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瑞春  谭兰  王雁  朱琪秀 《齐鲁医学杂志》2006,21(6):511-512,514
目的研究服用丙戊酸的癫痫病人体质量的增加是否与血清胰岛素和瘦素水平的改变有关。方法选取28例未服用及24例服用丙戊酸的癫痫病人,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其空腹血清胰岛素和瘦素水平。结果丙戊酸组与对照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909,P〉0.05),但丙戊酸组肥胖病人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高于非肥胖者(t=-2.332,P〈0.05)。丙戊酸组空腹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t=2.471,P〈0.05),丙戊酸组肥胖病人的空腹血清瘦素水平高于非肥胖病人(t=-2.221,P〈0.05)。结论丙戊酸对癫痫病人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增加癫痫病人的空腹血清瘦素水平,尤其是肥胖病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浆胰岛素水平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及冠心病等疾病的关系。方法 按空腹血浆胰岛素测定值定低分二组,比较二组间有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高胰岛素血症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脂、体重指数、腰臂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P〈0.001)。结论 高胰岛素血症组冠心病危险因素明显增高,选择治疗方案时应避免使用增加胰岛素抵抗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重型肝炎病人血清胰岛素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射免疫法检测36例重型肝炎病人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其中24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人数值为43.18±27.12mu.L^-1,12例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人为28.91±12.77mu.L^-1二者均明业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比较重型肝炎病人存活与死亡组,发现死亡组病人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而存活线病人危重期却又明显高于恢复期,结果提示重型肝炎病人可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其严重程度对判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41例п型糖尿病者进行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其空腹血清胰岛素,C-肽/胰岛素比值,胰岛素峰值/空腹胰岛素比值,胰岛素高峰出现时间。结果表明:微血管病变组空腹胰岛素浓度明显高于非微血管病变组(P〈0.01),空腹C-肽/胰岛素比值明显低于非微血管病组。微血管病变组后1小时胰岛素高峰出现率明显低于非微血管病变组,后3小时胰岛素高峰出现率高于非微血管病变级(0.05〉P〉0.01),两组之间的年龄、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45例高血压病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与正常血压组比较,血清胰岛素明显升高(P<0.01),胰岛素释放指数也明显增高(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中老年期高血压患者也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空腹血糖正常的41例原发性高血压、36例高脂血症及37例正常人,同步测定空腹血糖、血胰岛素及血脂。结果:高血压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高脂血症组及正常组(P<0.01);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也高于正常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低于高脂血症组(P<0.05)。提示:原发性高血压中存在以高胰岛素血症为中心的多代谢紊乱,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贾兆通 《河北医学》1998,4(5):12-15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伴发冠心病病人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精氨酸兴奋实验及放免法,分别检测了85例病人空腹及左旋精氨酸(L—ARG)刺激后2、4、6min钟时的胰岛素(INS)、C肽(C—P)水平的变化,并与50例同期健康人进行了对照。结果:伴发冠心病的NIDDM组空腹INS及C—P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血管病变组(t=2.131~4.971,P<0.001,0.05);L—ARG刺激后无血管病变的及伴发冠心病的NIDDM组INS和C—P分泌均在2min时达峰值,NIDDM伴发冠心病组2min、4min、6min时的INS、C—P分泌值均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t=2.147~9.773,P<0.001,0.01,0.05);合并冠心病的NIDDM伴肥胖组空腹INS、C—P及L—ARG兴奋后INS、C—P峰值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t=2.485~4.996,P<0.001,0.01,0.05)。结论:伴发冠心病的NIDDM病人存在较严重的胰岛素抵抗(IR),同时伴有肥胖者更明显,左旋精氨酸刺激后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增加;IR及胰岛细胞分泌亢进与NIDDM病人冠心病的发生、发  相似文献   

8.
放射免疫法检测36例重型肝炎病人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其中24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人数值为43.18±27.12muL-1,12例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人为28.91±12.77muL-1,二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比较重型肝炎病人存活与死亡组,发现死亡组病人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而存活组病人危重期却又明显高于恢复期。结果提示重型肝炎病人可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其严重程度对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BMI)、不同糖耐量(GT)状态下人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正常糖耐量者(NGT)及糖调节受损者(IGR)分别按BMI≥25kg/m。分为肥胖与非肥胖,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并以稳态模型(HOMA-model)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T2DM组和NGT组中的肥胖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均高于非肥胖者,T2DM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组血清抵抗素水平高于T2DM组及NGT组。空腹血清抵抗素与BMI、HOMA-IR呈正相关,与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胰岛素呈正相关;与空腹血糖、腰臀比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抵抗素可能在肥胖发展为糖尿病的过程中,成为预测糖尿病发病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肥胖与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筛选PCOS患者50例,根据体重指数(BMI)把PCOS患者分为肥胖组26例,非肥胖组24例,对比两组患者早卵泡期或闭经状态下各项性激素、体重指数、各个时点的血糖水平以及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PCOS患者肥胖组糖负荷后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非肥胖组,血清胰岛素敏感指数低于非肥胖组,血清睾酮水平高于非肥胖组,黄体生成素(LH)水平低于非肥胖组(P〈0.05)。结论:PCOS患者性激素有不同改变,肥胖者以睾酮升高为主,非肥胖者以黄体生成素升高为主要变化,肥胖加重胰岛素抵抗,更容易出现糖耐量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G)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了105例TG水平不同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胰岛素、血糖和左室舒张功能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正常TG组空腹血糖低于高TG组(P〈0.05),胰岛素水平正常TG组高于对照组(P〈0.05),低于高TG组(P〈0.05)。ISI正常TG组和高TG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正常TG组高于高TG组  相似文献   

12.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变化。方法 30例肥胖儿来自1995年7月~1998年5月儿科门诊,另选20例无内分泌紊乱及代谢性疾病和肝肾功能正常的非肥胖儿作对照组。均晨空腹抽血测岛素、血糖、胆固醇、三酸甘油酯、游离脂肪酸。结果肥胖组空腹胰岛素、胆固醇、三酸甘油酯、游离脂肪酸值明显高于对照(P〈0.01),肥胖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无差异(P〉0.05)。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常伴有高胰岛素  相似文献   

13.
老年冠心病与糖代谢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病人与糖代谢变化的关系。方法:检测CHD病人80例,对照组40例的糖耐量,胰岛素(IS)和C肽(CP)释放试验,空腹血脂等。结果:CHD组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D组2h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h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HD病人存在糖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14.
罗一湛  胡玲 《湖南医学》1997,14(5):261-262
26例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体重指数(BMI)≥25,24例NIDDM(BMI25)分别分析基血脂,载脂蛋白A和B1以及与脂肪肝并发率的关系,NIDDM肥胖组平均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1,空腹胰岛素,较NIDDM非肥胖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肥胖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非常肥胖低,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伴发高血压病人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的变化规律。②方法 采用精氨酸兴奋试验及放免法,分别检测了82 例2 型糖尿病病人空腹及左旋精氨酸(L-ARG)刺激后2,4,6m in 时胰岛素(INS)和C肽(C-P)水平变化,并与50 例健康人进行对照。③结果 伴发高血压的2 型糖尿病组空腹IN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血管病变组(F= 9.41,q= 3.91,6.07,P< 0.01);其C-P水平亦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F=9.33,q= 5.89,P< 0.01);L-ARG刺激后无血管病变及伴发高血压的2 型糖尿病组INS和C-P分泌均在2m in 时达峰值;2 型糖尿病伴发高血压组2,4,6m in 时的INS,C-P分泌值均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F= 15.42~79.02,q= 3.11~6.31,P均< 0.05,0.01);合并高血压的2 型糖尿病伴有肥胖组空腹INS及L-ARG兴奋后INS,C-P峰值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t= 2.52~7.24,P< 0.05,0.01)。④结论 伴发高血压的2 型糖尿病病人存在较严重的胰岛素抵抗(IR),伴有肥胖者更明显。IR及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功能的紊乱与2 型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与瘦素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4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和38例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空腹胰岛素水平;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血压和腰围。结果:与非肥胖者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组有高胰岛索及高瘦素血症(P〈0.05);瘦素与体质指数、腰围、胰岛素抵抗及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瘦素抵抗,瘦素可能与肥胖2型糖尿病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38例,分为非肥胖组68例,肥胖组70例。正常对照组:共80例,其中正常非肥胖者40例,正常肥胖者40例。采用酶免法(ELISA)测定血清脂联素,并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肥胖组BMI、空腹胰岛素、HOMA-IR、脂联素水平低于非肥胖组。结论:FPG、FINS、BMI、脂联素是影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胡玲  陆菊明 《湖南医学》1996,13(2):65-66
检测并比较了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合并胆石症一未合并胆石症患者各15例的血糖、血脂、载脂蛋白A1和B、胆囊收缩素(CCK)、胰多肽(PP)以及胰岛素水平。NIDDM俣并胆石症者脱往高峰体重指数、血清胆固醇、胰岛素(空腹和餐后2h)明显高于无胆石症者、差异显著(分别为P〈0.01,〈0.05、〈0.05、〈0.05),而CCK明显低于无胆石症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血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高血症(EH)患者胰岛素抵(IR)的影响。方法:49例EH患者依那利治疗前及5~15mg/d治疗8周后,分别检测空腹血清(FPG)及空腹血胰岛素(FPI),计算胰岛素敏指数(IAI),并以28例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相当的健康者作对照者。结果:2组FPG差异无显著性,均正常。EH组FPI显著升高(P〈0.01)、IAI显著降低(P〈0.01)。依那普利治疗8周后,FPI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痛患者胰岛素抵抗与TNF-α、肥胖的关系。方法测定109名2型糖尿病组及86名对照组身高、体重、腰围、腹围、臀围及空腹血清TNF-α、胰岛素、血糖水平,并计算所有受试者胰岛素抵抗指数,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肥胖者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P〈0.01)。②糖尿病组血清TNF-α水平、体脂参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经Logistic分析发现胰岛素抵抗指数与TNF-α、腰/臀比水平密切相关。结论①腰/臀比是影响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因素;②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