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隐蔽结构损伤识别存在精度和效率较低的问题,探索性地应用子结构法对结构的隐蔽损伤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子结构的隐蔽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在采集可测部位结构的振动信号的基础上,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技术对隐蔽结构的时变参数进行识别,进而判定隐蔽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该识别方法首先建立识别计算模型,划分子结构;其次应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构建隐蔽结构损伤识别的识别方程;最后应用识别方程对隐蔽结构的损伤进行识别.该方法为难以直接测量的特种部位损伤识别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隐蔽结构的损伤识别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地震力下框架结构损伤程度进行定量描述,从框架结构刚度退化入手,提出了构件层次上的损伤指标.借助于构件层次上的损伤指标和线性加权的方法进而建立了整个框架结构的损伤模型.采用建立的框架结构损伤模型对一框架结构在地震力下损伤情况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地震力下框架结构损伤发展趋势.本文所提出的损伤模型可以对地震力下框架结构损伤情况进行定量描述,为框架结构损伤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上体育课时,对常见的踝关节损伤部位、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踝关节损伤部位进行解剖,指出了预防损伤措施、为技校学生,上体育课提供了有关依据。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动力损伤本构关系的基研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建立混凝土动力损伤本构模型的基础理论,简述了应用这些基本理论在建立混凝土动损伤本构方面的应用,对相关研究的特点和不足做了分析,为进一步建立科学合理实用的混凝土动损伤本构提供较全面的理论总结和前瞻性启发,对相关理论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为这方面的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空间结构的损伤识别问题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结构的空间三维振动情况。针对空间刚架结构的损伤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损伤标示量——轴向振型差变化率,研究了单一损伤和多位置损伤工况下,不同损伤位置对空间刚架一阶轴向振型差变化率的影响规律。实验室刚架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一阶轴向振型差变化率能够很好的对单一或多个损伤的损伤位置进行识别,为探索通过轴向振型差变化率识别空间刚架的结构损伤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超声导波的板状结构损伤检测方法以其检测范围大、灵敏度高等优势而吸引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复合材料中超声导波的复杂传播特征及常规的接触式导播驱动/传感手段限制了其在实际损伤检测中的应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作为一种新型非接触导波场传感手段,能够以非接触的形式拾取结构表面高空间分辨率的导波场信号。基于导波场所提供的丰富结构特征信息,波数分析方法不仅能够实现结构内损伤的快速定位,也能评估损伤形状及尺度等特征。基于三维有限元数值建模,采用频率波数域分析方法检测复合材料中层裂损伤,讨论不同深度的损伤成像效果。数值模拟结果为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复合材料损伤检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斜拉桥拉索损伤识别中不仅需要拉索发生损伤时自身索力的变化,还需要考虑拉索发生损伤引起的其他拉索索力变化,以单索索力变化为指标的方法难以适应斜拉桥的拉索损伤识别。以不同损伤下全桥索力变化率作为输入向量,拉索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工况为输出向量,建立了较为精准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斜拉桥模型在发生单根和2根拉索损伤工况时进行损伤识别,并随机选取不同损伤工况对BP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拉索损伤识别误差在6.0%以内。结果表明:以拉索索力变化率为指标,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识别斜拉桥拉索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为桥梁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RC核心筒是高层混合结构中应用广泛的结构单元体系,为体现构件损伤向结构损伤迁移转化的多尺度效应,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在分析构件耗能权重的基础上,建立了结构单层地震损伤模型;通过对结构单层损伤与整体结构破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位置权重系数与结构单层损伤指数权重系数二者组合的形式作为结构层损伤权重系数,建立了能够反映构件损伤、楼层损伤以及整体结构损伤三者之间迁移演化规律的RC核心筒地震损伤模型,并给出了RC核心筒的损伤状态及相应的损伤指数范围.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建立的地震损伤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核心筒结构的地震损伤演化过程与损伤程度,并反映构件损伤、局部结构损伤以及整体结构损伤三者之间迁移演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雷达天线的战场损伤评估修复能力,以目前部队使用最广泛的相控阵雷达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战损仿真模型,研究不同损伤部位对雷达天线性能的影响,为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损伤评估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损伤预警指标是桥梁预警系统研究中的关键内容,损伤预警的效果决定着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在研究小波包对振动信号分解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损伤预警指标——小波包能量变异极值指数,并通过数值模拟简支梁损伤前后的动力特性验证了其具有良好的灵敏性,为桥梁预警系统中损伤定位指标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惩罚性赔偿制度是英美法系国家一项特有的制度,具有补偿受害人的损失、惩罚和威慑不法行为的多重功能.在对惩罚性赔偿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就惩罚性赔偿在我国合同领域的适用的合理性及应解决的若干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2.
惩罚性赔偿只有在法律明确规定情况下才能适用,但它对受害人的救济更为彻底。英美法系的惩罚性赔偿早已有之,大陆法系也逐渐接受并开始适用惩罚性赔偿。我们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在违约、侵权等领域全面确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当前我国惩罚性赔偿适用范围有限,有必要在严重侵害人身财产领域和重大环境领域适用惩罚性赔偿,但是应明确惩罚性...  相似文献   

13.
工期索赔分析中网络计算的叠加和发散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网络计划技术在工程进度控制中的应用,结合监理工程师处理工期索赔考虑的要求内容,提出了基于网络计划技术的工期索赔综合分析方法以及分析中的“叠加效应”和“发散效应”处理,以利于监理工程师公平、公正地处理工期索赔,提高其监理工作质量和效能,维护业主和承包商的合法权益,并通过对某分部工程的工期索赔处理的实例分析说明网络计划技术在处理工期索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Since the damages caused by disasters associated with climate anomalies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increase every year, an efficient management system associated with a damage assessment of the areas vulnerable to disasters is demanded to prevent or mitigate the damages to infrastructure. The areas vulnerable to disasters in Busan, located at southeastern part of Korea, were estimated based on historical records of damages and a risk assessment of the infrastructure was performed to provide fundamental information prior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for infrastructure and establish disaster management system. The results are illustrated by using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 and provide the importance of the roadmap for comprehensive and specific strategy to manage natural disasters.  相似文献   

15.
索赔是工程建设中经常发生的,由于工程实施过程中环境和工程状况的改变,则产生了索赔的可能,而预防则是合同双方避免风险降低损失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对于通过煤炭开采区上方的高速公路,地下采煤将引起一系列的地面变形与破坏。本文以石--太高速公路阳泉矿区通过段的选线为例,对地下开采引起的高速公路变形破坏问题进行综合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工程防护对策,使该选线方案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论横向垄断协议的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横向垄断协议作为垄断协议的一种,对竞争损害最为直接和严重,各国均纷纷立法予以禁止。我国现行的《反垄断法》虽然规定了横向垄断协议,但关于横向垄断协议的法律责任、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的规定存在不足之处。我国应该设置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横向垄断协议的经济法责任,实行对横向垄断协议的双罚制。  相似文献   

18.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是一个争议已久的问题,我国民法与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不相一致,同时道路交通安全法本身存在矛盾。对此,笔者在比较不同法系国家及我国学者不同见解的基础上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9.
In 2010, the fracking discussion in Germany caused a number of changes in German law, which came into force in 2016.Especially the production of gas had to be regulated.With the legislation amendment, the Subsidence-Area Mining Regulation has been revised, too.The changes expand the compensation of mining damages, especially to the extraction with drilling from the surface and underground storage.Although the Subsidence-Area Mining Regulation has been revised, the area of main influence(subsidence of 10 cm)remains to determine a relevant boundary for mining damages.The determination and prediction of this boundary above cavern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In addition, further elements of ground movements and their relevance to mine damages are analyzed.The usage of the area of main influence to fix a relevant boundary for mining damages does not correspond to the relevant elements of ground movements.A limit for differences in subsidence(tilt) or horizontal changes in length should be preferred to describe the relevance of mining damages on buildings.Furthermore,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meaning of using the area of main influence to fix a relevant boundary for mining damages.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应用于板结构多位置损伤诊断的组合优化方法。证明了多位置损伤状态下的振型变化具有可叠加性,引入了结构的一阶振型变化率作为结构的损伤诊断标识量并证明了具有可叠加的性质,最后提出应用组合优化方法求解板结构多位置损伤诊断问题。四边固支矩形板的多位置损伤诊断的算例证明了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它不仅可以准确的完成板结构的损伤诊断,并且可以简化整个损伤诊断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