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故障树分析(FTA)作为全球公认的系统风险分析和可靠性评估的有力工具,普遍用于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运营。主要运用FTA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及该技术的应用进行讨论。采用的方法是生成电力系统各负荷点的故障树,使故障树各个中断的能量传递从相关发电机到特定的负载点。运用最小割集的布尔方程组方法,定量分析故障树方法对电力传送的可靠性评估。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和影响电力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是确定的,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到。  相似文献   

2.
以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辅助模块为例,利用模糊故障树方法进行了可靠性分析。简要介绍了该辅助模块的基本结构与功能,通过FMEA及FTA方法得到该模块的故障模式并完成故障树的建造,引入三角模糊数对故障树进行定量分析及重要度计算,结果证明模糊故障树方法相比传统故障树分析结果具有更高的参考及应用价值,且适用于该类低压电器的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光缆在电力系统中的大量应用,光纤保护通道的可靠性逐渐引起电力系统的重视。故障树分析法(FTA)可以通过构建故障树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和预测。文章介绍了故障树的基本原理及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建立了实际光纤保护通道的故障树。通过Relex公司生产的RelexStudio软件仿真,得到了光纤保护通道的有效性和通道中各个部件的重要度,并对不同保护通道的可靠性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基于VB调用ANSYS和MATLAB软件进行电磁力计算的方法。借助VB的参数化输入界面,调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编写的模型计算程序和MATLAB编写的绘图程序,将计算结果返回至VB界面,实现电磁力计算、分析的一体化运行。以分析短路脱扣器为例,证明了该方法在短路脱扣器设计中的实用性、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将基于MATLAB的组件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计算软件的开发中,利用高级语言开发前台界面,利用MATLAB组件实现核心计算模块,充分利用了MATLAB优秀的数值计算算法和图形显示功能以及高级语言的界面开发能力,实现了软件的即插即用,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MATLAB engine的用途、主要库函数及VC调用MATLABengine的详细步骤。利用这项技术,精确故障定位综合软件实现了以VC编写主界面,调用MATLAB完成故障分析和波形显示的功能,从而缩短了程序开发周期,减少程序员的工作量。文章最后还简单介绍了软件其它功能。  相似文献   

7.
李江  吐尔逊  晁勤 《电测与仪表》2006,43(1):63-64,11
介绍了一种以Active X为基础的MATLAB与VB混合编程的方法。以电流互感器励磁特性曲线为例,论述了VB调用MATLAB的详细步骤,以VB编写主界面,利用MATLAB完成曲线拟合,实现了界面与功能的完美结合,对工程人员本身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降到了最低,大大提高了软件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装备复杂性的提高,其测试性设计与建模过程变得繁琐。为简化其过程,进行了测试策略优化与建模的可视化软件设计。在对测试性设计算法进行优化并使用MATLAB进行编程的基础上,结合Python语言中PyQt框架下的GUI设计方法,充分发挥MATLAB矩阵运算迅速与Python界面设计友好的优点,设计了测试性建模可视化软件。该交互界面提供了多测试性设计优化策略的选择与输入接口,通过输入测试矩阵可以快捷、直观的得到测试代价、测试时间、测试过程等信息。以信息熵算法与Rollout算法为例验证了软件的功能性与实用性,该软件对测试性设计决策起着重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Visual C++调用MATLAB的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MATLAB engine的用途、主要库函数及VC调用MATLAB engine的详细步骤。利用这项技术,精确故障定位综合软件实现了以VC编写主界面,调用MATLAB完成故障分析和波形显示的功能,从而缩短了程序开发周期,减少了程序员的工作量。最后简单介绍了该软件的其它功能。  相似文献   

10.
可靠性作为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越来越成为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深化家用电器可靠性设计入手: 一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供用电安全问题,提出了用电安全度的概率指标,给出了普遍的故障树 FTA 分析;另一方面应用可靠性经济性原理,探讨了最优备件库(进口关键生产线备件、家电产品维修备件、考虑人为因素的检修对策)设计。  相似文献   

11.
超音速透平叶栅造型设计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技术和特征线成型技术,对超音速透平叶栅型线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C++语言和MFC编程技术开发了设计软件;利用所开发软件进行了某参数下的超音速叶栅设计,并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进行了超音速叶栅的变工况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开发的软件能够有效地应用于超音速透平叶栅的型线设计,对汽轮机低压末级叶片的型线设计开发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国际上提出的应用软件生命周期管理理论,提出了适合广东电网公司的应用软件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从系统设计、项目执行、测试、发布等每一环节开展全程跟踪,实现"一站式"项目管控,以达到全面、持续提升软件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基于Delphi的任意信号发生器上位机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Windows环境下利用Delphi7.0开发的任意信号产生与控制软件,除常规波形外,特别介绍任意信号的数据采集方法、时域信号叠加产生器、通信接口、频域信号还原时域信号产生器的实现原理与设计方法。实验表明该软件界面友好、使用方便、调节灵活、可移植性强,很好地实现了DDS任意信号发生器的人机交互功能,实践证明该设计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本设计是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的门禁系统,采用无线身份识别的方法,对进出车辆实现自动识别,并自动开启和关闭道闸,将出入FI的控制从被动防守变为主动监控,从而加强对小区车辆和重要单位停车场的管理。本设计分硬件与软件两部分:硬件是设计Reader2022读写器的相关应用电路,将Reader2022的继电器用于产生触发电平,控制大功率继电器,进而控制道闸的开关,实现自动道闸控制;软件是在Delphi7.0的软件环境中给Test程序添加应用程序,分成寻找ID、显示ID、连接Access和控制继电器四个步骤。当ADO Table连接Access数据库成功后,将硬件与软件结合调试,实现道闸的自动开启和关闭的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仪表着陆系统(ILS)、甚高频全向信标(VOR)等的飞行校验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多模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选用普通导航接收机接收信号,以FPGA作为逻辑和时序控制核心。系统包含了模拟信号调理和A/D转换、无线电系统总线(RSB)接口、ARINC 429总线接口、USB总线接口等的相应软硬件设计,首次在国内提出RSB软硬件实现方案。根据ILS与VOR的信号特点,并且分析了FPGA有限字长的影响,设计了数字滤波器,实现了在FPGA上的校验信号处理。经过验证,设计能够为飞行校验平台提供有效的数据,并且具备较强的可移植性,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地铁列车客室监控视景仿真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地铁列车驾驶模拟器系统中。使用OpenGL Performer开发视景仿真系统,采用OpenGL开发人机交互操作界面。着重研究了系统功能结构、人际交互界面设计、人群行为与突发事件仿真等技术;使用了图形拾取算法和基于智能体的行为模拟,实现了具有真实感的客流仿真以及疏散仿真,最终给出了视景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GIS继电控制的功能需求,基于ARM-Linux架构,设计了一种开放可裁剪的嵌入式PLC模块;采用IEC 61131-3标准IL语言,以通用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采用开放的通信接口,实现了代替传统硬件PLC功能的一种嵌入式软件PLC。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嵌入式PLC满足继电控制对数据处理接口稳定性、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压电缆接头与电缆主绝缘间的握紧力是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关键。实际电缆及附件运行中的温升可能导致界面压力变化,但由于接头与电缆过盈配合,面压测量困难,难以实时检测面压和判断老化情况。针对电缆附件用硅橡胶绝缘,通过实际测量电缆绝缘交联聚乙烯及附件硅橡胶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弹性模量值,基于塑性力学理论,利用ANSYS软件建立10 kV电缆接头三维仿真模型,分析了温度变化对电缆接头界面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控制器,介绍了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主要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实现的方法.介绍了基于ModBus-RTU协议的通信的实现方式.控制器顺利通过EMC测试,实际使用过程中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20.
在开关磁阻(SR)电机设计软件VSRD基础上开发了SR电机电磁分析部分.该部分软件利用DELPHI7.0编写程序实现对ANSYS的封装.在VSRD中定义电机参数,自动生成APDL输入文件,后台调用ANSYS进行求解计算,应用软件与ANSYS无缝结合,实现对SR电机的电磁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