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转炉炼钢工序通过设备机械化、控制程序化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部分自动化操作。将生产工艺技术与机理分析、检测技术和信息技术等进行深度融合是提升钢铁行业整体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的有力手段,转炉冶炼过程自动控制技术的规范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是必然发展趋势。概述了转炉炼钢自动控制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对转炉自动控制系统、冶炼过程计算模型、冶炼终点碳温控制和预测模型及炉渣泡沫化预测模型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梳理,着重总结了上述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并展望了转炉自动化炼钢发展途径及前景,为后续转炉炼钢自动化技术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我国氧气转炉炼钢的现状和发展。介绍了氧气转炉钢产量增长、钢水质量改善和扩大品种、提高炉龄、开发氧气转炉复合吹炼、冶炼过程计算机控制,以及中磷铁水和半钢冶炼工艺技术的成就和技术进步。对氧气转炉炼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发展氧气转炉炼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转炉炼钢技术的进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浏 《钢铁》2005,40(2):1-5
在分析国内转炉炼钢技术现状的基础上 ,总结了国内在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长寿工艺与长寿复吹技术、高效冶炼工艺等方面的经验。转炉炼钢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炼钢方法 ,转炉炼钢技术的进步对我国炼钢生产技术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近 5年来 ,铁水脱硫预处理工艺和以长寿复吹转炉高效复吹工艺为代表的转炉炼钢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今后要进一步发展完善铁水脱硫和转炉炼钢技术。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钢铁产量大国,转炉炼钢生产的钢材产量占我国粗钢产量的大部分,随钢铁冶炼技术不断进步,不仅带来无限机遇,也将面临众多挑战。转炉炼钢工艺的不断提升,将大力推进炼钢技术的发展。本文简述我国转炉炼钢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浅谈转炉炼钢新型技术特点以及对转炉炼钢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倪弦 《冶金与材料》2022,42(1):29-30
现在我们国家还处于工业化的发展时期,所以钢材的冶炼是十分重要的,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转炉炼钢。因为转炉炼钢在我国的技术工艺相比于其他炼钢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且生产率高,所以应用的较为普遍。但是在应用转炉炼钢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地提升炼钢技术工艺,时刻更新转炉炼钢脱氧技术。总的来说,在转炉炼钢中使用脱氧工艺对炼钢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转炉炼钢过程自动控制的先进技术,认为随着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转炉炼钢的效率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生产率不断提高,同时也充分发挥了转炉炼钢的优越性,对扩大产品种类、冶炼精细的品种钢和提高产品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发应用智能物流高效衔接技术、精准留渣冶炼技术、钢中有益元素高效利用技术、转炉均衡冶炼控制技术,使转炉生产效率、各项指标明显提升,实现了转炉高效低成本冶炼,使炼钢工序成本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8.
转炉炼钢工艺自动控制的新进展(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转炉炼钢过程自动控制的先进技术,认为随着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转炉炼钢的效率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生产率不断提高,同时也充分发挥了转炉炼钢的优越性,对扩大产品种类、冶炼精细的品种钢和提高产品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型转炉炼钢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宝钢和武钢在引进国外大型转炉炼钢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技术开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大型转炉炼钢技术:其中包括供氧、造渣、复吹、自动控制和冶炼多种优质钢,转炉炼钢的技术经济指标也达到国际水平。这些早期投产的大型转炉的经验对中国新建大型转炉生产正常化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长海  徐安军  刘旋 《炼钢》2024,(1):1-8+46
转炉炼钢作为世界上冶炼高品质钢的主要炼钢方法,其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钢铁行业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介绍了我国转炉炼钢几个关键技术的研究及进展。通过从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研究了废钢的熔化行为,揭示了废钢熔化机理;分析和总结了喷吹方式、底吹工艺等对转炉熔池流动特性的研究;从冶金机理和数据模型两个方面介绍了转炉终点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最后从整体优化冶金流程角度出发,从数学建模到平台仿真介绍了炼钢-精炼-连铸一体化技术进展以及存在问题。转炉智能化发展需要更多的设备、方法和技术的支撑,转炉智能化炼钢是涉及冶金、自动化、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综合实践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