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及反向压力腔组件研究了压力场下高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熔体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高黏PET熔体剪切黏度逐渐降低,表现出明显的"切力变稀"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假塑性流体;随着熔体所受压力的增加,高黏PET熔体剪切黏度呈指数增长增加,变化规律符合Barus方程;随着温度的升高,高黏PET熔体的剪切黏度逐渐减小;高黏PET熔体的换算因子为3.4,压力增加与温度下降对剪切黏度的贡献是等效的。高黏PET熔体为非牛顿流体,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高黏PET熔体非牛顿指数逐渐增大,高黏PET熔体的流动行为逐渐接近牛顿流体特性。高黏PET熔体的剪切黏度-温度依赖性随压力的增加逐渐增强;高黏PET熔体的剪切黏度的温度敏感性随剪切速率的增加逐渐降低。随着剪切速率增加和温度升高,高黏PET熔体剪切黏度对压力的依赖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以梯形槽中高聚物熔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塑料成型加工过程中熔体在梯形槽中的流动行为,推导了熔体压力流动的速度分布和体积流率的理论模型方程。结果表明:在不计黏温效应的前提下,影响其速度分布和体积流率的主要因素有熔体黏度、流动指数、梯形槽尺寸和两端压力差;梯形槽两侧壁对流率的修正因子是截面宽高比和熔体流动指数的函数。  相似文献   

3.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及反向压力腔组件研究了压力流场中含炭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熔体的流变行为,并与普通PET熔体的流变行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含炭黑PET熔体的"剪切变稀"行为比普通PET更显著;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剪切速率下,含炭黑PET的剪切黏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剪切速率和相同压力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含炭黑PET熔体的剪切黏度逐渐减小;压力增加ΔP与温度下降ΔT对剪切黏度的贡献是等效的;在相同剪切速率下,含炭黑PET熔体的黏-温依赖性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强;在相同压力下,含炭黑PET熔体的黏-温依赖性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弱;随着温度的升高,普通PET和含炭黑PET熔体的结构粘度(Δη)降低,可纺性提高;当温度为290~295℃时,普通PET和含炭黑PET熔体的可纺性最优。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非标准环境实验室内工作黏度计校准检测精度,依据实验定值的黏温数据,系统地分析了所选精制石油产品和精制甲基硅油标准黏度液的黏温特性.选择优化了Walther方程、Arrhenius方程,采用20、25℃定值结果作为参考点,对精制石油产品标准黏度液的运动黏度-温度、精制甲基硅油标准黏度液的动力黏度-温度建立了黏温修正...  相似文献   

5.
钇铝石榴石Y3Al5O12(Yttrium Aluminum Garnet, 简记为YAG)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热和电学性能, 引起了广泛关注。但高熔点和冷却过程中复杂的相选择机制, 使YAG熔体特别是熔点以下过冷区内的热物理性能参数获得困难。利用自主搭建的气动悬浮无容器激光加热装置, 基于受迫振动和光学描影等原理, 在1750~2650 K宽达900 K的温区内, 评测了YAG熔体的黏度、表面张力和密度。研究表明, 与Al2O3熔体相比, YAG熔体密度具有更高的温度敏感性, 具有高约1倍的平均线膨胀系数; 不同于表面张力随温度变化不敏感的Al2O3熔体, YAG熔体的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产生略微降低; 与Al2O3熔体的黏温关系相比, 在熔点以下的过冷区内发现YAG熔体具有更陡峭的黏温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采用DSC法和黏度法研究聚硫密封剂室温硫化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在20~40℃,通过非等温和等温DSC实验测量密封剂硫化反应热,得到硫化反应程度和反应速率,经非线性拟合获得了活化能参数、具温度依赖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建立了改进的Kamal动力学模型方程,方程曲线与实验点相吻合,表明密封剂在硫化反应初期(硫化程度α0.4)具有自催化反应特征,而在后期(α0.4)受扩散控制。测定了硫化过程中的黏度变化,其与硫化温度和硫化反应程度有关,拟合得到的黏温方程曲线在20~30℃,α0.4时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赵华  祖成奎  刘永华  赵慧峰  王衍行  金扬利 《材料导报》2017,31(Z1):113-116, 124
硫系玻璃作为红外光学系统的基础材料,在夜视枪瞄、车载夜视、星际生命探测等高端红外光学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硫系玻璃的优点是折射率温度系数低,可避免光学系统的热失焦,实现系统色差自校正,并保证成像质量;缺点是色散系数大,实际应用时需要将其加工成面形复杂的元件。现有元件加工技术难以满足高精度、多品种、小批量硫系玻璃光学元件的加工需要。增材制造是一种迅速发展的新型制造技术,适于复杂结构器件的个性化定制。将增材制造技术用于硫系玻璃光学元件制备,对于解决硫系玻璃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促进硫系玻璃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点探讨了增材制造技术用于制造硫系玻璃光学元件的可行性并分析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及反向压力腔组件研究了高压条件下温度、压力和剪切速率等因素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熔体的流变行为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PBT熔体的剪切黏度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温度较高时剪切黏度下降幅度增大;PBT熔体剪切黏度的温度敏感性在高剪切下显著减弱,在高压下缓慢增强;PBT熔体剪切黏度随压力的增大呈指数增加,符合Barus方程;在相同温度、相同剪切速率下,随着压力的增加,PBT熔体剪切黏度逐渐增大;PBT熔体剪切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逐渐降低,表现出典型的"剪切变稀"假塑性流体现象。  相似文献   

9.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详细分析了LDPE/Fe2O3色母料在加工温度下黏度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温度对体系黏度的影响可用Arrhenius方程近似说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色母料熔体黏度呈指数形式下降。用表观粘流活化能描述材料的粘温敏感性,并研究发现,随着粒子填充体积分数和剪切速率的增大,体系表观粘流活化能均有明显下降,且剪切速率对LDPE/Fe2O3色母料粘温敏感性的改变作用大于Fe2O3填充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10.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CaO含量不同的PE/CaO复合材料,借助熔体流动速率仪和AR2000旋转流变仪,对PE/CaO复合材料熔体的流变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E/CaO复合材料的黏流活化能随CaO含量的增加先上升后逐渐下降;当CaO含量(质量分数,下同)≤20%时,复合材料的线性黏弹性与纯PE相近,零剪切黏度变大的幅度较小;当CaO含量≥25%时,复合材料的时间稳定性下降,零剪切黏度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常温条件下,用精确而简便的方法核查旋转黏度计,利用现有的温度在20℃条件下定值的标准黏度液,常温再检测在该温度的运动粘度值,根据黏度液的黏温关系,确定并先后求得黏温常数B和A,最终判别旋转黏度计指示值,是否在允差范围自内。  相似文献   

12.
硫系玻璃因其Verdet常数与温度无关,容易制备成光纤、光波导等优点而成为磁光材料的研究热点。对硫系玻璃的磁光性能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详细分析了影响硫系玻璃Verdet常数的因素,最后提出了硫系磁光玻璃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以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为基体,采用熔融共混法设计合成了一种高强低黏的EVA基纺织品用热熔胶。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热熔胶的结构与热稳定性能进行表征,探讨了增黏树脂种类与热熔胶剥离强度的关系,考察了不同条件对热熔胶的熔体指数、熔融黏度、硬度及层压纺织品粘接效果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松香作为增黏树脂且与EVA的质量比为16∶25,抗氧剂的投入量占EVA的0.8%时,热熔胶对涤纶布的剥离强力最好;石蜡的加入可以改善EVA基热熔胶的熔融黏度;当混炼温度达到140℃、混炼时间为25 min时,制备的EVA基热熔胶显示了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49.8℃)和熔体指数(MI=18.834 g/10 min),对层压涤纶布的剥离强力达到34.1 N,符合层压纺织品要求。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熔体粘弹性本构方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聚合物熔体粘弹性本构方程的发展历程,给出了有代表性的线性粘弹性和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方程的各种形式的数学表达式,讨论了它们的特点及应用范围,旨在为聚合物熔体流动数值模拟中本构方程的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在入口收敛流基本方程基础上,通过建立锥形入口结构和有限元网格模型,运用数值仿真方法,采用Cross本构方程和壁面无滑移模型,速度采用二次插值、压力采用线性插值和黏度牛顿迭代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对影响广义等温流动熔体在口模入口和出口区域的压力、速度和剪切速率分布的熔体材料、工艺参数和口模形状等因素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压力分布与熔体黏度、流动指数、松弛时间、入口流率和流道压缩比等有直接关系,而法向速度和剪切速率仅受入口流率的影响较大。通过对多个因素量化分析表明,压力分布随着熔体黏度、入口流率和流道压缩比的增大而增大,而随着流动指数和松弛时间的增大而减小,法向速度和剪切速率随着入口流率增大而增大;这些影响因素使得口模出口处压力、法向速度和剪切速率均不为零,从而引发离模膨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固相后缩聚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熔体流动速率不同的SA型透明尼龙(SATN),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对其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熔体流动速率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ATN熔体属假塑性流体,表观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升高而降低;随着熔体流动速率的减小,SATN的非牛顿性增强,熔体黏度增大,对剪切速率的敏感性增强,但是对温度的敏感性减弱。  相似文献   

17.
硫系玻璃具有透过谱段范围宽、折射率温度系数低等优点,是新一代温度自适应红外热成像光学系统的核心元件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为了满足不同服役环境的使用需求,须通过表面镀膜方式提升硫系玻璃的透过率和力学性能。介绍了国内外硫系玻璃表面镀膜的研究进展,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目前硫系玻璃镀膜存在的问题,并对硫系玻璃表面镀膜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8.
铝及其合金熔体的增黏及泡沫化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纯铝、普通铝硅合金和新型多组元铝合金的增黏和泡沫化特性.这三者加入Ca增黏后的物相组成和发泡后的气泡壁微观组织以及三者熔体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Ca加入后,经过搅拌形成的大量弥散分布的细小Al-Ca中间化合物颗粒快速增加了纯铝以及新型多组元铝合金熔体的黏度,而Ca加入普通铝硅合金中与Si等元素形成较大的颗粒,因而增黏效果不如前两者;Ca的加入也显著降低新型多组元铝合金和纯铝熔体的表面张力,普通铝硅合金降低不多;在相同的表观黏度下,表面张力的差异是引起纯铝.普通铝硅合金、新型多组元铝合金等三种熔体泡沫化特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硫系玻璃的三阶和二阶光学非线性性质的研究情况,分别介绍了其当前的研究进展,讨论和分析了各自主要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二者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即通过采用稀土掺杂的方法利用双光子共振增强效应提高硫系玻璃的非线性折射率n2,以及利用电场/温度场极化与玻璃表面微晶化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得大的二阶非线性极化率χ(2).  相似文献   

20.
采用内旋转圆柱法测量了不同组成的CaO-Al2O3-CaF2-TiO2渣系的黏度,采用XRD分析技术对高温熔炼渣的物相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各渣样的黏流活化能.结果表明:当碱度不变时,随着CaF2的增加,渣样的黏度逐渐降低.当CaF2含量低于15%时,渣样黏度变化迅速;当含量高于15%时,渣样黏度变化平缓.当渣系中CaO含量较高时,会形成高熔点的Ca4Ti3O10、CaTiO3等相,造成渣黏度升高.渣系的黏流活化能变化趋势与渣样的黏度值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