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腕掌侧切割伤正中神经掌皮支修复17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 17例 ,男性 13例 ,女性 4例 ;年龄 8~ 6 2岁 ,平均年龄 2 7 5岁 ;左腕 10例 ,右腕 7例 ;完全性断裂 15例 ,不完全性断裂 2例 ;合并肌腱、血管损伤者 13例 ;新鲜损伤 14例 ,受伤时间在 0 5~ 11小时 ,均进行急诊手术 ;陈旧性损伤 3例 ,系玻璃刺伤 ,于二期手术探查时修复。术中采用显微无创技术 ,并予以透明质酸钠局部注射 ;术后给予积极的神经营养、支持治疗。1 2 手术方法于腕掌部通过伤口或瘢痕作“S”型或弧形延长切口 ,在桡侧腕屈肌与掌长肌间隙下及指浅屈肌浅面找到正中神经主干 ,探明其损伤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应用掌背六种类型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方法 采用拇指桡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第一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示指及中指近节,第二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中指.第四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环指,小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小指及环指近节.皮瓣切取的最大面积达5.0cm~3.5cm.结果 本组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 该类皮瓣血供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易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应用掌背六种类型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方法采用拇指桡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第一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示指及中指近节,第二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中指。第四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环指,小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小指及环指近节。皮瓣切取的最大面积达5.0cm~3.5cm。结果本组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该类皮瓣血供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易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在拇指再造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再造拇指11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再造拇指外形好,且有良好的感觉、运动功能。结论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操作简便,损伤小,效果好,为拇指再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纪柳 《广西医学》2003,25(8):1450-1452
借助皮神经营养血管为成活基础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血供可靠而不牺牲肢体主要动脉 ,有重建感觉功能的条件。四肢的皮神经相当丰富且解剖恒定表浅 ,皮瓣的选择灵活性大 ,切取简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代表了皮瓣神经化、多源化、操作简单化和减少供区损害的这一发展方向 (1)。自 1 991年Bertelli(2 )首次报道了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研究 ,1 992年 Bertelli(3 )和 Masquelet(4)报道了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以来 ,其研究发展较快 ,本文就此综述如下。1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的解剖学基础进入皮神经干的供血渠道顺序 ,依次为…  相似文献   

8.
检查50例尸体上肢发现肌皮神经至正中神经交通支5例;占10%。均为单一交通支。追踪交通支发现:至拇指掌侧固有神经,食指掌侧固有神经,中指掌侧固有神经桡侧半;至旋前圆肌深浅两个头,拇长层肌,旋前方肌,第一蚓状肌和鱼际肌。  相似文献   

9.
对35侧成人上肢正中神经血液供应进行研究,并讨论神经干血供来源的分型,营养动脉的来源、分布、正中动脉与正中神经的关系,以及在神经移植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肌皮神经由颈5、6神经纤维组成,是外侧束外侧头的终末支,走行途中分支支配喙肱肌、肱二头肌及肱肌,终末支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肌皮神经与正中神经交通支的出现率约21.43%[1],2011年10月在解剖1具约40岁女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双侧肌皮神经与正中神经交通支变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16例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治疗四肢皮肤缺损的病例。结果:1例远端1/3坏死,经游离植皮修复,其余全部成活。结论: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腕管综合征(CTS)患者进行正中神经掌支纤维(PCBm)肌电图检测及常规神经传导检测(NCS),探讨CTS患者PCBm的电生理异常,阐明PCBm肌电图检测在CT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临床表现及肌电图检测确诊为CTS的50例患者为CTS组,并以30名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NCS检测。记录正中神经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Amp)、远端潜伏期(Lat)、运动传导速度(MCV);记录指3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Amp、Lat、感觉传导速度(SCV),同时进行PCBm肌电图检测,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TS患者(100%)均出现正中神经传导检测异常,主要表现为CMAP远端Lat延长(P<0.01),指3 SCV减慢及Lat延长(P<0.01),显示为正中神经腕部损伤;其中20例(29只手,45.3%)患者PCBm SCV减慢(P<0.01),Lat延长(P<0.01),提示PCBm损伤。结论: CTS患者常出现PCBm损伤,PCBm损伤可作为传统CTS神经电生理检测的补充,可做为CTS超出腕部损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隐动脉皮瓣在修复下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例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隐动脉皮瓣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术,其中2例为膝部损伤,3例为踝关节前方皮肤缺损,2例为足跟部损伤,1例为足底皮肤溃疡恶变。皮瓣最大切取面积12cm×8cm ,最小8cm×5cm ,平均为10cm×7.5cm。结果:8例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至二年不等,皮瓣效果满意。结论:隐动脉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损伤及其他原因所致皮肤缺损,效果可靠,质地满意,不牺牲主要动脉,成功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含指神经背侧支的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带指神经背侧支的皮瓣修复26例(31指)伴肌腱或骨组织外露的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其中,对远端指腹缺损患者,术中将指神经背侧支与创面指神经残端吻合重建皮瓣感觉;而对近、中节掌侧软组织缺损者,直接采用邻指或隔指侧方岛状带指神经背侧支皮瓣覆盖。结果术后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创面愈合良好;获随访4—27个月,修复后指腹饱满,色泽正常,感觉恢复,静止两点辨别觉达4—8mm,手指功能按TAM法评定为优。结论采用带有指神经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不仅能修复缺损皮肤,且能重建皮瓣感觉,是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正常青年人腕管内正中神经的MRI表现及解剖参数。方法 测量25名健康志愿者正中神经桡骨远端及豆状骨层面截面积(CSA1、CSA2),计算肿胀率(MNSR)、扁平率(MNFR)、腕横韧带弓形率(FRAR),将上述数据与年龄、腕围、体质指数(BMI)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统计以上所有数据的95%置信区间。结果 25名健康志愿者的CSA1、CSA2分别为(8.34±1.46)和(9.40±1.97)mm2,MNSR、MNFR和FRAR分别为(1.13±0.18)、(2.41±0.73)和(0.06±0.02);MNFR与腕围、BMI存在正相关(r=0.51、0.46,P<0.05);CSA1与腕围存在负相关(r=-0.51,P<0.05)。结论 三维回波稳态进动序列显示正中神经更清晰,测量更准确,利于腕管综合征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膈神经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供有关国人膈神经的解剖学资料,为膈神经移位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32具已固定尸体(男22具,女10具)的膈神经并测量其长度及宽度。结果:①膈神经总长度:男性左侧(28.16±1.92)cm,右侧(23.80±1.57)cm;女性左侧(26.08±1.46)cm,右侧(22.30±1.56)cm;②自胸骨旁第二肋上缘至入肌点长度:男性左侧(18.73±1.59)cm,右侧(14.44±1.48)cm;女性左侧(16.66±1.41)cm,右侧(12.70±1.18)cm;③膈神经宽度:男性左上(1.89±0.32)mm,右上(1.82±0.33)mm,左下(2.50±0.46)mm,右下(2.31±0.39)mm。女性左上(1.85±0.29)mm,右上(1.78±0.27)mm,左下(2.36±0.40)mm,右下(2.17±0.18)mm;④膈神经自第二肋上缘至入肌点长度(Y)与身高(X)的回归方程:男性左侧:Y=0.106X+0.881,右侧:Y=0.083X+0.253;女性左侧:Y=0.101X+0.833,右侧:Y=0.078X+0.314。结论:左右膈神经长度及上下端宽度均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7.
前臂背桡侧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一个新的皮瓣供区一一前臂背桡侧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的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骨间后动脉桡侧支为轴型血管设计前臂背桡侧逆行的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8例,皮瓣面积6cm×3cm~14cm×6cm.结果8个皮瓣全部成活,创口一期愈合.结论前臂背桡侧皮具有血供丰富,切取方便,损伤小,皮瓣质地佳,可制成感觉皮瓣等优点.逆行转位可修复腕、手部的皮肤缺损,其旋转弧可达近指关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远端蒂鱼际肌肌皮复合组织瓣修复拇指特殊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远端蒂鱼际皮瓣复合拇短展肌和(或)拇短屈肌,修复拇指重度软组织缺损或合并指骨骨髓炎18例。结果:18例组织瓣中16例全部存活,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后创面愈合,术后2月~1年随访,皮瓣质地优良,无臃肿、无挛缩、感觉恢复较满意,两点分辨觉为3-6 mm。拇指对掌对指功能良好。结论:远端蒂鱼际肌肌皮复合组织瓣修复拇指重度软组织缺损或合并指骨骨髓炎等创面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16例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治疗四肢皮肤缺损的病例。结果:1例远端1/3坏死,经游离植皮修复,其余全部成活。结论: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正中神经返支的起始部位、体表投影及其相关数据,为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提供相关解剖资料。方法:常规解剖6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后的成人手标本,肉眼观察正中神经返支的起点部位、行程和分布情况。测量正中神经返支的起点及止点坐标。以中指掌指横纹中点至腕远侧横纹中点的连线作纵坐标,以纵轴的中点作一与纵坐标相垂直的横坐标,将手掌分成四个象限,确定返支起始部位在象限中的体表投影。结果:正中神经返支的起点均在近侧桡侧象限,起点横纵坐标分别为6.73±1.84mm、26.20±5.57mm。结论:左、右侧正中神经返支的全长皆位于近侧桡侧象限内,因此设计腕管综合征的手术切口时,在中指掌指横纹中点至腕远侧横纹中点的连线尺侧切开皮肤或屈肌支持带,可避免损伤正中神经返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