼吸参数发生改变,特别是头低足高位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气道峰压及气道平台压升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田雪梅 《护理学报》2013,(24):30-32
目的探讨温度分别为37℃、22℃、15℃的CO2气腹,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动脉血pH、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影响。方法将71例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37℃的CO2气腹组(37℃组)、220C的CO2气腹组(22℃组)、15℃的CO2气腹组(15℃组),37℃组23例患者,22qC组22例患者,15℃组26例患者。测量3组患者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手术中10min、30min、60min动脉血pH、P(CO2)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腹腔充气后,各组组内在3个时间点的pH、p(CO2)结果比较表明,动脉血pH逐渐降低,P(CO2)逐渐升高(P〈0.01)。在术中60min时,pH值下降幅度最小且P(CO2)升高最少的是15℃组(P〈0.01),该组的pH、p(CO2)分别为(7.38±0.05)、(42.54±2.31);pH值下降幅度最大且p(CO2)升高最多的是37℃组(心O.01),其pH、p(CO2)分别为(7.33±0.03)、(47.43±2.64)。结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CO2气腹的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患者动脉血中的pH值下降得越多,且p(CO2)升高得也越多;而温度越低则患者动脉血中的pH值下降越少、p(CO2)升高得也越少。CO2气腹的温度在预防患者术中、术后发生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有积极的作用,对手术室的护理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全麻运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麻组(F组)和单纯静脉全麻组(J组),入室后静注阿托品或东菪莨碱、咪唑安定,诱导予以芬太尼、依托咪酯乳剂、罗库溴铵,诱导后F组持续吸入异氟醚和泵注异丙酚,J组只泵注异丙酚,胆囊三角处理完后F组停用吸入增加异丙酚用量并静注罗库溴铵,J组静注罗库溴铵和芬太尼,术中气腹压维持在1.4kPa,手术结束时给予肌松及镇静的拮抗。记录麻醉前、插管即刻、气腹前、气腹后5min、气腹后20min和手术结束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压(Paw)、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记录手术时间、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烦躁等发生情况及术中是否知晓。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25.5±8.1)min,患者术后清醒时间为(5.3±2.1)min,术后拔管时间(13.5±5.1)min,未出现苏醒延迟及术中知晓情况,气腹后2组患者PETCO2均较前明显增高(P〈0.05),Paw也同时显著增高(P〈0.05);2组患者插管即刻MAP较麻醉前明显下降,气腹后各时点J组较麻醉前明显上升(P〈0.05),F组较平稳;HR各时点有变化但无显著差异,F组更趋于稳定;所有患者麻醉后SPO2均有升高。结论静吸复合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一定安全性和有效性,老年患者特殊生理改变要求术中避免血流动力学波动过大,适当降低气腹压,避免气腹时间过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全麻下行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0):全凭静脉组与静吸复合组。分别观察气腹前、气腹后5min、15min、30min、60min、放气后5min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气道峰压值(Ppeak)和PETCO2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对PETCO2的影响。【结果】各时段与气腹前相比,气腹后15min两组患者MAP与HR均明显升高(P〈0.05),Ppeak亦于气腹后15min明显升高(P〈0.05);气腹后5minPETCO2明显高于气腹前(P〈0.05),气腹后30min静吸复合组PETCO2较全凭静脉组升高更显著。【结论】LC中随气腹时间的延长可引起PETCO2显著升高,全麻方式的选择也可影响腹腔镜手术中PETCO2的改变,因此,PETCO2监测是LC中不可缺少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气腹式腹腔镜与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术中配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72例采用气腹式腹腔镜手术、76例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护理进行比较。对比两种术式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肩背疼痛发生率及医患满意度。结果气腹式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98.20±47.78)ml,悬吊式手术为(533.22±90.29)ml;气腹式手术术后患者肩背疼痛7例,悬吊式手术疼痛1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44,χ2=4.129;P<0.05)。手术医生对气腹式手术满意度高于悬吊式手术,尤其在用物传递准确率及器械熟练度两项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130,3.536;P<0.05)。患者对气腹式手术与悬吊式手术总体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25,P>0.05),但悬吊式手术体位舒适性上要比气腹式手术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6,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应充分掌握气腹式腹腔镜手术和悬吊式手术操作特点才能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悬吊式手术作为最新的手术方式之一,手术组人员默契合作及共同努力是其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及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腔镜手术不同体位患者120例,其中术中头高足低位组、头低足高位组、侧卧位组患者各40例.监测手术开始气腹前5 min(T1)、气腹后10 min(T2)及关闭气腹后5 min(T3),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气道峰压(Ppeak)各参数值的变化.术后随访患者不适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的SBP和DB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BP:F值分别为40.39,31.03,19.03;DBP:F值分别为33.44,17.86,11.79;P均<0.01).T2时间的SBP和DBP水平均高于T1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3时间的SBP和DBP水平均低于T2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T2和T3时间HR的变化均比T1时间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的前后3次测量值变化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高足低位组患者T2时间Ppeak水平高于T1时间;T3时间Ppeak水平高于T2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低足高位组患者T2、T3时间Ppeak水平均高于T1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T、T3时间PETCO2水平均高于T1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侧卧位组患者不同时间的Ppea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同手术体位患者气腹前后各指标变化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头高足低位、头低足高位、侧卧位3组不适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5.0%,42.5%,15.0%,头低足高位组患者术后肩部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不同体位和气腹压力对患者的呼吸及循环功能均有影响,不同手术体位对患者术后不适症状的发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及护理配合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良性肿块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分别采用全面护理和常规护理进行配合。比较两组术后各项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旋切次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分别为(8.18±0.73)次,(24.21±3.03) ml,(5.29±1.04)d,(23.68±1.64) min,均优于对照组的(11.73±1.21)次,(50.11±5.47) ml,(8.26±1.57)d,(45.52±2.1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835,5.126,5.026,4.517;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56%,98.15%,均优于对照组的18.52%,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006,5.308;P<0.05)。结论通过全面护理配合可显著提高麦默通乳腺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气腹压力对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受者眼内压(IOP)的影响。方法 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因胆石症或胆囊息肉进行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高气腹压力组和低气腹压力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全麻下行LC。L组术中气腹压力控制在(8±1)cmH2O,H组术中气腹压力控制在(13±1)cmH2O,记录两组病人麻醉前、麻醉后气腹前、气腹建立后、气腹后头高位、气腹术毕恢复平卧位、术毕腹腔放气后5 min及术毕2 h的血压(BP)、呼吸(HR)、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及IOP。结果与气腹前比,气腹后两组病人的PETCO2及IOP均增高,IO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腹期间高气腹压力高于低气腹压力(P〈0.05)。结论全麻下LC术时采用高气腹压力有可能增高眼压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体位对ARDS患者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机械通气治疗且无俯卧位机械通气禁忌证的ARDS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俯卧位通气组和仰卧位通气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前后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变化,治疗3d后平均气道压、平台压、气道阻力,机械通气时间和急诊科住院时间。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T、P、MAP、PaCO2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TCO2、pH值、PaO2、PaO2/FiO2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T、P、PETCO2、MAP、pH值、PaO2、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通气组患者在俯卧位治疗3 d后PaO2/FiO2为(282±177;22),高于仰卧位通气组治疗3 d后的(245±17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8,P<0.01)。治疗3 d后,俯卧位通气组患者平均气道压、平台压、气道阻力分别为(6.8±177;0.5)cmH2O,(17.1±177;2.0)cmH2O,(14.9±177;1.2)cmH2O/(L±183; s),仰卧位通气组分别为(8.5±177;0.9)cmH2O,(20.6±177;2.3)cmH2O,(21.1±177;0.8)cmH2O/(L±183;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8,5.13,18.83;P<0.01)。俯卧位通气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急诊科住院时间均短于仰卧位通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9.007,6.379;P<0.01)。结论俯卧位通气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氧合指数,纠正低氧血症,同时对患者气道影响较小,是较为理想的通气体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七氟醚维持麻醉下新生儿无肌松剂行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我院择期在七氟醚麻醉下行腹腔镜腹部手术的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无肌松组和肌松组,对两组术中呼吸、循环及拔管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术中七氟醚浓度无肌松组为(2.2±0.6)%,肌松组为(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5 min时血压无肌松组为(40.6 ±4.7) mmHg,肌松组为(44.3±5.6)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松组的气管导管拔除时间长于无肌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在无肌松剂的条件下使用七氟醚诱导插管可行,但对于七氟醚合并芬太尼麻醉维持下行长时间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仍应合理使用肌松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腹腔镜手术方式和体位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气管内麻醉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B组)、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C组),各15例,ASAⅠ-Ⅱ级,术前心肺功能正常。A组仰卧位头高足低,B组仰卧位头低足高,C组侧卧位。暴露肾区,CO2气腹压力维持在13~15mmHg,连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及气道峰压(Ppeak)。分别于安置体位后气腹前5min(T0)、气腹后10min(T1)、30min(T2)及气腹结束后体位不变5min(T3),记录各测量值。结果三组各时间点HR、MAP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及C组的MAP在T1、T2、T3时较T0时明显升高(P〈0.05)。B组在T1、T2时间点的Ppeak、PETCO2高于A组及C组,组内比较B组在T1、T2时的Ppeak值较T0时升高(P〈0.05);三组T1、T2时的PETCO2均较T0时明显升高(P〈0.05)。结论三种腹腔镜手术方式和体位对心率的影响相似,下腹部及腹膜后手术对血压影响程度大于上腹部手术,同时头低足高位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础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下腹部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选择5~12岁ASAⅠ-Ⅱ级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斜疝修补、精索静脉曲张切除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A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B组采用基础麻醉后行腰-硬联合麻醉,常规紧闭面罩给氧、辅助呼吸。术中连续监测HR、MAP、SpO2、PETCO2。结果 2组患儿术中安静、麻醉满意、肌松良好。气腹后HR、MAP、SpO2、PETCO2均高于气腹前(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放气后10min上述参数恢复至气腹前水平。苏醒时间A组为(42±16)min,明显长于B组的(20±19)min(P〈0.05)。结论基础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手术时间较短的腹腔镜小儿下腹部手术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轻,术毕苏醒快,是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CO2气腹对老年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73岁ASAⅠ或Ⅱ级择期行LC患者5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6例:L组采用低气腹压力9±1 mmHg;S组采用标准气腹压力15±1mmHg;分别于术前24 h(T1)及术后2 h(T2)、24 h(T3)、72 h(T4)抽取外周静脉血送检肝功能,检测记录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L组术后2 h、24 h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均较术前升高(P0.05);S组术后2 h、24 h的ALT、AST、γ-谷氨酸转肽酶(GGT)、乳酸脱氢酶(LDH)与L组比较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各指标均于72 h趋于术前水平。结论老年患者在LC中CO2气腹可引起术后一过性肝功能异常,采取低气腹压有利于保护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