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由7个1'-烷基乙酰基二茂铁化合物在氢化钠存在下与乙酸乙酯作用,合成了7个β-二酮类化合物(CnH2n+1-C5H4FeC5H4-COCH2-COCH3,n=2~8),讨论了碱对合成带有烷基链的二茂铁基β-二酮类化合物反应的影响,并对产物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等测试手段对新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1′-溴代烷基二茂铁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淑珍  李保国  苏亚 《化学试剂》2011,(9):785-787,790
由溴代二茂铁与5种脂肪酰氯(RCOCI、R=CH3、C2H8、n-C3H7、n-C4H9、n-C5H11)作用得到了5种1′-酰基溴代二茂铁,继而用克莱门森还原反应将5种酰化产物还原为相应的标题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这些新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在低温下,用1’-乙基溴代二茂铁与正丁基锂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1'-1″′-二乙基联二茂铁(CH3CH2Fc—FcCH2CH3)。X-射线单晶测定其晶体数据为:C24H26Fe2,单斜晶系,空间群C2/2,a=19.6834(17)A,b=7.5536(7)A,c=16.1186(14)A,β=126.5230(10)°,V=1925.9(3)(A3),Z=4,最终的偏离因子R=0.0345。  相似文献   

4.
用2,2-双二茂铁基丙烷与邻氯苯甲酰氯在AlCl3催化下合成了6,6′-二(邻氯苯甲酰基)双二茂铁基丙烷,然后在叔丁醇钾的存在下解离成相应的(2,2-双二茂铁基丙烷)-6,6′-二甲酸。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以2,2-双二茂铁基丙烷为原料,在BF3催化下进行两步酰化反应,合成了3种6,6′-不同酰基取代双二茂铁基丙烷,在进行戊酰化时分离到了6,6′-二戊酰基双二茂铁基丙烷,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用2,2-双二茂铁基丙烷与邻氯苯甲酰氯在AlCl3催化下合成了6,6′-二(邻氯苯甲酰基)双二茂铁基丙烷.然后在叔丁醇钾的存在下解离成相应的(2,2-双二茂铁基丙烷)-6,6′-二甲酸。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王晓莉  温国华  温国永  罗美华 《化学试剂》2006,28(8):481-482,498
以2,2-双二茂铁基丙烷为原料,在BF3催化下进行两步酰化反应,合成了3种6,6'-不同酰基取代双二茂铁基丙烷,在进行戊酰化时分离到了6,6'-二戊酰基双二茂铁基丙烷,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以没食子酸为原料合成3,4,5-三甲氧基苯甲醛(TMB),利用活性基团拼接原理,将TMB和乙酰基二茂铁通过固相缩合,制得1-二茂铁基-3-(3',4',5'-三甲氧基苯基)-2-丙烯-1-酮。目标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13C NMR确认。  相似文献   

9.
白淑珍  李保国  苏亚 《化学试剂》2012,(2):117-120,156
由溴代二茂铁及1’-烷基溴代二茂铁与正丁基锂反应,得到的二茂铁锂和5种1’-烷基锂代二茂铁与二甲基乙氧基氯硅烷反应,制得了二茂铁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和5种1’-烷基二茂铁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最后用LiAlH4还原得到了二茂铁基二甲基硅烷和5种1’-烷基二茂铁基二甲基硅烷。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对这些新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二茂铁基β-二酮铜(Ⅱ)配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文献制备了铜 (Ⅱ )的二茂铁 β -二酮配合物 ,CuL2 (L =C5H5FeC5H4COCHCOCH3 )。采用元素分析、红外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采用Z -scan法在DMF溶液中测试了该化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 ,发现它有很强的非线性吸收 (α2 =2 .4 3× 10 -9mW-1)和强的非线性折射 (n2 =2 .0 2× 10 -17m2 W-1) ,三阶非线性系数 χ(3 ) 和分子超极化率γ分别为 4 .93× 10 -11esu和 1.6 4× 10 -2 8esu .  相似文献   

11.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间苯二乙酸、2,2′-二联吡啶和硝酸镉反应得到一种新型配合物{[Cd2(pda)2(2,2′-bipy)2]·2H2O}n(1)(1,3-pda=间苯二乙酸、2,2′-bipy=2,2′-二联吡啶)。采用红外光谱、差热-热重、CHN元素分析、荧光及单晶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参数:a=10.902(2)A,b=11.047(2)A,c=15.799(2)A;α=91.546(2)°,β=90.233(2)°,γ=94.030(2)。其基本结构单元由两个Cd(II)原子、四个间苯二乙酸根、两个2,2′-二联吡啶组成。间苯二乙酸与Cd(Ⅱ)原子交替连接形成城墙垛型一维链,相邻的链间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二维超分子结构。另外,配合物在393nm处呈现较强的荧光发射(λex=322nm)。  相似文献   

12.
姜娈 《陕西化工》2011,(7):1159-1161
以Cd(CH3COO)2和烟酸(C6H5O2N)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类金刚烷型配位聚合物[Cd(C6H5O2N)2-(H2O)]n,利用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a=1.144 9(5)nm,b=1.208 3(5)nm,c=1.742 8(5)nm,α=β=γ=90°,V=2.411(16)nm3,Z=8,dc=2.064 g/cm3,μ=1.834 mm-1,F(000)=1 472,R1=0.022 6,wR2=0.041 8。  相似文献   

13.
宋扬扬  李峰  刘军  张瑞  王亚妮  许军训 《广东化工》2012,39(2):74-74,11
文章主要研究三氟乙酰苯乙酮和过渡金属Cu(Ⅱ)配合物Cu(C10H6F3O2)2的结构特征。实验过程采用Cu(NO3)2,三氟乙酰苯乙酮,按物质量比1∶2混合,用NaOH溶液调节pH,通过水热法得到配合物Cu(C10H6F3O2)2的单晶,最终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351(5)nm,b=0.56473(7)nm,c=1.6978(2)nm,α=90°,β=90.012(8)°,γ=90°,V=9.9086(5)nm3,Z=4。  相似文献   

14.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出一例新的具有Keggin型结构的杂多酸化合物[PW12O40](C2N3H4)3·6H2O(1)。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了该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方晶系,R-3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79590(3)nm,b=1.79590(3)nm,c=2.43480(5)nm,α=90°,β=90°,γ=120°,V=6.8008(2)nm3,Z=6,R1=0.0458,ωR2=0.1116。在该化合物中,质子化的1,2,4-三氮唑与[PW12O40]3-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以酮洛芬为配体合成了一维链状锌的配位聚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仪对该配位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配位聚合物[Zn(C16H13O3)2(4,4'-bipy)(H2O)]n,(其中4,4'-bipy为4,4'-联吡啶)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a=28.452(6),b=6.1719(12),c=22.984(5),α=90.00,β=118.46(3),γ=90.00°。每个锌原子分别与两个酮洛芬配体的两个羧基氧原子、两个4,4'-联吡啶分子的两氮原子和一个水分子配位,具有五配位的三角双锥构型。4,4'-联吡啶配体桥联了相邻的两个锌原子形成了一维线型链结构,相邻两个锌原子之间的距离是11.5322(23)。  相似文献   

16.
以均苯三酸(1,3,5-苯三甲酸)和CoCl2·6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链状均苯三酸钴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仪和单晶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C121(5)空间群,a=1.748 2(6)nm,b=1.296 3(5)nm,c=0.655 9(2)nm,α=90°,β=112.04°,γ=90°,V=1.377 77 nm3,Z=2,Dc=1.765 g/cm3,F(000)=400,R gt(F)=0.023 4,wR ref(F2)=0.085 8。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常规方法合成了[ZnBIX(CNAC)2]n·nH2O,(BIX为1,4-(二亚甲基苯)二咪唑(CNAC为肉桂酸)。并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分析,荧光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其进行结构表征。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a=10.228(2)魡,b=10.831(2)魡,c=13.416(3)魡,α=84.972(4)°,β=86.295(3)°,γ=77.499(4)°,V=1443.8(5)魡3,C32H30N4O5Zn,Mr=615.97,Dc=1.417g·cm-3,F(000)=640,Z=2,R1=0.0443,wR2=0.0984。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超分子化合物(C12N2H9)2(C12N2H8)[SW12O40],通过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该晶体为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0168(3)A^。,b=21.0534(6)A^。,c=22.5820(6)A^。,V=5713.1(3)A^。^3,α=β=γ=90°,Z=4,Dc=3.977mg·m^-3,并通过IR和XRD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热重分析研究了晶体的热稳定性。该化合物由邻菲罗林和Keggin结构[SW12O40]^2-阴离子组成,以氢键自组装成超分子结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焦宝娟  晏志军  王静  金鑫 《陕西化工》2009,(12):1750-1752
以N,N’-二四唑胺(C2H3N9)和邻菲哕啉(C12H8N2)为配体合成碱土金属Ca,Sr的含能配合物,并对配合物进行了基础的物化表征。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Ca(C2HN9)(C12H8N2):(H2O)。(1)和Sr(C2HN9)(C12H8N2)2(H2O)2(2)。溶解性实验表明,常温下配合物难溶于水加热时溶解,且不溶于甲醇、乙腈等有机溶剂。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配体邻菲啰啉以双齿螯合形式与中心离子配位,配体N,N’-二四唑胺中N原子参与了配位。TG—DTG热分析显示配合物在氮气气氛、研究温度范围内有三个热分解过程,最终分解产物可能分别为以CaO与SrO为主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