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云南白药气雾剂联合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气雾剂联合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例均采用云南白药气雾剂联合针灸治疗,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结果:60例病例治疗后临床治愈45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云南白药气雾剂联合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消定膏外敷联合RICE基础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4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7例。治疗组予消定膏外敷联合RICE[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基础疗法治疗,对照组予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敷联合RICE基础疗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3,6,9,14天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踝关节周径差,治疗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第3,6,9,14天VAS评分及踝关节周径差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优良率为91.9%,对照组为81.1%,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定膏外敷联合RICE基础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七叶皂苷钠搽剂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局部肿胀10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将七叶皂苷钠搽剂治疗组与正红花油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水肿消退的平均时间为5.5d,对照组为82%,水肿消退的平均时间为9.7d,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搽剂在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50%硫酸镁湿敷加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袁法将4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50%硫酸镁湿敷加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和直接涂擦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结果实验组显效14例(58.3%)、有效8例(33.3%)、无效2例(8.3%);对照组显效5例(28.3%)、有效9例(37.5%)、无效10例(41.7%)。结论50%硫酸镁湿敷加外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优于直接涂擦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地奥司明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地奥司明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20例和对照组(单纯物理治疗)16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68.75%(P0.05);显效率分别为60.00%和31.2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地奥司明联合β-七叶皂苷钠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6.
孙淑平 《吉林医学》2011,(36):7728-7728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凝胶联合热敷治疗在动静脉内瘘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应用七叶皂苷钠凝胶联合热敷,对照组则用硫酸镁湿热敷,预防和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见效时间(8.63±1.35)d,对照组见效时间(13.77±0.82)d,观察组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凝胶配合热敷能明显软化血管,减轻疼痛,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水凝胶敷料联合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PICC在机械性静脉炎护理中的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13年1月~2016年6月共64例PICC带管期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0例。2015年1月~2016年6月观察组采用水凝胶敷料联合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2013年1月~2014年12月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红肿消退时间、疼痛减轻时间、舒适度分值、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7 d内治愈18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7d内治愈4例,显效5例,有效13例,无效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9,P0.05);观察组的红肿消退时间(24.1±2.4)h、疼痛减轻时间(16.7±5.2)h、治愈时间(4.1±l.1)d,对照组红肿消退时间(38.3±4.1)h、疼痛减轻时间(26.8±4.1)h、治愈时间(6.7±1.9)d,观察组舒适度分值(95.0±4.3)、护理满意度分值(97.0±1.8),对照组舒适度分值(82.0±7.5)、护理满意度分值(90.0±2.3)。两组患者的红肿消退时间、疼痛减轻时间、治愈时间、舒适度分值、满意度分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水凝胶敷料联合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PICC带管期机械性静脉炎效果优,患者无痛苦,操作简单易行,副作用少,疗效确切,患者易接受,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云南白药气雾剂及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采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局部外敷治疗,以7d为治疗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肿胀、功能活动情况。结果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愈率为95%,对照组治愈率为87.5%,两组比较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止痛效果明显,疗效快,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敷治疗输液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输液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使用复方七叶皂苷纳凝胶外敷;对照组40例,按传统方法使用50%硫酸镁外敷治疗。结果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输液肿胀消退快,完全消退比对照组平均快2d,特别是对甘露醇、氯化钾等强刺激性药物外渗引起的输液肿胀、疼痛的消肿、止痛效果显著。结论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临床用于治疗输液肿胀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肋软骨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肋软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3g外搽患处,4次/d,20min/次;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乳胶剂3g外搽患处,4次/d,20min/次,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种方法的止痛效果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七叶皂苷钠凝胶可明显消除肋软骨肿胀(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肋软骨炎的止痛效果与双氯芬酸乳胶剂基本相同,但能较好消除肋软骨肿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制活血消肿药物对踝部骨折早期肿胀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院门诊以及住院收治的200例踝部骨折早期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四组,分别为中药外洗组、七叶皂苷钠组、中药外洗加七叶皂苷钠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每组各50例。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后的以及疼痛情况。结果:中药外洗组加七叶皂苷钠组在用药3 d后肢体消肿情况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外洗加七叶皂苷钠组在敷药5 d后踝部疼痛改善情况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活血消肿药物能够降低踝部骨折早期肿胀度以及疼痛度,降低患者的伤残率,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同时具有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肩髃穴治疗外踝关节扭伤的增效作用。方法:将73例外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肩髃穴针刺和局部穴位电磁疗,对照组仅采用局部穴位电磁疗。结果:本组资料中,治疗组治愈率为67.4%,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治愈率为36.4%,总有效率为69.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针刺肩髃穴对外踝关节扭伤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治疗静脉留置针输液造成的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67例行静脉留置针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发生静脉炎后用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对照组32例发生静脉炎后用25%硫酸镁湿敷。观察静脉炎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实验对比观察治疗效果,实验组总有效30例,其中显效12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15例,其中显效6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4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硫酸镁湿敷蒸发较快,需经常更换纱布,致操作不便;在使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时,凝胶在皮肤表面可形成一层薄膜,防止水分的蒸发,起效快,药效维持时间较长,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留置针静脉炎的疗效优于25%硫酸镁湿敷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温输注甘露醇配合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90例住院静脉输注甘露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采用加温输注配合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对照组输注甘露醇未采用其他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在应用甘露醇治疗5 d内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温输注甘露醇配合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可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冰黄药凝胶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12例.2组均予西药常规降血糖及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加用冰黄药凝胶敷贴患处,半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组血糖、血脂、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TXB2)、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流参数、溃疡肉芽组织出现时间(GT)、溃疡愈合时间(HT).结果 治疗组在血糖、ET、TXB2的变化,足背动脉血流情况的改善及溃疡肉芽组织出现时间(GT)、溃疡愈合时间(HT)均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2组治疗后踝肱指数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冰黄药凝胶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中药熏蒸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抗炎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熏Ⅰ方熏蒸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的疗效,并探讨其抗炎机制。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蒸馏水熏蒸组、低浓度中药熏蒸组和高浓度中药熏蒸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用弗氏完全佐剂皮下注射建立AA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采用低、高浓度中药熏Ⅰ方和蒸馏水进行熏蒸,观察中药熏蒸对足肿胀度,踝关节病理,踝关节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B(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及血清中该3种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结果: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两种浓度中药熏蒸组大鼠足肿胀程度明显减轻(P<0.05),踝关节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和滑膜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明显好转(P〈0.05,P〈0.01),踝关节IL-1、TNF—α、ICAM-1的阳性表达显著下调(P〈O.05),血清IL-1β、TNF—α和ICAM-1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熏蒸组之间比较,高浓度中药熏蒸组效果明显优于低浓度中药熏蒸组和蒸馏水熏蒸组(P〈0.05,P〈0.01)。 结论:中药熏工方熏蒸可有效治疗大鼠AA,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ICAM-1的表达,从而抑制或减轻病变关节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将12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阿魏酸钠治疗组(A 组)、缬沙坦治疗组(B 组)、阿魏酸钠+缬沙坦联合治疗组(C 组),测定3组治疗前后血浆 ET、NO 及 UAER 的变化。结果 A组、B 组、C 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P 〉0.05);A 组、B 组治疗后血浆 ET 和 UAER 较治疗前均降低(P 〈0.05),血浆 NO 较治疗前均升高(P 〈0.05),C 组血浆 ET 和 UAER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1),血浆NO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1)。结论阿魏酸钠联合缬沙坦治疗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 ET、UAER,升高 NO,对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讨远红外胶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8),治疗组给予远红外胶贴外敷,对照组给予麝香解痛膏外敷治疗。记录并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临床证候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①两组经治疗后,第3天与第7天较治疗前疼痛强度均明显减轻,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治疗第3天的VAS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两组经治疗后第3天与第7天的临床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01);治疗组治疗第3天、第7天的临床证候评分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1)。③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为80.00%,对照组临床显效率为55.8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④观察期间,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皮肤刺激反应。结论:远红外胶贴是治疗急性腰扭伤有效且安全的药物,具有起效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