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胎膜早破是指在产程正式开始前胎膜自然破裂,发生率为5%~10%。而早产胎膜早破对婴儿产生的危害,是围产儿死亡的首要原因,死亡率为25%。~110.0%。因此,要降低胎膜早破的围产儿死亡率,早产合并胎膜早破者应引起产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李春梅  毛辉 《健康大视野》2005,13(11):61-62
胎膜早破是威胁母儿健康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国外报道为5%~15%,国内报道为2.7%~17%。胎膜早破发生后早产,感染,难产,羊水减少及胎儿窘迫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围产期母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大大增加。因此胎膜早破作为病理产科情况之一,而日益受到产科的重视。但至今尚无针对胎膜早破的理想治疗方法。本文将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月所收治的无其他合并症足月胎膜早破病例294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胎膜早破1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膜早破是产科棘手问题之一,与难产及感染有密切关系.其发病率近年有增加倾向,国内报道≥37孕周占10%,〈37孕周占2%~3%。为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现将本院160例胎膜早破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546例胎膜早破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膜早破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产前并发症,可增加感染、难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危害,现将本院546例胎膜早破的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临产前破膜者称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产前并发症.胎膜具有保持羊水和保护胎儿的功能.胎膜早破可引起一系列产科并发症,危害母儿安全,因此防止胎膜早破的发生及做好胎膜早破的护理至关重要.只有熟悉胎膜早破的病因才能采取适合的实施有效的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层产科处理胎膜早破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将某医院住院的104例胎膜早破的病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该医院同期104例无胎膜早破的产妇作对照组,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对比无胎膜早破的产妇发生难产率、需行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均升高。结论:胎膜早破在基层产科的正确、及时处理,从而降低孕产妇剖宫产率及难产率,对提高农村母婴保健服务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早产胎膜早破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膜早破为产科常见并发症,而未足月胎膜早破不可避免并发早产。此时由于胎儿较小,各个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围生儿患病率及死亡率很高,且常并发感染,使临床处理较为棘手,本文对131例早产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李华玲 《职业与健康》2007,23(14):1267-1268
胎膜早破为产科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影响到母婴的健康,与难产及感染关系密切。现将我院妊娠晚期头位胎膜早破263例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9.
胎膜早破的发病因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膜早破是一种常见的产科并发症,常对母婴健康造成很大危害.找出胎膜早破的发病因素、弄清胎膜早破的发病机制是预测、预防胎膜早破发生的依据,也对临床上正确处理胎膜早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胎膜早破的发病因素至今虽未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是多因素造成的.近年来,对感染、胎膜酶、氧化应激、细胞因子、细胞凋亡、基因多态性、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等与胎膜早破关系的研究显示,胎膜破裂与胎膜本身结构变化密切相关,有关胎膜早破发病因素的探讨已进入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占分娩总数2.7~17%,可诱发早产及增加宫内感染的机会,给母婴的安全带来一定的危害。我们对129例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病人进行观察护理,现将护理工作特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胎膜早破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胎膜早破为一个常见的产科并发症,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治疗比较棘手。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对胎膜早破的研究进展,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总结为胎儿和母体因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或缺乏、感染、细胞因子和酶类作用及细胞凋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与难产和产褥期感染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近年胎膜早破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在临床工作中为了更好的预防胎膜早破引起的并发症,减少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现将我院2006年收治的324例胎膜早破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3.
胎膜早破356例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356例胎膜早破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胎膜早破的易发因数中,感染占首位,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褥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破膜的时间与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之间关系密切.结论: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对于不同孕周胎膜早破者应及时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及分娩方式以减少围生期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李宏 《健康大视野》2007,15(4):75-76
胎膜早破为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及时诊断和处理可避免或减少对母儿的危害。多年来,临床上一般根据阴道流液、阴道积液、阴道液pH值测试,以及阴道液涂片检查做出诊断。近年来有报道,通过检测阴道液中的生化标记物,有助于胎膜早破的诊断。我们就孕妇阴道液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与胎膜早破的关系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胎膜早破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产前并发症,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可导致宫内感染及羊水减少,使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和胎儿宫内窘迫,而且也会导致胎膜早破的孕妇手术产率、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率和肺炎的发病率增加。因此,对胎膜早破孕妇要加强临床观察,根据破膜时间  相似文献   

16.
胎膜早破是产科临床常见的病症,发病率较高,后果较严重,若不及时诊治,则会造成异常分娩。笔者根据多年来的临床体会,对有关胎膜早破临床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顾金云 《工企医刊》2007,20(6):8-10
胎膜早破是产科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我院经1100例分娩统计,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0.9%,引起胎膜早破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其病因是多因素的,但胎膜早破的发生与胎儿发育、胎位异常、产道和宫内病理性异常及感染有关。临床上胎膜早破与难产和感染互为因果。胎膜早破是产科的棘手问题之一,是围产期常见并发症,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及母儿感染,且常预示难产发生,其发病率近年有增加倾向,国内报道≥37周为10%,<37周为2.0%~3.5%,早产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较高,如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婴安全。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分娩方式及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关系,为临床围产期保健和并发症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胎膜早破病例,与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100例对照,年龄、孕周差异均无显著性。结果:胎膜早破可使手术产率(42.5%)、产褥病率(20%)、早产率(19.17%)、新生儿窒息率(11.67%)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对胎膜早破的孕妇应根据孕周以及综合检查结果及时终止妊娠,以改善新生儿预后,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胎膜早破母血清及脐血清五种元素测定芦爱妮,耿正惠,廖予妹,王素敏,尹文娟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50003郑州)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有可能导致日产期感染及脐带脱垂等不良后果,也是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其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从微量元素方...  相似文献   

19.
朱文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9):1222-1223
胎膜早破为产科常见并发症,而妊娠不足月的产妇发生胎膜早破后常合并早产,早产和胎膜早破经常同时存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围生儿病率和病死率相当高。所以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将是减少围生儿死亡的关键。本文将我院2003~2004年内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1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胎膜早破是一重要的产科并发症,但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胎膜早破与胎膜本身结构改变有关。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类能水解包括胶原质等细胞外基质的蛋白水解酶,其分解胶原的螺旋结构,可调控细胞外基质含量和胎膜结构,与胎膜的破裂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