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怀才不遇”情结与韩愈的人才利用思想□张玉璞在中国文学史上,“感士不遇”一类的文章俯拾即是,它已成为古典诗文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主题。我们在进行韩愈研究时,更深切地感受到充斥其诗文中的那种郁勃难平的“怀才不遇”之愤、之恨、之不平;从而也进一步发现,浓厚...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自青年到老年,一直关注、研读韩愈诗文,还在自己的诗文中点化或引用过韩愈的不少诗文,毛泽东对韩愈诗文进行了实事求是地一分为二地全面分析和评价,为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将古代文化遗产转化为现代文化财富,树立了光辉榜样。  相似文献   

3.
<正> 对于韩愈的诗文创作,有人认为“韩昌黎文与《语》《孟》出入,而喜玉川、刘叉、东野等诗,至于自作,亦效其语,何诗文不同也”;也有人认为“设想奇,造句亦奇,公之诗文,其用笔同出一机轴”。那末韩愈诗文究竟是同是异,走着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本文拟从韩愈对散文和诗歌的理论主张及创作实践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早期的诗文充满着建功立业的锐气,具有“政治审美”的特质;贬谪后的诗文多为骚怨之作,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沉思和求索,呈现其对生命价值的体认和追寻。在诗文创作的道路上,柳宗元经历了从政治焦灼到文化立身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5.
代亮 《船山学刊》2009,(3):32-35
曾国藩在为学及立身行事上推崇韩愈,至日之为“千古大儒”。同时对韩愈诗文也揄扬不已,他既借鉴韩诗的一些技法,又心仪于韩诗的“兀傲”及“诙诡”;对韩文则关注尤多,更以其倔强之气与雄奇之风相倡.具有鲜明的当下针对意义。  相似文献   

6.
韩愈为什么没有参加王叔文集团任晖(江苏教育出版社)贞元十九年,韩愈、刘禹锡、柳宗元三人同官监察御史,且“吾尝同僚情可胜”①,为什么刘、柳成了永贞革新集团的重要人物,而韩愈却作了很多诗文,并在所撰《顺宗实录》中否定刘、柳的参政行为,攻击二王呢?历代论述...  相似文献   

7.
感知、情感、理性,是文学作品审美意识的主要构成因素。过去,词学研究者习惯于把审美视角放在词的情感表现层,而对审美感知、审美理性却未给予充分的注意。其实人的审美认识是由多重成分所组合,各个层次相互之间也是持续交流,互为融合的。王国维曾说,李煜词“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此即是说,在观照、评估个体生命存在价值的同时,人生的反省也包含了对全体人类生命形式的认识。审美理性实质是将个体生命与外在现实的相互关系作为审视的对象,具体解悟人与社会、生命与存在、自然与宇宙的矛盾统一。与审美情感相比较,审美理性似乎居于更高的层次,与外在相隔一段距离,而不是如审美情感更偏重于主体对现实的直接感发。故审美理性层常存有主体自身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主体意志的表现倾向较为自觉。在词中,审美理性层更充分地体现出个体的人生观念、宇宙意识,人格精神的表现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人文思想个性抉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文化个性呈现了极其特殊的审美意义。其人文美学意义在于他所具有的独特的生命哲学思考与思想、人格的展现 ,表现了渊于儒道 ,又游离于儒道的独立审美特征。他的生命、自由、“真”、“和”思考与实践等方面的史实与理论展现出他在哲学、美学方面的独到见解和实践 ,其人文思想个性的深刻内涵在于 ,对生命的思考是陶渊明诗文的根本主题 ,自由是陶渊明的本质思想 ,“真”、“和”是陶渊明的基本人格  相似文献   

9.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盛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而道济天下之溺。”陈寅恪《论韩愈》中评说韩愈是“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先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也。”殊为经典之论。本文无意就韩愈历史地位再作赘论 ,亦因现有韩愈诗文之论详矣 ,而对其辞赋显得相对漠视 ,或者说论赋较多隐没在文论诗论之中。本文则试图立足于辞赋这种文体本身的演进流变和它与古文的相互比较中观照韩愈的辞赋观念与辞赋创作。一、韩愈的辞赋观念(一 )与韩愈明道奉儒的文论观念相对照的是韩愈在赋论观念上的重情崇骚。作为古文运动极盛时期的核心人物 ,韩愈以孔孟儒…  相似文献   

10.
朱熹评赞韩愈:“愈博极群书,奇辞奥旨如取诸宝中物。”司空图评云:“韩吏部歌诗累百首,而驱驾气势,若掀雷抉电,撑决于天地之间。”《蔡宽夫诗话》云:“韩退之诗,豪健奔放,自成一家”。他们都把文气作为评价韩愈诗文的重要尺度。从韩愈的文论和创作实践来看,他也确实非常重视文气。“气”——文气,作品的猛骏气势和深刻感人的思想感情,是我国古代文学思想的重要范畴,是韩愈文学思想的根基。  相似文献   

11.
韩愈的诗学观和诗歌创作受到《毛诗》及其经学阐释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对韩愈"称道盛德"的诗学观念和模仿《毛诗》的诗歌创作产生过负面作用,而对其"舒忧娱悲"的抒情理论和抒情诗创作却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可断句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前"与"字作连词,后"与"字训为语气词"欤",意谓"孔子很少谈及功利与命运,这是仁德的(一个方面)。"这种解释方式符合孔子"仁"的思想体系,且能从《论语》中找到语法依据。  相似文献   

13.
唐代杨倞所著《荀子注》,征引了"韩侍郎"的一些观点,此"韩侍郎"即韩愈。韩愈的注文有得有失。荀子和韩愈在人性论的立论方式方面有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陆贾《新语》的思想倾向以儒家为主 ,内容包括仁义为本的德政观、与民休息的民本观、重教化轻刑罚的德刑观。他上承孔孟德治仁政思想 ,下启贾谊、董仲舒德法相辅、德治为主的主张 ,对汉初治国理念的确立及走向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熊健美 《阴山学刊》2009,22(3):32-34,112
清末苏州诗人江浞遭逢离乱,半生辗转闽浙苏三地,生命历程与行旅密切联系,毕生心力凝结为《伏敔堂诗录》,诗集中行旅诗歌占百分之四十之多,这些诗歌记行述闻见,以漂泊回归为内核,辐射出孤独、深愁、思乡、回归四类情感主线,于山程水景中抒写出一颗乱世愁郁的心魂。  相似文献   

16.
戴金波 《云梦学刊》2014,(4):104-108
韩愈一生多次经过湖湘地区,在多次的湖湘之旅中,首贬阳山及其量移江陵,是其比较特殊的一段经历,这段时间其创作收获颇丰,光是往返湖湘期间就先后创作了三十多首诗歌。这些湖湘贬谪诗描绘湖湘胜景,抒发含冤受屈的愤懑的怨恨,揭露中唐时代的政治黑暗,一些诗歌成为了韩愈诗作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7.
丰子恺论艺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凌云 《云梦学刊》2007,28(5):123-127
“艺术心”、“艺术”、“艺术教育”是丰子恺论艺术教育的三大层面。培植“艺术心”,要开启“同情心”,护养“童心”;艺术保住“绝缘”的状态能认识和揭示作为宇宙真相的“最高的真理”,艺术的效用在于陶冶情感,培养健全、完整的人格;艺术教育之精神在于生活的艺术化、社会的艺术化,走向审美的人生境界。丰子恺论艺术教育,主张拒斥与超越日常沉沦,既肯定个体本真的存在价值,又关注社会诗意的自在状态,对于当前的艺术教育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韩愈时"情"的独特规定可以概括为:一种源于主体自觉的道德激情.其要点有二:一、"情"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情感的抒发、宣泄,而是带有强烈的道德属性;二、"德"并非外在的道德规约,而是道德主体的自我决断.韩愈的抒情观很难在"言志"与"缘情"两大传统中找到一个非此即彼的归属.对两种传统,他都是承中有变,在继承和扬弃中确立了"情""德"并重,张扬主体的抒情观.这种抒情观,本身即是抒情与明道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郑祯玉 《云梦学刊》2010,31(1):44-50
余光中以“高洁的烈士”与“不朽的汨罗江神”写屈原;以“神话中的大鹏鸟”与“江神”(长江之神)看苏轼;并从文学不朽的角度,以屈原、苏轼传世的名句,加以点染转化,为二人塑造形象。不管这些诗句原先所指陈者为何,如今余光中都用这些隽言名句,拍合到屈原、苏轼的身上来,这种巧妙的神合,在在显出余氏的匠心。  相似文献   

20.
范知欧 《学术探索》2010,(4):134-139
于慎行是晚明文坛具有一定影响的重要作家,其文章理论能够不为门户宗派的藩篱所囿,自成一家言,在古代文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于慎行是一位曾受"七子"影响的过来人,与复古派有着深厚的渊源,因而得以入室操戈,对七子派领导的文学复古运动展开了全面深刻的反思和总结。他目击晚明文坛流弊,主张正文体,而以宗经和务学为其疗治之方,已隐开明清之际汲古返经的文论主张的先绪。他论文以虚,标举"神会",主张"文以神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