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结肠造口患者用气囊导尿管行清洁灌肠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肠造口患者清洁灌肠的常用方法是从结肠造口将灌肠液灌入肠道,但如何将灌肠液完全灌入肠道,不从造口处反流是一大难题。我们根据结肠造口的生理特点及气囊导尿管结构原理,2004年2月~2005年1月对6例结肠造口患者进行清洁灌肠的肠道准备,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1~58岁,平均32·5岁。均为结肠造口患者,其中乙状结肠癌术后行暂时性结肠造口4个月4例,直肠癌M iles术后永久性单腔造口、结肠刀刺伤和坠落伤后结肠造口各1例。1·2方法1·2·1物品准备:灌洗液为400~500 m l生理盐水或0·1%~0·2…  相似文献   

2.
腕部屈侧各种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复杂,位置表浅,神经、肌腱、血管等组织极易受伤,伤后一旦贻误诊断或治疗不当,可造成患者手部功能障碍,甚至残疾。我院2000年10月~2005年6月共收治腕屈侧切割伤226例,其中13例早期在外院处理不当,占5·8%。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7~45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玻璃割伤5例,刀砍伤、锐器刺伤各4例。伤后第1次治疗后1周~1个月就诊。1·2临床表现拇指、食指、环指末节屈指功能丧失,术后手指麻木,腕部伤口处疼痛较重,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初步判定均因早期手术处理不…  相似文献   

3.
我院1992~2006年共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480例,术后发生膀胱造瘘口不愈合22例,发生率4·6%。现将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年龄60~75岁。术前诊断:前列腺增生18例,前列腺癌4例。均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发生膀胱造瘘口不愈合时间为术后1~2个月20例,2~4个月2例。1·2治疗及结果本组经造瘘口行瘘管切除加尿道引流术6例,经膀胱再建颈口冷刀切开、经尿道扩张加瘘管引流术各2例,均治愈;另12例多次行尿道扩张术,漏尿情况好转。2讨论2·1膀胱造瘘口不愈合原因2·1·1手术操作因素:①切除的前列腺过…  相似文献   

4.
直肠癌行Miles手术行永久性腹壁造口 ,结直肠损伤或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解除梗阻可行结肠造口粪便转流术。结肠腹壁造口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上造成了巨大负担 ,围手术期的精心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 ,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自 1990年 1月至 2 0 0 2年 3月 ,我院所作结肠造口 15 3例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5 3例 ,男 10 7例 ,女 46例 ,年龄最大者 72岁 ,最小 18岁 ,中位年龄 5 3岁。直肠癌病人行Miles手术 13 8例 ,晚期结直肠癌并肠梗阻行结肠腹壁双腔造口术 7例 ,Hartman手术 5例 …  相似文献   

5.
刘晓文  刘新文  蔡丹  向赟 《护理研究》2007,21(26):2411-2412
小儿旷置结肠炎是指各种原因行肠造口术使肠内容物流出转向后,发生于旷置结肠、直肠的非特异性炎症[1]。旷置结肠炎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肠瘘口闭合效果,通过对87例小儿肠造瘘旷置肠管的内镜检查结果分析,运用药物对旷置肠管进行保留灌肠,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999年9月—2006年8月我院收治87例肠造瘘患儿,其中男66例,女21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11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均在3个月以上。原发疾病:肠道损伤19例,肠梗阻55例,先天性肠道疾病13例;手术方式:双腔造口术60例,单腔造口术27例;造口部位:末端回肠造口66例,结肠造口21例…  相似文献   

6.
对创伤性脾破裂如果处理不当,易造成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目前治疗方法多是切除破裂的脾脏,为降低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PSI)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我院1991~2004年针对脾脏破裂的部位,选择性行脾修补术1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中,男9例,女2例;年龄16~47岁,平均31·5岁。脾损伤原因:车祸伤8例,坠落伤2例,刺伤1例。脾损伤部位:下极7例,上极、近脾门各2例;2处裂伤4例,3处裂伤1例。合并左侧肋骨骨折8例,失血性休克5例,肝破裂2例,左侧血气胸、左肾挫裂伤各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均在8小时以内。1·2手术方式本组均为…  相似文献   

7.
多发伤时应警惕隐蔽性腹部闭合性损伤(附1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1年12月~2004年6月共收治多发伤429例,有169例存在隐蔽性腹部闭合性损伤,占39·4%。其中19例被延误诊治,误漏诊率11·2%。现分析原因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16~62岁,平均41岁。我院首诊11例,外院转入8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例,坠落伤4例,塌压伤2例,刀刺伤1例。1·2创伤情况本组均有两处以上损伤。腹部创伤情况:脾破裂7例,脾挫伤4例;肝破裂5例,肝挫伤、胃刺伤、回肠挫伤各1例。合并伤情况:肋骨骨折、血气胸各7例,颅脑损伤2例,骨盆骨折并腹膜后血肿、股骨骨折各3例,面部塌陷伤2例,心包刺伤、右肺挫…  相似文献   

8.
由于肝脏体积大,质地脆,一旦遭受暴力容易损伤,发生腹腔内出血或胆汁泄漏,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胆汁性腹膜炎,后果严重[1]。因此,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迅速控制出血,积极处理合并伤,是提高肝损伤治愈率的基本措施。我院1997年1月~2002年1月收治肝损伤40例,治愈38例,治愈率95%。现就治疗体会作一总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12~65岁,平均年龄4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0例,坠落伤12例,刀刺伤5例,其他原因致伤3例。1·2损伤情况闭合性损伤31例,开放性损伤9例;单纯性肝损伤4例,复合伤36例。合并伤:颅脑损伤16例,四肢伤12例,…  相似文献   

9.
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会阴阴囊岛状皮管一期尿道成形术[1] 用于治疗 13例尿道直肠瘘患者 ,疗效满意。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3例患者年龄 3~ 6 8岁 ,平均年龄 2 6岁。病程 3~ 5 0个月 ,其中 2例系前列腺切除术损伤所致 ,9例系骨盆骨折损伤尿道及直肠合并感染所致 ,2例为先天性无肛合并尿道直肠瘘肛门成形术后。入院前均行乙状结肠造瘘。膀胱尿道造影显示瘘口位于尿道前列腺部 2例 ,膜部 9例 ,球部 2例。合并后尿道狭窄 9例 ,其中 5例有窦道形成 ,3例合并膀胱憩室。术前有 4例发…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90~2004年11月收治腹部手术后早期再手术74例,现将其原因与对策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4例,男50例,女24例;年龄6~75岁,平均47·6岁,以45~65岁最多。再手术与首次手术间隔1~37天。首次手术部位:小肠19例,阑尾13例,胆道9例,胃、十二指肠9例,剖腹探查8例,腹外疝6例,结肠及脾脏各3例,肝脏与卵巢各2例。首次手术中急症手术53例,择期手术21例。1·2再手术原因与治疗结果再手术原因均为首次手术并发症和出现意外情况,再手术结果见表1。表1腹部再手术原因与治疗结果(n=74)再手术原因例数治愈死亡腹腔脓肿、腹腔感染19 17 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便秘致结肠穿孔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80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例老年便秘致结肠穿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均为习惯性便秘患者,发病前未排便时间最短4 d,最长13 d,平均7.5 d。术前均未明确诊断,考虑结肠癌性穿孔4例,上消化道穿孔、急性阑尾炎化脓并穿孔各1例。均经手术探查及病理检查明确病因。穿孔位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3例,乙状结肠肠襻2例,降结肠1例。3例行部分乙状结肠及直肠上段切除Hartman造瘘术,2例行穿孔修补近端结肠双腔造瘘术,1例行穿孔修复襻式造瘘术。5例痊愈出院,1例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结论便秘是导致老年人自发性肠穿孔的高危因素,预防及治疗便秘可防范由此导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96年7月至2006年7月行1期手术治疗外伤性结肠破裂3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15~60岁,中位年龄45.2岁,其中刀刺伤7例,车祸13例,挤压伤3例,高处坠落伤2例,结肠镜检查伤4例,打击伤3例。损伤部位:升结肠8例,横结肠4例,降结肠10例,乙状结  相似文献   

13.
高丽萍 《护理研究》2007,21(3):228-229
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后永久性结肠造瘘口术是目前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方式[1]。其本身已经使病人生活不便,若造瘘口有并发症,则病人会更加痛苦。为减轻老年病人术后的痛苦,现对我院168例直肠癌行Miles手术的老年病例发生结肠造瘘口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1991年—2002年共有317例直肠癌行Miles手术的病例,其中超过60岁以上老年病人168例(老年组),60岁以下的病人149例(对照组)。老年组男106例,女62例,年龄61岁~83岁;病理:直肠腺癌140例,直肠黏液腺癌21例,肛管鳞癌4例,直肠平滑肌肉瘤…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脾破裂在腹部损伤中最常见[1],多病情复杂,诊治困难。我院1985年1月~2005年7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58例,现就其诊断及救治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8例中,男107例,女51例;年龄7~65岁,平均32·5岁。外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08例(68·36%),坠落伤22例(13·92%),打击伤13例(8·23%),刀刺伤9例(5·69%),挤压伤6例(3·8%)。受伤至就诊时间15分钟~12天,平均20·2小时。1·2临床表现本组闭合性损伤146例,开放性损伤12例,其中单纯性脾破裂133例(84·18%),合并其他脏器损伤25例(15·82%);合并肋骨骨折、血气胸8例(5·06%),颅脑损…  相似文献   

15.
我们收治乙状结肠外伤19例,其中医原性损伤14例(5例系院外转入),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男12例,女7例,年龄23~65岁。 发病原因:下腹部钝性损伤3例;穿透性损伤1例;会阴部刺伤1例;钡灌肠损伤2例;纤维结肠镜检损伤4例;乙状结肠镜检损伤3例;刮宫损伤5例。 病变部位及程度:本组病例确诊后均早期剖腹探查,发现损伤在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及乙状结肠下  相似文献   

16.
肾脏刀刺伤系相对特殊的肾损伤,出血迅速并发其他脏器损伤,急救处理得当,能挽救生命,保全肾脏。我院自1995-03~2006-01共收治肾脏刀刺伤患者8例,经急诊抢救处理,均成功修补肾脏,脱离危险,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例均为男性,年龄18~46岁,平均27岁。刺伤至急诊时间为20~140min,平均50min。左肾刀刺伤5例,右肾刺伤3例。均无肾蒂损伤。肾脏刺伤裂口长度为3·5~8cm,平均5·4cm;深度2~4cm,平均2·4cm。裂口大体平行肾脏纵轴者5例,横向者3例。刺入创口位于背侧7例,腹侧偏外1例。并发肋骨离断伤5例,胸膜破裂6例,肺挫伤2例,脾破裂1…  相似文献   

17.
申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5):1106-1107
对我院1995-05~2006-05诊治的妇产科手术后肠梗阻23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剖宫产术后16例,妇科术后7例。年龄:产科22~36岁,妇科38~54岁。产科孕周36 1~42 4周,均为初产妇,单胎妊娠。剖宫产原因:活跃期停滞7例,重度妊高征3例,重度贫血1例,社会因素5例。16例术式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新式剖宫产11例。妇科均为已婚患者,子宫次全切2例,子宫全切4例,腹腔镜手术1例。本组均为硬膜外麻醉。产科手术时间均在1 h以内,妇科手术时间均在2 h以内。本组手术均无大出血及损伤。1.2临床表现本组发病时间为术后2~5 d,患者主要症状为进…  相似文献   

18.
1999年1月~2005年1月,我院对68例病因治疗效果不佳的足下垂患者采用胫后肌移位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男49例,女19例;年龄27~56岁,平均43·5岁。1·2足下垂原因单纯腓总神经损伤37例,坐骨神经损伤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腓总神经纤维瘤2例。于损伤后14个月~6年来本院治疗。左足32例,右足36例。11例18个月前行腓总神经和坐骨神经修复,肌电图示功能无恢复,症状无缓解。1·3临床表现本组均有跛行及足下垂,踝关节背伸肌肌力0~1级,23例足背及小腿外侧感觉障碍。1·4手术方法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先取足内…  相似文献   

19.
下肢骨折中伴腘动脉损伤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损伤,能否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不但关系到肢体的存活,且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危。我院1999年1月~2005年2月共收治下肢骨折伴腘动脉损伤1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1·5岁~62岁。致伤原因:胫腓骨上段骨折7例,股骨下端骨折4例,膝关节脱位伤2例。伴失血性休克5例,神经损伤3例,深静脉损伤2例。8小时内就诊8例,8~12小时就诊3例,>12小时就诊2例。手术距发病时间5~16个小时,平均8.5小时。1·2临床表现本组入院时均表现为创口出血呈喷射状,多合并下肢软组织碾挫伤,肢…  相似文献   

20.
低位肠造口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造口手术作为肠道肿瘤、外伤、炎症及先天畸形等的一项外科治疗手段,由于对患者身体外形和排泄方式的改变,给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带来严重影响。低位肠造口位于大肠低位,肠道细菌多,造口部位易感染,带来了相关并发症。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3年1月~2006年5月共收治低位肠造口患者4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6例,男性34例,女性12例,年龄45~78岁,其中永久性肠造口40例,临时性肠造口6例。2护理2.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前患者的心理问题来源于2方面:一方面是对疾病的恐惧感,另一方面是对身体外形改变的担心。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