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癫痫宁片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颅脑外伤术后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15例颅脑外伤所致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丙戊酸钠片,15mg/(kg·d),分2~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癫痫宁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癫痫发作情况、神经递质、炎性因子、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19%,而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5%,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癫痫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持续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TNF-α、IL-6、CRP水平下降程度更多(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一氧化氮(NO)水平、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丙二醛(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增加,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神经递质含量改善程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癫痫宁片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颅脑外伤术后癫痫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发作频率和发作时间,提高机体的抗炎抗氧化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改善脑血液循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癫痫发作率为16.0%,低于对照组的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卒中后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及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分布情况,为指导卒中后癫痫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2月在徐州某三甲医院接受丙戊酸钠治疗的78例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血药浓度分布情况及不同因素对患者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 78例卒中后癫痫患者共进行117例次血药浓度监测,66例次(56.1%)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卒中类型、药物剂型、用药剂量及合并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性别、合并使用其他抗癫痫药物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卒中后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达标率偏低,用药方案要考虑卒中类型、年龄、药物剂型、用药剂量及合并用药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对策。方法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颅内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样本,统计其术后颅内感染情况,总结感染特点,分析感染原因,讨论防治对策。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00例颅内手术患者中,手术时间<4 h共42例,其中颅内感染2例,发病率4.7%;手术时间≥4 h共58例,其中颅内感染发作7例,发病率12.0%。不放置引流管或引流管留置时间<24 h共69例,其中颅内感染3例,发病率为4.3%;引流管留置时间≥24 h共31例,其中颅内感染6例,发病率19.3%。颅内感染多为革兰阳性菌引发。结论手术时间过长、引流管留置时间过长是造成颅内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主要原因。术前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可以降低手术后颅内感染风险。术后全身和鞘内注射致病菌敏感抗生素可以及时有效控制感染的蔓延,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疗效与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以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135例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结果丙戊酸钠单一用药的总有效率为80.6%,血药浓度在40~100μg  相似文献   

6.
颅内肿瘤术后早期再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院从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间 ,共有 17例患者术后早期 (2周内 )行再次手术 ,占同期颅内肿瘤手术的 1 5 2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7例中 ,男 10例 ,女 7例 ,年龄 9~ 73岁 (平均 4 1 2岁 )。其中听神经瘤 4例 ,胶质瘤 7例 ,生殖细胞瘤 2例 ,颅内多发性肿瘤 2例 ,蛛网膜囊肿 1例 ,血管网织细胞瘤 1例 ;幕上 9例 ,幕下 6例 ,三脑室后部 2例。二、临床表现 :患者大多在首次手术后 2 4小时内出现症状 ,表现为意识障碍 12例 ,头痛 12例 ,偏瘫 10例 ,动眼神经麻痹 8例 ,频繁呕吐 4例。另有2例于术后 5天出现脑脊液漏。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丙戊酸钠在脑肿瘤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5 0例脑肿瘤病人随机分成丙戊酸钠治疗组 (丙戊酸钠组 ,n =77)和对照组 (n =73) ,观察手术后病人的生命体征、癫痫发作、颅内压和脑水肿变化情况。结果 :脑肿瘤术后丙戊酸钠组病人癫痫发生率 (5 % )、颅内压显著升高 (8% )和重度脑水肿 (4 % )与对照组 (分别为 19% ,2 2 % ,16% )比较差异有显著和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2组治疗后 3wk病人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致残率 (5 % )明显低于对照组 (15 % ) (P <0 .0 5 )。结论 :脑肿瘤术后早期应用丙戊酸钠可以降低癫痫发生率 ,减轻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升高幅度 ,减少致残率 ,促进病人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预防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发作的效果。方法: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时未发生癫痫的患者共计287例,随机分为预防组143例、对照组144例。预防组入院后即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未出现癫痫发作前不使用抗癫痫药物,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结果:预防组癫痫总发生率9·79%,对照组癫痫总发生率20·8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戊酸钠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发作的预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儿对其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癫痫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即应用卡马西平治疗的患儿纳入参照组,应用丙戊酸钠治疗的患儿纳入研究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脑电图活动情况、癫痫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结果: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服用丙戊酸钠后血脂的变化。方法选择给予VPA20-30mg/(kg·d)30例患儿为治疗组和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检测血清中血脂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中血脂明显升高。结论VPA可以引起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行丙戊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基础治疗,观察组行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癫痫症状(癫痫发作次数、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治疗后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I)、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血栓烷B2(TXB2)、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癫痫发作次数(0.84±0.01)次/年少于对照组的(1.12±0.06)次/年、癫痫发作持续时间(2.26±0.04)min/次短于对照组的(3.01±0.07)min/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痫样放电(8.4±1.1)t/180 s、累及导联数(5.5±0.5)180 s均低于对照组的(9.7±1.4)t/180 s、(6.3±0.4)180 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FIB、DDI、TXB2、PAI-1水平分别为(14.30±1.09)s、(3.16±0.62)g/L、(0.52±0.23)mg/L、(63.56±5.56)pg/ml、(8.30±1.14)ng/ml,均优于对照组的(11.49±1.26)s、(3.73±0.71)g/L、(0.84±0.33)mg/L、(82.31±0.60)pg/ml、(11.43±2.28)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应用于脑卒中后癫痫治疗中,有利于临床指标的调整改善,用药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陈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4):513-515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癫痫的发生机制及临床特点,总结丙戊酸钠预防性治疗自发性SAH后癫痫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将自发性SAH入院时未发生癫痫的患者随机分为预防治疗组和对照组。预防治疗组入院后即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未出现癫痫发作前不使用抗癫痫药物,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治疗。结果:预防治疗组癫痫总发病率9.79%,对照组癫痫总发病率20.8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丙戊酸钠对自发性SAH后癫痫发作的预防治疗效果良好。将SAH的一般护理和癫痫的特殊护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丙戊酸钠口服溶液(德巴金溶液)是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小儿科的一线广谱抗癫痫药物,用于神经外科及神经内科并不常见。因昏迷鼻饲患者不能口服抗癫痫药,大部分癫痫发作时不易控制,使用德巴金针剂抗癫痫治疗,因长期应用费用昂贵,大部患者及家属经济上难以承受。基于上述原因,我们从2004年1月开始尝试使用德巴金溶液对昏迷癫痫患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88例某院收治脑卒中后癫痫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与对照组(采取丙戊酸钠治疗)各44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情况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评价治疗药物监测(TDM)对丙戊酸钠(VPA)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统计分析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剂量、合用药物等因素的相关性。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结果:在2 002例次儿童癫痫患者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中,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1范围内1 185例(59.19%),<50μg.mL-1 538例(26.87%),>100μg.mL-1 279例(13.94%);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年龄密切相关,其他抗癫痫药可能降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而影响疗效。结论:丙戊酸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且受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为实现个体化用药,应常规监测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临床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实际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癫痫持续发作时间、癫痫发作次数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为(3.19±0.21)min,癫痫发作次数为(1.39±0.23)次;观察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为(2.06±0.15)min,癫痫发作次数为(0.39±0.06)次;观察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癫痫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病次数,同时可有效控制用药不良反应,患者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2例卒中后癫痫的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丙戊酸钠组患者总有效率93.4%明显高于左乙拉西坦组的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丙戊酸钠治疗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优于左乙拉西坦,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丙戊酸钠静脉注射治疗癫痫持续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丙戊酸钠组 (n =19)和地西泮组 (n =2 2 ) ,均在负荷量丙戊酸钠 10~ 15mg·kg- 1或地西泮 10~ 2 0mg推注后 ,继续 2 4h维持治疗 (分别为 1mg·kg- 1·h- 1和 0 .1~ 0 .2mg·kg- 1·h- 1) ,观察其抗癫痫状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丙戊酸钠组和地西泮组起效时间为 (2 3±s18)min和 (7± 5 )min(P <0 .0 1) ,有效率分别为4 7%和 73% (P >0 .0 5 )。丙戊酸钠对不同的癫痫状态类型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丙戊酸钠组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 ,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及心电图也无明显改变 ,癫痫状态控制后 ,意识恢复较地西泮组快。结论 :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癫痫状态有效 ,尤其适用于危重病伴发癫痫持续状态者  相似文献   

20.
丙戊酸钠对癫痫婴幼儿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了丙戊酸钠(VPA)对癫痫婴幼儿认知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Gesell量表对30例接受早期干预,单用丙戊酸钠治病的癫痫婴幼儿认知功能育进行追踪观察,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查发育商,并设正常婴幼儿为对照。结果:癫痫组患者(VPA)血药浓度均在正常有效浓度的范围,早期干预后6个月癫痫组与对照组的儿童适应症,精细运动行为能区的发育商均较实验要前有明显的提高。两组儿童在大运动行为发育方面比较无显著意义,在语言、个人社交行为能区方面较癫痫组无明显提高。结论:早期干预与教育,对正常及癫痫患儿的认知发育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治疗有效血药浓度,丙戊酸钠对癫痫婴幼儿的认知发育有轻微不利的影响,主要影响语言的理解、表达和词汇的应用及动作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