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筛选用绵羊小肠液冻干粉评定瘤胃非降解精饲料残渣的有机物于小肠消化率的最佳培养条件。试验包括三部分 :第一个试验研究了小肠液冻干粉用量 ( 0 .2、0 .3、0 .4与 0 .5g)与缓冲液种类(McDougall缓冲液与磷酸盐缓冲液 )对 1 2h瘤胃非降解玉米与豆粕的有机物于小肠消化率的影响 ;第二个试验研究了缓冲液pH值 ( 7.0、7.5与 8.0 )与Ca2 + 浓度 ( 3 4 0、680与 2 0 0 0 μmol/L)对 1 2h瘤胃非降解玉米与豆粕的有机物于小肠消化率的影响 ;第三个试验研究了离体培养时间 ( 3、6、9、1 2、1 5、1 8、2 1与 2 4h)对1 2h瘤胃非降解玉米与豆粕的有机物于小肠消化率的影响。筛选的用绵羊小肠液冻干粉评定瘤胃非降解精饲料残渣的有机物于小肠消化率的适宜条件为 :0 .4 5g小肠液冻干粉 / 0 .56g饲料 ,McDougall缓冲液 ,pH =7.5,Ca2 + =680 μmol/L ,3 9℃ ,瘤胃非降解玉米与豆粕的最佳培养时间不同 ,分别为 1 2与 1 8h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以玉米为样本筛选用绵羊小肠液冻干粉测定精饲料瘤胃非降解残渣淀粉小肠消化率的最佳培养条件。分别研究了小肠液冻干粉用量(0.2、0.3、0.4、0.5和0.6g)对16h玉米瘤胃非降解残渣干物质和淀粉小肠消化率的影响;离体培养时间(4、8、12、16、20和24h)对16h玉米瘤胃非降解残渣干物质和淀粉小肠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绵羊小肠液冻干粉测定玉米瘤胃非降解残渣淀粉小肠消化率的最佳用量为0.45g小肠液冻干粉/0.56g玉米瘤胃非降解残渣,最佳培养时间为12h。利用绵羊小肠液冻干粉测定常用饲料过瘤胃残渣淀粉小肠消化率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筛选用绵羊小肠液冻干粉评定瘤胃非降解精饲料残渣的干物质于小肠的消化率的最佳培养条件。试验包括三部分:第一个试验研究了小肠液冻干粉用量(0.2、0.3、0.4与0.5g)与缓冲液种类(McDougall缓冲液与磷酸盐缓冲液)对12h瘤胃非降解玉米与豆粕的干物质于小肠消化率的影响;第二个试验研究了缓冲夜pH值(7.0、7.5与8.0)与Ca^2+浓度(340、680与2000μM)对化率的影  相似文献   

4.
试验的目的在于研究玉米和豆粕中不同碳水化合物组分的瘤胃降解和小肠消化.应用瘤胃尼龙袋技术和小肠液冻干粉消化试验,结合康乃尔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的剖分原理,对玉米和豆粕全样、瘤胃非降解残渣、小肠液冻干粉消化后的残渣的碳水化合物组分进行了剖分,并探讨了不同组分的瘤胃降解和小肠消化特性.结果表明,玉米和豆粕干物质的瘤胃降解率分别为59.1%和72.7%;碳水化合物的瘤胃降解率分别为69.6%和66.2%;瘤胃非降解残渣的干物质小肠消化率分别为40.8%和68.0%;碳水化合物小肠消化率分别为40.4%和62.7%.瘤胃尼龙袋和小肠液冻干粉可以用来作为反刍动物消化研究的方法.结合CNCPS进行组分的剖分可以很好地研究碳水化合物及其组分的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试验用绵羊小肠液冻干粉法测定了常用饲料过瘤胃淀粉的小肠消化率。结果表明:所测6种饲料过瘤胃淀粉小肠消化率分别为玉米43.35%、麸皮19.48%、玉米淀粉57.79%、豆粕67.33%、麻粕50.19%、棉粕46.77%。  相似文献   

6.
牛小肠液冻干粉(BIF)法是一种常用的体外法,该法利用小肠中的各种酶研究营养物质的小肠消化情况,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本试验进行了BIF的制备、酶活性的检测及底物用量与培养时间的优化筛选,利用BIF研究不同加工处理(膨化、制粒、压扁、烘炒)玉米在泌乳奶牛瘤胃非降解残渣中干物质(DM)和淀粉的小肠消化率。结果表明,BIF的用量为0.5g/0.5g饲料,最佳培养时间为8h。膨化玉米组的DM和淀粉的小肠消化率显著高于颗粒玉米、烘炒玉米、压扁玉米及对照玉米组(P<0.05),其他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这与瘤胃中的降解情况不同,可能与玉米的不同加工处理有关;各组DM和淀粉的小肠消化率之间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BIF培养的结果来看,小肠消化率低于文献报道的小肠淀粉消化率,可能是BIF培养的底物为瘤胃未降解的残渣,与直接通过十二指肠灌注淀粉的组成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方法]选用装有瘤胃瘘管和小肠瘘管的肉牛作为试验动物,尼龙袋法测定肉牛常见饲料干物质(DM)和粗蛋白(CP)的瘤胃降解特性和小肠消化率。[结果]结果表明,DM瘤胃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为玉米粉、麦麸、苜蓿干草、豆粕、菜籽粕、玉米青贮、醋糟、白酒糟;CP瘤胃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为苜蓿干草、麦麸、豆粕、醋糟、玉米粉、玉米青贮、菜籽粕、白酒糟;DM小肠消化率由高到低为豆粕、菜籽粕、玉米粉、白酒糟、醋糟、麦麸、苜蓿干草、玉米青贮;CP小肠消化率由高到低为豆粕、菜籽粕、玉米粉、苜蓿干草、麦麸、白酒糟、玉米青贮、醋糟。[结论]试验表明,不同饲料瘤胃降解特性不同,为小肠提供过瘤胃可消化蛋白的能力不同,且饲料的DM小肠消化率小于CP小肠消化率。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体外酶解法来研究不同加工处理的玉米12 h瘤胃非降解残渣在小肠中的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处理方式对小肠淀粉消化率的影响不同,膨化加工可以显著提高过瘤胃淀粉的小肠消化率(P<0.05);烘烤、制粒、压扁以及焙炒加工处理对过瘤胃淀粉的小肠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9.
试验测定了不同蛋白质饲料氨基酸的瘤胃降解率和瘤胃非降解残渣氨基酸的小肠消化率,旨在为建立饲料氨基酸小肠消化率数据库提供参考依据,以期指导日粮的配制。试验选用3头装有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瘤胃尼龙袋法和小肠尼龙袋法分别测定豆粕、葵花粕、芝麻粕、菜籽粕和棉粕的氨基酸含量、氨基酸的瘤胃降解率和小肠消化率。结果表明,不同的饲料过瘤胃氨基酸小肠消化率是不同的。同种饲料不同过瘤胃氨基酸的小肠消化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木薯淀粉渣、木薯柠檬酸渣、花生藤、甜叶菊渣四种非常规饲料原料在山羊小肠中的营养成分降解率。选用3头平均体重约为25 kg、体格强健、食欲良好、且已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山羊,收集其瘤胃非降解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0、6、12 h和18 h四个时间点,每个处理时间点4个重复,每个培养瓶内放入0.56 g瘤胃非降解原料、0.45 g的山羊小肠液冻干粉和30 ml缓冲液。利用体外小肠液冻干粉法测定四种非常规饲料原料的干物质降解率、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和粗蛋白降解率来评定其对反刍动物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木薯淀粉渣、木薯柠檬酸渣、花生藤、甜叶菊渣四种原料在山羊小肠液中发酵18 h干物质的降解率分别为50.41%、25.06%、38.25%、19.21%;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分别14.25%、33.14%、28.88%、32.28%;粗蛋白降解率分别为16.56%、18.23%、25.86%、21.70%。综上所述,木薯淀粉渣、木薯柠檬酸渣、花生藤、甜叶菊渣这四种非常规饲料原料可以作为反刍动物的新型饲料资源加以推广利用,而且体外小肠液冻干粉法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的可行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12.
动物肠道共生着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菌群,而肠壁内存在着为数众多、功能强大的黏膜淋巴细胞。肠道菌群具有促进肠黏膜免疫系统生长与发育和调控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本文主要从动物肠道菌群的定植与特性、肠黏膜免疫细胞的功能以及肠道菌群对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动物肠道共生着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菌群,而肠壁内存在着为数众多、功能强大的黏膜淋巴细胞.肠道菌群具有促进肠黏膜免疫系统生长与发育和调控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本文主要从动物肠道菌群的定植与特性、肠黏膜免疫细胞的功能以及肠道菌群对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地衣芽孢杆菌对脂多糖(LPS)应激仔猪肠道形态、肠黏膜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的影响。试验选用35日龄、平均体重为(10.0±0.5)kg的苏山猪90头,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LPS组和BL+LPS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其中,对照组和LPS组仔猪均饲喂基础饲粮;BL+LPS组仔猪饲喂添加5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的基础饲粮。预试期3 d,正试期21 d,于正试期第21天从每个重复中选2头仔猪腹腔注射LPS(LPS组和BL+LPS组)或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24 h后屠宰取样。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LPS应激显著降低了仔猪十二指肠二胺氧化酶(DAO)、空肠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及空肠一氧化氮(NO)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血浆中NO含量和NOS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回肠绒隐比(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十二指肠和回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空肠上皮细胞中淋巴细胞、空肠和回肠上皮细胞中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提高了回肠黏膜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P<0.05)。2)与LPS组相比,饲粮添加地衣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LPS应激仔猪回肠DAO和NOS活性(P<0.05);显著提高了空肠黏膜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黏膜丙二醛(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IgG含量(P<0.05)。由此可见,LPS应激导致仔猪肠黏膜损伤,在饲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可提高LPS应激仔猪的肠黏膜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一定程度上促进肠道形态的修复,减缓LPS应激导致的肠道损伤。  相似文献   

16.
安普霉素对仔猪肠道微生物及肠壁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72头28日龄大长北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以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安普霉素(0、20、90mg/kg)对仔猪肠道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增殖及其肠壁组织结构的影响。试验期为4周。研究结果表明:(1)90mg/kg安普霉素能明显降低仔猪腹泻发生率,对仔猪具有显著促生长作用,可提高断奶后0~4周内仔猪日增重19 1%~24 6%(P<0 05)、改善饲料转化率7 7%~8 5%(P<0 05),并可提高日采食量8 4%~13 1%。尤其在试验前期(断奶后0~2周)作用更明显。(2)饲料中添加90mg/kg安普霉素对断奶后0~2周、3~4周仔猪肠道(空肠、盲肠和结肠)中大肠杆菌的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 05),可分别降低10 7%~18 1%、9 1%~14 0%,且前期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同时,也可显著降低0~2周空肠内乳酸杆菌的数量(P<0 05),一定程度上抑制空肠内双歧杆菌的增殖,减弱空肠内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显著降低仔猪空肠内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量(P<0 05),从而可减少与机体竞争营养、降低肠内有害代谢物水平。(3)在仔猪日粮中添加90mg/kg的安普霉素可显著减轻小肠相对重量17 7%(P<0 05)、缩短小肠相对长度13 7%(P<0 05),并使小肠绒毛排列规则、高度增加(P<0 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增大,说明安普霉素对仔猪具  相似文献   

17.
18.
家禽肠道螺旋体病Avain Intestinal spirochaetosis,AIS)被普遍认为是家禽生产中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疾病。本病由多种螺旋体引起。螺旋体为一类外形呈螺旋状的细菌,它们主要定殖在大多数哺乳动物和家禽(包括猪、人类和家禽)的大肠中。  相似文献   

19.
20.
Intestinal haemorrhage syndrom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