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验证实验室大豆、玉米和水稻及其制品转基因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方法根据GB 19495.4-2018《转基因产品检测实时荧光定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方法》要求对无转基因标识的样品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结果方法验证满意。40批次样品(大豆、玉米和水稻及其制品)中发现1批次的转基因成分检出,检出率为2.5%。结论市场中绝大部分未标示转基因成分的大豆、玉米和水稻及其制品确实未检出转基因成分,仅有极少数产品含有转基因成分,但未进行有效标识。  相似文献   

2.
应用PCR-ELISA技术检测转基因产品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建立并优化了转基因大豆与玉米的DNA提取,CaMV35S启动子和T-NOS终止子的序列特点设计特异性引物与探针,应用PCR-ELISA检测技术,建立了转基因大豆与玉米中常用外源基因的快速检测体系,并应用于进出境产品的转基因检测实际工作中。结果表明,建立的PCR-ELISA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特异,结果准确的,可对转基因大豆,玉米及其它转基因产品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3.
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日前公布,今年3月份以来,该局农畜食品实验室对从美国、巴西、阿根廷进口的8批大豆进行抽样检测,结果发现其中6批含有转基因成分。对进口农产品成功地进行了转基因检测,在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尚属首次,这标志着我国转基因检测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我国进口大豆约占进口粮谷总量的1/3。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将进一步放开农产品市场,国外转基因产品势必进入我国消费领域。为此,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国家检验检疫局和江苏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专门成立大豆转基因检测研究领导小组、技术攻关小组,先后经过10个多月的研究探索和实验,并对欧盟、美国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科学地确定了以CTAB法提取DNA(遗传物质),从而掌握了利用PCR扩增技术作为转基因大豆的检测方法。只要大豆中转基因比率达到2%就能准确检出,即使为0.1%也能被发现。   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农畜食品实验室蒋原主任介绍说,由于科学家们对转基因产品是否会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一直持谨慎态度,一些发达国家已加强了对转基因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管理。我国检验检疫部门对转基因大豆检测技术的这一突破,将大大推进我国对其他产品及制品的检测研究,也为我国政府将来制定有关转基因检测的法律提供了科学依据。据了解,日本已决定停止从美国进口转基因大豆,也要求中国从4月份起,对出口的大豆必须出具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报告。因此,该局今后还将承担起全国各地对日出口大豆转基因检测的任务。 (摘自G.0.F.2000-05-12)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市售预包装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状况进行抽样分析,并对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GB/T 38505—2020《转基因产品通用检测方法》,以大豆加工产品、玉米加工产品、油菜加工产品、水稻加工产品、马铃薯加工产品5个转基因作物加工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10个能覆盖所有商业化转基因品系的片段,同时对玉米、大豆、油菜、水稻和马铃薯5大作物的内源基因进行检测。根据扩增结果可判断样品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结果 抽检的42种产品中,共检出6批次大豆类制品、1批次马铃薯类制品、3批次玉米类制品含有转基因成分。结论 现有的预包装食品中有一定比例产品可检出转基因成分,需要进一步严格规范食品标识制度。  相似文献   

5.
能够对大宗进出境农产品进行转基因项目检测的实验室近日在黑龙江省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实验室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转基因检测实验室。据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主任张洪祥介绍,该实验室在“亚太地区实验室能力验证”转基因产品盲样测试中,取得了“定性结果最准确,定量结果最接近中值”的结论,证明实验室在转基因检测领域所具备的实力。目前,该实验室已对50多批次进出口的大豆、大豆粕、大豆粉、大豆分离蛋白、玉米、玉米粕等产品进行了转基因项目检测,并签发了具有权威性的检测结果报告,同时对数批从黑龙江省入境的进口大豆等产品完成…  相似文献   

6.
我国转基因农产品市场近期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我国正努力提高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水平4月初,国内一家著名的新闻机构报道说,自今年3月以来,江苏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农畜产品实验室已成功地从美国和南美进口的8批大豆中检测出转基因成分,这标志着我国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来自江苏的消息说,农畜产品实验是利用CTAB法提取DNA,再利用PCR扩增技术检测转基因大豆。据说,按照该方法,如果大豆中转基因成分达到0.1%时就会被发现,含量达到2%时就能够准确检出。在今年初,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也曾经宣布对转基因产品具备了检测的能力,但国内媒体…  相似文献   

7.
利用PCR方法检测转基因大豆加工食品中的修饰基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上的转基因产品以及深加工产品越来越多,其安全性引起全世界的极大争论,很多国家的检验检疫机构相继开展了转基因产品的检测工作。本文以转基因大豆类食品为材料,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为基础,选择适用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检验的核酸检测技术,针对抗除草剂Round up Ready (RR)大豆的插入基因进行PCR检测,建立适合转基因大豆类食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检测结果与标准及其他文献资料相符.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大豆营养及次生物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种子中主要营养指标及次生代谢物方面进行差异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中粗蛋白、粗脂肪、总酚、酚酸以及黄酮的含量都明显高于非转基因大豆。因此,通过这些研究有望对今后大豆的转基因育种及转基因食品的膳食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对转基因大豆食品安全性评价和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对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水平,提升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方法根据能力验证计划作业指导书中推荐使用的GB/T 19495.5-2004《转基因产品检测核酸定量PCR检测方法》中提供的3种方法分别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样品013和083为GTS-40-3-2品系转基因大豆,142为非转基因大豆。能力验证获得满意结果。结论转基因成分检测应重点关注DNA提取效率和实验过程质控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大国,由转基因大豆加工而成的大豆油成为进入消费者生活的食用油,判定食用的大豆油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是国家监管部门和公众消费者密切关心、关注的问题。大豆油在制备精炼过程中破坏了大豆的DNA,造成检验时DNA富集难度增加,严重影响了大豆油转基因成分检测的准确度。到目前为止,国家已经颁布的标准中没有涉及转基因大豆油的检测标准。本研究利用高灵敏度、精确度的数字PCR技术,并通过优化大豆毛油DNA提取方法和PCR反应体系,对大豆毛油样品进行外源转基因成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大豆毛油外源转基因成分被成功检测到。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大豆毛油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准确可靠,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大豆食品中外源基因种类及食用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转基因技术进入中国市场,各种转基因大豆及豆制品逐渐进入人们的餐桌,其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综述了大豆中转入的外源基因种类,并进一步探讨了转基因大豆食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A multiple-target plasmid designated as pMD18-HT-Soybean, comprising part of a junction reg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events A2704-12, A5547-127, MON89788 and GTS-40-3-2, and the endogenous soybean-specific lectin gene were constructed. The limit of detection for quantification of these four event-specific genes using pMD18-HT-Soybean plasmid was 20 copies. Furthermore, a nested PCR detec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above four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events. LOD value of nested PCR detection was 0.005 %. The abov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lasmid pMD18-HT-Soybean DNA represents a valuable alternative to genomic DNA as a calibrator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soybean event GTS-40-3-2, MON89788, A2704-12 and A5547-127 in food and feed products. And the validated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developed nested PCR method can be used for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four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events and its derivates.  相似文献   

13.
Due to the Brazilian market introduction of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crop Roundup Ready™ (RR) soybean, the ability to detect GM crops has become a legal necessity. In order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RR soybean, 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mplification method was evaluated for the detection of RR in soybean mixtures and commercially available soy flour, infant formula and soymilk powder.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RR soybean, a nested PCR resulted in an amplicon of 169 bp, present for all soybean mixed samples containing 0.01-10% GM soybean and absent for 0% GM soybean. None of the analysed infant formulas showed a positive signal after the nested PCR; four out of six soy flour samples and 15 out of 25 soymilk powder samples were positive for the presence of RR soybea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sted PCR method used is adequate to determine the presence of GM soybean in the presented products.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大豆MON89788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转基因大豆MON89788的标识管理,针对转基因大豆MON89788的品系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转基因大豆MON89788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转基因大豆MON89788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能扩增出127 bp的产物,特异性强,灵敏度达到0.1%,约为40 个单倍体基因组拷贝,检测重复性好,可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因此,建立的转基因大豆MON89788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转基因大豆MON89788大豆及其制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可用作PCR方法检测和鉴定植物源转基因食品模板的DNA抽提方法。方法:分别用改良CTAB法、SDS法制备黄豆、玉米、土豆和番茄及其加工产品的DNA,PCR扩增叶绿体基因片段及黄豆、玉米的内参照基因lectin和zein10。结果:改良CTAB法所得DNA作为PCR扩增模板,叶绿体基因片段及lectin和zein10均呈阳性,SDS法所得DNA作为模板时,部分样品内参照基因lectin或zein10扩增阴性。结论:PCR方法检测转基因食品时,应用改良CTAB法制备DNA模板。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售豆制品转基因成分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州市市售豆制品的转基因情况,对广州市售散装豆制品和预包装豆制品分别进行抽样检验.采用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大豆DNA,利用核酸定性PCR、实时荧光PCR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对外源基因CaMV5S,NOS和EPSPS进行检测.调查共抽检豆制品207份,研究结果表明,在检测的159份散装豆制品中,87份检出转基因成分;在48份预包装豆制品中,18份检出转基因成分.散装豆制品无任何食品标签,而预包装豆制品均无转基因食品标识.  相似文献   

17.
大豆及其制品中转基因成分的二重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能同时检测多种转基因成分的二重PCR检测方法,以转基因大豆(RoundupReady品种)为实验材料,优化了二重PCR的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包括引物浓度、TaqDNA酶用量和退火温度等;比较了二重PCR和单一PCR的灵敏度和检测含量。结果表明:二重PCR的灵敏度和检测含量与单一PCR的相当;用建立的二重PCR方法从大豆、豆腐、豆粕和油炸豆腐中筛选出含转基因成分的阳性样品;二重PCR与单一PCR相比,具有节约试剂、省时等特点,在转基因产品检测上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大豆及其加工品已进入我国市场,但其食用安全性仍存在争议。本文深入研究转基因大豆加工过程中内、外源DNA 的含量及降解程度,为其进入下游食物链的监控追溯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可视化膜芯片技术对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的检测能力,验证该技术的灵敏度及可行性。方法利用可视化膜芯片对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进行检测,并采用行业标准要求的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该技术具备典型外源基因片段的判定能力,能够用于大豆及其制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方法检出限为0.1%,比对验证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与行业标准荧光PCR法一致。结论该技术便捷、直观、准确,可用于大豆及其制品的转基因成分快速初筛与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