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顺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7月正常分娩产妇207例作为干预组,筛选出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产前即建立静脉通道,穿刺针采用静脉留置针,严防滞产、急产,积极处理第三产程。产后2h在产房重点观察产后出血情况,督促并鼓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正确收集和测量出血量。选取我院2010年7~12月正常分娩未作护理干预的产妇200例作为基线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基线组2h、24h出血量平均为135.2ml、250ml,而干预组2h、24h出血量平均为85.5ml、155.5ml。基线组与干预组产后发生出血的率为:7%、1.93%。结论做好切实有效地防范措施和充分的应急准备,可明显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测量产后2 h、24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25%vs27.50%),产后2 h、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出血量,保障产妇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产妇心理状况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及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后出血率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的91例待产产妇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103例待产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心理状况、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2、24 h平均出血量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降低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有利于促进产妇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5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以及预见性护理组,每组2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护理满意水平和产后不同时间出血量。结果预见性护理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组产妇护理满意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组产妇产后2 h和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阴道分娩产妇护理中的应用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出血量,对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产妇。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00例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分娩措施,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统计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数据均显著优于常规组者产妇,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及时有效的控制产后出血症状,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巨大儿引起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成功接受阴道分娩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均分娩巨大儿,根据产妇接受临床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产妇30例,接受常规产科护理服务,观察组产妇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护理预防干预措施,通过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 h、24 h出血量、护理满意度、负面情绪、术后疼痛、母乳喂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继而探究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巨大儿引起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负面情绪对比对照组改善明显、术后疼痛显著降低、母乳喂养成功率对比更高、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更低,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针对阴道分娩巨大儿引起的产后出血的预防具有十分显著的预防作用,同时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显著改善产妇的负面情绪,避免产后焦虑抑郁情况的出现,同时患者的疼痛有效缓解,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母乳喂养成功得到显著提高。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叶妃恩  童燕琴 《中国药业》2012,21(23):94-95
目的研究缩宫素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采用缩宫素联合早期护理干预进行预防治疗、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42例同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第3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第3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联合缩宫素治疗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同时又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 2小时内 ,减少产后 2小时内的出血量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关键。我院采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法预防产后出血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在我院住院的初产妇 ,单胎、头位、足月妊娠无其它合并症的阴道分娩、无前列腺素禁忌症的产妇 345例 ,年龄 2 0~ 2 9岁 ,孕周 37至 4 1周 ,新生儿出生体重 2 84 0~ 380 0 g,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1、 2组 ,共三组。观察组 12 …  相似文献   

9.
赵颖 《中国医药指南》2014,(16):361-362
目的研究评价整体性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方法按照数字表法将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产妇980例分成对照组360例和观察组62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整体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2 h及产后24 h的出血量。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产后出血6例、发生率为1.67%、观察组患者发生产后出血5例、发生率为0.81%、组间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患者产后2 h平均出血量为(138.4±25.6)mL、高于观察组患者产后2 h(92.3±19.8)mL的平均出血量,组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产后24 h平均出血量为(245.6±40.3)mL、高于观察组患者产后24h(164.3±33.8)mL的平均出血量,组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整体性护理干预对临产妇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产后出血的量,有助于产妇的快速康复,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宫缩发理性产生出血中所产生的预防作用。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中随机抽取82例,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法将所选产妇分为比照组(n=41)和研究组(n=41),所有产妇均接受分娩知识讲解、生命体征监测、产程观察等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产妇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及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比照组产后出血产妇共计8例,总发生率为19.51%,研究组产后出血产妇共计2例,总发生率为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以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比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情况,能够取得理想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产后大出血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正常分娩产妇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5例,胎儿娩出后产妇肌肉注射缩宫素20U,实验组75例,胎儿娩出后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400μg;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h、24h出血量,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及产后大出血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产妇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下降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5例,发生率为6.7%;实验组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2例,发生率为2.7%;实验组产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能够有效预防产后大出血,降低产后出血量,可作为临床首选预防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减少自然分娩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取的自然分娩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在产后2h、24h的出血量、出血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的出血量,差异对比较显著;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不同,观察组的出血发生率为6.7%,对照组的出血发生率为25.0%,观察组的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较显著;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不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对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自然分娩中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降低出血发生率,从而提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接收的90例产妇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后2h、24h的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后2h、24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可推广。  相似文献   

14.
刘春 《现代医药卫生》2014,(20):3098-3099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及抢救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该科收治的1 28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产后大出血30例(产后大出血组),未发生产后大出血1 255例(正常分娩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程,住院时间,新生儿阿氏评分,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产后大出血组产妇手术情况、产后结局,分析引起产妇产后大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结果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为2.33%,产后大出血组子宫乏力、胎盘早剥、软产道撕裂、巨大儿、羊水过多、瘢痕子宫、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较正常分娩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分娩组比较,产后大出血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增加,而第1产程、第2产程、总产程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分娩组新生儿阿氏评分为(9.32±0.85)分,产后大出血组新生儿阿氏评分为(9.14±0.9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分娩组比较,产后大出血组剖宫产率显著上升,新生儿窒息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大出血组中行保守治疗28例(93.33%),子宫全切除治疗2例(6.67%),患者止血时间为12∽48 h,平均(14.85±2.87)h,经治疗后无产妇及胎儿死亡。结论引起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因素包括子宫乏力、胎盘早剥、软产道撕裂、巨大儿、前置胎盘、瘢痕子宫、凝血功能障碍。产前加强孕产期管理及指导,产后24 h内严密观察产妇阴道出血及生命体征情况,并对产妇做好产后大出血预防,对降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足月妊娠分娩产妇76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38例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8例产妇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的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妇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早期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在预防产妇产后出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72例产妇,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为8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产妇的相关临床数据。结果对比两组产妇的抑郁和焦虑心理变化情况,护理干预前两组产妇的抑郁和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干预完成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h和24h的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情况,观察组产后2h和24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产妇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降低产后2h和24h的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应用在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妊高征产妇45例作为观察组,所有产妇均配合优质护理,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妊高征产妇4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产妇配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2%(1/45),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22%(10/45),P <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明显表现比对照组更好,P <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指导妊高征产妇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且减少产后出血量,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助产士门诊开展临床护理干预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12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助产士门诊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的出血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24h出血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轻度疼痛与中度疼痛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6.7%,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门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9年6月~2021年7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运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2h、24h)出血量、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术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及总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产后出血率,明显减少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所选的400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产后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记录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性发生6例,发生率为3.0%;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性发生24例,发生率为12.0%;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和产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阴道分娩产妇中应用护理效果显著,能够减少产后出血发生,提高产妇产后安全,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