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渤海湾盆地锦州南油田太古界变质岩潜山裂缝型油气藏的储层裂缝发育状况、分布规律的复杂性和多级性,以及较难开发的实际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古潜山岩性分布特征、储集空间分类及裂缝发育状况,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等多学科资料,进行单井常规测井和成像资料的对比标定,对古潜山岩性进行识别,并根据储'层成像测井响应特征,将储层自上而下分为残积带、风化壳、缝洞裂缝带、内幕斜交高角度裂缝带和致密结晶带,重点对储层裂缝发育区和裂缝发育方向进行描述和预测;进而建立了锦州南油田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储层裂缝三维地质模型,落实了研究区储层裂缝发育状况及分布规律,提出高效合理的开发方案.实钻开发井表明,建立的潜山裂缝地质模型较好地预测了储层裂缝发育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2.
气顶油藏作为一类较为复杂的油气藏类型,在开发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气顶气锥进,造成油井气窜,严重影响油井产能。以渤海锦州25-1南油田Es3-I油藏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屏障注水技术开发大气顶窄油环油藏的对策机理进行了系统论证,并分析了对该类油藏实施屏障注水的技术可行性以及合理屏障注水比例、注水时机等开发参数。结果表明:与衰竭开发脑及常规注水开发方式相比,屏障注水开发能显著提高此类油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3.
裂缝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在锦州25-1南潜山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储层地质与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多种地震预测技术对锦州25-1南潜山油藏进行了裂缝储层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裂缝储层弹性参数异常以及多同相轴、弱反射、波组特征横向强不连续性和强方位各向异性等地震响应特征,利用地震属性分析、弹性参数反演、应力场分析和方位各向异性分析等技术,能够从不同角度对裂缝分布进行表征,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多解性;而综合利用多种地震预测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提高预测结果的可靠性。锦州25-1南潜山裂缝储层发育部位主要集中在东部断块,1、8井区、2井区及3井区是该油藏裂缝最发育的部位。  相似文献   

4.
锦州25-1南油气田裂缝性潜山储层测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锦州25-1南油气田太古界裂缝性潜山储层评价中,井壁成象测井、声波全波列测井及生产测井等新技术在裂缝带的识别、分析与评价中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利用本文提出的潜山储层有效厚度下限值(即孔隙度≥3%且(RD/RS)×DT≥90)进行潜山储层有效性分析,其结果与井壁成象及声波全波列测井解释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锦州南油田的主要开发层系为太古宇潜山,裂缝储层预测准确性直接影响潜山油藏的开发效果。为了实现裂缝储层的准确预测,重点开展了基于海上窄方位角地震采集方式下中高角度裂缝的地震预测技术和方法研究,结合研究区域地质及构造特征,深入研究了窄方位角采集方式下裂缝发育程度与地震响应特征的定量关系,进而开展了对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技术、远近偏移距地震差异裂缝预测技术、叠前应力场裂缝预测技术的适用性分析及预测研究,最后对3种方法预测成果进行多信息融合处理,实现了对潜山裂缝储层多方法综合预测,降低了单一方法预测的多解性,准确预测了潜山裂缝储层的发育特征,开发井证实预测吻合程度在80%以上,为油田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依据,同时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海上地震资料的裂缝预测技术序列。  相似文献   

6.
多条件约束地质建模技术在青西油田裂缝性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西油田储层岩性复杂,岩相多变,裂缝发育,不同岩性、不同储集空间具有不同的储层属性特征,采用常规建模技术所建立的地质模型与油藏实际特征差别较大.采用多条件相互约束建模方法,将确定性模拟和随机模拟相结合,可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多条件约束地质建模的约束条件包括:地震资料、岩心分析资料、测井资料、动态数据以及油田勘探开发综合研究成果;裂缝性油藏多条件约束地质建模技术包括断层封挡技术、多边界技术、复杂岩性岩相建模技术、DFN离散裂缝网格建模技术、在裂缝和岩相约束下的双重介质储层属性建模技术;构造建模主要利用GOCAD建模软件,裂缝建模利用FRACA建模软件,岩相和储层属性利用PETREL建模软件完成.根据建模结果,将青西油田划分出一类裂缝发育区、二类裂缝发育区和裂缝欠发育区,查明了剩余油富集区域和油气富集规律,明确了下一步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7.
锦州25-1南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辽西凸起中北段,12in井眼钻穿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和沙河街组上部,裸眼井段长达2000m以上,多套压力体系共存。目前钻井过程中主要存在振动筛返砂少、钻屑起泥球、钻进憋卡、短起阻卡以及频繁蹩扭矩、蹩泵压等问题。针对常用的2套钻井液(PEM、PEC)体系,从钻井液的流变性、土般土质量浓度的变化以及测井井径曲线的统计入手进行了分析,为今后钻井液的开发和钻井工艺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与陆上油田相比,海上油田钻井资料相对较少,但三维地震资料品质相对较好,而地震反演数据体可以反映储层砂体的岩相分布与物性分布。因此,在BZ25-1油田的开发方案研究中,尝试了一种以地震反演资料为基础的相控储层建模方法。结果表明,成功应用这种储层建模方法,不仅可以避免常规建模方法中经常存在的物性分布与岩相分布不匹配的“两层皮”现象,获得与地质认识相一致的结论,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油藏数值模拟的精度与效率,为油田开发方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油藏三维地质建模具有直观、可视的特点,可有效帮助深入了解油藏特征,对油藏进行高效开发和管理,其精细程度直接决定或影响开发井设计的合理性,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已成为油藏开发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古潜山油藏地质建模的基本思路、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以及潜山建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以曹台古潜山油藏作为研究对象,以Petrel地质建模软件为工具,通过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开展了综合地质研究,利用人工干预和三维可视化交互编辑,建立了该潜山的构造模型、岩相模型和裂缝孔隙度模型。  相似文献   

10.
锦州25-1南潜山裂缝储层埋藏深、年代老、非均质性强,影响储层发育和分布的因素非常复杂,采用单一的常规储层预测方法难以准确预测储层的分布。基于裂缝形成的主控因素和储层特征分析,运用等效应力场模拟与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方法综合预测了锦州25-1南潜山裂缝储层分布,并得到了后钻开发井的验证,这在渤海油田尚属首次,对同类储层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胜利油区探明的碳酸盐岩油藏以裂缝性油藏为主,裂缝发育和分布规律复杂,传统的建模方法很难描述清楚裂缝网络的非均质性和不连续性,导致该类油藏采收率和采出程度较低。以车古201潜山复杂裂缝性油藏为例,综合应用岩心、成像测井、野外露头、常规测井、地震反演等数据,在分析裂缝发育规律基础上,采用最先进的离散裂缝网络(DFN)建模技术建立了大、中、小不同尺度的裂缝网络模型及岩块系统的物性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符合油藏的实际地质情况,较好地体现了裂缝性储层的特征,探索形成的裂缝性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对同类油藏的建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渤海湾盆地多数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油藏模型、油水系统及面临的开发问题十分复杂,严重制约了油田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一套基于地震反演和沉积微相约束的建模方法,结合渤海湾盆地SZ36-1油田地质资料,以地震合成记录为桥梁,构建了基于相控“硬约束”和地震反演“软约束”的孔隙度模型。可信度分析认为该方法优势体现在:①基于双控的地质模型消除了硬约束的“痕迹”,与岩相砂体发育趋势相吻合,且具有一定的井间预测功能,模型更符合地质认识;②模型具有较高精度的同时降低了地震约束建模的局限性。后验井平均符合率达92.51%,说明地震约束建模技术能够降低地质模型的不确定性,可信度较高。基于地震约束地质模型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辽西凹陷锦州25-1大型轻质油田发现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锦州25-1油田是近期发现的大型轻质油田,也是截至目前渤海海域发现的最大的轻质油田和辽西凹陷首个亿吨级油田。该油田主要目的层段为古近系沙河街组,圈闭类型为复杂断块圈闭,具有良好的储盖组合;油藏具有埋深浅、储量大、丰度高、原油密度低、测试产能高等特点。锦州25-1油田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4.
裂缝性低渗透砂砾岩油藏具有沉积类型丰富、岩性复杂、储层物性差等特征,造成现有单一油藏研究与管理方法无法满足认识油藏非均质特征的要求,给油藏的开发和管理带来较大难度.以盐家油田盐22块为例,探讨了油藏描述与油藏数值模拟相结合的一体化研究方法,根据建立的半定量—定量储层地质知识库,实现了等时建模、成因控制相建模、确定性条件约束随机建模三者的有效结合,采用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基质地质模型.利用岩心观察、成像测井等资料建立了离散裂缝网络模型,通过统计学粗化方法得到了双重介质模型所需的属性参数.最后,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的历史拟合过程完善地质模型.生产实践表明,一体化的研究思路和技术可较好地利用各种动、静态资料综合反映油藏地质特征,从多角度加深对油藏的认识程度,为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前人提出锦州25-1南油田沙河街组二段为来自渤海辽东湾海域的辽西低凸起的扇三角洲沉积的观点,结合区域沉积背景、构造演化以及古地貌特征,充分运用岩心、测井、地震和重矿物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锦州25-1南油田沙河街组二段属于双物源沉积,其北方的物源主要来自西北的古东沙河,西南方向的物源主要来自辽西低凸起的西南部。油田范围内仅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共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坝、水下溢岸、远砂坝和席状砂共6种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两种微相的储集性能最好,是后期开发井井位部署的最为有利的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16.
油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一体化应用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油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的一体化是指数据的一体化、研究过程的一体化以及人员协作的一体化,地质建模是数值模拟的基础,而数值模拟本身又是地质建模的深化.通过实例,论述了一体化的实现方法和应用效果.通过建立项目数据库,规范项目数据的标准,实现了项目数据的一体化;通过提供油藏描述各个环节及不同专业之间的良好接口,实现了研究过程的一体化;通过加强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与渗透,实现了专业技术研究人员协作的一体化.应用效果表明,油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的一体化技术可提高工作效率近1倍,单井拟合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车21井区人工裂缝在地层中与天然裂缝沟通情况及裂缝真实展布形态,实现车21井区石炭系裂缝性油藏的经济有效开发,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思路,在建立储层真三维空间模型基础上,考虑油藏在纵向上岩性的展布和平面属性分布的非均质性,在真三维岩石力学储层中进行压裂裂缝模拟,形成了从地质建模到裂缝模拟的一体化研究流程。结果表明:真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可真实表征储层岩石力学性质,CHHW2101、CHHW2102井的平均最小水平主应力分别为22.0 MPa和26.0 MPa,与2口井的井底停泵压力23.0 MPa与27.0 MPa相吻合。真三维裂缝模拟技术可更高效、更精准、更直接地对裂缝模拟效果进行评价,判断与天然裂缝连通情况。研究结果可为车21井区后续压裂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填补中国国内一体化压裂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渤海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普遍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其沉积背景复杂,储层横向变化快。以锦州25-1南油田沙二段为例,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地震、古生物及重矿物等资料,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建立精细层序地层格架,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沙二段沉积特征精细研究。研究表明:1锦州25-1南油田受控于双物源,沙二段可划分出3个四级层序,9个五级层序;2分析各级层序的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建立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下的锦州25-1南油田沉积模式;3应用研究成果有效指导油田各四级层序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羊二庄油田一断块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针对其单井点含水高、自然递减持续上升、剩余油越来越分散等问题,运用随机相控建模技术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定量化剩余油分布研究,改善开发效果,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该研究对同类油藏开发后期的综合治理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裂缝性低渗透砂砾岩油藏在我国分布较广,储量较大,摸清各类地质开发因素对其开发效果的影响规律,对提高油藏采收率,保持我国石油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盐22块油藏为例,基于测井、地震资料和裂缝表征结果,采用随机建模方法建立了精细三维基质与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应用双渗模型对油藏储集条件、注水方式、井网形式等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