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II)及其受体(ATRs)在局部血管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VSMC为基础,采用细胞化学和改良Boyden'schamber的方法,观察AngⅡ干预VSMC后AngII受体的表达、VSMC迁移能力的变化、肌动蛋白纤维丝的动态组装变化,并探讨AT1R拮抗剂、AT2R拮抗剂对上述观测指标的影响。结果:AngII10-7mol/L可以刺激VSMC发生迁移,该作用是通过影响VSMC内应力纤维动态组装而实现的;AngII干预VSMC后可使AT1R表达上调,随着作用时间延长AT1R表达水平下降。AT1R拮抗剂可下调AT1R表达。AngII通过AT1R的介导发挥其影响VSMC迁移能力的生物学效应。AT2R对此无明显影响。结论:AngII通过AT1R介导来调节VSMC内肌动蛋白微丝的动态组装,进而改变VSMC的迁移能力,从而发挥其介导VSMC迁移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2.
内源性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血管钙化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在大鼠血管钙化模型上观察内源性血管紧张素II(AngⅡ)对大鼠血管钙化的影响。方法:用VitD3皮下注射和尼古丁灌胃诱导大鼠血管钙化模型。测定血管组织中钙含量、[45Ca2+]聚集及碱性磷酸酶活性作为观察钙化的指标。结果:钙化血管组织中钙含量,[45Ca2+]摄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高于对照组。血管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原mRNA、血浆和血管AngⅡ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水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和AngⅡ受体AT1阻断剂洛沙坦处理的大鼠血管内钙含量、[45Ca2+]聚集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单纯钙化组。卡托普利处理的钙化大鼠血浆和动脉中AngⅡ含量、动脉中血管紧张素原mRNA的含量也显著低于钙化组水平。结论:钙化大鼠血浆和血管组织中AngⅡ水平上调,卡托普利和洛沙坦可减轻大鼠血管钙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Ⅱ和洛沙坦对肝星状细胞合成胶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4,20(10):1842-1845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受体β亚单位的调节,探讨两条信号转导途径的交互作用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的意义。方法:制备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免疫印迹法检测主动脉组织PDGF受体β亚单位的含量。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PDGF受体β亚单位的影响。结果:两肾一夹大鼠术后8周动脉血压明显增高,同时主动脉PDGF受体β亚单位的表达高于对照组126.6%(P<0.05)。AngⅡ刺激培养的VSMC可导致PDGF受体β亚单位上调192.74%(P<0.01),该效应可被Ⅰ型AngⅡ受体(AT1)的拮抗剂losartan和磷脂酶C(phospholipasec,PLC)的抑制剂U73122完全阻断(P<0.01),但仅被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抑制剂PD98059部分阻断(P<0.01)。结论:AngⅡ可以通过AT1及下游的信号分子PLC上调PDGF受体β亚单位的表达,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可能参与AngⅡ的胞内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5.
李秀华  徐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17(10):1027-1028,1040
目的:探讨脂溶性NO前体药物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对血管紧张素-Ⅱ(AT-Ⅱ)诱导的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同位素掺入法测定其增殖率的变化,观察不同浓度AT-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的GSNO对AT-Ⅱ作用的预防和逆转作用。结果:AT-Ⅱ可以使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吸光度A值(MTT法测定)、[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的掺入量、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用GSNO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AT-Ⅱ的上述作用被明显抑制(P<0.05)。结论:GSNO可以抑制AT-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应用NO合酶(NOS)竞争性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诱导大鼠高血压,观察对主动脉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AngⅡ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L-NNA复制大鼠高血压模型,分别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主动脉AngⅡ、放射配基结合法测定主动脉组织AngⅡ受体和Griess法测定血浆NOx含量。结果:L-NNA使大鼠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142%,P<0.01),4周组心系数高128%(P<0.01),血浆NOx水平低于对照组48%,血浆AngⅡ水平无明显差异;血管组织AngⅡ含量4周组显著高612%(P<0.01),且4周组[125I]-AngⅡ最大结合能力(Bmax)高6倍(P<0.01),亲和力(Kd)高1倍(P<0.01)。结论:抑制NOS诱导高血压主要是通过局部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发挥作用的,长期慢性抑制NOS可使血管组织AngⅡ水平升高并导致血管AngⅡ受体上调,此结果为"NOS抑制诱发AngⅡ依赖型高血压"假说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8.
采用Northern杂交检测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人鼠(SHR)和正常血压WKY大鼠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表达,用紫外法和放免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Aug11)含量。发现AugⅡ能明显促进VSMC中bFGF基因表达,而bFGF则能明显诱导ACE活性和提高AugⅡ释放,臣SHRVSMC的bFGF基因表达、ACE活性和AugⅡ释放均显著高于WKY大鼠。结果提示,VSMC中bFGF基因表达和AugⅡ释放间存在相互促进的正反馈联系。  相似文献   

9.
在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WKY大鼠的主动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模型,应用Northern杂交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ASMC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FGF)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I型受体(AT1R)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SHRASMC中hFGF基因的基础表达和ANGⅡ刺激后的表达水平元旦明显高于WKY大鼠;bFGF(10nm/ml)对两种  相似文献   

10.
血管平滑肌细胞(SMC)的增生、肥厚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工作选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其对照大鼠(WKY)培养的SMC,以细胞计数和[~3H]-Thymidine参入为指标,观察到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以剂量依赖方式刺激SMC的增殖和细胞内DNA合成,但其效应在SHR SMC更明显;心钠素(ANF)可显著抑制上述效应。SHR SMC对ET和ANGⅡ促分裂作用的反应性增强以及ANF对其抑制效应提示,ET和ANGⅡ的促血管壁增生作用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ANF可能具有机体内源性抗高血压因子的作用,抑制和缓解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Losartan对神经肽Y诱导血管平滑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神经肽Y(NPY)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losartan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PCNA、PDGF、c-myc癌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讨NPY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和losartan的逆转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免疫组化定量技术(ACAS570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细胞仪)。结果:NPY刺激VSMC增殖,使其PCNA、PDGF和c-myc癌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losartan则可逆转NPY对VSMC增殖的刺激作用,使PCNA、PDGF和c-myc癌基因表达的平均荧光值降低。结论:NPY促进VSMC的增殖,其作用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而losartan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拮抗NPY对VSMC增殖的刺激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aveolin-1蛋白在VSMC的分布、在ET-1诱导的VSMC增殖中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 在培养的VSMC上,使用 TdR掺入法观察ET-1和BQ123对其DNA合成的影响;用荧光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aveolin-1蛋白在VSMC的分布,ET-1对caveolin-1蛋白表达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ET-1和BQ123对caveolin-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ET-1可以呈浓度梯度地刺激VSMC的增殖,ETAR特异性阻断剂BQ123可以抑制ET-1的作用;免疫荧光证实了在VSMC上,caveolin-1分布于细胞表面,在ET-1刺激增殖过程中,VSMC上caveolin-1蛋白荧光强度下降;Western blot证实ET-1可以抑制caveolin-1蛋白的表达。结论: 在VSMC上,caveolin-1主要分布于细胞表面,在ET-1刺激增殖过程中,caveolin-1蛋白表达发生了变化,ET-1可通过ETAR抑制caveolin-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金属硫蛋白(MT)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3H]-TdR掺入法测定VSMCs增殖程度,免疫沉淀法测定VSMCs内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109Cd]-血红蛋白饱和法测定MT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NADH氧化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结果:Hcy(10-6-10-4mmol/L)呈浓度依赖性的刺激培养大鼠VSMCs[3H]-TdR掺入,0.1mmol/LHcy刺激[3H]-TdR掺入比对照组高4.2倍(P<0.01)。Hcy亦呈浓度依赖性地激活VSMCsMAPK活性、增加细胞MDA的生成和LDH的漏出(P均<0.01)。单独MT孵育,对VSMCs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影响(P>0.05)。但MT(10-6-10-4mol/L)呈浓度依赖性抑制100μmol/LHcy的促增殖效应(r=0.98,P<0.01)。MT显著抑制Hcy对VSMCs的MAPK活性、MDA生成和LDH漏出的激活作用(均P<0.01)。以0.5mmol/LZnCl2预孵育6h后,VSMCsMT含量比非诱导细胞高5.7倍(P<0.01),这种内源性MT高表达的细胞,显著抵抗Hcy刺激的-TdR掺入和MAPK激活;抑制Hcy的促细胞MDA生成与LDH漏出效应(均P<0.01)。结论:MT能有效抑制Hcy促大鼠VMSCs增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MT拮抗Hcy对MAPK的激活和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球囊导管损伤后早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拮抗剂对损伤后大鼠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表达及细胞迁徙影响。方法: 12周雄性Wistar大鼠颈动脉用球囊导管损伤,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2 d给予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CV-11974(5 mg·kg-1·d-1)和溶剂,术后2 d、3 d、5 d和14 d处死。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和病理组织学进行研究。结果: 实验组术后第2 d、3 d和5 d中膜平滑肌细胞PDGF-A mRNA和PDGF-A、PDGF B、PDGF-α(R)、β(R)阳性细胞率以及迁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中膜平滑肌细胞表型处于收缩型。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明显抑制损伤后动脉中膜平滑肌PDGF及其受体的表达和平滑肌迁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内皮素-1(ET-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及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途径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雄性SD大鼠主动脉VSMC, 将细胞分成对照组、血清组、内皮素组、NaHS组、血清+NaHS组和内皮素+NaHS组进行研究, 以不同浓度梯度NaHS处理VSMC, 观察对VSMC[3H]-TdR掺入和MAPK活性的影响。结果:加入5×10-5-5×10-4mol/LNaHS可明显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由内皮素诱导的VSMC增殖, 其[3H]-TdR掺入量减低, 抑制率分别为16.8%-37.4%(P<0.01), 其MAPK活性明显减低, 抑制率为7.4%-33.6%(P<0.05或P<0.01)。结论:H2S对内皮素诱导的VSMC增殖有抑制作用, 同时使MAPK活性下调。推测H2S对VSMC增殖的抑制效应可能由MAPK信号途径所介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转录调节因子Ets-1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用定量细胞DNA片段的方法观察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磷酸化视网膜母细胞瘤(RB-P)蛋白表达。 结果: Ets-1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反义P21WAF1/CIP1能够阻断Ets-1的抗凋亡作用,并抑制Ets-1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Ets-1能够上调RB-P蛋白表达,反义P21WAF1/CIP1可以阻断Ets-1诱导的RB-P蛋白表达。 结论: 在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Ets-1通过P21WAF1/CIP1旁路发挥抑制凋亡和促进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培养的人脑动静脉畸形(CAVM)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表达骨桥蛋白的影响。方法: 应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人CAVM的VSMC,MTT法检测VSMC的增殖,免疫印迹法检测VSMC骨桥蛋白的表达。结果:bFGF作用于VSMC后,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加。实验组骨桥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体外条件下,bFGF可以刺激CAVM的VSMC增殖,并能促进其表达骨桥蛋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0(rhIL-10)对SD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MTS/PES法确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利用大鼠血管损伤模型,观察rhIL-10对新生内膜增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hIL-10单独应用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没有影响(P>0.05)。rhIL-10可抑制在TNF-α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分别刺激下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P<0.05)。流式细胞术测定的结果显示rhIL-10分别可以使TNF-α和PDGF-BB作用下的VSMC大部分处于G0/G1期,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大鼠颈动脉损伤后,rhIL-10治疗组的动脉血管新生内膜/中层面积比低于对照组约45%(P<0.01)。结论:抗炎细胞因子rhIL-10可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内膜肥厚的关系。方法:球囊导管损伤大鼠动脉后,在不同时期投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temocapril-HCl,10mg·kg-1·d-1),观察平滑肌细胞BrdU(5-溴脱氧尿嘧啶尿苷)标记率和内膜面积。结果:损伤后动脉中膜平滑肌BrdU阳性细胞出现于术后24h,BrdU标记率呈双峰期变化,第1期在1-3d,峰值在2d为5.3%,第2期在3-7d,峰值在5d为2.7%。在第1个增殖期投予temocapril显著抑制第2个增殖期的BrdU标记率(0.05±0.02)%,对照组为(4.50±0.27)%(P<0.01),同时也显著抑制了术后10d内膜面积的增加(10670.1μm2±7713.3μm2)(P<0.01)。而仅在第2个增殖期投药,则不能抑制内膜面积的增加(83499.5μm2±31360.0μm2)(P>0.05),其程度与未投药组相当。结论:球囊导管损伤后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第1个增殖期是内膜形成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