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1年6月至2003年3月,我们采用早期心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均经头颅CT和MRI检查确珍。发病1周内无昏迷及明显失语。其中男82例,女38例;年龄(64±5.5)岁。脑出血35例,脑梗死8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  相似文献   

2.
早期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彩霞 《山东医药》2006,46(10):45-45
抑郁状态(PSD)是急性脑翠峰尤其是首发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2003年4月~2005年4月。我们对27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PSD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并发抑郁焦虑情绪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集脑卒中并发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脑血管药物和功能训练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表(SAS)评估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结果治疗后6个月和1年,试验组SCL-90量表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年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完全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并发抑郁焦虑情绪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同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在脑卒中的早期采取必要的康复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致残率.但我国的康复临床医疗起步晚,机构少,康复工作者更少,许多病人没有进行适当早期功能锻炼,后遗症的发生率仍很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特别是在综合医院,往往是由经验不多的康复医师指导护士从事康复工作;然而护士还要兼顾繁忙的临床护理工作,不可能在康复中投入全部精力.因此早期家属参与床边的肢体康复训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心理干预对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的抑郁因素调查表,对患者担心的问题进行调查,综合分析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通过1~2周的心理干预,抑郁症状明显减轻者29例,改善缓慢者6例,无效者2例,有效率为94.6%。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脑卒中伴焦虑抑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同时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焦虑[HAD(A)]、抑郁[HAD(D)]评定,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及临床效果。结果出院时干预组HAD(A)、HAD(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干预组为(24.82±5.70)天与对照组的(33.71±7.50)天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伴焦虑抑郁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60%左右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常规护理无法满足这部分患者的需求〔1〕。本文拟评价心理干预护理在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3月至2013年11月我院PSD患者1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3例,男性55例,女性48例,年龄(63.7±4.6)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29.1±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心理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主动活动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心理障碍。大约1/3老年卒中患者会出现抑郁。国外研究发现卒中后1个月是PSD发病的高峰期,卒中后1年内发生PSD的患者中有一半是在卒中后1个月内发病的。PSD不仅显著增加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心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康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除了会导致患者肢体功能残疾外,部分患者在卒中后还会产生抑郁状态.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0%~79%,一般认为30~50%,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但临床中对此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本研究对PS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重建认知功能,矫正异常心理,配合抗抑郁治疗,促进了PSD的康复,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率高,我国城乡发病率达200/10万〔1〕。偏瘫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达60%80%〔2〕,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此类患者患病后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影响患者的功能康复。此文探讨在脑卒中发病急性期、恢复早期及恢复中期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康复疗效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用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首次发生脑卒中的住院患者90例,年龄6080%〔2〕,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此类患者患病后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影响患者的功能康复。此文探讨在脑卒中发病急性期、恢复早期及恢复中期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康复疗效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用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首次发生脑卒中的住院患者90例,年龄6069〔平均(66.3±3.4)〕岁;其  相似文献   

11.
<正>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抑郁症是脑卒中后常见的情感障碍并发症,发生率大约20%。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和脑卒中的预后密切相关,如未及时治疗,会明显影响神经功能的康复,甚至增加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因此,脑卒中与抑郁和/或焦虑之间的关系必须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现对老年脑卒中患者137例中合并抑郁和/或焦虑的发病率并对其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白血病(AL)患者存在的负性心理反应及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老年AL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通过实施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3.51,3.64均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2.72均P<0.01).结论: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负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9例出现焦虑抑郁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心理干预(48例)与非心理干预(41例)的对照研究。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潘均喜 《内科》2008,3(2):195-197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6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帕罗西汀20mg/d晨服;治疗组同时介入心理治疗。治疗前后8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2组的HAMD、C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抑郁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和80.0%(P〈0.01)。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有良好的抗抑郁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对120例发病一周内意识清醒,病情平稳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治疗组)和非心理干预组(对照组)每组60例对所有患者入组后进行SCL-90量表[1]测定,其量化评分后对治疗组进行心理干预。结果根据SCL-90因子评分前后对照及观察治疗效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示心理干预组优于非心理干预组。结论我们既要注重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又要对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情感的变化给予高度的重视,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进一步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帕金森病(PD)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度的影响效果.方法 对68名PD患者家属进行为其4 w的心理行为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将干预后的评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4 w干预后,PD患者家属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和偏执指标,以及SDS 、SAS得分和社会支持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PD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提高其社会支持度.  相似文献   

17.
韩珍  梁意球  谭治双 《内科》2013,(2):226-226,2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接受放射治疗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86例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分为干预组(97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放射科治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接受放射科治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包括情绪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家庭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经过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程度评分明显降低,焦虑、抑郁发生率也随之下降;与干预前以及与未进行心理干预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对接受放射治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心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收集该院收治的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40例,对其进行4 w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对照组20例,只进行常规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干预后焦虑及抑郁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效果与患者有、无配偶密切相关.结论 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尤其对无配偶患者,效果更明显,临床应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9.
郑香环 《山东医药》2008,48(4):74-74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五层,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心理护理是满足脑血管病患者上述需要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脑梗死偏瘫的早期采取康复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致残,但我国的康复医学起步晚,康复机构少[1],许多病人未得到早期功能锻炼,病残发生率很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在综合医院,往往是由资历不深经验不多的康复医师指导护士从事康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