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探究宫腔镜联合雌孕激素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人工流产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宫腔镜手术,观察组行宫腔镜手术联合雌孕激素治疗。比较两组再次宫腔粘连率及粘连程度、临床疗效及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再次宫腔粘连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2、FSH显著高于对照组,LH、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联合雌孕激素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效果满意,可促进子宫内膜,改善激素水平,预防再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腔镜指引下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机械分离术后放置生物蛋白胶对防止术后再粘连的价值.方法 2005年3月~2007年8月就诊于该院经宫腔镜诊断为各级IUA的患者66例.全部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2例.A组为治疗组(粘连分离后宫腔虎放置生物蛋白胶),B组为IUD对照组(粘连分离后宫腔内放置金属圆形IUD),C组为空白对照组.手术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5 d.全部患者于术前第4天开始晚饭前2 h口服米非司酮50 mg,连续3 d.术前日早、晚8点分别于阴道内放置卡孕栓1 mg,次日在CSEA麻醉下实施手术.结果 术后3个月复查及宫腔镜二次探查表明:A组病例术后再粘连的发生率极显著低于B组及C组(P=0.001),术后月经好转及术后宫腔恢复正常者明显高于B组及C组(P=0.040,P=0.001).结论 经过药物预处理后宫腔镜指引下的宫腔粘连机械性分离术是一种即安全、简便,又效果良好的手术方法,避免了能源性分离手术给子宫内膜及肌壁造成的损伤.术后宫腔内留置生物蛋白胶很有效地防止了再粘连的发生,使手术治愈率得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度宫腔粘连并拟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的患者60例,其中术后宫内置入宫内节育器(IUD)18例(A组),人工周期治疗18例(B组),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24例(C组)。术后3个月检查宫腔形态和子宫内膜恢复情况,比较三组术后子宫再粘连发生率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A、B、C三组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分别为38.9%、27.8%、8.3%,C组宫腔再粘连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B组(4.2±0.7 mm)与A组(4.1±1.0 mm)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可有效防治宫腔再粘连形成,修复子宫内膜,可作为宫腔粘连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曹玉梅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9):1804-1805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后宫腔再粘连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宫腔镜确诊有生育要求的宫腔粘连患者67例:采用IUD(宫内节育器)+人工周期治疗37例(A组);采用宫腔内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1周后拔管放置IUD+人工周期治疗30例(B组).比较两组治疗后再粘连及1年内妊娠情况.[结果]A组宫腔再粘连率40.54%显著高于B组16.67%(P<0.05);A组1年内妊娠成功率24.32%显著低于B组50.00%(P<0.05).[结论]宫腔内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IUD+人工周期治疗效果优于IUD+人工周期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金属圆环联合INTERCEED留置+人工周期与金属圆环留置+人工周期两种方法在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宫腔粘连电切术的患者,选取中、重度粘连的患者185例,随机分两组,A组98例,术后宫腔留置金属圆环及INTERCEED;B组87例,术后宫腔留置金属圆环,两组均继以戊酸雌二醇人工周期治疗。结果:宫腔形态恢复情况:A组有效率及月经恢复率比B组明显提高(95.9%vs 72.4%,93.9%vs 67.8%,均P0.05)。有生育需求且治疗后符合妊娠条件的患者A组为87例,B组为53例,两组成功妊娠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金属圆环联合INTERCEED留置+人工周期治疗明显减少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发生,较金属圆环+人工周期治疗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预防高危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普通人工流产术后患者为普通人流对照组(A组),90例高危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高危人流对照组(B组)、西药对照组(C组)和中西药治疗组(D组),每组30例。4组均给予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C组术后给予补佳乐联合黄体酮人工周期药物治疗,D组在西药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比较4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以及月经复潮前子宫内膜厚度,比较4组术后第3个月的宫腔粘连情况。结果:C、D两组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少于常规组和B组,D组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少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月经来潮前B超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D组(P<0.05);A组、C组和D组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均低于B组,D组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显著缩短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恢复月经周期,修复子宫创面,减少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促进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预防子宫纵隔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措施。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60例子宫纵隔施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术后放置节育器(IUD)30例为A组,放置IUD+口服戊酸雌二醇30例为B组,B组再根据口服戊酸雌二醇每日口服剂量分为B1组(3 mg)10例、B2组(6 mg)8例和B3组(9 mg)12例。术后随访5~48个月。观察各组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及自然流产率。结果 随访期间A组和B组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宫腔粘连率、自然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9,P=0.390;χ~2=0.268,P=0.605;χ~2=3.268,P=0.071;χ~2=1.002,P=0.317)。从B1到B3组,月经改善率、妊娠率逐渐升高,宫腔粘连率逐渐下降;B1、B2、B3组自然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45,P=0.179),B1、B2、B3组宫腔粘连率、月经改善率、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6,P=0.012;χ~2=15.000,P=0.001;χ~2=13.645,P=0.001)。结论 子宫纵隔宫腔镜电切术后放置IUD同时加服戊酸雌二醇对防止宫腔粘连形成无明显优势;术后每日口服戊酸雌二醇9 mg宫腔粘连及妊娠结局有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患者行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后防止宫腔粘连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月在该院门诊宫腔镜中心确诊为子宫中隔并排除其他不孕不育因素的患者共212例实施了TCRS手术,按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处理方式分成4组:宫腔内仅放置节育环组(A组),单用雌孕激素序贯治疗组(B组),宫内放置节育器和雌孕激素序贯治疗组(C组),未用任何处理组(D组).结果 在后续随访中,发现1422%的患者有残余子宫中隔,4.74%有宫腔粘连,经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在A,B,C,D组患者术后的宫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7.55%,6.00%,1.92%和3.51%,术后妊娠率分别为35.85%,40.00%,42.31%和45.61%,流产率分别为5.66%,6.00%,5.77%和8.77%,经统计学分析各组间术后宫腔粘连率、妊娠率及流产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对子宫中隔患者行TCRS时宫内放置节育环和(或)加用雌激素治疗在预防宫腔粘连或提高术后妊娠率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
吕冉冉  李巧云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388-3390
目的:比较重度宫腔粘连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后两种预防再粘连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妇科的136例宫腔重度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宫腔镜下分离粘连术前口服戊酸雌二醇,术后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68例,A组宫腔注入玻璃酸钠+宫内节育器(IUD),B组宫腔注入玻璃酸钠+Foley球囊导尿管+IUD,术后观察宫腔形态,月经恢复及妊娠情况.结果:A组再粘连率32.3%,月经改善有效率79.4%,妊娠率45.6%;B组再粘连率5.8%,月经改善有效率95.5%,妊娠率71.6%,两组三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联合使用Foley球囊导尿管+玻璃酸钠+IUD可有效降低再粘连的发生,提高月经改善有效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429-4430
目的研究宫腔粘连宫腔镜手术后采用常规药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预防宫腔再次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56例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TCRA术联合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宫腔再次粘连发生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和月经情况。结果治疗组宫腔粘连再发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月经周期、行经时间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月经量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粘连患者在宫腔镜手术后采用常规药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技术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宫腔再次粘连,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内节育环、INTERCEED防粘连膜+宫内节育器(Interceed)及球囊支架预防再粘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89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中宫腔放置节育器(IUD)为对照组(n=202),宫腔放置INTERCEED为观察组A(n=199),宫腔放置球囊支架为观察组B(n=188),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了解宫腔形态恢复情况及术后半年随访月经改善情况。结果:三组对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A、观察组B对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随访,观察组A、观察组B对月经量改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3种材料预防再粘连效果无明显差异,而对于重度宫腔粘连患者,INTERCEED与球囊支架均能显著减少术后再粘连的发生,效果均优于节育环,而INTERCEED与球囊支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石雯  王茂彩  王敏仪  陈姗  李骁 《新医学》2022,53(11):833-837
目的 比较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的不同辅助治疗方案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98 例中重度宫腔粘连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下TCRA,按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案分为3组:TCRA组(A组,17例)、TCRA +子宫球囊支架置入术组(B组,35例)和TCRA +子宫球囊支架置入术+透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Omniview)检查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疑似宫腔粘连患者,全部患者均行Omniview检查与宫腔镜检查,以宫腔镜结果为金标准评价Omniview检查诊断宫腔粘连的效能。结果 Omniview检查诊断宫腔粘连的准确度为88.37%,与宫腔镜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Omniview检查诊断不同宫腔粘连程度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结果如下:中央型粘连:90.00%、96.36%、94.67%,周围型粘连:95.52%、75.00%、93.33%,混合型粘连:93.65%、100.00%、94.67%,Omniview检查诊断不同程度宫腔粘连的总体符合率为94.68%,与宫腔镜结果相符(P>0.05)。结论 Omniview检查在宫腔粘连程度判断中结果可靠,能够有效检出中央型粘连、混合型粘连病例,但在周围型粘连诊断中仍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超声联合诊断在不同严重程度宫腔粘连中的应用价值(阴道超声、三维超声及能量超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63例临床诊断为宫腔粘连已婚妇女。根据宫腔镜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宫腔正常对照组及宫腔粘连组,分析两组超声图像特征。并分析阴道超声联合三维超声的准确率。根据宫腔镜检查结果及宫腔粘连严重程度将宫腔粘连组分为轻度粘连组、中度粘连组、重度粘连组。分析各组超声参数差异。结果:63例患者中有11例宫腔正常,52例宫腔粘连者(31例轻度粘连、15例中度粘连、6例重度粘连)。宫腔正常组:阴道超声示子宫内膜回声连续均匀,三维超声宫腔呈倒三角形,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宫腔粘连组:阴道超声示子宫内膜薄,形态欠规则,局部内膜回声不连续,宫腔线显示欠清或不清晰,局部与肌层分界不清。三维冠状面可见子宫腔内膜回声局部缺损。阴道、三维、能量超声诊断宫腔粘连总准确率分别为68.25%、77.78%、79.37%;阴道联合三维超声、阴道联合能量、三维联合能量超声诊断总准确率分别为77.78%、79.37%、82.54%;联合诊断确诊宫腔粘连49例,宫腔镜证实有48例,其中轻度粘连28例(90.32%),中度粘连14例(93.33%),重度粘连6例(100.00%);漏诊4例。联合诊断敏感性92.31%,特异性90.91%,总准确率92.06%。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ED、EV、VI、VF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者联合诊断更能全面、准确、直观的诊断宫腔粘连,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率,提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12例疑似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分别行二维多普勒超声、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及宫腔镜检查。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断二维多普勒超声、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宫腔粘连诊断效能。结果 112例患者宫腔镜检查显示,宫腔粘连92例,宫腔正常20例;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宫腔粘连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83%、95.00%、97.32%、98.90%、90.48%,高于二维多普勒超声的90.22%、65.00%、85.71%、92.22%、59.09%;宫腔粘连组VI、FI、VFI低于宫腔正常组(P<0.05);轻度粘连、中度粘连、重度粘连患者VI、FI、VFI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宫腔粘连诊断中应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的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Foley球囊联合芬吗通序贯疗法预防宫腔镜下Ⅱ度宫腔粘连(IUA)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Ⅱ度I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宫腔镜IUA切除术(TCRA)。观察组30例术后口服芬吗通序贯疗法预防IUA复发,对照组30例术后宫腔放置Foley球囊5~7 d加口服芬吗通序贯疗法干预1或2个周期,术后随访1或2个月,宫腔镜检查评估两组IUA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个月IUA复发率3.33%,对照组术后2个月复发率3.33%。两组无差异。结论Ⅱ度IUA行TCRA,术后使用Foley球囊联合芬吗通序贯疗法与术后仅使用芬吗通序贯疗法预防IUA,术后IUA复发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7.
赵栋  袁卿  孙静 《中国临床医学》2010,17(3):401-402
目的:评估宫腔镜黏连松解术治疗重度宫腔黏连患者不孕的效果。方法:用宫腔镜剪或单极电切割进行黏连松解术治疗86例重度宫腔黏连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行宫腔镜检查宫腔修复情况。结果:术后85例(98.8%)患者均恢复月经。术后平均随访37个月,8例患者失访(9.3%)。78例随访者中,48例(61.5%)患者怀孕,其中3例患者妊娠时合并前置胎盘,3例合并胎盘植入。结论:宫腔镜黏连松解术是治疗重度宫腔黏连所致不孕症的有效手段,术后妊娠合并胎盘异常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行宫腔镜宫腔粘连电切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44例病人手术过程顺利,无1例发生子宫穿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8例月经过少病人7例月经恢复正常,月经量较术前无明显变化1例;2例闭经病人术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但经量偏少。复查宫腔镜,宫腔形态完全正常9例,宫腔形态基本正常27例,再次宫腔粘连8例。33例有生育要求者12例妊娠,5例足月顺产。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宫腔异常不孕症患者宫腔粘连诊断的影响.方法:60例宫腔异常不孕症宫腔粘连患者,均行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宫腔粘连分度和分型的效果.结果:经阴道三维超声粘连分度检查准确性为93.33%,灵敏度为95.00%;粘连分型检查准确性为95.00%,灵敏度为96.67%,均与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