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碱骨料反应在国际上被称为混凝土的癌症,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将无法补救。碱骨科反应的发生需要三个条件:骨料碱活性,组成材料高含碱量,环境中有水。  相似文献   

2.
地质部门的资料显示乌鲁木齐建筑工程的骨料碱活性很高,其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措施的研究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就如何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掺合料对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抑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磨细矿渣粉、锂硅粉、锂渣粉等混凝土掺合料能将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游离钠离子约束住.降低游离钠离子的浓度,缓解碱骨料反应的危害,有利于混凝土耐久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废混凝土骨料和废砖骨料按比例混合模拟建筑垃圾的组成,制成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试验研究了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路用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随着水灰比增大而减少;当再生粗骨料中掺25%砖骨料时,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满足新建水泥路面面层材料的要求;当掺量达50%时,此时砖骨料对再生混凝土路用基本力学性能影响较大。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利用随机游走法进行球形骨料数值模拟投放的方法,并阐述了球形骨料数值模型的生成、投放、游走及有效性判定的条件.骨料模拟投放的算例表明:基于随机游走的球形骨料投放方法能在较少的计算量下获得较高的骨料填充率,骨料投放结果与实际吻合,适用于各种混凝土细观结构的模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硝基甲烷为碱电心分子探针,应用脉冲色谱技术和TPD法探讨一系列氧化物催化剂表面碱中心的情况,获得若干有趣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含三唑与噻二唑Schiff碱的合成与植物激素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10种三氮唑与噻二唑的新Schiff碱,讨论了它们的物理性质、UV、IR、1HNMR和元素分析.生物活性测试发现了一些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植物激素活性,其中噻二唑的Schiff碱具有优良的生长素活性,而三唑的Schiff碱具有好的细胞分裂素活性和优异的生根性能.  相似文献   

8.
亚麻叶碱蓬生长在高含盐量的土壤上,幼苗死亡率很高,且这一过程存在时空异质性.研究发现:亚麻叶碱蓬幼苗在生长过程中,盐壳导致其大量死亡,而幼苗盐鞘的发育、生长的“时滞性”和急速生长现象可能有利于幼苗存活.本文对亚麻叶碱蓬幼苗生长期的叶自然饱和亏、肉质化程度、电解质渗透率和离子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与分布、及其与土壤中离子含量的关系作了初步研究,以期发现植物适盐的方式和机制,为干旱区盐生植物的资源利用、盐渍化土地的改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合成并表征了4个中间体及由其与对硝基苯胺作用得到的2种对硝基苯胺Schiff碱,并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chiff碱Ⅰ分子内的氢键可以增加分子的共平面性,是有机双光子吸收材料化合物吸收截面得到有效提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棉浆黑液为细菌分离培养基,从某化纤厂黑液生物处理系统中分离到16株嗜碱细菌,对其形态及生理生化等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分离的嗜碱细菌以产芽孢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占优势,在个体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方面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扩增rDNA限制性分析(ARDRA)结果表明,棉浆黑液中的嗜碱细菌分为2大类群,不同菌株之间的酶切图谱具有较大的差异.测定黑液生物处理系统中6株占优势的嗜碱细菌的16S rDNA序列,与国际上已报道的细菌的16S rDNA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它们的序列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或副球菌属(Paracoccus)中的参比菌株的同源性达到98%以上.以16S rDNA序列为基础的Bacillus属嗜细菌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其中3个菌株与B.halodurans和B.wakoensis的相似性大于99%.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陶粒混凝土在冲击载荷下的损伤演化规律, 利用蒙特卡洛随机数和背景网格建模方法, 建立了陶粒混凝土的三维数值模型, 模拟了冲击载荷下陶粒混凝土的损伤演化过程. 研究表明: 冲击载荷下陶粒混凝土的细观损伤演化速度随着陶粒体积分数的增加和加载脉冲的增加而增加. 细观数值模拟还显示了陶粒混凝土的破坏过程, 即损伤演化从陶粒骨料开始, 之后向砂浆基体延伸扩展.  相似文献   

12.
报导了以启动子探测质粒pKK232-8为载体克隆嗜碱芽孢杆菌NTT89启动子的研究.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l分别消化嗜碱芽孢杆菌NTT89染色体DNA和质粒pKK232-8,在体外重组,转化大肠杆菌DH5a感受态细胞,在含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的选择性平板上筛选转化子,结果从NTT89染色体DNA中克隆到一系列带有启动子活性的DNA片段,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这些转化子抗氯霉素水平在34~500mg/L不等,随机挑选10个转化子,提取其重组质粒进行限制性酶切,表明转化子中的重组质粒外源片段插入的效率很高,插入片段大小在500~5500bp之间,通过地高辛标记的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均证明重组质粒上插入的具启动子功能的DNA片段来自于嗜碱芽孢杆菌的染色体DNA.  相似文献   

13.
槐定碱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荧光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生理酸度(pH 7.4)条件下槐定碱与溶菌酶(LYS)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荧光猝灭光谱、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实验显示,槐定碱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生成新的复合物引起的静态猝灭是导致溶菌酶内源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求得不同温度下槐定碱与溶  相似文献   

14.
为了能够有效进行材料力学性能及成本耗费的比较研究, 提出了价格-强度比和价格-模量比两个衡量指标. 在再生混凝土材料体系设计方面, 骨料取自建筑垃圾混凝土, 选取了砂率分别为30%、37%和39%的3种材料体系. 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矿物掺合料, 形成了不同的材料配合比. 通过一维应力压缩实验, 得到了材料的模量和强度. 通过比较价格-强度比和价格-模量比的定量结果, 得到了性价比最优的材料配合比设计. 研究结果对于合理利用建筑垃圾形成力学性能优良的再生混凝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自制的5-甲基-4-乙氧羰基-3-腈基-2-呋喃胺与取代芳醛为主要原料,以乙醇为溶剂、醋酸为催化剂,通过回流反应以70%~85%的产率合成了8种新的5-甲基-4-乙氧羰基-3-腈基-2-呋喃胺Schiff碱化合物,产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对高强方钢管轻骨料混凝土桁架加劲搭接K形节点和基本型节点进行主管轴压静力加载试验, 考察了支管搭接率和加劲板构造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节点的破坏模式为支管根部侧面搭接焊缝开裂; 支管搭接率过大或过小均会降低搭接K形节点承载力; 加劲节点的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较基本型节点分别提高6.5%和12.0%. 同时, 对高强方钢管轻骨料混凝土桁架加劲搭接K形节点进行了数值模拟、热点应力场演化分析和破坏机理探究, 推导了极限承载力计算式. 通过与节点试验结果对比, 验证了该计算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钨矿常和含氟矿物伴生,经碱分解-离子交换法制备仲钨酸铵,导致碱煮钨渣不可避免含有一些可溶性氟,致使其渣浸液中氟离子浓度超过危废物鉴别标准上限。但目前对碱煮钨渣洗涤过程的固氟研究较少。本研究提出了采用硫酸钙作为固氟剂对碱煮钨渣洗涤过程的固氟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研究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浆洗体系pH为6.5~9.5,温度为室温,液固比不超过3.5 L·kg-1,浆洗时间不超过1.5 h,投料方式为固氟剂先于碱煮钨渣加入浆洗液中。本研究为钨冶炼企业碱煮钨渣洗涤过程固氟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绿色环保的方法及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利用海藻酸(AL)/大豆蛋白(SPI)复合微球包裹盐酸小檗碱(Ber), 研究了盐酸小檗碱经复合微球负载后在模拟胃,小肠和结肠pH环境下的释放行为.结果显示,在模拟肠和结肠的pH 6.8和pH 7.4环境中,约5 h盐酸小檗碱就分别达到96%和99%的药物溶出量,而在模拟胃的pH 1.0条件下溶出量仅为约40%.研究发现盐酸小檗碱经复合微球负载后的释放行为与复合微球在不同pH条件下的溶胀行为直接相关,即在pH 1.0时溶胀度很小,但在pH 6.8和pH 7.4条件下溶胀度可达到约2000%.这主要归功于海藻酸组分的pH敏感性.同时,负载过程使结晶的疏水盐酸小檗碱转变为更易于在水性介质中扩散和溶解的不定型态.特别是通过pH梯度实验发现,限定载药复合微球在模拟胃的pH 1.0溶液中的时间在3 h内,可控制盐酸小檗碱的溶出量为约20%;而在此后的小肠和结肠的pH条件下,盐酸小檗碱迅速溶出,使累积溶出量达到98%.由此可见,利用自主研制的复合微球负载盐酸小檗碱可以降低盐酸小檗碱对胃部的刺激并可应用于盐酸小檗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同时大豆分离蛋白的生理活性可望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分步法,首先合成了新的多齿Schiff碱配体N,N'-双(2-吡啶甲醛亚胺基乙基)-2,6-吡啶二甲酰胺(Ⅱa),进一步合成了10个新的稀土金属配合物.再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配合物进行了合理的结构推测.  相似文献   

20.
以蓖麻油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碱解裂化制备癸二酸,同时得到副产品仲辛醇及甘油,探讨了催化剂及稀释剂等对癸二酸产率的影响,首次采用SnO2-V2O5作为催化剂,液体石蜡为稀释剂,消除以前用的催化剂Pb3O4及稀释剂甲酚有毒的缺陷,并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