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汤建  宋顺林  赵磊 《计算机工程》2011,37(11):117-119,122
针对网络中可信模型的建立问题,在现有可信计算理论、可信网络接入技术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可信平台模块安全芯片的可信网络模型。该模型从终端建立可信链并将其传递到网络中,给出模型的架构及信息流分析,对信任度的度量进行形式化计算。性能分析结果显示,该网络模型具有较强的健壮性和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嵌入式终端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以及嵌入式终端信任链传递不完整等问题,结合可信计算的思想,提出了自底向上的和自顶向下的嵌入式可信终端信任链传递模型.基于该模型,以linux嵌入式系统平台为原型,设计了启动可信,操作系统加载可信以及应用程序的加载可信.可以较好地解决目前嵌入式终端面临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的可信网络框架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由于传统可信网络接入技术存在接入网络后缺乏保护、对安全芯片的利用率低和信任链传递不够完善的不足,因此在综合可信网络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基于可信平台模块(TPM)提出一种新的可信网络框架.该框架在提高TPM安全芯片利用率的同时,增强了可信网络的安全性,使可信网络用户得到更高级别的安全保护,可信度量以及数据加密传输等技术的应用确保该框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可信性和匿名性.  相似文献   

4.
计算终端引导过程的可信链表现为顺序性,在运行过程中可信链表现出随机性。相关研究工作以计算终端引导过程的可信链建模为主。以随机进程代数为形式化描述语言,建立了一种可信链模型来描述计算终端运行过程的信任传递。该模型在随机进程代数的语法中扩展了完整性属性和完整性度量概率,建立了信任传递的语义规则,并提出了基于随机进程代数的可信链语义模型。该模型对于进一步研究可信链和计算终端的完整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嵌入式平台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信计算技术的嵌入式终端可信安全方案。采用可移动的启动存储介质作为核心可信度量根的带双启动模式的混合型信任链结构,缩短根节点到每个节点在信任链上的距离;采用预计算摘要值法度量节点完整性;简化并移植在PC平台上的可信软件协议栈;提出嵌入式可信网络接入机制,从而实现了嵌入式终端可信环境的建立。最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在启动中检测出代码是否被篡改,且启动时间开销相比于普通可信启动减少约15.8%,因此可基本上保证终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TCM的嵌入式可信终端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各种嵌入式终端的安全需求,借鉴普通安全PC中TPM的应用情况,结合操作系统微内核技术,提出一种嵌入式可信终端设计方案,该方案基于可信根TCM,实现了自启动代码、操作系统到上层应用程序的"自下而上"的可信链传递,适用于嵌入式终端的安全应用.最后,通过设计一个试验系统,重点阐述了可信启动的具体实现步骤,并分析了因此带来的性能变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802.1X的可信网络连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访问控制技术能有效防止不安全终端对网络的威胁。该文介绍网络访问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针对其实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802.1x的可信网络连接模型,给出网络连接的认证流程及终端隔离技术的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保证终端的可信接入,并对不安全终端进行隔离和修复。  相似文献   

8.
刘明达  拾以娟  陈左宁 《软件学报》2019,30(8):2314-2336
可信网络连接是信任关系从终端扩展到网络的关键技术.但是,TCG的TNC架构和中国的TCA架构均面向有中心的强身份网络,在实际部署中存在访问控制单点化、策略决策中心化的问题.此外,信任扩展使用二值化的信任链传递模型,与复杂网络环境的安全模型并不吻合,对网络可信状态的刻画不够准确.针对上述问题,在充分分析安全世界信任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可信网络连接架构——B-TNC,其本质是对传统可信网络连接进行分布式改造.B-TNC充分融合了区块链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的安全特性,实现了更强的网络信任模型.首先描述B-TNC的总体架构设计,概括其信任关系.然后,针对核心问题展开描述:(1)提出了面向访问控制、数据保护和身份认证的3种区块链系统;(2)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分布式的可信验证者;(3)提出了基于DPoS共识的的远程证明协议.最后,对B-TNC进行正确性、安全性和效率分析.分析结果表明,B-TNC能够实现面向分布式网络的可信网络连接,具有去中心化、可追溯、匿名、不可篡改的安全特性,能够对抗常见的攻击,并且具备良好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弥补以网络接入控制为基础的可信网络技术存在着灵活性差、事后控制力弱的缺陷,研究了新一代的TNC可信网络架构.通过在原有的TNC架构上加入元数据存取点(metadata access point,MAP)实体,建立了复合结构的元数据存储模型,定义了以XML为数据类型,SOAP为底层的元数据通信协议,更新了原有体系结构中的终端准入策略,优化了元数据搜索算法,实现了可信网络安全体系与传统安全机制的结合,进一步保障了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10.
网络安全应该是立体的,可信平台仅仅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终端的安全,应用层的安全依靠的是信息交互双方的安全访问控制.自动信任协商是建立可信网络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信任关系的有效办法.文中在可信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了可信网络结构,根据自动信任协商理论提出了可信网络的信任协商模型,分析了基于自动信任协商的可信网络的访问控制和策略协商问题,在理论上分析了可信网络的框架模型.给出了在P2P网络中的典型应用示例,为可信网络的应用建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网络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已经严重威胁到信息安全,网络攻击越来越趋于隐蔽化,攻击手法趋于复杂化,并且新的攻击手段不断更新,传统网络防护技术尽管也在不断发展,但已显得力不从心。可信计算的思想是从内部入手,从根源上防止各种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为对可信计算研究现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提出了对"可信计算"体系结构的看法,详细介绍了可信计算终端的概念、特点和原理机制,对可信终端关键部件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描述。综述了可信计算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及目前可信计算的研究内容,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可信计算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张鑫  杨晓元  朱率率 《计算机应用》2016,36(8):2231-2235
针对终端接入移动网络缺乏可信性验证问题,提出一种移动网络可信匿名认证协议,移动终端在接入网络时进行身份验证和平台完整性认证。在可信网络连接架构下,给出了可信漫游认证和可信切换认证的具体步骤,在认证时利用移动终端中预存的假名和对应公私钥对实现了用户匿名隐私的保护。安全性分析表明,协议满足双向认证、强用户匿名性、不可追踪性和有条件隐私保护。协议中首次漫游认证需要2轮交互,切换认证需1轮即可完成,消息交换轮数和终端计算代价优于同类可信认证协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可信网络,提出一种新的、可行性强的可信修复网络模型,详细说明该模型提供的功能和工作流程,着重阐明可信修复网络的通信机制和认证方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框架在保证网络系统安全性和可信性的同时,实现了为不满足可信网络安全策略的终端用户提供及时可靠的修复服务.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网络用户接入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计算的可信认证模型.通过计算评估当前网络用户安全状态信息和采用相应的访问控制策略,进行网络用户身份的可信认证,保证了网络用户接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当前的终端数据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信计算和DBLP模型的终端数据分类保护方案。给出在DBLP模型下主体对客体的读、写规则,以及迁移到移动介质上的客体保密原则,避免因无法实现进程隔离而带来的信息泄露。密文集客体的安全由TPM支撑的TSS接口实现密封存储保护。  相似文献   

16.
传统模式的校园网采用防火墙加上一定的访问控制策略来保证网络的安全,这种模式的网络只能抑制来自网络外部的威胁,而不能有效防治网络内部的安全隐患,因此提高网络内部的安全性是进一步提高校园网整体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可信网络的原理和特点,将可信网络体系应用到校园网中,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认证技术的可信校园网体系,同时描述该网络的组成和结构,给出网络的拓扑图,最后分析网络的安全机制原理和具体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可信匿名通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彦伟  吴振强  乔子芮 《计算机应用》2010,30(10):2669-2671
针对移动互联网对通信过程的匿名性需求,提出基于签密和可信计算技术设计移动互联网下的匿名通信模型,以实现通信双方间的匿名通信。该模型中,中间节点根据前驱节点的签密信息鉴别转发数据的完整性,验证转发链路的真实性。分析表明该模型在实现通信匿名的同时具有安全性与可信性,满足移动互联网下移动终端匿名通信过程的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终端用户身份管理难题和现有的身份管理技术的不足,为了满足终端用户在任何情况下访问网络资源的客观需求,文章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可信终端域内、跨域和开放网络环境下的身份管理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包括终端用户身份安全保护机制、身份管理流程、终端用户身份管理协议的终端用户身份安全保护方案,对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和形式化分析,并与其他身份管理模型的安全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安全地管理用户身份和实现各种环境下的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