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与成年偏头痛患者临床特点比较,探讨儿童和青春期偏头痛的临床特点.方法: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集的45例儿童和青春期偏头痛及224例成年偏头痛患者,分析其一般资料及临床特点,包括头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程度、部位、性质和伴随症状.结果:(1)儿童和青春期以及成年偏头痛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1∶1.05和1:3.48(x2=13.493,P<0.001);有先兆偏头痛占儿童和青春期以及成年偏头痛患者的比例分别为53.3%和21.9%(x2=18.754,P<0.001).(2)儿童和青春期以及成年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分别为1(1~2)次/月和2(1~3)次/月(P=0.032),持续时间分别为6(2.5~24)h和24(7.25~36)h(P=0.001),头痛程度VAS分别为7.5(6~8)和8(7~9)(P=0.002).(3)儿童和青春期以及成年偏头痛患者单侧头痛所占各自比例分别为57.8%和65.2%(P=0.345),搏动性头痛占头痛性质比例分别为55.6%和67.9%(P=0.112).(4)儿童和青春期以及成年偏头痛患者出现伴随症状的比例分别为:恶心呕吐88.9%和92.0%(P=0.501),畏光怕声60.0%和70.5%(P=0.164),不愿活动86.7%和74.1%(P=0.071).结论:与成年偏头痛相比,儿童及青春期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男女比例接近,易出现先兆症状,持续时间更短、疼痛程度较轻、发作频率更少;二者的头痛部位、头痛性质以及伴随症状相近.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紧张型头痛为临床最常见的头痛,约占头痛病人的70%~80%,我国的年患病率约为32.5%[1],临床工作中应该引起重视。疼痛部位多为枕颈部、颞部、额部,疼痛性质多为束带感、压迫感、紧缩感、爆炸感、胀痛、钝痛、酸痛。紧张型头痛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周围环境等有关,而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精神因素、心理压力、肌肉紧张等因素常可诱发。全球头痛流行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颈源性头痛患者30例,其中颞部疼痛患者行耳颞神经阻滞,顶枕部疼痛患者行颈椎旁神经阻滞,均配合手法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30例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总有效率93.3%;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结论:针对颈源性头痛的不同部位采用神经阻滞并联合手法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头痛门诊收治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情况,探究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偏头痛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焦虑抑郁评分量表分析患者睡眠质量、头痛程度及负性情绪情况,分析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伴焦虑抑郁、头痛病程与患者PSQI指数得分相关(P 0. 05);伴焦虑、抑郁症状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PSQI指数得分相比不伴焦虑抑郁患者增高(P 0. 05);慢性紧张型头痛伴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的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对比非慢性紧张型头痛伴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状存在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对于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临床上应结合患者的共患病予以规范治疗,通过降低头痛症状的发作频率,调控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以改善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睡眠障碍症状。  相似文献   

5.
中青年脑出血患者的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中青年脑出血的最新流行病学特点,为中青年脑出血的进一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年1月2日-2007年12月31日636例资料完整的中青年脑出血急诊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所调查患者当中男女之比1.60∶1.00,男性多于女性;中青年脑出血最好发于53岁(占7.40%);中青年脑出血患者职业排在前4位的依次是无业、职员、农民和干部;中青年脑出血最主要的诱因为过度活动;中青年脑出血的初发症状主要为肢体过度活动障碍386例(60.69%),头晕、头痛384例(60.38%),恶心、呕吐325例(51.10%),意识障碍242例(38.05%),失语138例(21.70%);高血压史、吸烟饮酒史及家族史比例中年组高于青年组(P0.05);中青年脑出血病变部位主要是基底节区329例(51.73%),其次是脑叶148例(23.27%);转归情况中治愈或好转432例(67.92%),未愈或死亡204例(32.08%)。结论:积极预防脑出血的发生应该从早期健康教育,适当运动,尽早控制血压,及时治疗等开始。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航天工作者的偏头痛患病率及临床特征,探讨航天工作者偏头痛的危险因素,并为偏头痛的防治提供有效策略。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 200名航天工作者进行头痛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头痛诊断问题、睡眠质量。结果:136例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患病率为12.3%;先兆偏头痛52例(38.2%),无先兆偏头痛84例(61.8%);平均年龄(33±10.72)岁;男性46例(33.8%),女性90例(66.2%);大学以上学历占比最高(92.6%);疼痛部位为单侧86例(63.2%),搏动性62例(45.6%);发作时间为4~72 h 88例(64.7%);中重度112例(72.3%);伴随症状出现畏声64例(47.1%),恶心59例(43.3%);活动加重头痛86例(63.2%);诱发因素中睡眠缺乏99例(72.8%)。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职业类型、睡眠质量组间偏头痛的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睡眠质量差者患偏头痛的风险较高(P<0.05)。结论:航天工作者偏头痛患病率较高,性别(女)和睡眠障碍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67例青年ICH患者(18~45岁)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病因及临床特点并比较不同病因青年ICH患者的年龄、出血部位和预后.结果:本组患者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病史(106例,39.7%),其次为高甘油三酯血症(81例,30.3%),吸烟(65例,24.3%);病因主要为高血压(85例,31.8%),其次为脑血管病中的脑动静脉畸形(45例,16.9%)和烟雾病(37例,13.9%);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267例,100.0%)和偏瘫例(115例,43.1%);不同病因患者年龄、出血部位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病、血液系统疾病ICH患者年龄低于高血压和脑肿瘤(P<0.05);高血压患者以基底节、脑叶出血为主,脑血管病以脑叶、脑室、基底节出血为主,脑肿瘤以脑叶和小脑出血为主;不同病因患者预后不同(P<0.05),血液系统疾病ICH患者预后最差,其次为脑肿瘤、高血压、脑血管病.结论:应结合年龄、出血部位等明确青年自发性ICH患者的病因,早期处理原发病,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就诊于神经内科门诊的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特点,旨在提高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的诊疗水平。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2月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101例偏头痛和95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采用汉密顿焦虑和抑郁量表进行焦虑抑郁测定,并同时对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状况、病程、头痛程度、发作频率进行分析。结果:44.6%偏头痛患者和55.8%紧张型头痛患者伴发情绪障碍,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有情绪障碍的概率较发作性紧张性头痛患者、无先兆偏头痛患者、有先兆偏头痛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焦虑症状的头痛患者出现抑郁症状显著高于无焦虑症状的患者,反之亦然。女性头痛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显著高于男性(P<0.05)。年龄<40岁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明显高于年龄>40岁患者(P<0.05)。收入<1500(元/月)的头痛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显著高于收入≥1500(元/月)。中、重度头痛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显著高于轻度头痛(P<0.05)。头痛病程>1年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显著高于病程<1年(P<0.05)。结论: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经常伴有焦虑抑郁。在头痛患者的诊治中,应加强对偏头痛及紧张型头痛共患焦虑抑郁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头痛门诊原发性头痛患者的抑郁焦虑共病情况。方法:使用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和7条目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对2012年10月8日至2012年12月29日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头痛门诊的原发性头痛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在225例头痛患者中,偏头痛为58例(25.8%),紧张型头痛为97例(43.1%),丛集性头痛为14例(6.2%),慢性每日头痛为56例(24.9%);头痛患者的抑郁和广泛性焦虑的检出率分别为37.8%和34.2%。慢性每日头痛出现抑郁和广泛性焦虑共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头痛(P<0.01,P=0.03)。结论:头痛专病门诊中原发性头痛的抑郁和广泛性焦虑患病比例高,和其他类型头痛相比,慢性每日头痛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共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无鼻窦炎的鼻源性头痛的诊断和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无鼻窦炎的鼻源性头痛患者80例.根据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确定解剖异常的部位,进行相应的鼻内镜手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鼻、额部反复发作性疼痛,且均存在着鼻腔解剖结构异常.66例头痛症状完全消失(82.5%);14例头痛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缓解(17.5%);总有效率100%.结论 CT结合鼻内镜技术可提高无鼻窦炎患者鼻源性头痛诊断水平,通过鼻内镜微创手术,针时不同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可使无鼻窦炎的鼻源性头痛患者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