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中,很多人遇到腹胀的时候,喜欢简单地服用几粒胃动力药。但事实上腹胀的原因很复杂,腹胀位置不同,选用的胃肠动力药也不同,应该分清上下再用药。  相似文献   

2.
李刚 《医药与保健》2004,12(9):55-55
助消化药是指能促进胃肠消化过程的药物,且多数是消化液中的主要成份。常用的助消化药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儿胃肠动力疾病的治疗包括胃肠动力障碍的治疗、原发病及合并症的治疗,本文主要论述胃肠动力障碍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十分常见,其发病率正呈上升趋势。目前对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促胃肠动力药物,但部分患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另外,由于药物耗资的迅猛增加及药物相互作用,既加重了患的经济负担,也引起了人们对药物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的忧虑。故探索实用、经济、安全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采用胃肠起搏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日益受到关注。本收集近期献,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从胃肠起搏的原理、方法、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及在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诸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患顽固性便秘,就医时她诉说:“8年来我的大便一直不畅,经常三四天才解一次,虽然每天有便意,就是排不出来。我曾到多家医院诊治,不少医生说便秘是老年人的通病。我用了不少药,如胃肠动力药吗丁啉、西沙必利、胃复安等,但就是不见效。  相似文献   

6.
张川渝 《现代保健》2009,(19):39-40
目的观察持续胃肠减压联合胃管给药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3例(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定时注入止血药物组)与对照组61例(定时口服止血药物组)。结果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定时注入止血药物组总有效率为94.3%,未行胃肠减压定时口服止血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2%,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胃肠减压联合胃管给药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过程中可以有效观察出血情况,降低再出血的可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注射给药是将灭菌的药液注射在身体的一定部位。被吸收后发挥作用。凡是胃肠不易吸收的药物,以及呕吐、昏迷的病人,必须注射给药。其优点是吸收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药物不经过胃肠和肝脏而直接进入组织和血液中,作用快捷,很适用于急救和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可一些人错误的认为针剂质量好,口服注射液比片剂疗效好。将针剂口服有以下危害。  相似文献   

8.
自2001年2月至2002年10月以来,我们应用新型促胃肠动力药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武大爷今年66岁,近几年来,一直饱受便秘的困扰:经常是3~4天就必须想办法大便一次,可用力屏气不行,使用通便药的效果也不好。为此,他曾到多家医院诊治,医生给他开了不少胃肠动力药,可就是不见效。不得已,他来到北京一家大医院请专家会诊。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医学研究认为,正常的胃肠蠕动,对于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至关重要。如果胃肠动力发生障碍,或处于失衡状态,则多种疾病会接踵而至。腹胀、腹痛、胃灼热、嗳气、泛酸、呕吐,也可引起胃、食管返流,导致食管溃疡等。其发病率颇高,故需服用胃肠推动药(即胃肠促动力药)治疗,以纠正蠕动失调,使之正常运转,令病情好转或消失。胃复安又称灭吐灵、甲氧氯普胺,能增强胃蠕动,加速胃排空,可避免或减少十二指肠、胃内物质返流至食管酿成溃疡。同时,由于胃动力明显改善,小肠蠕动也随之增加,运送时间大为缩短,故它适用于治疗恶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嗪米特联合胃肠动力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月在消化科住院治疗的9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使用阿嗪米特(2片/次,3次/d)联合胃肠动力药(5 mg莫沙必利分散片,1片/次,3次/d)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胃肠动力药(5 mg莫沙必利分散片,1片/次,3次/d)联合铝碳酸镁(2片/次,3次/d)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用药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胃镜下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结果表明,胃肠动力药联合阿嗪米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作为理想的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胃动力药包括吗叮啉、贝络纳等,是消化道常用药物。这类药物能增强胃肠蠕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症、食管下端括约肌弛缓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西沙比利为新一代促胃肠动力药,它可以增进胃、十二指肠的收缩力,从而加快胃、十二指肠排空,这样减轻了十二指肠液的返流及食物潴留,起到缓解上腹胀痛的效果,并对浅表性胃炎所致的消化不良有效。因此,在明确慢性胃炎的基础上,若患者以腹痛、食后饱胀及消化不良为主要表现,应给予西沙比利治疗。尤其是慢性浅表性  相似文献   

14.
晓风 《自我保健》2010,(7):52-53
注射给药是将灭菌的药液注射在身体的一定部位.被吸收后发挥作用。凡是胃肠不易吸收的药物以及呕吐、昏迷的患者.必须注射给药。其优点是吸收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药物不经过胃肠和肝脏而直接进入组织和血液中.作用快捷.很适用于急救和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可一些人错误地认为针剂质量好.口服注射液比片剂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张行芬 《中国校医》2003,17(2):119-119
胃肠解痉药包括硫酸阿托品、山莨菪碱 ( 6 5 2 - 2 )、澳化丙胺太林 (普鲁苯辛 )等 ,是抗胆碱药 ,主要用于解除胃肠道痉挛。在日常工作中 ,我曾遇到此类药物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持续时间也较长 ,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1.1 肌注阿托品引起手指抽搐 1例 学生 ,女 ,16岁 ,因进食不当引起腹痛、腹泻 ,肌注硫酸庆大霉素 8万U +硫酸阿托品0 .5mg ,0 .5min后手指抽搐如鹰爪状。查体 :心肺正常 ,未见其他异常 ,立即静滴能量合剂 ,0 .5h后 ,手指抽搐渐缓解 ,1h后恢复正常。1.2 静滴 6 5 2 - 2引起视物不清 1例 学生 ,女 ,18岁 ,恶心、呕…  相似文献   

16.
胃病久治不愈,令人烦恼。致病因素甚多,短言难尽表。今仅就联合用药略述体会,仅供参考。胃病治疗脱不开四个基本点:修复和加强胃黏膜防御能力,消除和抑制攻击因子,恢复和维护胃肠正常运动,纠正消化吸收不良。如果患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问题,为了尽快治愈,联合用药是必然的选择。常用的联合用药是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胃肠动力药和消化酶。医生会选择两种或更多药物给患者联合使用。联合用药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7.
船舷 《现代养生》2009,(9):20-21
风光百年,神奇实用的阿司匹林,在被赋予抗癌延衰等一系列功效之后,冷静的科学家却发现了它深藏背后的隐患——可能导致胃肠出血。一句中国的古谚再次彰显了自己的哲理——是药三分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胃肠电图对胃肠道疾病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6月医院收治的121例因胃肠道症状就诊患儿为研究对象,均行胃肠电图检查,以胃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胃肠电图对小儿胃肠道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及治疗前后胃肠电活动异常情况。结果 121例患儿经胃镜检查,确诊患有胃肠道疾病80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3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21例,胃溃疡11例,十二指肠溃疡9例,十二指肠球炎5例),正常41例。经胃肠电图诊断发现,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20例,胃溃疡11例,十二指肠溃疡8例,十二指肠球炎5例,胃肠电图对小儿胃肠道疾病的诊断符合率较高。餐前,治疗后胃肠道疾病组胃肠电图F值高于治疗前,VPP值低于治疗前;餐后,治疗后胃肠道疾病组胃肠电图F值、VPP值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电图对小儿胃肠道疾病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可有效反映胃肠道疾病患儿治疗前后胃肠电活动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9.
医药新知     
《益寿宝典》2015,(1):4-5
空腹输液坏处多 临床证明,药物进入血管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胃肠毛细血管,会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胃液分泌过多。这时,若胃内无食物中和胃液,会引起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  相似文献   

20.
吃无定时、熬夜、生活不规律、应酬太多、喝酒不少、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许多上班族都处于这样的生活状态。殊不知,这样的生活状态会大大地影响胃肠道健康,产生消化不良的症状。目前市场上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种类繁多,常用的药物有胃肠动力药、消化酶、抑酸抗酸药物等,作用机制不尽相同,只有了解了药物的适应症,才能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