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海藻糖合酶产菌的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优化响应面法海藻糖合酶产生菌pET-30a(+)/TreS的发酵培养基。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评价发酵培养基的8个成分对海藻糖合酶的影响,然后用最陡爬坡实验确定重要成分在中心复合设计中的取值变化范围,最后用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求出了重要成分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麦芽糖、蛋白胨和牛肉膏对海藻糖合酶酶活力影响显著(P<0.05),是重要成分,其最佳浓度分别为:麦芽糖22.07 g/L、蛋白胨5.46 g/L、牛肉膏2.16 g/L。优化后的培养基酶活力达到0.826 U/mL,比基础发酵培养基培养重组菌的酶活力提高了2倍。说明数理统计实验设计及分析的方法成功地用于了海藻糖合酶基因工程菌pET-30a(+)/TreS的发酵培养基优化,为工业化发酵生产海藻糖合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不同作物种植垦作对水土流失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大田作物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甘蔗、木薯、玉米3种作物种植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的水土流失量及土壤养分流失量均有显著差异。3种不同作物种植的水土流失量及土壤养分流失量大小均表现为:玉米>木薯>甘蔗。其中,玉米水分、土壤、土壤速效氮、磷、钾及土壤有机质的流失量分别比木薯增加了15.00%、30.44%、35.53%、34.73%、31.84%、34.80%;木薯分别比甘蔗增加了41.60%、39.66%、46.86%、41.57%、54.75%、41.89%。由此可见,不同的作物垦种和栽培管理过程对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有明显差异。玉米种植垦种和栽培管理过程耕地水土流失量最大,其次是木薯,再次是甘蔗。旱地尤其是旱坡地不同作物适当轮作,不仅有利于调节土壤肥力,而且有利于保持水土。  相似文献   

3.
光合细菌在土壤中存活条件及其对微生物区系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秋菊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6):178-181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光合细菌在土壤中存活条件及施入光合细菌后土壤环境条件对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温度为7℃、淹水条件下、未施用有机质条件下,施入光合细菌菌液越多,光合细菌在土壤中存活量越多,短期有增长趋势,土壤水分是影响光合细菌存活的主要因素;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均随光合细菌施入及土壤处理时间的加长而下降,以处理在第10d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下降幅度最大,之后趋于稳定,在各处理因素中,土壤温度和光合细菌施入量对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影响较大,对真菌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黄花补血草种子超干保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硅胶干燥法,将黄花补血草种子的含水量降至5%以下。结果表明,在同等老化的条件下,与对照相比较,超干处理的黄花补血草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保持较高的水平,抗老化能力显著提高。种子含水量不低于3.54%时,超干处理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没有影响。通过对超干种子相对电导率、脱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研究表明,适度超干处理对种子细胞膜的完整性没有破坏。试验结果说明,利用超干技术保存黄花补血草种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贵州喀斯特脆弱生态区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利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的方法,对新型资源植物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进行解剖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迷迭香根的结构多为次生结构,由周皮和维管组织组成,导管数量多且较大;茎中周皮疏松,并有少数气孔,木质部发达和有密集的髓射线;叶片下表面密被绒毛,圆型气孔密度大,开度小,角质层厚,发育良好的维管束和栅栏组织等结构。该植物的解剖结构与其生态环境相适应,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4种补血草属植物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研究4种补血草属植物种子之间的抗旱性差异及大小,为干旱荒漠区选择出抗旱性较强的补血草植物,笔者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大叶补血草(Limonium gmelinii)、耳叶补血草(Limonium otolepis)和乡土种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4种补血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鲜重、活力指数进行了测定,并将处理7天后未萌发的种子移入蒸馏水中,测定了种子萌发恢复率。结果表明:在蒸馏水中,种子萌发率最高;随着PEG-6000溶液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幼苗鲜重和发芽指数呈递减趋势。PEG-6000溶液处理后,未发芽的种子在复水后可恢复萌发。黄花补血草的抗旱耐性指数最大,其次依次为二色补血草、大叶补血草和耳叶补血草。结合发芽势、发芽率、幼苗长度、发芽速率、种子幼苗鲜重等指标分析表明,黄花补血抗旱性最强,二色补血草和大叶补血草居中,耳叶补血草最差。  相似文献   

7.
白三叶草在茶园中的应用及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园种植白三叶草具有抑制杂草生长、提高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调节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等作用。通过研究,探索出茶园白三叶草的种植技术。茶园种植白三叶草能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广西优质稻产业化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2003年在广西的桂平、贵港、宾阳、象州等13个县(市)进行优质稻产业化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确定适合的产业化模式、建立示范基地、选择优质稻品种、组建技术网络、签订收购合同等技术措施,取得显著的成绩,优质稻产业化面积3447万hm2,收购加工销售优质稻28.3万t,为农民增收3.13亿元,企业增效5670万元。  相似文献   

9.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醇系统提取法对黄花棘豆中的活性物质进行提取,得到粗浸膏;以菜蚜为供试虫,采用内吸作用法进行室内生物测定.通过黄花棘豆材料粗浸膏提取物对供试蚜虫的杀虫结果表明,黄花棘豆提取物对蚜虫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处理后,在浓度为10mg/mL、48h时,粗浸膏的杀虫活性可以达到0.558 mg/mL.  相似文献   

10.
农翼荣  杨新全  朱平 《种子》2017,(8):126-128
为研究加快草红花品种选育速度的方法,在海南对草红花进行栽培试验,了解草红花在海南的生长发育状况和生长周期,确定草红花在海南加代育种的可行性.草红花在海南的生育期为118d左右,种子产量为125 kg/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1.
糜是北方的耐旱性作物.其解剖特征为根系层次多,次生根量大.植物体表多毛.根、茎、叶机械组织发达,薄壁细胞比例小.叶上表皮泡状细胞大,深入叶肉1/3以上,叶脉密,并有典型的C_4植物维管束环的构造.这些构造与它的栽培生物学特性及分布区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水稻耐低磷胁迫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中有效磷缺乏是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磷效率不同的水稻基因型选育磷高效水稻品种,是解决水稻磷营养问题的一种更为经济、环保的途径。本文简要论述了水稻耐低磷胁迫的机理及磷高效基因型筛选体系,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水稻磷效率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结果,以期为水稻耐低磷研究及磷高效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稻苗期耐Cd胁迫的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行水稻苗期耐Cd胁迫的QTL初步定位。[方法](1)以Lemont(美国)和Dular(印度)杂交建立的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包括123个家系和亲本在内,用含有0.2mg/L镉的水培液进行处理,以不加镉培养的水培液作为对照,考察了叶绿素含量、根长、株高、叶长等4个性状,并转换成抗性指数,用于评价水稻对Cd污染的抗性指标。(2)在已构建的以109个引物为基础的遗传图谱上进行复合区间定位。[结果](1)共检测到9个加性QTLs,涉及1,2,3,11等4条染色体,其中,以叶绿素抗性指数为指标,检测到3个与耐Cd有关的QTLs 分别位于第2,3,11染色体上,解释了14%,9%,9%的表型变异;(2)以根长抗性指数为评价指标,只定到1个位于第1染色体上控制耐Cd的QTLs,解释了9%的表型变异; (3)用株高抗性指数进行定位,共有3个与耐Cd相关的QTLs,位于1,1,11染色体上,分别解释了10%,27%,10%的表型变异;(4)而以叶长抗性指数进行水稻秧苗耐Cd性表现的QTL定位,结果发现也有2个QTLs与其耐Cd 反应有关,它们分别位于1,11染色体上,解释了21%,12%的表型变异。分析表明,在采用不同评价指标所检测到的9个与耐Cd相关的QTLs中,有7个集中于第1和第11染色体上,其中第1染色体上有4个,第11染色体上有3个。(结论)以株高和叶绿素抗性指数为评价指标,检测到的QTLs最多,根长抗性指数为评价指标的最少。研究还发现在第1和第11染色体上的相同区间内同时检测到以不同抗性指数为评价指标的多个与耐Cd相关的QTLs,推测它们可能是功能相同的几个紧密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也可能就是同一等位基因的不同表现形式,从而也说明了该评价指标用于基因定位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渍涝胁迫对玉米生理生化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渍涝胁迫是玉米生产中重要的非生物逆境之一,对玉米的生长发育造成危害,严重制约了玉米产量的提升。因此回顾了人们针对渍涝胁迫对玉米生理生化的影响及其适应机制的研究,介绍了人们从栽培耕作和遗传育种两个角度提高玉米抗渍涝能力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玉米抗渍涝胁迫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平邑甜茶与扎矮山定子杂交后代的倍性鉴定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Pamp.)Rehd]与扎矮山定子[Malus Baccata(L.)Borkh]杂交后代的倍性特征和核型特点,以风油精为预处理液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杂交后代进行染色体数目观察和核型分析,以亲本和普通山定子为对照。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6株皱叶型株系均为四倍体,2n=4x=68。染色体均为小型,染色体长度比差异不大,核型组成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组成。株系10#、14#、15#、19#、28#、33#核型公式分别为,2n=4x=44m+24sm,2n=4x=60m+8sm,2n=4x=20m+48sm,2n=4x=52m+16sm,2n=4x=56m+12sm,2n=4x=48m+20sm,核型分别为1B、2B、2A、2B、1A和1B类型;1株光叶株系为非整倍体,2n=43,核型公式为2n=22m+18sm+3st,核型为2B类型。表现为株系之间的核型不完全相同。试验为丰富无融合生殖型砧木的育种理论,获得新的苹果无融合生殖型砧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水稻重组自交群体灌浆速率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籽粒灌浆和籽粒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为改良籽粒灌浆特性提供依据,以小穗小粒型水稻Milyang 46和大穗大粒型FJCD建立的包含130个家系的F10重组自交系为研究材料,分析福建省武夷山和莆田环境下水稻籽粒灌浆速率,并结合已构建的遗传图谱进行QTL动态定位及环境互作研究。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10个加性QTL,位于1、2、5、6、7号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贡献率0.92%~24.41%。同时,qGR-1-4、qGR-2-1、qGR-5-9及qGR-6-7均存在显著的环境互作效应,体现了一因多效。qGR-6-7和qGR-6-8加性均可解释表型变异24.41%。另外,qGR-6-7的环境互作效应可解释表型变异贡献率9.33%。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湖南省6个豚草入侵样地中4~10月杂草的种类和数量,分析了其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6个样地采得本地植物83种,其中常见本地植物41种,隶属19科。豚草入侵造成6种生境条件下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下降显著或极显著,均匀度指数变化小。豚草群落在不同季节物种丰富度指数变化小,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春夏季上升。表明豚草的入侵对生物多样性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控制水稻RIL群体化感作用的QTL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此研究以“莱蒙”(弱化感)和“多拉”(强化感)水稻杂交产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及其亲本为供体植物,并以稻田主要杂草稗草为受体植物,采用迟播共培法测定与各家系及亲本共培稗草的根长,并转化成抑制率来表征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群体及亲本根长抑制率基本呈正态分布,且用它来表征化感作用是适合的。运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该群体的遗传图谱,共97个分子标记,覆盖水稻12条连锁群。QTL定位检测到控制水稻化感作用的5个QTL,分别位于1、1、5、9、9号连锁群,解释了23.97%、15.21%、13.89%、18.63%、6.64%的遗传变异。进一步证实水稻化感作用存在主效QTL,同时为分子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油菜不同产量类型品种氮素吸收与利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研究目的】探讨甘蓝型油菜不同产量类型品种氮素吸收与利用特性。【方法】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以甘蓝型油菜品种(2006-2007年度73个、2007-2008年度98个)为材料,成熟期测定各器官干物重、氮素含量,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动态聚类方法对供试品种产量进行聚类。研究不同产量类型品种氮素积累与分配差异。【结果】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间产量差异很大,类型间差异显著。随着产量增加,氮素吸收总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增加,籽粒氮素积累量增加,茎枝、果壳氮素分配比例下降,籽粒氮素比例增加。土壤肥力高,植株吸氮总量增加,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降低。【结论】增加氮素吸收总量,促进氮素向籽粒中输送,使得高产和高氮素利用效率统一。  相似文献   

20.
水稻颖花突变体是开展鉴定和克隆水稻花器官发育基因研究的重要材料,在水稻重组自交系构建过程中,发现一个水稻花器官数目突变体,暂命名为fon6(floral organ number).首先对突变体的花器官性状进行鉴定,然后利用F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该突变体的特征为浆片颖壳化,内外稃和雌蕊增多,雄蕊减少并外露,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