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会计规则制定权契约安排的理论基础:企业内部契约安排的重新解构与整合(一)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自从科斯的经典性论文《企业的性质》发表后,企业的契约联结性质成为契约理论学派经济学家的共识,之后张五常完善和发展了科斯的企业理论,认为是一种契约形式取代另一种契约形式。构成企业契约交易主体内容的生产要素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股权资本要素;债权人投入的债权资本要素等物质要素,以及与活劳动不可分离的生产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  相似文献   

2.
李岷 《中国企业家》1999,(11):55-55
对身处经济学界的人来说,张五常是个无法回避的名字。在制度经济学大行其道的这二三十年间,张五常是可与科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艾智仁等大师比肩的惟一华人经济学家。据说,张五常第一次到科斯办公室,科斯曾不无怀疑地问他:“你了解我的学说的实质吗?”但张五常的回答马上让科斯改变了态度,张刚一答完,科斯马上亲切地问张是否已吃过饭。  相似文献   

3.
林钟高  徐虹 《财会通讯》2007,(12):77-78
科斯指出,在零交易费用的世界里,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权利的初始安排无关,不同的权利安排通过交易总可以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如果没有交易费用,各种契约形式就不会产生效率上的差别。但是,在现实世界中,交易费用是无所不在的,各种契约在节约交易费用上是具有不同的效能,人们选择不同的契约就是为了减少经济运行中的交易费用,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会计准则作为广义契约的组成部分,是会计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相互制约而达成的“交易契约”。在本质上,会计准则是众多利益主体通过交易并在相互争执中所达成的一种“妥协”。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理论的演进及我国国企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司治理理论提出的理论背景公司治理理论提出的理论背景是关于企业理论的研究,而关于企业理论的研究开始于罗纳德·科斯对于交易费用的精辟论述。科斯于1937年发表的著名文章“企业的性质”首次将交易费用引入经济分析。而大家都知道,新古典经济学是假定市场无摩擦的,也即交易费用为零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是个盲点,经济学家们对于企业内部的结构毫无兴趣,公司治理更无从谈起了。随后,科斯又提出正是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才将企业与市场分割开来,企业的构建就是为了不断的降低交易费用。很遗憾的是,这个理论直到70年代以后才开始产生…  相似文献   

5.
<正>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观点(一)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的思想是科斯在1937年《企业的性质》中提出的,他认为市场和企业是不同的交易机制。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督  相似文献   

6.
科斯在《The Nature of Firm》(1937)中通过交易费用对企业的性质、目标和边界作了开创性的阐述。企业取代市场交易可以节省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存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没有无限扩张是由于企业组织内部亦有成本。直营与特许经营作为企业扩张的两种典型方式,代表了市场与企业机制的精髓。文章利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了典型企业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这两种经营模式,从现实的角度探析了企业的边界问题。  相似文献   

7.
企业集群和虚拟组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市场和企业是组织交易的两种主要形式。组织交易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存在着市场交易费用,包括搜寻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签订合同的费用、执行合同的费用、监督违约并对之惩罚的费用、风险损失等等。当市场交易费用过大时,组织交易就会通过一体化形成企业在层级组织内部进行,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指出,  相似文献   

8.
产权经济学主要是从产权结构或产权制度的角度来研究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产权界定、产权安排创造或维持一个交易费用较低、效率较高的产权制度。科斯定理认为,只要交易费用为零.相关主体就可以利用明确界定的产权之间的自愿交换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果。笔者将之引申到财务与会计关系上.就是说会计核算有界定产权的作用,从而能够减少交易费用.企业以此为前提,通过调整产权的分布来达到财务筹资、调节、投资、分配等资源配置的最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据说,1937年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作出的突出贡献,就是指出了市场与企业是两种可互相替代的配置资源的经济制度或者经济组织,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市场上是由价格机制来配置资源的,而在企业中是由权威(企业家的指挥)来配置资源的,但由于这两种配置机制都要耗费交易成本,因此,企业的出现一定是因为它“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的成本”。据此,科斯说:“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但张五常认为,“企业是市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的观点并不十分确切,而应视为一种契约形式取代另一种契约形式,或…  相似文献   

10.
科斯的遗产     
吴晓波 《中外管理》2013,(11):28-28
在今天,重温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有助于中国企业破除一些长期以来形成的迷思。交易成本的作用 2013年9月2日,罗纳德·科斯(EonaldH.Coase)去世,这位一辈子未到过中国却对中国充满热情与善意的美国经济学家,在身后引发中国人无限的哀思。众所周知.科斯以“交易成本”成名,并最终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在中国爆得大名,则是经由张五常教授的举荐,其理论成为中国解决产权问题的关键,此难题一解,中国经济进发万千活力,从而实现快速的腾飞。回顾50多年改革的成绩与氏营经济的发展,科斯之功,不可淡忘。  相似文献   

11.
一、基于交易成本角度的EOQ与JIT比较 交易成本的思想源自于科斯1937年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文中科斯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他认为,企业与市场是不同的交易机制,市场以价格机制配置资源,企业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企业的存在是由于“使用价格机制是有代价的”,这一代价就是交易成本。1960年,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指出,“为了执行一项市场交易,有必要发现和谁交易、告诉人们自己愿意交易以及交易条件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一、绪论亚当·斯密认为,企业与市场是两种不同的分工协作方式,但他并未进一步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而科斯开创的“现代企业理论”在继承斯密传统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探讨了“企业作为市场替代物的存在理由”这一命题,并指出:市场交易是有代价的,可分为组织双方产权交易的谈判费用和履约费用,一总称为交易费用。当建立某种契约化组织使其内部交易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时,企业便产生了;企业的规模边际取决于内部交易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杨小凯称之为内生交易费用和外生交易费用)的均衡点位置。从这种意义上说,企业与市场都是一系列契约的集…  相似文献   

13.
组织边界是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组织边界是一个组织所特有的运作对象和范围,是对组织内部协调管理的领域.科斯的企业理论从交易费用角度分析企业组织的合理边界,他认为"企业将继续扩张,直到再在企业内组织一项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公开市场上的交易方式进行交易的费用.",即企业的边界在于"市场成本"与"组织成本"的均衡点.跨越企业组织边界(包括企业内部的部门之间的边界)的创新意味着运用开放性思维,绕过沟通障碍和时空限制,减少冗余资源并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并通过这一概念来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他认为:市场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同文当中科斯还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在本质上,经济学是对稀缺资源产权的研究。"新古典经济学家视企业为生产函数,市场关系由供求曲线表达,并假设企业的各项交易活动是不稀缺的,即交易费用为零。但自从以科斯为代表的交易费用理论产生以来,对这一假设作了典范性的突破,认为“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可计量的,也是可比较的,因而可以纳入经济学分析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一、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对实体企业产生的解释 企业作为一种兼具生产功能和交易功能的组织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到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从其产生到成为整个社会生产的主宰,距今仅仅不到200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根源于企业的内在关系体系,根据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企业存在的实质就是以最少的交易费用来完成一定量的交易.而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则是一个具体的企业组织和运行的问题,任何一个企业都是按一定的方式来利用企业的资源,让企业发挥最大的效率.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创立与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推进企业前进的精神动力.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本身也要有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如何才能让企业文化沿着良性的路径演进,而不至于陷入"路径锁定",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不断调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超市企业的发展是有边界的,超越边界的发展会导致规模不经济,使超市的发展受挫.并应用科斯提出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了超市企业的市场交易费用和内部交易费用,认为超市最终会选择交易费用最低来确定超市的适度规模.  相似文献   

19.
杜靖 《事业财会》2003,(3):10-12
股票期权制度属于分享制的范畴。经营者激励问题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 ,并由此产生了几个著名的理论解说 :包括科斯开辟的交易费用理论、威廉姆斯与克莱因开拓的资产专用性理论、阿尔钦与德姆塞斯为先导的团体生产理论。最后 ,委托———代理理论的创始人威尔森与斯宾塞等将研究的思维触及到企业内部最优激励方案的设计上来。企业的最优激励机制实际上就是能使“剩余所用权”和“控制权”最大对应的机制 ,最优的安排一定是一个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剩余分享制。股票期权计划 (SOP)是企业给予其一定的经营者在一定的期限内按照既定…  相似文献   

20.
一、私有产权的形成及交易费用理论 根据科斯的交易用理论,企业及其制度的产和是个必然。一个形象的比喻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人类只有通过合作才能生产某种产品时,占有生产资料的个体可以通过每天都从市场招募劳动力合作共同生产,显然这样做的交易成本极高,但这个费用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