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了C70混凝土中掺加超细粉煤灰与超细矿渣后其工作性、抗压强度及抗渗性的改善,认为合理掺加超细粉煤灰与超细矿渣取代水泥,C70混凝土的工作性改善效果明显,而强度及抗渗性也明显提高.同时,它们的掺加降低了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可作为绿色材料,有研究和工程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扩展度、不同龄期强度和电通量等指标的测定,研究了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的掺量对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的掺入可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抑制水泥早期水化反应速度,而磨细矿渣粉的掺入可提高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对流动性不利;两者均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电通量.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按适当比例复合掺入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具有更好的效果,对于C30混凝土,粉煤灰掺量为15%,磨细矿渣粉掺量为15%,对于C40混凝土,粉煤灰掺量为15%,磨细矿渣粉掺量为20%,对于C50混凝土,粉煤灰掺量为10%,磨细矿渣粉掺量为30%时,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大掺量混合材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强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固定用水量为130 kg/m3下,研究了粉煤灰、磨细矿渣和硅灰对水泥替代量为30%、50%、70%,水胶比为0.33的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探讨了粉煤灰、硅灰和矿渣对新拌混凝土流动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在低水胶比情况下,粉煤灰、磨细矿渣和硅灰大掺量复掺,可制备得到工作性良好、早期强度满足要求和后期强度有极好发展的高性能混凝土;在高效减水剂的作用下,在大掺量混合材混凝土中以硅灰、磨细矿渣取代部分粉煤灰,可以有效提高大掺量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进一步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掺加比例的粉煤灰和矿渣所组成的复合矿物掺和料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及泌水率.结果表明:随着矿物掺和料总量的掺加,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损失率减少,并且矿物掺和料掺量在40%,粉煤灰与矿渣的比例为1∶1时,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速率达到最低,60min的坍落度损失率较对比混凝土降低了约50%.矿物掺和料掺量为30%,粉煤灰与矿渣的比例为1∶1时,混凝土拌和物的压力泌水率降低为对比混凝土的57%.说明适当的矿物掺和料掺量和比例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矿渣代替部分水泥,制作C50复合混凝土,分析混合材料对混凝土的力学特性和抗渗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与微观相结合,并对复合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做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煤矸石掺量在10%以下时,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赛马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石嘴山电厂细磨粉煤灰,激发剂,开展了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机理.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为50%时,粉煤灰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均能满足C20~C30混凝土的要求;粉煤灰掺量≤40%时,粉煤灰混凝土强度明显地优于纯水泥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7.
超细粉煤灰对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由电收尘气流分选工艺收集的超细粉煤灰对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细粉煤灰提高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渗性,掺UFA的高性能混凝土其单位面积磨损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具有优良的护筋性.超细粉煤灰可以改善高性能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8.
用粉煤灰、矿渣粉和钢渣粉作为掺合料,替代水泥25%制备C20、C30、C40混凝土,检测了混凝土试样的和易性和抗压强度,结果表明3种掺合料对混凝土和易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基准混凝土相比,掺加掺合料的混凝土早期强度有所降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其中掺钢渣粉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增长最快。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自燃煤矸石、矿渣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的影响,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渗试验.试验将自燃煤矸石掺量、矿渣掺量、水胶比、自燃煤矸石细度和砂率作为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以混凝土的工作性与抗压强度为考核指标,确定最优组,并与基准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最优组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比基准组提高了15.9%,56 d抗压强度提高了5.6%,其抗渗性能比基准组提高了约60%.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平均粒径0.1-11.2μm的5种不同矿物细掺料部分取代水泥对高性能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影响。其中,粉煤灰(FA)及两种细粉煤灰(FFA)以单独取代水泥的方式摄入,而矿渣(BFS)和硅灰(SF)则以三元复合胶结料的方式掺入。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变性能由自行设计开发的BMH流变仪测试。对新拌高性能混凝土的超塑化剂掺量、流动阻力、扭矩粘度、工作性经时损失及抗泌水等性能进行了研究。指出掺不同粒径矿物细掺料的三元复合胶结料能够很好地改善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高性能化是保障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基本措施。通过系列试验,优化了双高(高工作性能、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研究了其基本力学性能,确定了C50~C80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结果表明:采用P·O 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优质矿粉和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可配制拌合物工作性能良好的C70、C75和C80混凝土,其基本力学性能满足现行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基于试验结果,建议了考虑胶结材料强度和密度、水胶比的双高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计算公式,并分别分析了轴心抗压强度、抗压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砖混结构建筑拆卸下来的混凝土块为原材料制备C30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水灰比、砂率对再生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及和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是影响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及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强度与和易性均下降;使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60%,水灰比为0.5,砂率为36%,通过合理的配合比可以配制出28d强度达到46.3MPa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基本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探讨了钢纤维高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根据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特点和要求配制出3种钢纤维(铣削型钢纤维MF、切断弓型钢纤维BF、剪切波纹型钢纤维SF)高强混凝土,进行了立方体和棱柱体试件的抗压试验及弹性模量试验,分析了水泥浆含量ρp和钢纤维体积率ρf对拌合物工作性及高强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泥浆含量和钢纤维体积率均是影响高强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所得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橡胶粒子改性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能,探讨了橡胶粒子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加橡胶粒子可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干缩性及抗冻性能,同时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折、抗压强度和抗碳化性能。橡胶粒子对混凝土早期(3 d)抗折、抗压强度影响较小,但对混凝土28 d抗折、抗压强度的负面影响较大。随着橡胶粒子掺量的增大,混凝土抗冻性能逐渐降低,混凝土的干缩值也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但其抗冻性及干缩性仍要优于普通混凝土。  相似文献   

15.
石粉对中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机制砂颗粒粗糙、棱角多,且级配不良,在配制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时,用水量相对较大,拌制的混凝土工作性差,易离析。对比研究了不同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机制砂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石粉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尤其是在水泥用量少的情况下,上述改善效果更加显著。这为机制砂生产中对石粉含量的合理控制,有效利用石粉来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选用邯郸当地的原材料 ,通过试验 ,研究分析了砂率对普通混凝土 (低水灰比和高水灰比 )和易性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普通混凝土中 ,砂率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较大 (尤其是高水灰比时 ,对低水灰比的影响很小 ) ,砂率对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很小。但值得注意的是 ,砂率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比普通混凝土显著[1 ] 。  相似文献   

17.
新型混凝土减缩剂的研究(Ⅱ)--混凝土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能够显著降低水泥胶砂自收缩率的减缩剂应用于高强混凝土,考察其对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和自收缩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证实该种减水剂同样能够有效地改善高强混凝土的自收缩率,显著提高抗开裂能力,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无不良影响,但会轻微降低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认为该种减缩剂适用于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8.
特细砂配制低强度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邯郸地区丰富的特细砂资源,采用不同水胶比(0.8、0.7、0.6、0.5)来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特细砂砂率对低强度混凝土和易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大量试验结果表明:特细砂砂率对混凝土和易性影响显著,尤其对于水胶比较低的混凝土影响程度更大;水胶比不变,混凝土28 d的抗压强度随着砂率的增加而上升;当增加到某范围值时,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则随着砂率的增加而略有下降;选择合理的砂率,特细砂可以配制出符合工作性能和强度要求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19.
Fly ash (FA) and ground granulated blast-furnace slag (GGBFS) were add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s of regenerated binding materials (RBM) which refer to dehydrated phases with rebinding ability of waste hardened cement paste. Flowability tests, compressive strength tests, SEM, TG-DSC, and non-evaporable water content tests were employed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combined binding materials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RBM, FA, and GGBFS. Results show that adding FA or GGBFS can improve the workability of RBM paste, and GGBFS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strength of RBM. Pozzolanic reactions happen between RBM, FA, and GGBFS. And the activation effect of RBM to FA and GGBFS is superior to that of P.O grade-32.5 cement, especially at earlier ages, because of the high reactive f-CaO existing in RBM. On the advantages of the synergetic effects of RBM and pozzolanic admixtures such as FA and GGBFS, new combined binding materials can be prepared by blending them together. Fund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 505080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