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在CDMA系统中实现大动态ADC采样结果与基带调制解调芯片CSM5000的接口,在FPGA中实现了数字自动增益控制(DAGC)。对所设计的DAGC原理和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所设计的DAGC易于在FPGA中实现,参数设置灵活,占用资源少,有效地实现了与CSM5000接口,并且采用DAGC省去了模拟增益控制器件的复杂调试,提高了CDMA系统的集成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频接收机大动态范围与高灵敏度的要求,提出了一种中频快速数字自动增益控制(DAGC)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正交视频信号进行符号判别实现快速幅度检波和门限比较,利用多级双门限分段线性化的方法实现数字对数放大(DLA),结合使用数控衰减器(DCA)扩大中频接收机的输入动态范围。给出了基于FPGA的中频快速DAGC实现方案。实际应用证明,采用该方案的数字化中频接收机在保证接收灵敏度为-58 dBm的情况下,动态范围可达80 dB以上。  相似文献   

3.
在短突发无线通信中,要求数字自动增益控制环路(DAGC)捕获带宽大,捕获时间短,为加大环路的捕获带宽,应提高环路的增益K或者增加环路滤波器带宽,但是提高环路增益或增加环路滤波器带宽往往与提高环路的跟踪性能和抗噪声性能的要求相矛盾.针对以上需求,设计了具有快速捕获能力且跟踪和滤波性能较好的DAGC电路,并且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该方法经过检验,可运用到实际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数字中频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数字中频接收机(DIFR)是对中频信号直接采样,其信道化功能由数字正交下变频器和数字滤波器来实现。因此,DIFR适用于接收和处理多载波、多模式信号,可解决很多种信号之间的互通互连问题。本文基于DIFR对动态范围、带宽、自动增益控制和高速信号采集等技术需求,优化设计了一种大动态宽带DIFR,给出了该系统的实现方案、各部分的参数分配及系统设计指标;给出了一种新型的数字自动增益控制(DAGC)实现电路,并提出了其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一种基于滑动滤波的数字自动增益控制(DAGC)的实现方法,采用数字下变频(DDC)后数据的模值作为样本数据,运用滑动滤波算法,计算反馈控制量(功率衰减量),作用于中频接收机数控衰减器,控制接收通道增益,使DDC后数据模值稳定在期望值。由于采用了滑动滤波算法,所以便于工程实现,且在指标范围内实现效率高。  相似文献   

6.
李邦芹 《电子科技》2012,25(6):133-135,139
分析单脉冲雷达接收机DAGC的基本原理,给出灵敏度时间(STC)控制、手动增益控制及自动增益控制的数字实现方法以及相应的硬件、软件结构框图。根据实践经验讨论了数字AGC技术工程化设计中需考虑的衰减量波动、数控衰减器在中频电路中引入的冲击振荡、频率捷变状态中通道增益和数字AGC技术实现对接收机增益控制等几个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谷涛 《现代电子技术》2009,32(16):169-170
根据雷达自动增益控制的原理,讨论在单脉冲跟踪雷达中数字AGC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重点介绍使用数控衰减器在数字中频接收系统中,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方法,较详细论述数控衰减器AT107在某型号跟踪雷达接收机数字增益控制电路中的应用,给出了具体应用电路,在实际使用中使得雷达DAGC系统参数调整灵活,提高了可靠性,同时实现电路板的小型化.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一种跟踪雷达数字自动增益控制(DAGC)的实现方法,直接对中频放大器的输出进行采样处理并获取AGC样本数据,运用自适应AGC算法产生作用于中频数控衰减器的增益控制码,使得中频放大器输出的信号幅度迅速稳定到某个合适的范围内。由于采用纯数字处理方式,所以具有收敛速度快、灵活性强、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在毫米波探测系统中,自动增益控制(AGC)是信号处理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作用是应对大动态范围的中频信号接收。本文阐述了一种数字自动增益控制(DAGC)的实现方案,通过对中频信号的数字采样进行处理,采用基于平均功率参量的变步长LMS-AGC自适应算法,将自适应滤波器的变步长思想应用到AGC方案中,并对其步长算法进行优化。通过对比普通功率检测自动增益控制和固定步长LMS-AGC方案,本文提出的变步长LMS-AGC方案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小的稳态误差。  相似文献   

10.
曹鹏  费元春 《电子学报》2007,35(12):2312-2314
射频模拟前端(RFAF)是实现大动态宽带数字中频接收机(DIFR)的技术瓶颈之一,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DIFR的带宽、动态范围等关键性能指标.本文研究实现宽带大动态DIFR的约束条件.基于ADC的性能指标,分析了RFAF的噪声系数、带宽以及中频欠采样的"处理增益"与DIFR灵敏度之间的关系,以及RFAF的增益和噪声系数与DIFR的动态范围之间的关系.推导并仿真了RFAF的增益和ADC的信噪比与DIFR的瞬时动态范围,以及数字自动增益控制(DAGC)的步长和调节范围与DIFR的扩展动态范围之间的关系.讨论了RFAF的最优化设计问题,给出了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1.
针对雷达导引头AGC控制处理中传统低通滤波法在输入信号饱和时无法正常工作以及不能直接反映信号幅度的缺陷,通过分析信号幅度与饱和度及功率检波的相互关系,分别提出了基于饱和度的幅度估计方法和平方和功率检波的幅度估计方法,利用这两种方法的特点结合弹载处理机应用,设计了导引头多源信息自动增益控制算法,并给出了实现流程.利用Matlab仿真引入算例,证明其具有响应时间短、控制精度高、系统性能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This work presents an efficient solution for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GC) loop in ZigBee transceiver compatible to IEEE 802.15.4 standard. The design is based on a RF (Radio Frequency) and linear IF (Intermediate Frequency) chain where the signal amplification is done in the RF front-end blocks and analog VGAs (variable gain amplifiers). The gains of the RF block and VGA are digitally controlled by the DAGC (Digital AGC) block to ensure that the ADC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operates inside its dynamic range. Feedback loop architecture is employed for the advantage of high linearity due to its inherent characteristic. The whole AGC loop has been integrated in the ZigBee transceiver which was fabricated in a 0.18 μm CMOS technology. The AGC loop achieves a dynamic range of about 95 dB with the gain error of less than ±0.5 dB. The two-channel VGAs and peak detectors occupy an area of 1.5 mm×0.4 mm and dissipate 1.71 mW from a single 1.8 V power supply. The DAGC has been integrated in the digital baseband processor and occupies an area of about 0.4 mm×0.4 mm. The max gain lock time of the AGC loop is about 1.25 μs.  相似文献   

13.
在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数字自动增益控制(AGC)系统的仿真平台,该平台由中频信号模型、可控增益放大器、A/D采样与I、Q分离模型及峰值提取和AGC控制算法部分组成,各个部件与真实器件、模块相对应,且参数可变。该平台按照真实AGC系统的信号流程进行仿真,能够为数字AGC算法的性能进行预测和评估,为AGC系统的参数选择提供了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4.
朱威 《电声技术》2009,33(2):78-81
采用软件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和单片机控制实现了水声声压信号的数字式测量与监控。利用两级可编程增益放大器AD526芯片级联的方法实现宽动态范围电压信号的量程调整。通过单片机反馈控制系统调整前级放大器的倍数.使电压真有效值测量芯片AD536A工作于最优工作区间。根据当前A/D转换芯片的采样值和前级放大倍数进行运算以实现对声压信号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电压测量动态范围可以达到68dB,频率响应范围为0-100kHz,能够满足水声信号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