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潭口油田广三段稠油油藏地面原油密度平均为0.9970g/cm3,平均原油粘度为21708mPa.s。由于原油粘度高,流动性差,所以油藏开采难度大。为此,精细地描述了潭口油田稠油油藏地质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广三段稠油油藏分布规律,提出了重新进行优化开发的部署。  相似文献   

2.
复杂岩性油藏作为目前油田开发中十分重要的油藏类型之一,其精细描述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为了给有效开发和调整部署提供依据,系统梳理了目前复杂岩性油藏精细描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发展方向,并总结复杂岩性油藏研究进展。从国内复杂岩性油藏精细描述研究现状入手,总结了该项研究存在的6项主要问题,主要包括岩性岩相识别与分类、储层地质成因分析难度大、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具有特殊性、裂缝表征难度很大、测井精细二次解释精度低、地质建模井间储层预测准确率低等。基于文献调研和综述,结合科研实践,认为复杂岩性油藏精细描述核心内容包括岩性岩相识别与分类、储层地质成因机制分析、储集空间识别和描述、储层物性精细测井解释和储层地质建模等5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该项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微观孔隙结构表征、储层裂缝表征、储层综合定量评价和流体识别等。  相似文献   

3.
运用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细分流动单元,研究储层微构造,沉积微相和储层物性,采用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建立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应用密网格大规模油藏精细数值模拟技术,结合生产动态监测资料综合 定量评价剩余油分布;采取剩余油挖潜技术结合配套的注采工艺技术充分挖掘剩余的油潜力,油藏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渤海湾盆地薄互层砂岩油藏的高效开发面临许多技术难题,LPX油田在综合调整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探索.充分利用地震资料,建立研究区气云低速带的高精度速度模型,提出"早期垒-堑、晚期走滑"的构造演化模式,提高了对全区断层的识别和归位的精度;通过研究物源和古地貌的双重限定作用,建立基于"源-汇"耦合的限制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5.
地震属性技术在现河地区滑塌浊积岩油藏勘探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地震属性综合研究技术可以实现对地层、岩性等特征的识别与综合描述.滑塌浊积岩岩性油藏是现河地区重要的岩性油藏勘探目标之一,勘探潜力巨大.本文在地震属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滑塌浊积岩的分布特征和成藏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将滑塌浊积岩划分为三角洲滑塌浊积岩和远岸深水浊积扇两种成因类型.在综合研究滑塌浊积岩的地震响应和地震相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不同勘探程度下的滑塌浊积岩岩性油藏的勘探思路和应用的技术系列,重点讨论了不同勘探阶段所使用的地震属性种类,钻井结果表明上述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低渗透薄砂岩储层裂缝描述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潜江凹陷王场油田和黄场油田潜江组潜43油组为例,介绍了低渗透砂岩薄储层裂缝识别和预测的综合技术,通过岩心观察、地应力分析、全井眼微电阻率扫描成像(FMI)测井、无源地震、生产动态及3DMove裂缝预测软件,摸索和建立了一套适应于描述潜江凹陷薄储层裂缝的技术,提高了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渤深6块潜山储层位于沾化拗陷渤南凹陷北部,埋藏深度4100~4900m,储层发育及成藏规律复杂。为 了高效开发渤深6块,必须引进和优化潜山油藏描述技术,然后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优化并创新使用。采用地震 资料目标处理、叠前深度偏移、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处理解释等基础资料处理技术;用多井地震合成记录综合标 定、变速成图等技术准确描述潜山形态。多井采用了斯伦贝谢成相、核磁共振测井、多尺度边缘检测平面预测等 先进技术,最后根据录井、测井等多项信息进行综合判识并量化。应用结果表明,渤深6块15口新井全部钻遇 设计油层,且均自喷生产,投产平均产油能力84t/d,产气5×104m3/d,油藏开发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新沟嘴组低渗透油藏早期大多采取多层小规模笼统合压,储层平面及纵向改造极不充分,整体动用程度较低。优选老新油田,通过统计分析井温测试等动静态资料,精细描述剩余油分布规律,在注采井网优化的基础上,借助先进的压裂工艺,对动用不充分的储层实施针对性改造,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提出了低渗透油藏高含水开发阶段"细分层全支撑压裂工艺"提液增油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江汉油区钟市油田油藏精细描述的主要技术 ,它包括构造精细解释、储层沉积微相、储层预测、储层物性参数解释模型及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等具体研究方法 ,并结合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依据研究成果 ,部署12口调整井 ,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浊积岩油藏作为一种典型的岩性油气藏,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本文以滨县凸起东坡沙三段浊积岩为例,针对东营凹陷浊积岩油气藏“埋藏深、个体小、厚度薄和含灰质”等特点,对其形成条件、地质沉积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重点介绍了针对浊积岩油藏的储层预测描述方法、技术,使用多参数联合岩性识别技术有效区分浊积砂岩与含灰质砂岩、灰质泥岩;另外,研究设计基于深度学习孔隙度物性预测方法,有效开展浊积岩储层预测。该技术在东营凹陷滨县凸起地区的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部分目标经钻井证实,结果预测吻合率达86%,对滨县地区及其他地区浊积岩砂岩储层预测具有借鉴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地震时间偏移剖面及现今构造资料,系统总结了塔河油田缝洞储集体在时间偏移剖面上的地震反射特征类型,对不同的反射特征进行了分类评价研究,同时建立了缝洞型储层地震反射模式量化识别分类标准,利用计算机识别技术对储集体的地震反射模式进行量化扫描,提高了缝洞储集体的预测精度和井位部署效率,降低了开发钻井的风险,提高了油井建产率,实现了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2.
运用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细分流动单元,研究储层微构造、沉积微相和储层物性,采用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建立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应用密网格大规模油藏精细数值模拟技术,结合生产动态监测资料综合分析和定量评价剩余油分布;采取剩余油挖潜技术结合配套的注采工艺技术充分挖掘剩余油潜力,油藏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是特低渗透、微裂缝发育的巨厚层块状砾岩油藏。1979年采用反九点法面积井网试验开发,,井距从550m加密到275m,实现了全面注水开发。“九五”后仍存在采油速度低、见效程度低、压力保持程度低等问题,于2004年在油藏中部4+5两套加密井网的叠加区开展了小井距试验,由275m×388m反九点加密为138m×195m反九点,后期转为五点井网平行裂缝方向注水。同时,控制单井注水量,采用点弱面强的注采政策,试验五年以来通过井网加密调整改善水驱控制程度,缩小井距、提高压力梯度使低渗透率油层充分动用起来,小井距开发在油田生产中后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深水浊积水道和浊积扇是西非尼日尔三角洲A油田最发育的沉积相,也是最有利的砂岩储层。该类储层非均质性强,常规预测方法精度较低。将地震属性和储层物性参数建立神经网络关系,对储层参数进行定量预测,该方法较常规的井间插值有很多优势,精度更高,且能把地震属性的信息反映到储层描述中。该方法在A油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类似油田储层预测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受储集层非均质性、水油流度比、注采差异以及注入水长期的冲刷、剥蚀等影响,出现差异渗流现象,逐渐产生优势渗流通道,进而形成大孔道,表现为注入水快速突进、高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强水淹、高采出程度、高水油比等特征。大孔道的形成,对流体运移起重要作用,影响并控制着剩余油分布。注入水大多从大孔道采出,水驱较弱的渗流区剩余油富集,因此,识别和预测优势渗流通道对寻找剩余油富集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根据滨南油区低渗透油藏开发规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滚动增储、未动储量开发、井网加密调整、精细注水,完善注采井网、应用水平井技术挖潜的潜力方向,指出下一步滨南油区低渗透油藏开发对策和技术思路。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改善滨南油区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提高其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强1块本身储层物性差,属于低孔、低一特低渗储层,粘土含量高,水敏表现为中等偏强。对于这种低渗区块进行注水开发时,储层的保护措施尤其关键。针对上述特点,确定各种工作液注入时相关临界值参数,同时开展防膨剂优选和注入水质的研究,采用离心法和X衍射法筛选了12种防膨剂的防膨效果,并进一步优化防膨剂的注入方式和注入浓度。结果表明,6#防膨剂效果好,现场可以先期采用注入质量分数为1%段塞,之后采用防膨剂质量分数为0.5%连续注入;从而实现该块自实施注水以来,注水压力稳定,且达到日配注量的要求,成功实施注水开发。  相似文献   

19.
The Chaoyanggou oil field is a fractured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where the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gas is controlled by the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ractures. Based on outcrop, drilling core, thin section and log data,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fractures in this area are described. On this basis, the degree of fracture development was predicted by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racture strength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four groups of structural fractures, i.e., in near NS, and EW directions and in due NW and NE directions, were developed in the reservoir, with the nearly NS and EW fractures dominant, which are the along bedding decollement fractures formed by compressive folding action, while low angle shear fractures are related to thrusts. These fractures are mainly formed in the reversed tectonic stage at the end of the Mingshui formation during the Cretaceous period. The degree of fracture development is controlled by such factors as lithology, stratum thickness, faults, folds and depth. The fractures are developed with a clear zonation and are best developed in the northern zone, moderately developed towards the south and poorly developed in the middle zone. These predict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interpretation results from lo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