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病因和治疗结果.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自1998年12月-2003年3月治疗并随访观察的1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56岁(43-75岁),采用Vancouver分型,A型2例,B2型7例.B3型1例,C型1例。采用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6例,其中1例为非手术治疗后骨折畸形愈合行翻修术。采用长柄假体翻修联合异体皮质骨板固定5例.其中使用非骨水泥型远端固定假体4例.使用骨水泥型假体1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5.6个月(7~50个月)。9例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3-6个月),2例骨折未愈合。均为非手术治疗病例,手术治疗6例骨折均愈合。至目前为止,7例假体稳定,1例翻修术后出现连续的影像学透亮线.3例假体松动,假体稳定的患者功能好于假体松动者.假体稳定患者的Harris评分平均91分。所有异体皮质骨板在1年内均与宿主骨整台.没有异体皮质骨板骨折发生。结论:假体稳定的A型骨折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对于B1型和C型骨折,如无手术禁忌证,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于假体松动的骨折患者,使用长柄远端固定非骨水混型假体联合异体皮质骨板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类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我国深入的开展,尤其是非骨水泥型假体的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亦日益多见。因其需要很长时间的随访,准确的发生率较难获得。Beal报道发生率是2,5%~27.8%,Sehwatz等报道人工关节翻修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高于初次置换者,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4.1%~27.8%)高于骨水泥型假体置换者(小于3%)。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温哥华术后骨折分型标准,共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13例.结果 1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4例,良5例,中3例,差1例.其中1例不愈合,其余12例获骨性愈合.结论 对此类骨折应根据近期影像资料进行周密的术前计划,结合骨折部位、假体稳定性及骨储备情况等因素,选择治疗方案.使用钢丝环扎、非骨水泥型长柄翻修联合应用异体皮质骨板及局部植骨是处理不同类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21例,19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按照Vancouver分型标准进行分类,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包括: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钢缆固定,同时结合异体骨板固定,关节翻修术等。结果术后随访2~6年,平均5年,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4~9个月),在最后随访时均有比较好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6分(78~92分)。结论按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类型,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全面术前计划,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临床上颇具挑战性的难题,已成为继假体松动和复发性脱位之后导致髋关节翻修的第3位最常见原因。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难度大,手术失败率高,且有一定的致死率。正确认识并避免导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掌握股骨假体周围的Vancouver分型及各类型骨折的治疗原则,是获得可靠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临床上颇具挑战性的难题。Vancouver分型涉及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位置及稳定性、假体松动情况、股骨近端骨量等,是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分型方法。伴有假体松动的Vancouver B2型和B3型骨折占50%以上,因此预防和治疗THA后假体松动和(或)骨溶解很重要。针对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等已成为热点,伴感染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股骨假体周围多次骨折以及内固定失败的防治也见诸报道。该文就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近年来不断增加,已成为继假体松动和复发性脱位之后导致髋关节翻修的第3位最常见原因。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难度大,手术失败率高,有一定致死率。认识并避免导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正确掌握各类型骨折的治疗原则,准确判断股骨假体的稳定性,并选择适当的内固定或翻修方法,是获得可靠治疗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FF)的临床效果.方法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FF 12例,其中Vancouver AL型3例和B1型7例应用带螺钉锥形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结合钢丝内固定,C型2例行带螺钉锥形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固定,骨缺损给予植骨处理.结果 本组随访8~3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畸形愈合及骨不连,无假体松动,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FF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及病变髋关节日益普及,并逐渐走向成熟,手术指征较以前有所放宽。但并发症随之日见突出。避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失误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提高手术质量及疗效是医患双方均关心的问题。我们回顾2000年1月~2003年12月共行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127例,对其中7例出现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并发症作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0.
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黄海  卫小春 《实用骨科杂志》2007,13(8):475-476,488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系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为0.1%~3.2%,非骨水泥型发生率为4.1%~27.8%,翻修术后发生率为4%~20%。近年来,随着髋关节置换术的增加及患者年龄的增高,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高。对此类骨折进行合理的分型,将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疗效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正>2008年1月~2018年6月,我科对9例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行再次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9例,男5例,女4例,年龄47~81岁。生物型假体7例,骨水泥假体2例。初次置换术后骨折时间1~14年。骨折Vancouver分型:B1型3例,B2型3例,B3型2例,C型1例。1. 2治疗方法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取大转子外侧纵行切口。B1型骨折因股骨假体柄无松动,直接行骨折复位,钢丝或钛缆环扎固定; B2型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对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进行手术,包括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加锁定钢板固定术、环抱器固定术以及锁定钢板固定术等几种手术方法。结果 7例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骨折愈合时间为2~6个月,平均3.5个月。手术前髋关节H arris平均分值为84分,术后髋关节为78分,无骨折不愈合、松动、假体感染及深静脉栓塞形成。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处理,应根据骨折类型、骨骼的质量及患者的经济情况等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后假体周围骨折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多见,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但目前相关文献中并没有相对系统地梳理TKA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分型以及治疗,对临床工作在相关问题处理上带来不便。本研究通过查找国内外著作、文献等,对TKA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分型以及治疗方面进行系统性综述,从而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钢缆环扎、锁定钢板内固定、加长柄翻修术结合钢缆环扎或结合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等方法治疗1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结果 8例获得骨折愈合,1例加长柄翻修结合钢缆环扎内固定的B3型和1例锁定钢板内固定C型骨折未愈合。结论利用Vancouver分类系统,制定手术方法,确定治疗方法治疗假体周围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eriprosthetic femoral fracture,PFF)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 2003年3月-2011年1月,收治7例Vancouver B1型PFF患者。男2例,女5例;年龄57~78岁,平均69.2岁。关节置换术后6~102个月发生骨折。骨折原因:摔伤5例,交通事故伤2例。骨折至手术时间为3~7 d。3例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4例锁定钢板联合同种异体皮质骨板固定。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96个月,中位时间21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8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3~91分,平均83分。X线片检查示,与术前比较假体位置均无变化,边缘无透亮线,无松动临床表现。结论使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或锁定钢板联合同种异体皮质骨板治疗Vancouver B1型PFF,固定牢固,术后恢复良好,是较好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李欣  雷孝勇  康大为 《中国骨伤》2023,36(11):1036-1040
目的:构建评估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术后假体周围发生骨折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9年2月行THA患者538例为研究对象,男318例,女220例,年龄40~60(50.79±6.37)岁。根据对所有行THA患者跟踪随访3年的结果,将其分为无骨折组506例和骨折组32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行THA患者术后假体周围发生骨折的影响因素;构建行THA患者术后假体周围发生骨折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估该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区分度。结果:骨折组行THA患者中存在骨质疏松状态、有外伤史、有髋关节翻修占比高于无骨折组(P<0.05),骨水泥型假体占比低于无骨折组(P<0.05)。骨质疏松状态[OR=4.177,95%CI(1.815,9.617),P<0.05],外伤史[OR=7.481,95%CI(3.104,18.031),P<0.05],髋关节翻修[OR=11.371,95%CI(3.220,40.153),P<0.05]是影响行THA患者术后假体周围发生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骨水泥型假体[OR=0.067,95%CI(0.019,0.236),P<0.05]是影响行THA患者术后假体周围发生骨折的独立保护因素。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 χ2=7.864,P=0.32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行THA患者术后假体周围发生骨折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92,敏感度为87.5%,特异性为77.7%。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行THA患者术后假体周围发生骨折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区分度较好,有益于临床预测行THA患者假体周围是否发生骨折,为进行个体化预防骨折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其应用日益广泛,并发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病例在临床上日趋多见。因此类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同时因假体的存在致骨折处理的难度增大。我科自2000年4月~2006年12月收治7例髋关节置换术后不伴有假体松动的并发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图1。),行T型钛板加钛缆(瑞士普鲁斯公司)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mplasty,THA)是目前治疗严重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其术后股骨近端骨的吸收造成假体远期松动,需要再次行翻修手术,如何解决假体松动仍是关节外科一个难题。影响全身骨量的因素很多,如年龄、性别、体重、废用、饮食结构、种族、生活方式等有着或多或少的某种联系;本文重点在于探索假体类型、固定方式对周围骨量影响。目前主要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按照Gruen’S分区监测假体周围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本文就影响假体周围骨量的因素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0.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仍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灾难性的并发症,虽然目前采用很多预防措施,但目前初次手术感染发生率仍在0.5%~1%,翻修手术甚至可以达到16%.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多重的手术打击,而且耗费了巨大的医疗资源,而随着我国社会人口逐渐老龄化,其绝对数字正逐年增高,因此如何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骨科医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