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庭护理模式干预;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SDS和SAS评分及GQOL-74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74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2年4月我院住院的脑血管疾病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并应用生存质量评分来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DS评分和SAS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后研究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整体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具有较好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方位心理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方位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量表(FMA)评分,护理后生存质量简表(包括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环境领域、总体评定)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AS、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环境领域、总体评定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方位心理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和焦虑,促进患者躯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化心理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及其家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5年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系统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A)、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及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前FMA、GCS、H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FMA、GCS、H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前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病毒性脑炎患儿家属焦虑、抑郁程度,改善患儿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智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内科》2016,(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对症护理干预,干预组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心理评分,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总体健康、生理功能、躯体职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管理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结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肛门直肠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功能性慢性肛门直肠痛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生物反馈治疗,试验组在生物反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措施。记录治疗期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肛肠动力学数据、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慢性肛门直肠痛患者SAS、SDS评分高于国内常模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组肛管静息压和精神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高张力和心理因素与慢性肛门直肠痛的发病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生物反馈结合个性化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情况和盆底高张力状态,明显改善焦虑抑郁等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而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并发抑郁焦虑情绪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集脑卒中并发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脑血管药物和功能训练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表(SAS)评估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结果治疗后6个月和1年,试验组SCL-90量表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年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完全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并发抑郁焦虑情绪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同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前瞻性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科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AMI患者78例,根据护理干预不同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试验组采取前瞻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评价量表、急诊用时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SDS、SA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躯体、心理、社会、物质各项评分和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进出急诊时间、心电图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出现心力衰竭(心衰)、休克、胸痛、心律失常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应用于AMI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2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术前1 d动脉压、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前30 min及拔管后10min的动脉压、心率低于术前1 d及对照组(P0.001);而对照组术前30 min、拔管后10 min的动脉压、心率较术前1 d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28.34±4.50)分和SDS评分(24.81±3.6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1.85±5.71)分、(40.22±4.76)分,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0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62.7±5.4)min及住院时间(4.2±1.3)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81.2±8.9)min、(6.5±1.8)d,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01);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4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09%(P0.05)。结论对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不良生理反应、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室内出血患者侧脑室引流术后不良情绪、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室内出血患者94例,均行侧脑室引流术。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1)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干预前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患者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47),低于对照组的12.8%(6/47)(P0.05)。(4)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7%(45/4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8%(38/47)(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脑室内出血患者侧脑室外引流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内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8年9月96例重症冠心病患者,依据不同的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为48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实施干预前及实施干预后3周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变化情况、睡眠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干预后3周,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降低,睡眠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并且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重症监护室焦虑、抑郁患者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症状,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变。结果观察组经整体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后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走出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阴影,进而有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心理情绪和疼痛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5-02/2017-04在义乌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80例,按照住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腹胀时间、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2 wk视觉模拟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1、2 wk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治疗术后患者的腹胀、排气、排便情况,降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变化和术后疼痛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综合性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UAP患者146例,其中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1%(54/58),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P0.05)。结论 UAP患者大多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及提高临床疗效,是UAP患者治疗与康复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路径化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对胆囊切除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胆囊切除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路径化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并测量术前1 d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术前1 d研究组收缩压和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化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对胆囊切除患者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能显著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及健康教育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癫痫患者130例,根据干预方案分为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63),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心理及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服药依从性,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抑郁、焦虑状况,中文版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发作担忧、情绪状况、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及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音乐联合心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到医院就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两组患者均护理28 d。根据视功能损害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联合心理干预护理DR患者可有效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心理干预,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整体生活质量、角色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情感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和S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心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焦虑抑郁药物及积极心理干预对伴发焦虑或抑郁的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上海市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1月-2013年10月门诊649例高血压患者,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阳性的15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干预组(常规降压治疗+抗焦虑抑郁治疗+积极心理学干预),心理干预组(常规降压治疗+积极心理学干预),及对照组(仅常规降压治疗),随访8周。比较3组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干预前后采用SAS、SDS评定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前各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综合干预组与心理干预组收缩压较对照组降低[(136±11),(132±12)比(148±10)mm Hg,P0.05]。综合干预组与心理干预组患者降压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92.5%、84.9%比64.2%,均P0.05)。干预前3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综合干预组与心理干预组SAS(39.4±7.7、42.8±6.4比54.4±9.1)和SDS评分(41.2±5.7、43.7±6.2比50.2±10.1)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而干预后综合干预组与心理干预组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予以积极心理干预能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