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相中催化乙烯聚合I.环糊精对聚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水杨醛亚胺中性镍配合物和二乙烯基乙酰丙酮铑催化体系.研究了环糊精对催化体系在水相中催化乙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20℃,乙烯压力4.0 MPa,搅拌速率300 r/min下聚合最佳.环糊精用量为1.0 g时,聚合活性、聚乙烯(PE)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晶度都增加.与在甲苯中聚合相比,聚合活性和PE相对分子质量降...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环糊精包合作用机理,总结了环糊精对聚合反应机理及聚合反应参数如竞聚率、聚合反应速率、引发活性和链转移常数的影响,为研究聚合物的合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兰松  刘郁杨 《陕西化工》2014,(3):518-521,526
综述了基于环糊精(CD)的星形聚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涉及开环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点击反应以及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等.  相似文献   

4.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为共聚单体,采用反相微乳聚合法制备P(AM/SA)微球,再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用β-环糊精对P(AM/SA)微球进行修饰,建立了基于β-环糊精修饰纳米弹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学。对产品进行红外表征,热重分析评价,结果表明,β-环糊精键合密度高,产物热稳定性好。本研究能为其他功能性纳米弹性微球的制备提供方法,对低渗-特低渗油藏原油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采用交联聚合的方法,即在碱性条件下,将β-环糊精固体粉末作为单体,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溶剂,制备了一种β-环糊精多孔聚合物,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对所制备聚合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表征结果进行了比对和分析。并采用核孔过滤的方法对多孔β-环糊精聚合物的封堵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该体系的交联剂用量、体系浓度以及水化时间对产物封堵性能的影响。当环氧氯丙烷交联剂的加量在0.05%左右时多孔β-环糊精的封堵性能最好;当体系水化时间超过25h后,该体系的封堵性能会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李英杰 《化学工程师》2006,(9):18-19,25
本文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将可溶性淀粉与β-环糊精结合,得到一种不溶于水的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大分子聚合树脂。根据肌醇分子与环糊精空腔的匹配性质,以这种树脂作为分离介质,并采用柱层析的方法制备肌醇,得到分析纯肌醇样品。与其它方法比较,该方法具有回收率较高,便捷、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β-环糊精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在药物控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来酸酐酯化β-环糊精为主要原料,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具有主客体效应的β-环糊精水凝胶,研究了交联剂的用量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并以布洛芬为疏水性模型药物,研究了该水凝胶药物释放性能,并通过Peppas的药物释放模型研究了药物释放机理。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大,水凝胶平衡含水量逐渐降低,体外释放研究发现,水凝胶对布洛芬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β-环糊精包合物为反应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80℃下乳液聚合8 h制备了亲水性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β-环糊精)。将制得的聚合乳液用于共混改性天然胶乳,分析了共混乳液的相容性并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天然胶乳的相容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于β-环糊精外腔的羟基与天然胶乳外层的亲水磷脂蛋白层的相互作用,从而有效改善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天然胶乳的相容性; 通过力学性能、原子力显微镜以及耐热老化性能的分析测试发现,改性后共混乳胶膜的力学性能、表面形貌以及耐热老化性能均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以交联聚合法制备了环糊精聚合物,对姜黄素(CUR)、去甲氧基姜黄素(DMC)、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DMC)进行了吸附分离研究。通过荧光光谱法比较了β-环糊精与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包结常数(K)。结果表明:环糊精与三者的作用力大小顺序为BDMCDMCCUR。考察了环糊精聚合物种类对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环氧氯丙烷交联羟丙基-β-环糊精聚合物(HP-β-CDP1)的吸附选择性最好。以HP-β-CDP1作为吸附剂,进行了单组分动力学研究和等温竞争吸附实验。结果表明:60 min体系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DMC相对于CUR的分离因子α21为2.1~2.8,BDMC相对于DMC的分离因子α32为2.5~4.1,BDMC相对于CUR的分离因子α31为5.2~11.2,吸附后溶液中CUR、DMC、BDMC的色谱含量分别为88.2%、10%、0.4%。  相似文献   

10.
采用羧甲基聚合-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对酪氨酸对映体以毛细管区带电泳形式进行手性拆分。考察了手性选择剂浓度、背景电解质溶液pH值、柱温及分离电压对分离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使酪氨酸对映得到了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