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核电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在核电建设和运行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平均到机组的核电厂执照运行事件数量大幅下降,WANO指标(世界核电运行者协会运行安全指标)处于国际前列。但核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更高的安全业绩是永远的追求目标。我国核电的运行情况也表明,目前人因事件在核电厂事件中仍占有较大比例。作者依托国家核安全局核电厂人因工作组近年来的工作成果,对我国核电厂近五年发生的人因相关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我国核电厂人因事件的总体现状,发现了人因管理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核电厂人因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福岛核事故3年后,国内外大量经验反馈指出,为了确保核电厂的安全运行,并在事故后尽量减少放射性物质释放,降低事故引发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目前的应急准备进行改进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详细研究了国内外针对福岛后的应急准备改进要求,其次对我国3个典型核电厂对《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厂改进行动通用技术要求(试行)》的落实情况进行调研,最后初步归纳了《应急准备改进的技术要求》关键点。本调研报告将为技术要求的最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并可为国家核安全局及各核电业主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鸿翔 《中国核电》2016,(3):255-260
文章以方家山核电工程为例,论述在EPC核电总包模式下,运行公司开展核电生产准备工作的过程与经验,分析运行公司与工程公司之间关于生产准备工作的接口关系,探讨在EPC模式下的核电生产准备工作的难点,为核电厂后续开展生产准备工作及生产准备工作标准化提供一些建议与帮助。  相似文献   

4.
构建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OLE)技术标准体系是能源行业核电标准体系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根据我国OLE核电监管要求出发,对潜在需标准约束的工作活动进行了梳理,提出了OLE通用技术要求与专项技术实施要求两类标准相结合的OLE核电标准体系构建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OLE主要活动环节的标准需求,并对其颗粒度进行界定和相关要求的说明。该研究可供我国核电行业运行许可证延续标准体系建设进行借鉴。  相似文献   

5.
俞冀阳 《中国核电》2018,(3):292-295
在核能项目公众沟通时,如何消除公众对核电的安全顾虑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对在运核电厂运行业绩数据、核电厂对周围公众的辐射影响标准、我国的核安全监管和应急准备以及福岛核电厂赔偿情况的分析,提出了一个简明扼要的观点:核电厂运行时是安全的,发生事故后的赔偿是有保障的。这一观点以公众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对于今后的核能项目公众沟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在建核电厂生产准备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的基础上,以在建核电厂生产准备业绩改进模型为研究对象,将在建核电厂生产准备工作划分为管理流程、核心业务流程、支持流程,以生产准备的文件准备、物资准备和人员准备为三大目标,描述了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内涵,给出了内外部能够提供给在建核电厂业绩改进的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将在建核电厂生产准备业绩改进模型应用于核电电力公司,可为核电电力公司在开展在建核电厂生产准备业绩改进提供参考,以不断改进在建核电厂生产准备的业绩水平。  相似文献   

7.
《核安全》2021,(2)
编码是事件经验反馈与信息交流的基础,我国运行核电厂事件编码使用的是国家能源行业标准《核电厂事件编码》(NB/T20020-2010)。随着我国核电的迅猛发展以及福岛核事故后核电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的管理力度不断增加,当前使用的运行核电厂事件编码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事件交流及我国核电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的需求。本文通过将《核电厂事件编码》与两大国标权威机构WANO和IAEA的事件编码体系进行对比,并根据实际运用的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核电厂事件编码》的建议,以便我国核电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对运行核电厂事件进行查询、统计及趋势分析,从而更方便地从事件中识别出核电厂的共性问题和不利趋势,识别出核电厂安全运行过程中需要监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对国际上内陆核电厂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我国内陆核电厂厂址的特点和评价情况,进而对国内首批内陆核电项目的审查情况和监管要求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在总结沿海核电厂建设实践和审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内陆核电厂的实际情况,研究并提出了建设内陆核电厂的审评重点和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核电发展已经有了很好的开端。秦山一期和大亚湾两种建设模式的核电厂相继投入商业运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积累了核电厂设计、建造和运行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证明了中国需要核电,中国有能力搞核电。“九五”期间我国又将有4座核电厂相继建造,预计下世纪初我国建成投产的核电容量将达到8900MW,预计2010年将达到21000MW。这意味着在2005年前我国又将有11~12个百万级核电机组开始建造。为了适应下世纪初我国核电的发展,必须基于核电厂的“自主设计、自产设备、自主建造、自主营运”.只有国产化,才能降低核电成本,才能保证…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核电发展已经起步,而且有了很好的开端。秦山一期和大亚湾核电站两种建设模式,相继投入商业运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累了核电厂设计、建造和运行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证明了中国有能力搞核电。“九五”期间我国又将有4座核电站相继建造。为了适应下世纪初我国核电的发展,必须基于核电厂“自主设计、自产设备、自己建造、自主营运”。只有实现了核电建设的自主化和国产化才能降低核电成本,提高核电在电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才能保 证我国核电有一个适度的发展。要使核电国产化,核电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前提。标准是基…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6月15日,能源行业核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组织召开了能源行业核电标准《核电厂取排水隧洞结构设计规范》送审稿审查会。来自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等9家单位的14位专家和代表参会。该标准规定了核电厂取排水隧洞的结构设计、施工监测和运行要求。适用于核电厂  相似文献   

12.
苑畅  李涌  叶志强 《核动力工程》2011,32(3):139-144
为实现多业务领域的协同与信息共享、促进核电一体化建设,采用企业架构(EA)方法,系统设计了核电生产准备信息集成平台的业务架构、功能流程和应用架构,实现了核电厂生产准备阶段的多领域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运核电机组均分布在沿海,而世界在运核电机组一半分布在内陆。法国和美国内陆核电厂的选址原则与滨海核电厂是一致的,两国长期的运行实践证明内陆核电站在安全上是可靠的,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总结已有研究的成果,根据我国核电厂选址工作中的经验、以及核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要求,提出我国内陆核电建设应加强核电厂址与人口分布、放射性流出物对生态环境影响、地震和超设计基准洪水问题、核电厂用水与淡水资源承载能力、水文地址条件对核素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影响、核安全知识普及、水资源应急响应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备品备件的合理准备对于核电厂安装、调试及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核电厂在设备采购前期需充分考虑备品备件的储备,储备数量应科学合理,减少积压和浪费,并对备品备件科学管理,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本文结合霞浦核电项目实际情况,对备品备件的管理进行初步探讨、分析,为生产准备期间备品备件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核电》2009,(1):92-93
波兰PGE公司计划投资180亿欧元建设核电厂,俄罗斯准备与西门子合作发展核电,俄罗斯Rosatom公司与日本企业进行核电合作,俄罗斯与土耳其进行最要的核能合作  相似文献   

16.
结合纵深防御的理念,提出了先进压水堆核电厂开展核事故控制与应急一体化的设想。一体化工作措施应主要包括:更小的大量放射性释放的概率,完善的核电厂运行及事故管理规程,各级应急组织的应急准备与响应,国家以及集团内核事故救援力量的建设等要素。  相似文献   

17.
秦山核电基地是中国大陆核电的发源地,目前有7台运行机组,因堆型、建造年代和管理模式等不同,物项和服务的质保分级也有所不同,为便于秦山地区运行机组质量管理的统一和规范,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统一了质保分级方法,明确了分级流程和分级要求等,可为其它核电厂物项和服务的质保分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核电厂设计和运行相关核安全法规、导则要求核电厂换料后必须进行物理启动试验。随着堆芯换料设计日趋成熟,试验程序和试验方法得到充分检验。为提升运行经济性,各核电厂设计和运行人员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换料后物理启动试验优化的研究与实施。本文基于压水堆核电厂监管要求和核电厂运行要求分析,针对物理启动试验优化提出了定性评价、物理分析和试验验证的系统性论证方法,并以秦山核电厂320 MWe机组为例,进行了完善的研究与可行性论证。实施物理启动试验优化后,核电厂换料大修时间大幅缩短,相比以往可提前约2天进入满功率运行,显著提高了核电厂运行负荷因子,提升了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核电厂核安全和辐射安全的设计防御准则,对核电史上三次重大事件进行分析,挖掘出核电事故主要因素:人因因素和超过设计值的自然灾害。同时结合国内核电厂的设计参数和运行参数,对发生类似事故进行研究比较,提出必要的预防方案。国内现役核电厂在运行安全技术上,已经可以充分预防人因事故的发生,对于超过设计值的自然灾害及外在因素引起的事故,还应重新考虑安全标准。核电厂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在极端环境下,如何将核辐射和泄漏的危害程度降低至政府以及公众能够接受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黎为  莫超 《中国核电》2017,(3):435-438
通过对比国外已建内陆核电厂正常运行时的环境安全性影响,分析严重事故的环境风险,将我国内陆核电厂的选址要求和国际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评估我国拟建内陆核电厂的环境安全性影响,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发展内陆核电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