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胸段食管癌三野根治术后放疗靶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三野根治术后患者进行预防性放疗不同照射野范围的毒副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行颈、胸、腹三野联合根治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213例。用配对法分为3组:术后放疗“T”型大野组70例,术后放疗“T”型小野组70例和单纯手术组73例。“T”型大野组照射野的范围包括双锁骨上区、纵隔、贲门旁胃左动脉淋巴结引流区、吻合口及原食管瘤床。“T”型小野组照射野的范围包括双锁骨上区、中上纵隔淋巴结引流区、吻合口及原食管瘤床。于术后3~4周开始放疗,中位总剂量54 Gy,分27次,每次2Gy,5次/周,5.4周完成。结果 术后放疗大野组恶心、食欲不振、胸腔胃溃疡出血及非癌性心包胸腔积液的毒副作用明显重于小野组,大野组有6例死于非癌性心包胸腔积液,3例死于胸腔胃溃疡出血;小野组仅1例死于胸腔胃溃疡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淋巴结转移者放疗大野组、小野组和手术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6.8%、43.9%、23.6%(P<0.05);而无淋巴结转移者分别为54.7%、68.9%、47.3%(P>0.05);3组区域淋巴结转移复发率分别为15.7%、15.7%、41.1%,大小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行转移率分别为22.9%、17.1%、19.2%(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放疗小野照射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而且毒副作用轻,患者能够耐受。建议胸段食管癌三野根治术后预防性照射靶区包括双锁骨上区、中上纵隔淋巴结引流区及原食管瘤床。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消化道肿瘤中其死亡率仅次于胃癌而居第二位。食管癌多发生于食管中下段,以鳞癌最常见,因症状不典型,患者就诊时大多已为中晚期而失去手术机会,放射治疗成为最常使用的方法。放疗后医生关心的一是症状是否改善,二是病灶是否减小,有无外侵、转移等情况,并依此而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食管钡餐透视和CT扫描是观察病灶变化的常用方法。笔者复习了本院3年来食管癌放疗后复查的所有病例,其中既有食管钡餐透视又有CT检查者121例。本文探讨了食管癌放疗后复查方法的选择,分析了不同检查方法的利…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放疗后狭窄的支架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放疗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之一[1] ,可有效杀灭肿瘤细胞 ,控制癌肿生长 ,解除进食困难 ,延长病人寿命。但少数病人对放疗不敏感 ,或放疗后肿瘤复发 ,或继发瘢痕性挛缩 ,使食管狭窄加重或再次发生。我院自 1997年 11月~ 2 0 0 1年 8月 ,以国产覆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放疗后狭窄共 68例 ,取得明显疗效。本文将着重讨论与此相关的几个问题。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68例 ,男 49例 ,女 19例 ,年龄 42~ 68岁 ,平均 5 8岁。病变位于食管上段 12例 ,中段 46例 ,下段 10例。放疗后吞咽困难加重者 6例 ,症状重新出现者 62例 ,其中…  相似文献   

6.
7.
赵建敏  陈健 《航空军医》1995,23(1):40-42
随着医学的发展,食管癌放疗后再行手术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但由于放疗后病人肺部特点及手术等因素,术后肺部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我科自1986年5月至1993年8月施行  相似文献   

8.
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照射野内肿瘤复发、第 2原发或邻近照射野的第 2原发肿瘤的根治性放疗问题 ,这需要了解根治性放疗后较长时间内组织器官的放射性损伤的修复和对再放射的耐受性问题。同一部位的再放疗 ,特别是根治性放疗后的再放疗通常认为会带来不可逆转的放射损伤而被认为是禁忌的 ,但近来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资料表明许多正常组织对放射损伤是能够修复的 ,因而对“禁忌论”提出了挑战。尽管如此 ,放射肿瘤学家仍心有余悸 ,这主要是因为缺乏第一程放疗的确切数据如放疗的时间、剂量、组织照射后修复放射损伤的时间等等。是否要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淋巴结阳性的食管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的意义。方法 自1999年9月至2005年10月,选择260例代表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切除患者进行研究。其中, 单纯手术组(A组)130例,术后放疗组(B组)130例。根据淋巴结转移的个数分为3个亚组,A1组(无淋巴结转移)42例,A2组(淋巴结转移个数1~3枚)43例,A3组(淋巴结转移个数≥4枚)45例;B1组(无淋巴结转移)43例,B2组(淋巴结转移个数1~3枚)44例,B3组(淋巴结转移个数≥4枚)43例。结果 (1) A和B组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5%、35.4%、20.0%和76.2%、48.5%、36.2%(χ2=7.822,P<0.05)。A1和B1组、A2和B2组及A3和B3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52.3%、38.1%和81.3%、58.1%、46.5%(χ2=0.283,P>0.05),69.8%、34.9%、18.6%和77.3%、47.7%、40.9%(χ2=4.188,P<0.05)及62.2%、20.0%、4.4%和69.8%、39.5%、20.9%(χ2=6.168,P<0.05);B2和B3组生存率分别为40.9%与20.9%(χ2=4.213,P<0.05)。(2)A1和B1组、A2和B2组及A3和B3组的5年累计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0.9%和11.6%(χ2=4.753,P<0.05),53.4%和22.7%(χ2=8.741,P<0.05)及 66.7%和30.2%(χ2=11.682,P<0.05)。(3)A1和B1组、A2和B2组及A3和B3组的5年血行转移率分别为11.9%和13.9%(χ2=0.079,P>0.05),20.9%和20.4%(χ2=0.003,P>0.05)及31.1%和25.6%(χ2=0.203,P>0.05)。结论 术后放疗可以提高淋巴结阳性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放疗部位的淋巴结转移率,血行转移随淋巴结转移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放射治疗是食管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但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区域复发是最常见的失败模式,复发率高达44%~61%。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通过形变配准及刚性配准进行左侧乳腺癌放疗中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累加的研究,探讨二者受量的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分析16例女性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靶区包括锁上淋巴结引流区加胸壁,均采用6 MV X射线调强放疗(IMRT)。所有患者均接受定位、二程CT扫描,在定位图像(CT1)上制定放疗计划为Plan1,在二程定位图像(CT2)上制定放疗计划为Plan2。利用Velocity软件将Plan2的剂量进行刚性、形变配准到CT1剂量累加后获得Plan-rigid、Plan-deform。比较4个计划中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CT2比CT1的CTV体积平均缩小6.64%;形变后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HI)提高23.05%,而形变后心脏、左、右肺戴斯相似系数(DSC)均低于形变前(0.94±0.01 vs.0.89±0.05、0.96±0.01 vs.0.91±0.03、0.96±0.01 vs.0.92±0.0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208、-3.533、-3.535,P<0.05);心脏及左肺各剂量-体积指标在Plan2、Plan-rigid、Plan-deform与Plan1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lan-rigid组各剂量-体积指标均高于Plan-deform组。结论 靶区及危及器官体积、剂量-体积指标变化较小的左乳癌根治术后患者在进行放疗剂量累加时,推荐使用刚性配准,且初次调强计划的剂量-体积指标可基本反映双肺及心脏的受量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患者接受单纯根治性调强放疗照射范围对生存预后的影响并行亚组分析,为特定群体食管癌患者个体化放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6年至2015年在本院行单纯根治性调强放疗的564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分为选择性淋巴引流区照射(ENI)组和累及野照射(IFI)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FFS)、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并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检验,COX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至2018年12月底,中位随访时间99.7(95%CI:77.5~122.1)个月,随访率95.9%。全组1、3、5年LRFFS分别为61.5%、26.5%、14.3%,PFS分别为56.7%、25.0%、13.4%,OS分别为73.0%、31.1%、16.8%。倾向评分配比法(PSM)后,ENI组(141例)和IFI组(141例)1、3、5年LRFFS、PFS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体积≤37 cm3和Ⅰ+Ⅱ期是LRFFS、PFS和OS预后良好的独立性影响因素。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ENI组和IFI组1、3、5年LRFFS、PFS和OS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NI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降低(P=0.048)。结论 单纯根治性调强放疗食管癌患者,给予ENI照射可降低局部区域复发,但对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地区为食管癌高发区,较多患者就诊时就已到达肿瘤晚期。现对我院136例食管癌患者放疗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Cox模型(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食管癌放射治疗后与生存和复发相关的预后因素,同时探讨CT分期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对有完整CT资料的7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CT分期在内的7个可能对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CT分期、病变位置、近期疗效是食管癌放疗后生存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CT分期、病变位置是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CT分期在非手术食管癌的治疗中能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食管癌病理分期,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的一体化射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一种一体化调强射野设计方式与常规射野设计方法在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41例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CT图像,进行胸壁、部分腋窝、锁骨上、内乳等靶区及危及器官(OAR)勾画。对每一套CT图像分别制作一体化射野设计的调强计划和常规调强计划。评估两种计划靶区和OAR剂量学分布。结果 两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和OAR受照剂量均满足临床要求,靶区剂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体化调强计划相比于常规计划:患侧肺V5降低9.7%(t=2.407,P<0.05)、V10降低11.2%(t=2.160,P<0.05)、V20降低17.3%(t=2.465,P<0.05)、V30降低13.4%(t=2.119,P<0.05)、Dmean降低13.8%(t=2.258,P<0.05);心脏V30下降28.4%(t=2.589,P<0.05)、Dmean下降23.2%(t=2.409,P<0.05);其他OAR剂量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体化调强射野设计技术显著降低了患侧肺和心脏的受照体积与受照剂量,有望减轻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的不良反应。新型设计方案选取了较多的样本,包含不同分期的左乳癌根治术患者,对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临床应用具有普遍性,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照射方式推广。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放疗后达完全缓解患者的失败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食管癌放疗患者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CR)患者的治疗失败模式,并分析影响近期疗效的因素。方法 选取260例行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治疗后的失败模式及影响患者近期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CR)91例(35.0%),部分缓解(PR)158例(60.8%),无缓解(NR)11例(4.2%)。患者性别(χ2=7.647,P<0.05)、T分期(χ2=33.548,P<0.05)、N分期(χ2=13.365,P<0.05)、TNM分期(χ2=27.792,P<0.05)、病变X射线长度(χ2=20.851,P<0.05)和大体肿瘤体积(GTV)(χ2=41.772,P<0.05)为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全组患者局部复发75例(28.8%),远处转移66例(25.4%),复发伴远处转移16例(6.2%)。复发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15.4%、7.7%,显著低于无复发患者的78.1%、43.2%、33.1%(χ2=23.330,P<0.05);转移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3%、12.2%、4.9%,显著低于无转移患者的79.2%、43.3%、33.1%(χ2=29.350,P<0.05)。治疗后达CR者出现复发/转移的比率显著低于PR者和NR者(χ2=11.248、20.301,P<0.05),CR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高于PR者和NR者(χ2=83.080、41.340、72.640、40.010,P<0.05)。T分期、N分期及近期疗效为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HR=1.197、2.309、2.149,P<0.05)。结论 近期疗效为食管癌患者长期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且与治疗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治疗后达CR者预后明显优于PR者及NR者。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术后多需行放射治疗,放疗后病人出现的并发症中最主要的是放射性肺炎。我科从2005年3月-2007年2月,共收治乳腺癌放疗病人42例,放疗结束后6个月内有5人发生放射性肺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腋窝淋巴结阳性数为1~3个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辅助放疗的指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根治术后并经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阳性数为1~3个的早期乳腺癌患者92例,腋窝淋巴结阳性数为1、2、3个的患者数分别为40、30、22例。其中45例接受同侧胸壁、内乳区及锁骨上淋巴引流区放疗。定义预后指数≥4分者为高危患者, < 4分者为低危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用Logrank法进行检验。 结果 放疗患者和未放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3.5%和86.4%(χ2=3.43,P>0.0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3.0%和56.8%(χ2=2.82,P>0.05),局部复发率为6.7%和19.1%(χ2=4.66,P<0.05)。低危和高危患者中未放疗患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73.0%和56.8%(χ2=3.45,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1.0%和24.0%(χ2=4.64,P<0.05)。低危和高危患者中接受放疗患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82.0%和72.3%(χ2=4.07,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1.0%和5.0%(χ2=5.64,P<0.05)。 结论 对腋窝淋巴结阳性数为1~3个的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且预后指数为高危的患者,建议术后行胸壁和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辅助放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