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薇属与散沫花属远缘杂交亲和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紫薇属的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品种‘Bicolor’、‘XTSC3’和尾叶紫薇(L. caudata)分别与散沫花属的散沫花(Lawsonia inermis)进行远缘杂交,对杂交亲本的花粉和柱头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并对授粉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过程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表明,紫薇属与散沫花属杂交存在受精前障碍。散沫花的花粉可以在紫薇品种‘Bicolor’、‘XTSC3’和尾叶紫薇柱头上萌发,但花粉萌发滞后,花粉管的伸长受到阻碍,难以在72 ~ 96 h内伸入子房完成受精。而散沫花作母本时,不亲和性表现为花粉与柱头间在形态上不匹配,柱头上花粉粒粘附少,柱头胼胝质的生成阻碍了花粉萌发。  相似文献   

2.
G蛋白调节剂对梨花粉原位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G蛋白调节剂处理柱头后对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G蛋白激活剂霍乱毒素(CTX)处理柱头后进行自花授粉,授粉后24h和48h,可明显促进自花花粉的萌发;而G蛋白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X)处理柱头后异花授粉则抑制异花花粉萌发。2)CTX处理柱头后自花授粉对自花花粉管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PTX处理柱头后异花授粉,表现出对异花花粉管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紫花含笑(Michelia crassipes)为母本,含笑(M. figo)、深山含笑(M. maudiae)和阔瓣含笑(M. platypetala)为父本,研究其杂交亲和性。采用离体培养法对父本花粉生活力进行检测,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杂交组合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情况,并调查种间杂交坐果率和杂种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紫花含笑、含笑和深山含笑的花粉萌发率达65%以上,而阔瓣含笑的花粉萌发率较低,为29.07%。荧光显微观察发现,紫花含笑 × 含笑、紫花含笑 × 深山含笑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速度比紫花含笑自交快,且花粉管能正常伸长完成授精;而紫花含笑 × 阔瓣含笑的花粉虽能在柱头表面萌发,但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速度均慢于紫花含笑自交,且出现花粉管膨大、花粉管停止生长、柱头和花柱内胼胝质堆积等现象。紫花含笑 × 含笑、紫花含笑 × 深山含笑的坐果率和种子萌发率均达80%以上,表明杂交亲和性较好;而紫花含笑 × 阔瓣含笑的坐果率仅有11.1%,且杂种胚败育,受精前障碍可能是影响其杂交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大百合与百合属间授粉后花粉管生长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守丽  石雷  张金政 《园艺学报》2006,33(6):1259-1262
 对大百合×百合属间杂交授粉后花粉管的行为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百合的花粉能在大百合的柱头上萌发, 伸入中央花柱道, 到达花柱基部, 进入子房。杂交后, 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的伸长速度相对于自交滞后, 个别花粉管出现末端分叉、膨大或变细或中间部分折叠, 花粉管内胼胝质不规则的大量沉积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沙田柚自交和异交亲和性观察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薛妙男  陈腾土 《园艺学报》1995,22(2):127-132
用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沙田柚(Citrusgrandisvar.shatinyuHort.)自交和异交亲和性进行了观察。沙田柚自、异交授粉后,花粉管通过柱头乳突细胞间隙进入柱头,先是在柱头区沿细胞间隙生长,长到花柱区后,一直沿花柱道内缘通道细胞长入子房。当花粉管伸长到花柱1/4~1/2时,自异交的花粉管生长速度和管壁胼胝质积累出现差异,自交花粉管在花柱1/2左右处停止生长,异交花粉管正常进入胚囊受精。花柱切面自交授粉管能萌发,但不能进入花柱道。花柱切面异交授粉和胎座授粉,花粉管均能进入胚囊,进行受精。柱头分泌液和柱头匀浆提取液进行花粉离体萌发,花粉能正常萌发和生长。实验结果表明,沙田柚自交不亲和识别和阻抑部位在花柱,属配子体不亲和型。  相似文献   

6.
以大花君子兰为试材,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君子兰柱头的可授性,观察柱头分泌液情况,荧光显微镜观察柱头结构和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过程,研究开花时间对柱头可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柱头可授性能持续8d,开花3~4d可授性强,同一天中10:00—11:00可授性强;可授性强时,柱头分泌层的细胞排列逐渐疏松,细胞间隙逐渐增大,同时乳突与乳突之间间隔增大,并且分泌粘液量较大;授粉1~2h花粉开始在柱头上萌发,2h以后大量萌发,授粉4h后,花粉管伸长。因此,在君子兰开花3~4d的10:00—11:00进行人工授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黄花菜受精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黄花菜受精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获得如下结果: 1. 授粉后1~2 h花粉在柱头上萌发长出花粉管, 只有生殖细胞进入花粉管内。2. 花粉管在花柱道内生长历经20~22 h,生殖细胞分裂形成2个精子。3. 花粉管在子房室中轴胎座表面生长经历2~4 h。4. 授粉后26~28 h花粉管进入1个助细胞, 释放2个精子。5. 精卵融合经历4~6 h, 形成合子。6. 精核与次生核融合经历2~4 h, 形成初生胚乳核。7. 自花粉在柱头萌发至合子形成, 受精过程持续总时间为29~36 h。8. 合子分裂发生在授粉后39~48 h。9. 讨论了研究结果对黄花菜遗传育种与分子育种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西番莲品种(系)自交和异交授粉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差异和授粉亲和性的强弱,阐明不同亲和性类型的花粉管生长行为,为西番莲授粉及杂交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主栽品种台农1号(TN)和编号为H2、MB、H6、ZS的西番莲品系为试验材料,试验共设置4个自交授粉组合,分别为TN、H2、MB、H6自交,以及6个异交授粉组合,分别为H6×MB、H6×TN、MB×H6、MB×TN、ZS×MB、ZS×H6,分别对授粉后0.5~24 h的花粉管进行荧光显微观察并计算授粉亲和性指数,同时对雌蕊进行解剖观察,并统计H6×MB等4个组合的坐果率。【结果】(1)西番莲雌蕊柱头上密布乳突,花粉管穿过柱头乳突细胞间隙进入柱头引导组织,引导组织呈漏斗形,从柱头延伸至花柱基部。(2)具有亲和性的西番莲自交和异交组合的花粉粒附着在柱头后,萌发出花粉管进入柱头乳突,之后经过柱头和花柱引导组织,于授粉后18~24 h进入胚珠;而具有不亲和性的西番莲自交和异交组合的花粉粒可以附着在柱头上并萌发出花粉管,但花粉管出现末端膨大变粗的畸形形态,不能正常伸长,最终只能停留在柱头乳突中,表现出孢子体不亲和类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马蔺与溪荪种间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晓颖  娄琦  郑洋 《园艺学报》2011,38(5):977-984
 以鸢尾属植物马蔺(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Koidz.)和溪荪(Iris sanguinea Hormen.)为试材,对常规授粉后结实性及花粉管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并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马蔺和溪荪正反交结实率的影响,探讨了其种间杂交的亲和性。结果表明:马蔺与溪荪杂交表现不亲和性,常规授粉正反交结实率均为0;常规授粉2 h后,溪荪的花粉在马蔺的柱头上能萌发,但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较两亲本自交滞后,柱头和通道内胼胝质现象明显;马蔺的花粉在溪荪的柱头上不能萌发。几种不同授粉方式处理中,马蔺 × 溪荪组合最适授粉方式为0.1% 6-BA处理柱头后授粉,结实率和有胚率分别为10%和16.67%。溪荪 × 马蔺组合的最适授粉方式为提前授粉,结实率和有胚率分别为15%和25.70%。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核桃生殖生物学角度出发,研究雌花状态和不同授粉方式对新疆早实核桃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旨在了解核桃授粉受精过程的基本规律,以期为提高核桃坐果率及果实品质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核桃品种选育、品种改良以及生殖隔离研究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乌什县主栽核桃品种‘新新2号’(Juglans regia‘Xinxin 2’)为试材,运用荧光显微技术研究核桃雌花状态附着花粉的能力和不同授粉方式(自然授粉、人工辅助自花授粉、人工辅助异花授粉)下花粉粒在柱头上的萌发及花柱中花粉管的生长状况。【结果】(1)各时期雌花柱头附着花粉数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显花期和始花期柱头不具备附着花粉的能力,V字期柱头附着花粉的数量明显低于小八字期、大八期字和翻卷期。小八字期和翻卷期的花粉附着力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花粉萌发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2)核桃不同授粉方式下,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时间格局、花粉管生长延伸完成受精的时间格局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花粉在柱头上8~36 h完成萌发,其中人工辅助异花授粉所需时间最短(8 h),自然授粉所需时间最长(36h)。授粉后36 h,各授粉方式之间花粉萌发率差异不显著(P>0.05)。核桃花粉从萌发到完成受精至少需要10 d,其中人工辅助异花授粉所需时间最短。在授粉受精过程中,花粉管从柱头穿过引导组织所需时间最长,为76~108 h。授粉后240 h,人工辅助异花授粉花粉管长度占花柱长度的比例极显著高于人工辅助自花授粉(P<0.01),与自然授粉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核桃大八字期柱头的花粉附着力最强,且可授性最强,为核桃最佳授粉期。人工辅助异花授粉比自然授粉、人工辅助自花授粉先形成受精核。  相似文献   

11.
以‘凯特’杏为试材,采用不同培养基组分及不同培养基类型的方法,测定了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伸长长度,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组分及不同培养基类型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基适合‘凯特’杏离体萌发,最适培养基组分是10%蔗糖+0.10%硼酸+0.5%琼脂;在该培养基上,花粉萌发率达90%以上,花粉管生长长度为13 510.30μm。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几种常见重金属对梨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作用特点。【方法】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镍(Ni)、镉(Cd)、铜(Cu)、铅(Pb)和锌(Zn)等5种常见重金属对‘黄花’梨花粉萌发以及花粉管长度的影响,以电子显微镜检测重金属处理后花粉管尖端形态变化,并用NBT结合荧光探针标记分析花粉管尖端ROS分布。【结果】随着Ni~(2+)、Cd~(2+)、Cu~(2+)、Pb~(2+)和Zn~(2+)浓度增加,花粉萌发率越低且对花粉管伸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在以上5种重金属中,Pb对梨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最小,而Cu的影响最大。经过重金属处理后,花粉管尖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现象,并且维持花粉管极性生长的尖端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浓度梯度受到破坏。Cu处理后花粉管尖端肿胀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4种重金属处理。【结论】以上5种重金属对‘黄花’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并表现出PbNiCdZnCu的趋势。经重金属处理后,花粉管尖端发生肿胀,尖端ROS浓度梯度被破坏。不同处理下花粉管尖端肿胀率与其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所受抑制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几种常见重金属对梨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作用特点。【方法】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镍(Ni)、镉(Cd)、铜(Cu)、铅(Pb)和锌(Zn)等5种常见重金属对‘黄花’梨花粉萌发以及花粉管长度的影响,以电子显微镜检测重金属处理后花粉管尖端形态变化,并用NBT结合荧光探针标记分析花粉管尖端ROS分布。【结果】随着Ni^(2+)、Cd^(2+)、Cu^(2+)、Pb^(2+)和Zn^(2+)浓度增加,花粉萌发率越低且对花粉管伸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在以上5种重金属中,Pb对梨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最小,而Cu的影响最大。经过重金属处理后,花粉管尖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现象,并且维持花粉管极性生长的尖端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浓度梯度受到破坏。Cu处理后花粉管尖端肿胀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4种重金属处理。【结论】以上5种重金属对‘黄花’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并表现出Pb相似文献   

14.
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荧光显微法观察处理后的甘蓝自花授粉的雌蕊柱头,发现甘蓝自交花粉粒在柱头上的萌发情况区别较大,自交不亲和系只有少数花粉粒萌发,且花粉管形态不正常,不能穿透乳突细胞壁,花粉管条数只有0-8条伸长进入花柱;自交亲和系几乎都萌发长出正常的花粉管进入花柱,其条数在18条以上,并能到达了房。  相似文献   

15.
以龙泉1号枇杷的二倍体、天然三倍体株系为材料,应用扫描电镜进行了花粉形态的分析,并通过FDA荧光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TTC法及离体萌发试验对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利用田间正反交试验,对其花粉在柱头上的自然萌发以及花粉管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龙泉1号二倍体花粉属于N3P4C5类型,天然三倍体花粉有6种形态;(2)FDA染色表明15个龙泉1号三倍体枇杷株系的花粉生活力具有显著差异,且其测定的花粉生活力最接近实际的离体萌发率;(3)不同倍性植株的花粉在柱头中的生长主要取决于枇杷花粉的生活力,而与母本的倍性关系较小,且花粉管在柱头中为非匀速生长。  相似文献   

16.
桃、李种间杂交花粉萌发及花粉管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用3个桃[Prunus persica(L)Batsch]品种和4个李(Prunus salicina Lindl.)品种观察了种间杂交时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的生长状态。结果表明,李的花粉在桃柱头上的萌发及花粉管的生长都受到很大的阻碍,很少有到达花柱基部或子房上端的花粉管;而桃花粉在李柱头上的萌发及花粉管的生长都很正常,与桃品种间杂交没有差异。即桃和李间存在着单侧种间不亲和现象,而这种单侧种间不亲和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花柱长度及花粉粒体积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无性系茶树品种‘龙井43’花粉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对茶树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及其与一氧化氮(NO)的关系。结果显示低温显著抑制了茶树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且表现出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产生类似的抑制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其抑制效应被NO清除剂(cPTI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NA)所缓解。此外,低温处理促进茶树花粉管NO释放并伴随着NOS活性的提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抑制茶树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与其诱导NO释放有关,且低温诱导的NO释放部分依赖于NOS催化产生。  相似文献   

18.
以‘冷白玉’枣柱头为供试材料,优化荧光染色的方法。结果表明:枣花在2 mol/L NaOH溶液中浸泡并文火水煮30min,软化效果表现为花柱结构保持完整且花粉管清晰,优于其他处理;当缓冲液pH值为7.0时,观察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情况,效果最佳;0.1 g水溶性苯胺蓝加入0.7 g K3PO4,蒸馏水定容至100 mL,染液pH值为8.0,染色5min即可,花粉管结构清晰,染色效果好。枣花荧光染色方法的优化,优于联苯胺-过氧化氢(MTT)的传统方法,使用简便、省时、高效。  相似文献   

19.
三、品质劣变问题(一)品质劣变与否原因探讨垫江白柚果大、色鲜、籽少、汁多、酸甜适度,嫩脆化渣,蜂蜜味浓,近几年已誉满神州.然而,随着垫江白柚知名度的提高,垫江白柚品质劣变的议论增多,而且反映强烈.垫江白柚品质是否真的劣变?我认为:垫江白柚品质有饰变而没有质变.其理由:任何树种、品种其固有特征特性受遗传基因控制,是很难改变的.如梁平柚的苦麻味,玉环柚、脆香甜柚的裂果,红桔的枯水等.这些树种品种固有的特征待性问题,果树界的专家、教授研究多年尚未完全解决.但垫江白柚商品性降低,品质下降是客观存在的.近几年人们购买垫江白柚馈赠亲朋好友或自食,都普遍反映垫江白柚风味变酸、淡,且粒化严重,究其原因有四:  相似文献   

20.
影响百合花粉活力的化学因子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分析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矿质元素对百合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化学因子对百合成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效果,在2,4-D、GA3、IAA、三十烷醇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以0.06mmol/L2,4-D的作用效果最好,百合成熟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速率分别为10.7%和47.2 um/h.而B、Ca、Mn等不同矿质元素对百合成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作用效果则以10mmol/L H3BO3最好,百合成熟花粉的萌发率为11.8%;而Ca对花粉活力的影响更明显地体现在影响花粉管的生长,当Ca(NO3)2浓度为O.5mmol/L时效果最佳,达到68.8um/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