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近年来CHF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CHF患者心肌细胞失代偿,涉及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失调,所以现代医学对CHF的治疗手段十分有限。慢性心力衰竭在中医学上属于“心悸”“喘证”“水肿”“胸痹”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HF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CHF的治疗上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优点,而且不良反应轻,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目前国内相关中医治疗CHF的文献报道,真武汤、血府逐瘀汤、生脉散、保元汤、桃红四物汤、附萸汤等均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一定疗效。随着中医方剂的发掘,中西医结合治疗CHF的研究日益增加,且相关文献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总有效率。为此,笔者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对治疗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随着对CHF病理生理的研究进展,通过调控心肌能量代谢来改善CHF越来越受重视。祖国传统医学基于“线粒体”在CHF进程中对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并通过探讨气与线粒体的关系和医家在CHF中对气的运用,得出“益气”可提高线粒体心肌能量代谢水平来治疗心衰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由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射血功能受损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中医学中,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到“心水”的概念,并指出短气、下肢或周身水肿等症状为“心水”的主要病症,这与CHF症状极为相似。心衰一词首见于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脾脏脉论第一》:“心衰则伏。”其他与CHF相关论述可见于心悸、喘证、怔忡、水肿、痰饮等篇中。近年来,随着中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对中医药治疗CHF的临床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现将中医治疗CHF的临床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不可避免的结局,其发病率,死亡率高。CHF中医将其归属于“心悸”、“喘证”、“痰饮”、“水肿”、“胸痹”等范畴,其病机可以概括为本虚标实,以心之阳气(或兼心阴)亏虚为本,瘀血痰阻水停为标,到疾病的后期,则发展为肾阳亏虚,水气泛滥。《内经》中的许多理论对CHF的现代诊治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俊平  范谦  缪国斌  张麟 《中医杂志》2007,48(6):541-54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主要归属于中医“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我们从2004年6月~2005年7月应用通心络胶囊联合规范的西药治疗CHF,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CHF)属中医“心悸”、“胸痹”、“喘证”、“水肿”等范畴,病因常见于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或胸痛、呼吸困难、下肢浮肿、唇甲发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CHF,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虽然有了长足进展,抑制恶性神经体液因子使CHF死亡率显著降低,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CHF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造成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临床工作中痰瘀型CHF患者较为常见,为了寻找其副作用少、疗效好、顺从性好的治疗CHF新疗法;同时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活血化瘀、化痰益气理论,采用我院验方“逸心汤”对痰瘀型CHF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素在肺心病心力衰竭时的应用(一)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HF时甲状腺素的应用:对于CHF传统的治疗方案是“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的治疗。目前,根据来自美国的最新推荐,治疗CHF采用四联治疗方案,既“地高辛、利尿剂、ACEI和小剂量的β阻滞剂”。肺心病HF时,因病因不同,单纯强心治疗的效果远不如CHF,以往以“利尿、扩血管为主,强心治疗为辅”,也有人试加用小剂量β阻滞剂收到良好效果。甲状腺素在肺心病HF时的作用如何呢?80年代以前研究较多的是甲状腺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副面影响,甲状腺素增加心肌耗氧,增加新的心律失常,增加心肌缺血,增加心脏的前报负荷,在HF时,特别是那些顽固性难治性HF,辅以甲状腺抑制药物如他巴唑等,可望收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属中医“喘证”“水肿”“心悸”等范畴。近年来对CHF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即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阳虚为主,亦有阴虚,标实以瘀血、水停为主,亦有痰阻。早期多为虚证,晚期因病理产物的产生而表现为虚实夹杂。心气虚是病理基础,血瘀是中心环节,痰饮和水湿是主要的病理产物。病位主要涉及心、脾、肾三脏,且以心、肾为主。每因感受外邪、劳倦过度、情致所伤等诱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主要探索邓悦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用药规律,并初步总结其临床论治CHF 的经验和学术思想。方法:收集和整理邓悦教授治疗CHF所用处方并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及聚类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归纳其治疗CHF的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邓悦教授治疗CHF处方132条,总用药频次2276次,包含128味药和42味核心药物,核心药物用药频次占总用药频次的79.92%。对42味核心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5类功效不同的药物组合。结论:邓悦教授治疗CHF以益气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和行气导滞药的使用频率最高;体现了其以“气、血、水”为切入点,紧紧围绕气虚、血瘀、水停病机关键立法谴的治疗特点,并兼顾“双心并治”、调补阴阳的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