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合成了3个系列稀土掺杂铕-1,3-双[3-(4-甲基苯基)-3-氧代丙酰基]苯(L)-邻菲咯啉(phen)三元配合物(EuxRE1-x)2 (L)3(phen)2(RE=La,Y,Gd;x=1.0,0.9,0.8,0.7,0.6,0.5,0.4,0.3,0.2,0.1).通过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对各配合物系列进行荧光光谱研究,发现La3+,Y3+和Gd3+对Eu3+离子均有荧光增敏作用,其荧光增敏顺序为Gd3+>La3+>Y3+.表1,参17.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一个新型β-二酮型配体,2-乙酰基-乙酰苄胺(L),以及它与铕(Ⅲ)和铽(Ⅲ)形成的配合物.分别在固态、乙醇、丙酮、氯仿及甲醇溶液中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并讨论了溶剂效应对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种新的有机配体1-苯基-4-甲基-4-烯-1,3-戊二酮(MPPE)和相应的四元铕配合物,二(α-噻酚甲酰三氟丙酮)(1-苯基-4-甲基-4-烯-1,3-戊二酮)(1,10-邻菲咯啉)合铕(Ⅲ)(Eu(TTA)2(MPPE)(phen)),该配合物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射出强烈的窄带红色荧光,最强发射峰位于612 nm.该四元配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铕(Ⅲ)配合物发光材料,在实验条件下,该聚合物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随着铕配合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强,没有出现浓度猝灭现象.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个新型β-二酮型配体,以及它与铕(Ⅲ)和铽(Ⅲ)形成的配合物。配体和配合物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NMR、质谱、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分别在DMF、乙醇、丙酮、氯仿及甲醇溶液中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并讨论了溶剂效应对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β-二酮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有机稀土配合物的配体,配体的最低三重态能级与稀土的最低激发态能级的匹配程度直接影响有机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强度,为了提高有机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设计合成新的β-二酮化合物变的尤为重要。本文以咔唑为原料,经N-烷基化、乙酰化和缩合反应得到1-(6-乙酰基-9-正丁基-9H-咔唑基)-3-苯丙基-1,3-二酮。经氢核磁共振谱(1 H-NMR)、质谱(MS-ESI)和红外光谱(IR)确认,目标化合物结构正确,并测定了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热重(TG)、示差扫描量热曲线(DSC),结果表明该化合物适合用于有机稀土配合物的配体。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子设计思想, 合成星型铕(Ⅲ)β-二酮配合物三(二苯甲酰甲基){1,3,5-三-[2-(2-吡啶)苯并咪唑]-甲基苯}-铕(Ⅲ)(Eu3(DBM)9(TMMB)). 采用真空蒸镀法, 以4,4′,4″-三( 3-甲基-苯基-苯胺基) 三苯胺(m-MTDATA)为电子给体, Eu3(DBM)9(TMMB)为电子受体制备有机光伏器件. 在紫外灯(365 nm, 1.6 mW/cm2 )从铟锡氧化膜(ITO)方向垂直照射下, 器件的开路电压、 短路电流密度、 填充因子和能量转换效率分别为1.70 V,38.9 μA/cm2,0.25和1.05%. 实验结果表明, 星型铕(Ⅲ)β-二酮配合物具有较好的光伏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Cu(Ⅱ)与乙二醛双缩(1,8-氨基荼酚-3,6-二磺酸)的显色反应。测定Cu(Ⅱ)与该试剂形成1:1和1:2两种配合物;最大吸收峰在600nm,摩尔吸光系数为9.85×10~3l·mol~(-1)·cm~(-1),logβ_1=5.32,logβ_2=15.54,并用该法测定了铜镍矿和鄂铜矿中的微量铜。  相似文献   

8.
将N,N′-二(2-氧乙酸-3-甲氧基)苄叉丙二胺(H2L1)与CuCl2的乙醇溶液混合,调pH=9,获得新型不对称的铜(Ⅱ)配合物Cu(Ⅱ)ClL2(L2=N-(2-氧乙酸-3-甲氧基)苄叉丙二胺)(1).采用元素分析、1H NMR和FTIR光谱等手段对H2L1和配合物1进行了结构表征,测定了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墿;晶胞参数a=0.7990(3)nm,b=0.8290(3)nm,c=1.0704(4)nm,α=87.676(4)°,β=73.034(4)°,γ=85.987(5)°,V=0.6764(4)nm3,Z=2,F(000)=358,Dc=1.720g/cm3,μ=1.826mm-1,R1=0.0344,wR2=0.0995.在配合物1中,Cu原子均为五配位,构成扭曲四方锥构型.并初步研究了配合物1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配合物[Cu2(4,3-pybz)4(H2O)]n(1)(4,3-pybz=4-吡啶-3-苯甲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晶体结构,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为:a=1.2004(3)nm,b=1.52305(4)nm,c=2.23362(6)nm,β=95.94°,Z=4,V=4.06173(18)nm3,Mr=937.90,Dc=1.694Mg.m-3,F(000)=2072,GOF=1.089,最终偏离因子R1=0.0650.配合物1展现了一个(3,6)连接的三维网络拓扑结构,其中Cu(Ⅱ)作为六连接点,4-吡啶-3-苯甲酸配体分别三连接点和连接器.此外,利用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对化合物1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对称性破损(BS)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磁性,计算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合成了Schiff碱吡啶-3-甲醛双缩硫代对称二氨基脲(HL)及其与Pb(NO3)2、Bi(NO3)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试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1.
围绕极小非半3-交换3-群的结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极小非半3-交换3-群的方次数为3e时e>2的情形作进一步讨论即可,最后给出了极小非半3-交换3-群的分类.  相似文献   

12.
以溴化亚铜作催化剂,DMF作溶剂,用N-(o-alkynylphenyl)imines亚胺在温和条件下环合-加成反应,一步合成吲哚衍生物,结果发现恶唑类吲哚在不同催化剂、不同底物种类及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速度和产率具有较大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以工业对羟基苯甲醛和溴素为原料,CHCl3为溶剂高收率地制备了一溴醛。一溴醛收率94,5%,二溴醛收率5.5%,溶剂CHCl3之回收率为98%。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克隆编码14-3-3蛋白质θ亚型的cDNA,制备该蛋白质的基因重组蛋白质.方法 参照小鼠14-3-3蛋白质θ亚型mRNA结构设计引物,以小鼠脑总RNA为模板,RT-PCR法克隆编码14-3-3蛋白质θ亚型的cDNA,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使其表达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为标签的融合蛋白质,以凝血酶定点分解融合蛋白并采用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纯化目的 蛋白.结果 RT-PCR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可见约800 bp条带,序列分析表明重组质粒pGEX-1433theta中的插入子为738 bp,编码245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与Pubmed NM-011739展示的结果一致.重组质粒pGEX-1433theta在BL21(DE3)中的表达量随IPTG诱导时间递增,融合蛋白质为可溶性组分.亲和层析纯化的14-3-3theta在SDS-PAGE上表现为单一条带,表观相对分子质量为30 ku.每L培养菌液可收获4mg基因重组型小鼠14-3-3theta.结论 克隆了编码小鼠14-3-3蛋白质θ亚型的cDNA,制备了高纯度基因重组型小鼠14-3-3theta,为进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压缩试验法研究了HAL62-3-3-0.7合金的热变形规律.在不同的变形参数条件下,根据其真实σ-ε曲线拟合了可以反映HAL62-3-3-0.7合金流变应力与各变形参数之间关系的高温本构方程.研究结果表明HAL62-3-3-0.7合金热变形的流变应力随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减小;在变形过程中,应力很快达到峰值,而后出现软化过程,其真实σ-ε曲线趋于平稳,证明该合金在高变形速率的条件下动态再结晶过程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1-3-吡啶甲酰基)-4-苯基氨基硫脲在水合肼存在下关环,合成了新化合物3-3-(吡啶基)-4-氨基-5-苯胺基苯胺基-1,2,4三唑,并用氨谱,碳谱表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磨溪气田的腐蚀问题,研制了油溶性成膜缓蚀剂CZ3-1与水溶挥发性缓蚀剂CZ3—3,并将其复配使用.在室内采用常压、80℃静态试验和高压(高H2S气体分压、高CO2气体分压)、80℃静态试验评价了CZ3—1和CZ3—3复合使用时于含H2S、CO2、Cl-及高矿化度等腐蚀介质中的缓蚀作用;在现场试验中采用了加拿大卡普罗克(CaProco)腐蚀监测系统考察了CZ3—1和CZ3—3复合使用时对气井地下管串及井口设施的缓蚀效果.室内评价及现场监测均表明CZ3—1和CZ3—3复合使用时在含H2S、CO2、Cl-及高矿化度等腐蚀介质中有良好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代数数论的方法,在三次域中证明了不定方程x3-6x-3=3y2。无整数解.  相似文献   

19.
禾谷炭疽菌侵染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而引起的炭疽病,给各国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14-3-3蛋白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参与植物众多生理生化过程.本研究基于酿酒酵母中2个典型14-3-3蛋白序列,利用Blastp以及关键词对炭疽菌属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比对、搜索,以及通过SMART保守结构域分析,明确该菌存在2个典型的14-3-3蛋白;同时,通过对上述蛋白进行二级结构、疏水性、信号肽,跨膜结构域以及亚细胞定位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该研究为深入开展禾谷炭疽菌14-3-3蛋白功能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6-3-3并联机构物理样机结构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将有限元算法内嵌到优化算法中的优化模型求解思路.在ANSYS软件平台上,通过建立各零件参数化模型、定义设计变量、约束和目标函数等步骤,在其优化工具箱最终实现各零件结构参数的优化,为该机构物理样机的轻量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