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文提出了一种以团簇态为量子信道的受控超密编码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测量角的取值,监控者可以控制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信息发送量,并且可以控制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量子信道的纠缠度.  相似文献   

2.
提出2种方案来完成非最大纠缠GHZ态的受控量子隐形传态,2种方案的信道分别为非最大纠缠EPR对和GHZ态的复合以及非最大纠缠EPR对和W态的复合.为提高隐形传态的安全性和可控性,2种方案中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都没有直接的量子纠缠信道,发送者需要向控制者提出申请,控制者同意后进行Bell基测量,从而使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建立量子纠缠信道.随后,发送者进行Bell基测量和von-Neumann测量.接收者根据控制者和发送者的测量结果进行幺正变换,完成隐形传态.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经济的控制隐形传态,提出一种利用2个部分纠缠EPR对实现3粒子GHZ态的概率隐形传输方案.该方案首先需要发送者向控制者申请量子信道,若控制者同意,才能通过纠缠交换,使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建立量子信道.然后发送者进行一次Bell基联合测量、两次H变换和两次单粒子测量.接收者根据发送者和控制者的测量结果,引入辅助粒子,进行两次控制非门操作和相应的幺正变换,就可以得到原始未知信息态的信息,传输成功的概率为4|a|~2|c|~2.该方案可以推广到N粒子GHZ态的控制隐形传输.若增加到N个EPR对为量子信道,还可以推广到(N-1)个控制者参与的N粒子GHZ态的控制隐形传输.该方案可以很好的应对一般的窃听方式.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三比特未知量子态的可控隐形传态方案,利用2个三方共享的4粒子团簇态作为量子信道,由第三方进行控制.首先,发送者(Alice)对其拥有的3个粒子对进行3次 Bell 基联合测量,并把结果通过经典信道告诉接收者(Bob)和控制者(Charlie).若控制者同意接收者重建未知量子态,则对自己的粒子对进行 Bell基测量,并将结果通知接收者.接收者根据发送者和控制者的测量结果,对自己拥有的粒子对做相应的幺正变换,就可以重建发送者要传的三比特未知的量子态,从而实现可控隐形传态  相似文献   

5.
提出利用一个三粒子部分纠缠GHZ态作为量子信道,实现三粒子GHZ态从发送者传送给两个接收者中任意一个的概率隐形传态方案.若发送者进行一次Bell测量和两次Hadamard门操作后,想得到所需传送的三粒子GHZ态的接收者端引进两个辅助粒子,进行两次控制-非操作,同时根据另一个接收者对手中粒子进行Hadamard门操作后的测量结果实施一个适当的幺正变换,可以一定的概率成功地隐形传送三粒子GHZ态.此方案可推广至隐形传送k粒子GHZ态,这时也只要用一个三粒子GHZ态作为量子信道,但想得到所需传送的k粒子GHZ态的接收者端需引进(k-1)个辅助粒子,进行(k-1)次控制-非操作.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个决定性的传输2粒子未知态的量子隐形传态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发送者 Alice 和接收者Bob共享一个5粒子团簇态.首先,发送者Alice对自己手中的粒子做一次5粒子von-Neumann联合测量,并把测量的结果通过经典信道告诉接收者 Bob.接受者 Bob 根据发送者 Alice 通知的测量结果,对手中的粒子做相应的幺正变换,就能够获得发送者Alice想要传输的2粒子未知态.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1个以6粒子团簇态为量子信道实现2粒子未知态的受控分级量子通信方案。不同的接收者因其受发送者的信任程度不同而对未知态的恢复能力也不同。发送者对手中的3个粒子做1次 von-Neumann 联合测量,控制者根据不同的接收者或自己做局域测量或联合测量。接收者收到2次测量结果后做相应的幺正操作可恢复未知态,完成本次的量子通信。  相似文献   

8.
量子广播信道是量子网络通信的基础。信道容量是信道最基本的特征,要利用信道进行有效可靠的通信,必须首先知道信道的容量。研究一个发送者、两个接收者的量子广播信道的容量问题。利用纠缠产生编码定理,求证了含噪量子广播信道容量定理,获得了含噪量子广播信道的经典-量子容量区域和量子-量子容量区域,并将该定理推广到量子去极化信道中,计算得到量子去极化广播信道的经典-量子容量区域。  相似文献   

9.
提出利用一个三粒子纠缠GHZ态和两个二粒子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实现任意的三粒子纠缠态从发送者传送给两个接收者中任意一个的量子隐形传态的方案.首先考察量子信道是最大纠缠态的情形,然后进一步考察量子信道是非最大纠缠态的情形.在量子信道为非最大纠缠态时,通过引进一个辅助粒子,并构造一个幺正变换矩阵,可以8 bdf 2概率成功地隐形传送任意的三粒子纠缠态.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个以4粒子Cluster态和3粒子GHZ态作为量子信道实现单粒子未知态的分级量子通信方案.在本方案中,Alice发送一个量子态信息给6个接收者.首先,发送者对自己的2个粒子做Bell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发送给所有的接收者;其次,接收者分别对自己的粒子做单粒子测量;最后,需要恢复秘密的接收者在部分或者所有接收者的帮助下,对接收到的测量结果做相应的幺正操作即可恢复未知态,完成本次量子通信.从外部攻击和内部攻击2个方面对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讨论,并证实其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转矩控制和悬浮力控制之间成功实现解耦是电机稳定悬浮工作的关键。磁场定向控制能实现电机励磁和转矩控制的解耦。简要介绍了基于转矩绕组气隙磁场定向控制的无轴承异步电机的原理,较详细地分析了问接气隙磁场定向控制系统的解耦算法,并应用该算法实现了悬浮和转矩控制的解耦,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间接气隙磁场定向控制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参数自整定模糊PID的汽车纵向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汽车纵向动力学控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基于两车的纵向自动跟踪的控制问题.建立了两车跟随运动的二阶模型,并设计了加影制动的逻辑切换规律.应用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对PID的3个参数进行调节,控制被控车与导航车的车间纵向相对距离和纵向相对速度误差的变化范围,以达到汽车纵向控制的目的;利用小增益定理,得到了模糊PID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充分条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一般模糊控制相比,减少了系统的超调量,增强了动态抗干扰能力,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较好地解决了快速性和小超调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宝钢冷轧一般连续处理生产线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Level2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时各级控制系统间的通讯方式,主要包括以TCP/IP Socket电文方式来完成生产控制系统Level3与过程控制系统Level2系统之间通讯;使用MICROSOFT公司.NET框架推出的信道技术实现过程控制系统内部通讯以及采用OPC开放控制协议实现过程控制系统Level2与基础自动化系统Level1之间通讯,最后给出了宝钢冷轧过程控制系统L2的一种典型架构。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得激光功率跟随加工速度按照所需比率同步变化,建立了材料单位面积激光功率与切缝深度、激光器控制信号与输出功率间的函数关系.结合闭环控制策略,实现了任意材料、任意有效切缝深度下的激光功率控制以及激光功率与运动的精确同步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能够保证一致的切缝深度,获得均匀一致的切割质量;其功率控制精度约为1.47%,切缝深度误差在1%以内.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得激光功率跟随加工速度按照所需比率同步变化,建立了材料单位面积激光功率与切缝深度、激光器控制信号与输出功率间的函数关系.结合闭环控制策略,实现了任意材料、任意有效切缝深度下的激光功率控制以及激光功率与运动的精确同步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能够保证一致的切缝深度,获得均匀一致的切割质量.激光功率控制以及功率与运动的同步控制在要求高质量的激光切割加工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起-停"巡航控制系统的纵向车距控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单一设计距离控制中出现的速度滞后问题,综合考虑速度和距离的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起停"巡航控制系统的纵向车间距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控制器的设计中引入了控制因子,建立了兼顾速度和距离控制的目标性能函数,并对控制因子的取值作了讨论。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使速度滞后的问题得到改善,同时控制器对质量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新型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预测函数控制(PFC)与传统的广义预测控制(GPC)的联系.首先推导了基于含有色噪声的自回归增量滑动平均(CARIMA)模型的预测函数控制的控制律,然后通过选取不同的基函数获取PFC控制律的形式并与GPC控制律进行比较.从而证明了在一定的基函数的选取方式下,基于CARIMA模型的PFC算法和GPC算法是等价的.揭示了PFC与GPC两者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为PFC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18.
在GPS定位测量逐步发展的今天.用GPS控制点发展较低等级的导线已势在必行。根据GPS控制点的布设特点,讨论能否在GPS点间发展精度满足小地区不同要求的导线是文章的写作宗旨。文章通过对GPS点间缺少方位角条件导线的分析,探讨了使其精度提高的相应方法,论证了在GPS点间敷设缺少方位角条件的导线对满足小地区不同要求的测量工作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热轧带钢板形板厚反馈解耦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宽带钢热连轧过程中,板形控制和板厚控制本质上都是对轧制过程中有载辊缝的控制,因此两者各自的控制回路必然存在着相互耦合的关系,这种耦合关系严重影响热轧宽带钢板形板厚综合质量的提高.本文在建立板形板厚耦合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反馈解耦控制方法,实现了板形板厚的解耦控制.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解耦控制环节的引入,基本消除板厚控制和板形控制之间的影响,尤其是消除辊缝调节对板凸度的连带干扰,解耦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汽轮机高压调节阀在进行单阀/顺序阀模式切换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高压转子-轴承系统振动异常增大的问题。通过对实际机组异常过程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高压调节阀门切换时振动异常与阀位晃动存在相关性。在实际机组上开展验证实验,通过优化阀门流量特性减小调节过程阀位晃动,可以消除了这一异常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