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好莱坞电影《Far and Away》中文译名是《大地雄心》,讲述了佃农之子约瑟,历经曲折最终获得自己梦寐以求的一块属于个人的土地,同时也收获了甜蜜的爱情。影片气势浑宏,给人以震撼;更主要的是,它告诉我们,人要有梦想,有梦想才会飞。  相似文献   

2.
蔡隽 《考试周刊》2008,(23):211-212
本文主要探讨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美国梦的幻灭.通过对盖茨比为其美国梦做出的徒劳努力和其失败的原因以及象征意义的分析,本文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美国梦的空虚和幻灭,并进一步揭示出盖茨比的悲剧实质上就是美国理想主义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庄子>一书写了四种类型的"梦",通过对这些"梦"的解析,可以看出<庄子>在当时占梦文化影响下的迷梦模式之上走出了"以梦为文"的新模式,"梦"被赋予了新的内蕴,并由于其鲜明的艺术性,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延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1):106-108
通过对"美国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作者菲茨杰拉德和小说主人公盖茨比"美国梦"的分析,展现了菲茨杰拉德在作品中深刻反映的社会现实,揭示了美国社会浮华背后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5.
罗一丽 《考试周刊》2013,(84):19-19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当代美国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对比“美国梦”和盖茨比“美国梦”的区别,从而剖析盖茨比梦灭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卢卡契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菲茨杰拉德的名著《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文本审视。结合美国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来分析该书的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之后,认为作者在写作该书时表现出了鲜明的现实主义思想,其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现实中"什么是美国梦"这一问题的最好答案。  相似文献   

7.
《巴黎圣母院》是人们早已熟知的一部世界名著。百多年来,这一惊心动魄的悲剧故事震撼着不同国别、不同时代的读者。爱情是人类文学永恒的主题,没有爱情,文学就少了一半的光辉。这部作品围绕着女主角艾斯梅拉达和她身边的四个男人之间的爱展开,在这些男人对艾斯梅拉达的爱中,有的懦弱,有的可恨,有的可悲,有的可敬,较富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梦"幻灭是美国文学作品里惯常的主题.<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反映这一主题的代表作.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部小说来揭示"美国梦"虚幻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蒲松的《聊斋志异》时常给我们透露有趣信息的,往往不是那些歌颂“爱情自由”的名篇,如《金陵女子》便是,我们知道王渔阳只给《聊斋》少数篇目加了批注,他偏偏就注意到了这短而不起眼的一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苏轼的《江城子》与弥尔顿的《梦亡妻》都以记梦的形式悼念亡妻。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梦是欲望的满足,两首悼亡诗中表达的不仅是梦者对亡妇的哀思。苏轼的梦中,隐含着“人世”与“出世”的矛盾愿望;而弥尔顿的梦念还包含重获光明,一睹妻容以及性的欲望。  相似文献   

11.
美国荒诞派戏剧家爱德华·阿尔比的《美国梦》,用象征、隐喻的手法,写出了美国乃至人类共同的梦想和幻灭。揭示出功利动机造成的迷幻般的欺骗和痛苦,从而展现当代西方价值死亡的悲剧性现实,勘破了虚假的美国神话  相似文献   

12.
陈超 《文教资料》2010,(3):13-14
赛珍珠的代表作《大地》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作了生动、逼真的描绘.特别是对于女主人公阿兰的描写.充分展现了封建社会女性的特征。阿兰身上具有勤劳、勇敢、坚韧的特征,她的一生也正是封建社会女性人生的缩影.同时阿兰的经历也可被视为一个封建社会女人的史诗。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鲁迅的《伤逝》表达了一种对自由爱情的反讽,这种反讽意义是通过两个要点来完成的:一是小说叙事与其语境的对立;二是《伤逝》主题内涵中所表达的自由恋爱与传统婚姻的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4.
在元白研究中,对待男女之情的态度一直是争论颇大的问题,有人认为白氏深情而元氏薄情,有人认为元氏同样一往情深.本通过对元白婚恋及《长恨歌》、《莺莺传》等作品的分析,认为元白都经历了一个由追求自由爱情到逃避自由爱情的转变过程,不同的只是完成转变时间的早与迟,从而澄清了以前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的误解.  相似文献   

15.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将描述某一特定时代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普遍感受称之为"情感结构".这种感受饱含着人们共享的价值观和社会心理,并能明显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自此,笔者在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情感结构时发现作者菲茨杰拉德虽然意识到社会的腐朽与堕落,但仍在维护中产阶级的价值观. 实际上,昔日的美国梦已然褪了色.回归当下中国,笔者对当代热议词"中国梦"从理性维度和现实维度做了情感结构分析.加之,对比"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笔者得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上,个人只有清晰地体认自身的文化归属感并将其融入对国家理想的维度,"中国梦" 的两层梦想才能有相统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范稳的《大地雅歌》在宗教和现实交错、民族混居与多种文化相互冲撞与融合的氛围里,呈现了一个活佛和传教士的生死对话、一位藏族台湾老兵隔海西望的爱情,以及一段信仰拯救爱情、爱情改变命运的传奇,并借此探讨当代知识分子如何通过深刻的历史反思,努力探求怎样在中国的语境中实现文化兼容、信仰并存的伟大构建,以及如何以爱为出发点来解读当代人类共同关注的诸如爱情、信仰、战争、命运、人性、民族文化、生命尊严等精神命题,具有重要的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国梦"幻灭是美国文学作品里惯常的主题。《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反映这一主题的代表作。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部小说来揭示"美国梦"虚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桃花作为一个独特的意象出现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中篇小说<桃花梦>中,桃花作为意象,同时蕴涵着多重意义,它不仅预示了主人公即将经历的桃花运以及桃花散净后的寥落、孤独和无奈,而且也隐喻了当代官场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官场规则,同时还显示出现代人所追求的"纯粹爱情",正如梦境一般可遇而不可求,也如幻影一般一触即碎,更像桃花一般因时节变化而难逃零落和支离破碎之命运.  相似文献   

19.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篇幅不长,却生动地再现了美国20世纪"爵士乐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将象征的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菲茨杰拉德刻画出的主人公盖茨比这一形象无疑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梦"的幻灭的写照。  相似文献   

20.
傅培淼 《考试周刊》2012,(35):22-23
《呼啸山庄》描写了一个悲剧爱情故事,悲剧的根源是人的世俗观念,即人的等级观念使希斯克利夫备受辛德雷的压迫,使凯瑟琳背叛了自己的自然情感嫁给了埃德加,而这正是导致希斯克利夫人性扭曲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小说中的爱与恨,并且解析了这一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