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酶-化学除垢剂制备脱细胞血管基质,检测其与平滑肌细胞的相容性,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实验于2003-12/2005-1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脱细胞血管基质制备:在37℃水浴振荡条件下,犬总动脉先后用1g/L胰蛋白酶+0.2g/L乙二胺四乙酸钠和1.0%Triton X-100进行脱细胞处理24h和176h,充分漂洗,冷冻干燥后备用。②平滑肌细胞的提取:应用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培养扩增犬隐静脉的平滑肌细胞。③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脱细胞血管基质浸提液对平滑肌细胞的毒性:设浸提原液、75%、50%和25%浸提液组,阴性对照组(DMEM+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培养液)。以阴性对照组的吸光度作为100%细胞增殖率,增殖百分率(P%)=[实验组A值/阴性对照组A值]&;#215;100%,按ISO和医学生物材料标准评定材料毒性。④急性毒性试验:取成年大鼠8只,将备用脱细胞血管基质研磨成粉末,生理盐水配成2g/L的混悬液,无菌条件下向大鼠腹腔内注入1mL脱细胞血管基质混悬液,观察72h,记录动物有无死亡及不良反应。⑤亚急性毒性试验:取成年大鼠12只,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用脱细胞血管基质混悬液灌胃,剂量为500mg/kg质量,隔日1次,共10次;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验期间观察记录体质量变化及动物活动情况。21d取血检查血常规。⑥溶血试验:取抗凝兔血8mL,加入生理盐水10mL,稀释备用。取脱细胞血管基质粉末,加生理盐水中,再加入稀释兔血离心后取上清测定545nm处的吸光度。阴性对照为生理盐水10mL加入稀释兔血;阳性对照为蒸馏水加入稀释兔血。溶血率=[(试验材料的吸光度-阴性对照的吸光度)/(阳性对照的吸光度-阴性对照的吸光度)1&;#215;100%。⑦凝血试验:血库健康献血员新鲜血浆,用自动血液凝固测定仪进行凝血酶原凝固试验、测定部分凝血活酶凝固时间、凝血酶凝固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取血浆2mL加入脱细胞血管基质粉100mg,混合后再测定上述指标。 结果:①酶-化学除垢剂能使犬总动脉细胞几乎完全脱落,使基质纤维的三维结构变得疏松。苏木精-伊红、胶原染色和弹力纤维染色显示脱细胞血管基质无细胞残留,主要成分为胶原和弹力纤维。②动物实验表明材料无急性、亚急性毒性。体外实验脱细胞血管基质的溶血率为1.6%,符合医用生物材料生物性能测试所提出的溶血率〈5%标准。材料混合前后,血浆中凝血酶原凝固试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凝固时间和纤维蛋白原4项指标检测结果无明显变化,说明材料不引起凝血功能的改变。③四甲基偶氮唑盐显示75%脱细胞血管基质浸提液培养平滑肌细胞1,3和5d后,细胞增殖率均大于95%,材料毒性为0或1级。 结论:Triton X-100和胰蛋白酶制备的脱细胞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与异体犬平滑肌细胞结合到一起,并在体外生成血管移植物。  相似文献   

2.
兔软骨细胞与脱细胞软骨基质的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体外培养的兔软骨细胞种植到脱细胞软骨基质上,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黏附及增殖活性的测定,检测制备的脱细胞软骨基质与软骨细胞的相容性,分析脱细胞软骨基质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能性。 方法:实验于2005-03/09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科研中心完成。选取兔龄6个月的清洁级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麻醉后无菌条件下显露兔双侧膝关节,切取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关节软骨,经脱细胞处理制备成脱细胞软骨基质微粒作为软骨支架,并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将培养至第2代的软骨细胞用于实验,随机分为脱细胞基质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复孔为6孔。脱细胞基质组将脱细胞基质颗粒单层铺满培养板孔底,接种软骨细胞。空白对照组单纯接种软骨细胞。倒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软骨细胞与脱细胞软骨基质的黏附情况,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接种2,6,12,24h细胞黏附性,测定细胞接种后1,3,5,7d时细胞的增殖活性,测定细胞培养1,2,3d时上清液中的羟脯氨酸含量。 结果:①软骨细胞在脱细胞基质上黏附的形态学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脱细胞基质颗粒呈不规则多角形,软骨巢内的软骨细胞消失,表面粗糙不平。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软骨细胞刚开始为小圆形,折光性较强,接种2h后有少量细胞开始黏附于脱细胞基质上,随时间的延长细胞黏附数量增加。②接种后不同时间点两组软骨细胞黏附情况的测定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接种2h时脱细胞基质组软骨细胞黏附性明显降低(P〈0.05),而在接种6,12,24h时两组基本相似(P〉0.05)。③接种后不同时间点两组软骨细胞增殖能力的比较:接种1,3,5,7d时。脱细胞基质组软骨细胞增殖活性分别高于空白对照组21.4%.32.7%,32.5%,25.4%,差异显著(P〈0.05)。④接种后不同时间点两组软骨细胞羟脯氨酸含量的比较:接种后第1,2天,脱细胞基质组上清液中的羟脯氨酸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接近(P〉0.05)。接种第3天时,脱细胞基质组羟脯氨酸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20.28%,差异显著(P〈0.05)。 结论:实验制备的脱细胞软骨基质能够明显刺激增殖软骨细胞,且与软骨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为组织工程支架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同种异体人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细胞相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同种异体人脱细胞真皮基质(Aeellular dermal matrix,ADM)的细胞相容性,为寻找理想的真皮代替品提供依据。方法:用高渗盐除去人皮肤的表皮细胞层,经戊二醛交联后以低含量NaOH消蚀除去真皮中的细胞成分,得到脱细胞真皮基质,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法检测其相容性。结果:皮肤中所有细胞成分都被消除,胶原纤维稍松散,结构完整,排列正常。ADM无细胞毒性,培养的NIH3T3细胞能在其上贴附、增殖。结论:经高渗盐—NaOH消蚀法能完全去除皮肤中的细胞成分而不损坏胶原纤维的三维结构,制备过程简单,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用膀胱平滑肌细胞为实验细胞,评估细胞外基质/温度敏感性水凝胶复合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5-02/05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研究室完成。①实验分组:实验分为4组。细胞外基质/温度敏感性水凝胶复合支架组:细胞外基质/温度敏感性水凝胶复合支架种植平滑肌细胞;单纯细胞外基质组:单纯细胞外基质种植平滑肌细胞;阴性对照组:单纯培养平滑肌细胞;空白对照组:无细胞培养液。②实验操作:种植细胞前先用培养液将支架材料预湿,取第3代兔膀胱平滑肌细胞悬液(1×108L-1)50μL缓慢接种于材料上。③实验评估:培养2d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黏附、生长情况以及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空间生长情况;培养5,10d取细胞外基质/温度敏感性水凝胶复合支架组、单纯细胞外基质组材料,进行细胞计数,观察细胞黏附数量;培养1,3,5,7d时MTT法检测细胞的活力。结果:①相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外基质/温度敏感性水凝胶复合材料为红染的网状结构,纤维较粗,网孔直径较小,未见到细胞碎片;种植平滑肌细胞后6h,可见细胞紧密黏附于材料表面;种植平滑肌细胞后12h,可见细胞已伸展,有多个突起;培养3d时,贴附于材料的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增殖明显。②扫描电镜下可见发育良好的细胞附于材料上,伪足沿纤维伸展,附着牢固,细胞间连接紧密,可见到细胞外基质分泌。③膀胱平滑肌细胞在单纯细胞外基质上黏附性良好,黏附率为87.6%,复合温度敏感性水凝胶后的细胞外基质表面黏附能力较之增强,黏附率为96.7%。④细胞活力:细胞外基质/温度敏感性水凝胶复合支架组、阴性对照组细胞活力(A)高于单纯细胞外基质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培养1,3,5d细胞外基质/温度敏感性水凝胶复合支架组细胞活力(A)低于阴性对照组,培养7d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细胞外基质/温度敏感性水凝胶复合材料具有便于细胞黏附和生长的微孔结构,生物相容性好,并且保留的某些成分具有良好的促组织再生作用,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体外培养的兔软骨细胞种植到脱细胞软骨基质上,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黏附及增殖活性的测定,检测制备的脱细胞软骨基质与软骨细胞的相容性,分析脱细胞软骨基质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能性。方法:实验于2005-03/09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科研中心完成。选取兔龄6个月的清洁级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麻醉后无菌条件下显露兔双侧膝关节,切取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关节软骨,经脱细胞处理制备成脱细胞软骨基质微粒作为软骨支架,并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将培养至第2代的软骨细胞用于实验,随机分为脱细胞基质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复孔为6孔。脱细胞基质组将脱细胞基质颗粒单层铺满培养板孔底,接种软骨细胞。空白对照组单纯接种软骨细胞。倒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软骨细胞与脱细胞软骨基质的黏附情况,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接种2,6,12,24h细胞黏附性,测定细胞接种后1,3,5,7d时细胞的增殖活性,测定细胞培养1,2,3d时上清液中的羟脯氨酸含量。结果:①软骨细胞在脱细胞基质上黏附的形态学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脱细胞基质颗粒呈不规则多角形,软骨巢内的软骨细胞消失,表面粗糙不平。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软骨细胞刚开始为小圆形,折光性较强,接种2h后有少量细胞开始黏附于脱细胞基质上,随时间的延长细胞黏附数量增加。②接种后不同时间点两组软骨细胞黏附情况的测定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接种2h时脱细胞基质组软骨细胞黏附性明显降低(P<0.05),而在接种6,12,24h时两组基本相似(P>0.05)。③接种后不同时间点两组软骨细胞增殖能力的比较:接种1,3,5,7d时,脱细胞基质组软骨细胞增殖活性分别高于空白对照组21.4%,32.7%,32.5%,25.4%,差异显著(P<0.05)。④接种后不同时间点两组软骨细胞羟脯氨酸含量的比较:接种后第1,2天,脱细胞基质组上清液中的羟脯氨酸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接近(P>0.05)。接种第3天时,脱细胞基质组羟脯氨酸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20.28%,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验制备的脱细胞软骨基质能够明显刺激增殖软骨细胞,且与软骨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为组织工程支架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骨髓基质细胞与聚己内酯的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骨缺损修复一直是骨科领域的难题之一,近年来,组织工程化骨组织的研究为骨缺损修复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而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检测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与聚己内酯的生物相容性。 设计:对照观察。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材料:实验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选4~8周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体质量2kg左右。 方法:①抽吸双侧股骨骨髓并混入RPMI1640完全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然后进入传代培养。②进行细胞接种并分为聚己内酯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单纯接种细胞,聚己内酯组将骨髓基质细胞与聚己内酯体外复合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增殖、蛋白质含量及酶学测定。 主要观察指标:骨髓基质细胞生长及与聚乙内酯生物材料附着情况。 结果:对照组细胞多向梭形细胞或多角形细胞转化。聚己内酯组骨髓基质细胞能在聚己内酯上贴附、繁殖,其生长及功能不受影响,并且聚己内酯具有一定的促细胞增殖作用。 结论:聚己内酯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有可能作为骨髓基质细胞的载体应用于组织工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脱细胞血管基质制备及体内外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利用脱细胞血管基质作为血管支架具有以下优点:脱细胞血管基质保留了自然血管的复杂三维结构;脱细胞基质表面的生长因子和结构域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和浸润.目的:制备脱细胞血管基质并对其体内外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胰蛋白酶、Triton X-100逐步处理猪颈动脉制备脱细胞血管基质.采用皮下植入实验、急性毒性实验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等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结果与结论:脱细胞基质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未释放对红细胞产生破坏溶解作用的有害元素,未引起急性溶血反应,对细胞的生长无毒性影响.脱细胞基质材料在动物体内植入后早期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到实验观察的后期无明显炎性细脆浸润,脱细胞基质内可见成纤维细胞.另外,脱细胞基质材料对周边组织未产生毒性作用,伤口Ⅰ期愈合.同时组织学切片显示:支架材料与周边组织相容性好,未产生排斥反应.说明脱细胞基质材料在动物体内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同种异体人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dermalmatrix,ADM)的细胞相容性,为寻找理想的真皮代替品提供依据。方法用高渗盐除去人皮肤的表皮细胞层,经戊二醛交联后以低含量NaOH消蚀除去真皮中的细胞成分,得到脱细胞真皮基质,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法检测其相容性。结果皮肤中所有细胞成分都被消除,胶原纤维稍松散,结构完整,排列正常。ADM无细胞毒性,培养的NIH3T3细胞能在其上贴附、增殖。结论经高渗盐—NaOH消蚀法能完全去除皮肤中的细胞成分而不损坏胶原纤维的三维结构,制备过程简单,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背景:骨缺损修复一直是骨科领域的难题之一,近年来,组织工程化骨组织的研究为骨缺损修复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而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检测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与聚己内酯的生物相容性。设计:对照观察。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材料:实验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选4~8周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体质量2kg左右。方法:①抽吸双侧股骨骨髓并混入RPMI1640完全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然后进入传代培养。②进行细胞接种并分为聚己内酯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单纯接种细胞,聚己内酯组将骨髓基质细胞与聚己内酯体外复合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增殖、蛋白质含量及酶学测定。主要观察指标:骨髓基质细胞生长及与聚乙内酯生物材料附着情况。结果:对照组细胞多向梭形细胞或多角形细胞转化。聚己内酯组骨髓基质细胞能在聚己内酯上贴附、繁殖,其生长及功能不受影响,并且聚己内酯具有一定的促细胞增殖作用。结论:聚己内酯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有可能作为骨髓基质细胞的载体应用于组织工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背景: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组织细胞诱导功能.目的:评价人脂肪干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取健康成年人吸脂术后的脂肪组织分离脂肪干细胞,并行原代与传代培养,传至第3 代,将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联合体外培养3,7 d,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生长及增殖情况,并计算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率;X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结果与结论:脂肪干细胞在支架材料上分布均匀,24 h内细胞开始伸展、黏附,二三天完全伸展变形,以梭形为主,呈网状排列;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支架上的细胞逐渐增多;人脂肪干细胞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混合培养后平均黏附率为95.03%,并保持正常的生长增殖速度,表明支架对细胞具有良好的黏附性;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材料与人脂肪干细胞复合后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背景:阴道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主要有两种方法: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前者培养所需时间短,产量高,但所需组织量较大,且试验中污染机会大,最佳消化时间不易把握;后者虽方法简便、有效,但培养所需时间较长。目的:观察组织块 酶消化法原代培养兔阴道平滑肌细胞时间,并与组织块法比较。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观察实验,于2005-02/2006-02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及动物实验室完成。材料:四五个月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体质量2.0~2.5kg。方法:①组织块法原代培养阴道平滑肌细胞:将修剪好的1mm×1mm×1mm组织块均匀地接种于培养皿中,然后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静置培养3.0~4.0h,待组织块贴壁牢固后,再补加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使组织块浸于培养液中,37℃恒温静置培养3.0~4.0d,待细胞游出后换液,大约每3天换液一次。②组织块 酶消化法原代培养阴道平滑肌细胞:将组织块用0.1%胶原酶Ⅳ在37℃培养箱中消化0.5~1.0h,至组织块边缘变毛时中止消化,然后将消化好的组织块接种于培养皿上,其余步骤同组织块法。③传代培养:第1次传代时机应根据细胞生长具体情况而定,在细胞达50%~60%融合时即进行传代培养。第2次以后传代,在细胞生长达80%融合时进行传代培养。主要观察指标:①原代培养所需时间。②第3代阴道平滑肌细胞表面结构和超微结构。结果:组织块 酶消化法原代培养细胞萌出时间较组织块法早1.0~2.0d,细胞融合时间较组织块法早3.0~4.0d,细胞可稳定传5~6代。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两种方法所培养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融合时部分区域细胞出现平滑肌细胞特征性生长表现"峰-谷"状结构。透射电镜下观察,第3代阴道平滑肌细胞核呈锯齿状,胞浆内含平滑肌细胞特征性结构肌丝和密体,含有大量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扩张,游离核糖体丰富,提示获得合成表型阴道平滑肌细胞比例大。结论:组织块 酶消化法原代培养周期较短,需要注意的是在取材、分离整个操作过程中需保持阴道组织块湿润;胶原酶消化组织块时间不应过长,以组织块周边呈现毛须状为度;此外应在静置状态下培养。  相似文献   

12.
Defining smooth muscle cells and smooth muscle injury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For 3 decades, terms such as synthetic phenotype and contractile phenotype have been used to imply the existence of a specific mechanism for smooth muscle cell (SMC) responses to injury. In this issue of the JCI, Hendrix et al. offer a far more precise approach to examining the mechanisms of SMC responses to injury, focused not on general changes in phenotype but on effects of injury on a single promoter element, the CArG [CC(A/T)6GG] box, in a single gene encoding smooth muscle (SM) alpha-actin. Since CArG box structures are present in some, but not all, SMC genes,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we may be progressing toward establishing a systematic, molecular classification of both SMC subsets and the response of SMCs to different injuries.  相似文献   

13.
背景:体外分离培养获得足够活性良好的种子细胞是构建阴道组织工程的关键。文献报道阴道上皮细胞体外纯化培养和传代较为困难,尤其是体外长期培养犬等大动物的阴道种子细胞尚未见报道。目的:建立体外稳定培养犬阴道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方法。方法:获取犬小块阴道组织,机械分离阴道黏膜上皮,Dispase 酶和胰蛋白酶分步消化收集上皮细胞,接种于无血清角化细胞培养液中培养和传代;机械分离阴道平滑肌组织后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获得平滑肌细胞,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 DMEM 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传代。动态观察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生长增殖情况,分别采用特异性抗体行细胞免疫化学染色鉴定。结果与结论:原代培养的上皮细胞24-36 h后开始贴壁铺展,四五天后呈对数生长,七八天可达70%融合,为单一的上皮细胞,呈典型铺路石样,未见成纤维细胞混杂。每四五天可传代1次,连续传代六七次,细胞免疫化学染色角蛋白AEl/AE3抗体阳性。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24 h后贴壁呈梭形,此后呈对数生长,4 d后融合呈典型的“峰和谷”样,每三四天可传代1次,连续传代七八次,细胞免疫化学染色示α-肌动蛋白染色阳性。结果证实,犬阴道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可在体外长期稳定培养,可为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阴道提供足够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4.
背景:作者前期研究发现翼状胬肉组织中存在平滑肌成分,但此平滑肌的来源并不清楚。目的:探讨翼状胬肉组织中平滑肌成分的起源。方法:组织块法对26例翼状胬肉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及鉴定。生长状态较好的原代细胞传代后分为诱导组和对照组,分别置于含或不含2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培养。倒置显微镜下对比观察两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免疫荧光染色波形纤维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两组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所有细胞均表达波形纤维蛋白,鉴定为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细胞呈长梭形,编织状排列;诱导组细胞饱满,胞体增大,呈"峰-谷样"生长。共焦显微镜观察:对照组细胞均表达波形纤维蛋白,不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诱导组细胞除表达波形纤维蛋白外,还不同程度地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胞浆内可见伸向细胞两极的肌动蛋白丝,证实为平滑肌细胞。结果表明翼状胬肉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可以向平滑肌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5.
平滑肌祖细胞在新型细胞外基质支架上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血管壁细胞包括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平滑肌细胞合成分泌的胶原蛋白、弹力蛋白和蛋白聚糖等细胞外基质是提供血管塑形及张力的最主要成分,平滑肌细胞在细胞外基质支架上生长可能更接近体内生长环境特性.目的:观察鼠骨髓来源平滑肌祖细胞在毯状细胞外基质支架上的生长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水平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7/2008-07在江苏大学临床检验实验室完成.材料:将纤维蛋白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粘连蛋白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新鲜大鼠血浆促凝coagulation作用下,构建毯状细胞外基质支架.方法:实验组诱导培养骨髓来源的第2代平滑肌祖细胞种植在毯状细胞外基质支架表面.对照组将骨髓来源的第2代平滑肌祖细胞接种到无菌圆盖玻片上.主要观察指标:于培养1,4,7,10,14,21 d用电镜观察支架表面结构及平滑肌祖细胞生长情况;Westem Blotting法、Real-Time PCR法分别检测α-SMA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平滑肌祖细胞贴壁率、增殖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电镜显示细胞在支架表面形成较平整的平面,如典型"平滑肌"形状:实验组平滑肌祖细胞为多层、三维立体、更接近天然血管的结构;实验组α-SMA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胞外基质支架能显著促进平滑肌祖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可作为一种新颖的合成人造血管的生物组织工程支架.  相似文献   

1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平滑肌细胞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新西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不同条件下定向分化为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5在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验中心完成。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通过添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进行体外直接诱导以及与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不同比例(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阴茎海绵体平滑肌根细胞数量比,共培养诱导分为4∶1组、2∶1组以及1∶1组。每6孔作为1个诱导组,每孔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终浓度为1×10L-1,阴茎海绵体平8滑肌细胞相应终浓度分别为0.25×10L-1、0.5×108L-1及1×10L-1)进行88共培养两种方法诱导干细胞分化为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培养2d后的细胞爬片进行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测定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表达,全程避光进行。完成染色后,立即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镜检。每孔爬片随机取5个视野,计算出每孔中Hoechst33342与FITC(Cy3)或双阳性细胞数及Hoechst33342单阳性的细胞数的比值以计算每孔的诱导率,应用SPSS软件进行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的生长特性、形态及鉴定:组织块贴壁后细胞渐游出,呈梭形或长条形,原代细胞汇合90%约需16~19d,传代后生长加快,90%汇合时1∶2传代后约3d可再次传代。细胞融合时呈现典型的“峰-谷”样形态。传至10代之后细胞生长放缓,胞体渐变宽大,胞内颗粒增多。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特异性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见绝大部分细胞呈阳性。②直接诱导以及共培养诱导的初步分析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之细胞核标记良好,诱导后见胞浆表达多量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与阳性对照组相似;高倍镜下可清晰见平滑肌肌动蛋白肌丝,而阴性对照组只有核显色,无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表达。③不同组别诱导率方差分析S-N-K检验得各组总体均数差异性检验的(F=44.831P<0.05),表明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共培养1∶1,组效率最高,依次是共培养2∶1组、共培养4∶1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最低,后两者间诱导效果在统计学上无差别。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添加生长因子和共培养的方法诱导分化为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其中以共培养的方法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体外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选择以获得体外修复受损平滑肌细胞的最佳方法。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10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中心卫生部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进行。①取新生儿脐带约5cm长(家属志愿提供)原代分离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用贴块法和胰酶/胶原酶酶解法分离、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②贴块法:将血管平滑肌细胞组织块20%M199完全培养基(200mL/L胎牛血清+10mL/L双抗+5mL/L-谷氨酰胺)贴壁24h后,补足完全培养基培养;胰酶/胶原酶酶解法:第1步胰酶消化:将脐动脉剪成1mm&;#215;1mm大小。装入含2.5g/L胰酶培养瓶中,消化15-30min,加入20%M199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第2步胶原酶消化:将上述处理过的组织块放入含1g/LⅠ型胶原酶的无血清M199培养基中,过夜,离心,收集细胞,以1&;#215;10^4个细胞/cm^2密度接种培养皿中,补足20%M199完全培养基培养。③对两种方法培养的细胞生长形态、数量及平滑肌α-肌动蛋白表达情况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①贴块法:组织块种植后2周时,多数细胞已贴壁伸展。4~6周细胞达80%融合时,镜下成“峰与谷”样,可传代培养,传代间隔期一般是两三周;胰酶/胶原酶酶解法:细胞多为伴有胞质突起的多角形大细胞,达到生长融合时细胞密度低。2周左右细胞融合,可传代培养。传代间隔期一般是一两周。②贴块法获得的细胞初期生长速度慢,但达到融合前细胞数量多,细胞得率高;胰酶/胶原酶酶解法获得的细胞初期生长速度快,群体倍增时间短,但达到融合前细胞数量少于贴块法,细胞得率低。(曼)胰酶/胶原酶法α-肌动蛋白阳性细胞率高于贴块法(93.1%.71.4%,x^2=4.626,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培养人血管平滑肌细胞;贴块法合成表型细胞比例大,胰酶/胶原酶酶解法收缩表型细胞比例大,后者所获得的细胞更适合用作修复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体外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选择以获得体外修复受损平滑肌细胞的最佳方法。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10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中心卫生部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进行。①取新生儿脐带约5cm长(家属志愿提供)原代分离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用贴块法和胰酶/胶原酶酶解法分离、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②贴块法:将血管平滑肌细胞组织块20%M199完全培养基(200mL/L胎牛血清 10mL/L双抗 5mL/LL-谷氨酰胺)贴壁24h后,补足完全培养基培养;胰酶/胶原酶酶解法:第1步胰酶消化:将脐动脉剪成1mm×1mm大小。装入含2.5g/L胰酶培养瓶中,消化15~30min,加入20%M199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第2步胶原酶消化:将上述处理过的组织块放入含1g/LⅠ型胶原酶的无血清M199培养基中,过夜,离心,收集细胞,以1×104个细胞/cm2密度接种培养皿中,补足20%M199完全培养基培养。③对两种方法培养的细胞生长形态、数量及平滑肌а-肌动蛋白表达情况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①贴块法:组织块种植后2周时,多数细胞已贴壁伸展。4~6周细胞达80%融合时,镜下成“峰与谷”样,可传代培养,传代间隔期一般是两三周;胰酶/胶原酶酶解法:细胞多为伴有胞质突起的多角形大细胞,达到生长融合时细胞密度低。2周左右细胞融合,可传代培养。传代间隔期一般是一两周。②贴块法获得的细胞初期生长速度慢,但达到融合前细胞数量多,细胞得率高;胰酶/胶原酶酶解法获得的细胞初期生长速度快,群体倍增时间短,但达到融合前细胞数量少于贴块法,细胞得率低。③胰酶/胶原酶法α-肌动蛋白阳性细胞率高于贴块法(93.1%,71.4%,χ2=4.626,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培养人血管平滑肌细胞;贴块法合成表型细胞比例大,胰酶/胶原酶酶解法收缩表型细胞比例大,后者所获得的细胞更适合用作修复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平滑肌细胞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金明  何涛  黄红军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23-26,i0002
目的:探讨新西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不同条件下定向分化为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5在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验中心完成。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通过添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进行体外直接诱导以及与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不同比例(根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数量比,共培养诱导分为4:1组、2:1组以及1:1组。每6孔作为1个诱导组,每孔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终浓度为1&;#215;10^8L^-1,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相应终浓度分别为0.25&;#215;10^8L^-1、0.5&;#215;10^8L^-1及1&;#215;10^8L^-1)进行共培养两种方法诱导干细胞分化为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培养2d后的细胞爬片进行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测定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表达,全程避光进行。完成染色后,立即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镜检。每孔爬片随机取5个视野,计算出每孔中Hoechst33342与FITC(或Cy3)双阳性细胞数及Hoechst33342单阳性的细胞数的比值以计算每孔的诱导率,应用SPSS软件进行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的生长特性、形态及鉴定:组织块贴壁后细胞渐游出,呈梭形或长条形,原代细胞汇合90%约需16~19d,传代后生长加快,90%汇合时1:2传代后约3d可再次传代。细胞融合时呈现典型的“峰-谷”样形态。传至10代之后细胞生长放缓,胞体渐变宽大,胞内颗粒增多。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特异性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见绝大部分细胞呈阳性。②直接诱导以及共培养诱导的初步分析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之细胞核标记良好,诱导后见胞浆表达多量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与阳性对照组相似;高倍镜下可清晰见平滑肌肌动蛋白肌丝,而阴性对照组只有核显色,无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表达。③不同组别诱导率方差分析S-N-K检验得各组总体均数差异性检验的(F=44.83l,P〈0.05),表明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共培养1:1组效率最高,依次是共培养2:1组、共培养4:1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最低,后两者间诱导效果在统计学上无差别。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添加生长因子和共培养的方法诱导分化为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其中以共培养的方法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